漢軍嘩變後三日,拓跋氏親貴、黨項各部猶自為是否退兵爭執不休,蔡克遠、蔡克憲等主張既然堅城難下,糧草不濟,安西的援軍已在路上,那就應當立即退兵,退保定難五州,最近白羽軍的殘餘在各州都很猖獗,留鎮定難各州的拓跋氏軍隊都有些應接不暇。
蔡繼遷堅決要繼續攻打靈州,理由是靈州乃帝王基業,朝廷同意蔡氏據有此處,乃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眼下黨項各部騎軍四萬多人,而吳英雄援軍不過三萬,決戰於城下,勝負在五五之間,一旦打敗了吳英雄率領的安西軍主力,靈州守軍眼看外援斷絕,守城之誌便會動搖。糧草問題則可以繼續向朝廷要,關中廂軍和民夫全軍覆沒的事情可以全部推到安西軍身上,反正朝廷肯定是願意相信定難軍的說法,因為蔡繼遷當了多年的知番落使,前來助戰的黨項八部首領多有支持他的,蔡繼遷告訴他們說靈州乃是西北最富庶的城市,曆代都遷移了大量的漢民在內居住,安西軍的毛紡織工場更在城內,積蓄下無數錢財,一旦打開靈州,各部可以任意搶掠,不能就這麽白白迴去。
蔡繼奉在兩派意見之間左右為難,他內心是想要退兵的,但此次出兵攻打靈州乃是他繼承定難節度使大位以後,首次以拓跋氏共主的身份統領大軍,如果連安西軍主力的麵都沒見著就這麽灰溜溜地退迴夏州,對他脆弱的威信是個很大的打擊。更何況蔡克遠、蔡克憲這些人存心保存實力,而主張和吳英雄決戰的蔡繼遷至少在麵子上還是擁立他的。
眾黨項貴族正在爭吵之際,探馬來報,吳英雄統率著三萬安西軍已經抵達靈州。安西軍來得如此之快,令黨項各部首領都大驚失色,唯有蔡繼遷神色自若,把玩著手中的犀牛角匕首,冷笑道:“吳英雄既然來了,這場決戰,便不打也要打了。你們這些人看多了漢人的書,變得和漢人一樣膽小如鼠,白白爭論三日沒有攻城,簡直將拓跋氏祖宗的臉麵都丟個幹淨。”說完也不理其它人,徑自出了營帳整頓部屬準備作戰去了。
拓跋氏和黨項人雖然接受朝廷官職,也向中原漢人習得了許多規矩禮儀,但還有著部落中的習俗,像蔡繼遷這樣出言譏諷上官,軍議當中擅自退出,也是尋常,隻要他在戰場是不逃走就行。大敵當前,雖然蔡繼奉與蔡克遠等人都對他暗暗不滿,但各部落首領反而覺得蔡繼遷才是拓跋氏貴人當中最有種的一個,紛紛向蔡繼奉告辭,要出去整頓部屬和安西軍交戰,蔡繼奉見眾部落首領求戰心切,也便順勢推舟道:“安西軍遠道而來,尚且疲憊,我軍糧草不多,正宜速戰速決,那便各自去整頓兵馬,明日清早便與吳英雄決戰罷了。”蔡克遠與蔡克順無法,此時單獨退軍勢必為各部黨項羌所不齒,隻得各自迴營。黨項人作戰的陣勢沒有漢人那般複雜,除了各州軍中少量運送和守衛輜重的步卒外,各部都以騎軍為主,打仗時先以各部落騎兵騷擾敵人,然後以鐵鷂子衝陣擊破敵軍。
靈州城外安西軍大營內,吳英雄坐在上首帥位,盔甲外麵披了一件繡著斑斕白虎的黃袍,眾將依次坐在下首。聽辛古介紹了前日漢軍嘩變後兩萬餘人盡數為黨項所屠後,眾將嘩然。草原上部族相戰,動輒將對方車輪高的男子全部斬首,但因中原人與草原部落並沒有如此仇殺,蠻族軍隊如此對待中原漢人的也不多見。蔡冉、林宏、柏盛等漢人軍指揮使更是恨得咬牙切齒。踏燕軍指揮使蔡冉當即便向吳英雄領命,由驃騎軍派向導,他從踏燕軍加派出二十個百人隊,在黨項人營盤周圍去遊獵,一方麵絞殺黨項軍的斥候,一方麵也是為冤死的漢人複仇。
吳英雄臉色轉冷,沉聲道:“拓跋氏和黨項諸部做下如此喪盡天良之事,務必要血債血償,將其斬草除根,以儆效尤。”和在場的眾將相比,他心中更加清楚,眼前這等慘事,若不嚴加懲戒,有可能放大百倍千倍的發生,最終導致中原人口十不存一,華夏文明幾乎就此斷絕。“以殺止殺,用安西軍的利刃,讓這種最惡劣的罪行,到此為止。”
驃騎軍指揮使辛古為營救嘩變漢軍身被七創,此刻傷勢尚未痊愈不能頂盔貫甲,身上披著件朱惠蘭給他縫製的紫色袍服,秉道:“被收留在甕城內的關中廂軍自知朝廷不能為其伸冤,隻要主公願意為他們向黨項人討還公道,他們就誓死追隨主公。”周圍的將軍聽到這話臉上都紛紛露出笑容。鐵骨軍指揮使朱導更哂道:“大堆的好漢哭著喊著要晉身軍士,這夥人不過是廂軍而已,追隨主公還要開出條件來?禁軍原本就看不起廂軍,更何況鐵骨軍的軍士大都是禁軍中悍卒,就連普通的禁軍也不太看得上眼。
“哦?”吳英雄卻不以為忤,“靈州方麵已經有驃騎、度寒兩支精銳騎軍,未來經略漠北,若要兼得步騎之利,倒是有必要設立一支敢戰的步軍”,便問道:“這些關西步卒可堪用否?”辛古正不忿其它將軍嘲笑,聞言便沉聲道:“從五萬騎軍中衝殺出來的,兩萬人隻剩下三千,雖然許多本事不如現成軍士,但膽量氣魄體力都不錯,隻要稍加整訓,便都是上選的精兵。”見辛古臉色嚴肅,他說話又向來實在,眾將也都收起輕蔑神色,吳英雄點點頭道:“那便收下他們,由教戎軍嚴加整訓。若是堪用的話,關中是秦國故地,又為報仇雪恨而成軍,便號為同仇軍。”
眾將紛紛稱是,又仔細商討了進擊黨項軍的安排,皆以為要擊敗黨項軍不難,難的是黨項人皆是騎軍,各部之間互不統屬,敗則四散,難以全殲。“騎軍固然難以全殲,但隻要打掉了幾個拓跋氏首領,以白羽軍近年來在定難五州地的積累,加以大軍討伐,倒也不難。明日便以龍牙、教戎、錦帆、鐵骨四軍結中陣徐徐進擊黨項大營,練銳、踏燕和驃騎軍一部三軍作為預備隊,等待時機一舉擊破敵軍。
蔡繼遷堅決要繼續攻打靈州,理由是靈州乃帝王基業,朝廷同意蔡氏據有此處,乃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眼下黨項各部騎軍四萬多人,而吳英雄援軍不過三萬,決戰於城下,勝負在五五之間,一旦打敗了吳英雄率領的安西軍主力,靈州守軍眼看外援斷絕,守城之誌便會動搖。糧草問題則可以繼續向朝廷要,關中廂軍和民夫全軍覆沒的事情可以全部推到安西軍身上,反正朝廷肯定是願意相信定難軍的說法,因為蔡繼遷當了多年的知番落使,前來助戰的黨項八部首領多有支持他的,蔡繼遷告訴他們說靈州乃是西北最富庶的城市,曆代都遷移了大量的漢民在內居住,安西軍的毛紡織工場更在城內,積蓄下無數錢財,一旦打開靈州,各部可以任意搶掠,不能就這麽白白迴去。
蔡繼奉在兩派意見之間左右為難,他內心是想要退兵的,但此次出兵攻打靈州乃是他繼承定難節度使大位以後,首次以拓跋氏共主的身份統領大軍,如果連安西軍主力的麵都沒見著就這麽灰溜溜地退迴夏州,對他脆弱的威信是個很大的打擊。更何況蔡克遠、蔡克憲這些人存心保存實力,而主張和吳英雄決戰的蔡繼遷至少在麵子上還是擁立他的。
眾黨項貴族正在爭吵之際,探馬來報,吳英雄統率著三萬安西軍已經抵達靈州。安西軍來得如此之快,令黨項各部首領都大驚失色,唯有蔡繼遷神色自若,把玩著手中的犀牛角匕首,冷笑道:“吳英雄既然來了,這場決戰,便不打也要打了。你們這些人看多了漢人的書,變得和漢人一樣膽小如鼠,白白爭論三日沒有攻城,簡直將拓跋氏祖宗的臉麵都丟個幹淨。”說完也不理其它人,徑自出了營帳整頓部屬準備作戰去了。
拓跋氏和黨項人雖然接受朝廷官職,也向中原漢人習得了許多規矩禮儀,但還有著部落中的習俗,像蔡繼遷這樣出言譏諷上官,軍議當中擅自退出,也是尋常,隻要他在戰場是不逃走就行。大敵當前,雖然蔡繼奉與蔡克遠等人都對他暗暗不滿,但各部落首領反而覺得蔡繼遷才是拓跋氏貴人當中最有種的一個,紛紛向蔡繼奉告辭,要出去整頓部屬和安西軍交戰,蔡繼奉見眾部落首領求戰心切,也便順勢推舟道:“安西軍遠道而來,尚且疲憊,我軍糧草不多,正宜速戰速決,那便各自去整頓兵馬,明日清早便與吳英雄決戰罷了。”蔡克遠與蔡克順無法,此時單獨退軍勢必為各部黨項羌所不齒,隻得各自迴營。黨項人作戰的陣勢沒有漢人那般複雜,除了各州軍中少量運送和守衛輜重的步卒外,各部都以騎軍為主,打仗時先以各部落騎兵騷擾敵人,然後以鐵鷂子衝陣擊破敵軍。
靈州城外安西軍大營內,吳英雄坐在上首帥位,盔甲外麵披了一件繡著斑斕白虎的黃袍,眾將依次坐在下首。聽辛古介紹了前日漢軍嘩變後兩萬餘人盡數為黨項所屠後,眾將嘩然。草原上部族相戰,動輒將對方車輪高的男子全部斬首,但因中原人與草原部落並沒有如此仇殺,蠻族軍隊如此對待中原漢人的也不多見。蔡冉、林宏、柏盛等漢人軍指揮使更是恨得咬牙切齒。踏燕軍指揮使蔡冉當即便向吳英雄領命,由驃騎軍派向導,他從踏燕軍加派出二十個百人隊,在黨項人營盤周圍去遊獵,一方麵絞殺黨項軍的斥候,一方麵也是為冤死的漢人複仇。
吳英雄臉色轉冷,沉聲道:“拓跋氏和黨項諸部做下如此喪盡天良之事,務必要血債血償,將其斬草除根,以儆效尤。”和在場的眾將相比,他心中更加清楚,眼前這等慘事,若不嚴加懲戒,有可能放大百倍千倍的發生,最終導致中原人口十不存一,華夏文明幾乎就此斷絕。“以殺止殺,用安西軍的利刃,讓這種最惡劣的罪行,到此為止。”
驃騎軍指揮使辛古為營救嘩變漢軍身被七創,此刻傷勢尚未痊愈不能頂盔貫甲,身上披著件朱惠蘭給他縫製的紫色袍服,秉道:“被收留在甕城內的關中廂軍自知朝廷不能為其伸冤,隻要主公願意為他們向黨項人討還公道,他們就誓死追隨主公。”周圍的將軍聽到這話臉上都紛紛露出笑容。鐵骨軍指揮使朱導更哂道:“大堆的好漢哭著喊著要晉身軍士,這夥人不過是廂軍而已,追隨主公還要開出條件來?禁軍原本就看不起廂軍,更何況鐵骨軍的軍士大都是禁軍中悍卒,就連普通的禁軍也不太看得上眼。
“哦?”吳英雄卻不以為忤,“靈州方麵已經有驃騎、度寒兩支精銳騎軍,未來經略漠北,若要兼得步騎之利,倒是有必要設立一支敢戰的步軍”,便問道:“這些關西步卒可堪用否?”辛古正不忿其它將軍嘲笑,聞言便沉聲道:“從五萬騎軍中衝殺出來的,兩萬人隻剩下三千,雖然許多本事不如現成軍士,但膽量氣魄體力都不錯,隻要稍加整訓,便都是上選的精兵。”見辛古臉色嚴肅,他說話又向來實在,眾將也都收起輕蔑神色,吳英雄點點頭道:“那便收下他們,由教戎軍嚴加整訓。若是堪用的話,關中是秦國故地,又為報仇雪恨而成軍,便號為同仇軍。”
眾將紛紛稱是,又仔細商討了進擊黨項軍的安排,皆以為要擊敗黨項軍不難,難的是黨項人皆是騎軍,各部之間互不統屬,敗則四散,難以全殲。“騎軍固然難以全殲,但隻要打掉了幾個拓跋氏首領,以白羽軍近年來在定難五州地的積累,加以大軍討伐,倒也不難。明日便以龍牙、教戎、錦帆、鐵骨四軍結中陣徐徐進擊黨項大營,練銳、踏燕和驃騎軍一部三軍作為預備隊,等待時機一舉擊破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