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良聽吳英雄如此說,愣了一愣,方才答道:“吳氏乃耕讀傳家,在下不才,幼時被族長選入家學中讀書,確實從未耕田。”吳英雄誤以為他也要下田勞作,對一個讀書人而言,不亞於是一種侮辱,就要像以為一個將門子弟是普通軍戶子一樣。吳景良見吳英雄如此無禮,話語間不免有些生硬。周述忙笑著打圓場道:“吳節度乃是武人,不知景良兄乃是進士出身的才子呢,隻不過他情願歸隱故園,不屑於如吾等一樣做個俗吏罷了。”
吳景良忙謙道:“金陵偽朝的功名,不提也罷。”語間頗有自得,又表達了和金陵蔡氏劃清界限的意思。
吳英雄心道,這有田同耕,有飯同吃,豈不是後世人民公社的做派,正所謂三個和尚沒水吃,後世那場運動造成了三年災荒,常言道三個和尚沒水吃,難道這義門吳的家教竟然如此之好,居然能夠改變常人的趨利避害的本性嗎?更何況族中長老還有將子弟選入族學,給幼童的人生劃出士農分野的權利,笑道:“聽聞朝廷每年嘉獎義門吳氏糧食二十萬斤,可是真的?”
吳景良笑道:“皇恩浩蕩,潯陽吳氏感激涕零。”他隻道吳英雄為了彌補適才的唐突,故意提起這樁美事,誰想到吳英雄隻是為了印證對人民公社時代生產效率低下的記憶罷了。
吳英雄笑著點點頭,心道世上原本沒有新鮮事。
吳景良果然是專門負責接待貴客的,穿過曆代朝廷表彰樹立起來的重重門闕,將吳英雄一行引至西側接官廳,吳英雄稍事休息,便前往中堂頒發金匾和禦賜楹聯。禮儀完畢,更有這一代的吳氏家主吳袞相陪,參觀府中中景致,午飯後再前往東佳書院。
就將吳氏經過十數代的休養生息,到了如今,可謂極盛,家族內擁有學校、藏書樓、接待所、醫室、祠堂、田莊管理部門。午飯時,三千多人同炊共食的場麵蔚為壯觀,吳英雄與江州知州周述有幸與一座年齡是自己兩倍的老頭子共進午餐,桌麵上的雞鴨魚肉等皆燉的極其軟爛,唯內地州府鹽價騰貴,造成口味偏淡,而麵對一桌子危襟正坐、雞皮鶴發的老人家,吳英雄的胃口哪裏好得起來,放眼望四周看去,隻見人分大小,性別而坐,青年女子,青年男子,中年婦女,中年男子,老翁老婦皆同坐一桌,桌上的食物各有不同,總的來說,越是長者,所衣所食便更為精美。
“怪不得丈夫不聽妻室言,大部分的生活都是集體行動,哪裏私密的夫妻生活的空間。”吳英雄腹誹道。適才吳景良告訴他,吳氏男丁不許納妾、隻娶一個老婆,就連家主也不例外,頗讓吳英雄肅然起敬,但他不能接受的是,吳氏男女的婚姻皆是族長與族中老人根據家世、八字甚至抽簽來決定,根本沒有兩廂情悅的空間。
這冠絕當代的名門用飯時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便是周述在此間用飯時也一改往常飯局中口若懸河,唾沫星子狂噴的習慣。飯畢,路上聽聞東佳山巔景致頗佳,石色潔白如玉,光可照人,更有紫石壁屏,其石紅黃二色交相輝映,高數十丈;泉出屏下,飛白瀉碧譽為奇觀,泉水奔流聲聞數裏,有時涓涓滴滴聲如仙樂。吳英雄便在吳袞、吳景良和周述等人的陪同下登東佳山,然後返迴江州。
此處景致雖好,規矩又太多,還特別歧視女子,若是夫人一同過來了,恐怕要嚇壞了她。一邊登山,吳英雄暗暗為沒有將黃雯帶來而慶幸。一路上攜帶眷屬遊山玩水不要緊,若是到義門吳頒旨也帶著夫人,恐怕那家主吳袞的臉色也不會這麽和藹了。
這義門吳氏的家主吳袞身著葛衫,麵目蒼然,但精神矍鑠,不似吳景良那麽言辭便給,卻給人一種寬厚親切的感覺。但仔細打量,卻又叫人捉摸不透,一路上倒是周述說話的時候多。
登上東佳山巔,遙看群峰竟立,飛瀑流泉,不由讓人心懷一振。吳英雄頗有些不滿吳袞一路上沉默寡言,故意要和自己劃清界限,淡淡笑道:“吾在金陵時便曾聽聞,九江吳氏出自後主吳叔寶,乃我江南貴胄,今日觀之,果然蔚為盛大,就連這東佳山上也雲蒸霞蔚,似有王氣。”他自己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曾出仕金陵似地,此言一出,周述和吳袞的臉上同時變色。雖然大家都知道吳英雄不是什麽得寵的朝臣,但他以朝廷欽差的身份說出這番話,可是誅心之語了。
“吳氏先祖當年遷到這片荒蕪之地,全為躲避兵災。各位大人此時看來峰巒疊嶂的美景,在農人的眼中,奇峰突起,卻遠不如平坦土地適合耕種,又交通不便,族中老人常講,恨不得仿效那上古寓公,將這崎嶇不平的山地削為平地。”吳袞眼望著遠方煙霧環繞的山巔,悠然說道,吳英雄耳中聽來似有諷刺之意。
“這山區雖然不便耕種,但卻是保境安民的絕佳地勢,倘若不然,朝廷何必化偌大力氣,力圖恢複燕雲十六州,若是照著吳翁所言,將天下群山削平,胡人鐵騎,豈不是任意馳騁縱橫?中原百姓苦也!”吳英雄迴敬道。周述聽得兩人語意逐漸不善,忙笑著打圓場道:“俗話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周述今日聽了兩位高見,果然不同凡響。”他一邊說,一邊朝吳景良使眼色,那吳景良也是心思剔透的,連忙接過話頭,仔細向吳英雄介紹起那東佳山的各色美景來,與周述一唱一和,竟然讓吳袞與吳英雄二人再沒有說話的機會。
他二人的心思,吳英雄與吳袞如何不明白,兩人一個是手握雄兵的西北藩鎮節帥,一個是道德楷模當時世家家主,並無實質的利益衝突,既然語不投機,便不多說話,直到吳英雄在周述的陪伴下告辭離去,吳景良迴到家中,向吳袞請罪道:“族長,這吳英雄乃是西北藩帥,朝廷忌憚他,卻也奈何不得,今日下午,請恕景良譖越之罪。”
吳袞擺擺手道:“無妨。從吳英雄這人從前的作為來看,雖然厚顏侍奉三朝,卻身具梟雄之資,是有心席卷天下的人物。但這天下豈是這麽好奪得,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三千江南子弟甘願隨他萬裏奔波,西北起事,上萬部屬家眷被困危城而全軍不亂,反而奪了河西,可見已具人和。河西近胡地,西取迴鶻勇士,南收吐蕃健馬,東麵關中千裏膏腴更是帝王基業,河西對此有居高臨下之勢,這是地利。
可惜的是,天下紛亂久矣,民心思安,這汴梁官家得了天時,已穩穩地做了天下真主,這吳英雄雖有地利人和,難道竟能逆天行事?此人本事越大,攪動的風潮越大,將來牽連起來就越厲害。又和吾族同姓,今日吾若是不和他有些言語衝突,恐怕朝廷遷怒與吾九江吳氏。不過,你做的也不錯,免得他萬一成事,對我九江吳氏恨之入骨,痛下狠手。”
吳景良忙謙道:“金陵偽朝的功名,不提也罷。”語間頗有自得,又表達了和金陵蔡氏劃清界限的意思。
吳英雄心道,這有田同耕,有飯同吃,豈不是後世人民公社的做派,正所謂三個和尚沒水吃,後世那場運動造成了三年災荒,常言道三個和尚沒水吃,難道這義門吳的家教竟然如此之好,居然能夠改變常人的趨利避害的本性嗎?更何況族中長老還有將子弟選入族學,給幼童的人生劃出士農分野的權利,笑道:“聽聞朝廷每年嘉獎義門吳氏糧食二十萬斤,可是真的?”
吳景良笑道:“皇恩浩蕩,潯陽吳氏感激涕零。”他隻道吳英雄為了彌補適才的唐突,故意提起這樁美事,誰想到吳英雄隻是為了印證對人民公社時代生產效率低下的記憶罷了。
吳英雄笑著點點頭,心道世上原本沒有新鮮事。
吳景良果然是專門負責接待貴客的,穿過曆代朝廷表彰樹立起來的重重門闕,將吳英雄一行引至西側接官廳,吳英雄稍事休息,便前往中堂頒發金匾和禦賜楹聯。禮儀完畢,更有這一代的吳氏家主吳袞相陪,參觀府中中景致,午飯後再前往東佳書院。
就將吳氏經過十數代的休養生息,到了如今,可謂極盛,家族內擁有學校、藏書樓、接待所、醫室、祠堂、田莊管理部門。午飯時,三千多人同炊共食的場麵蔚為壯觀,吳英雄與江州知州周述有幸與一座年齡是自己兩倍的老頭子共進午餐,桌麵上的雞鴨魚肉等皆燉的極其軟爛,唯內地州府鹽價騰貴,造成口味偏淡,而麵對一桌子危襟正坐、雞皮鶴發的老人家,吳英雄的胃口哪裏好得起來,放眼望四周看去,隻見人分大小,性別而坐,青年女子,青年男子,中年婦女,中年男子,老翁老婦皆同坐一桌,桌上的食物各有不同,總的來說,越是長者,所衣所食便更為精美。
“怪不得丈夫不聽妻室言,大部分的生活都是集體行動,哪裏私密的夫妻生活的空間。”吳英雄腹誹道。適才吳景良告訴他,吳氏男丁不許納妾、隻娶一個老婆,就連家主也不例外,頗讓吳英雄肅然起敬,但他不能接受的是,吳氏男女的婚姻皆是族長與族中老人根據家世、八字甚至抽簽來決定,根本沒有兩廂情悅的空間。
這冠絕當代的名門用飯時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便是周述在此間用飯時也一改往常飯局中口若懸河,唾沫星子狂噴的習慣。飯畢,路上聽聞東佳山巔景致頗佳,石色潔白如玉,光可照人,更有紫石壁屏,其石紅黃二色交相輝映,高數十丈;泉出屏下,飛白瀉碧譽為奇觀,泉水奔流聲聞數裏,有時涓涓滴滴聲如仙樂。吳英雄便在吳袞、吳景良和周述等人的陪同下登東佳山,然後返迴江州。
此處景致雖好,規矩又太多,還特別歧視女子,若是夫人一同過來了,恐怕要嚇壞了她。一邊登山,吳英雄暗暗為沒有將黃雯帶來而慶幸。一路上攜帶眷屬遊山玩水不要緊,若是到義門吳頒旨也帶著夫人,恐怕那家主吳袞的臉色也不會這麽和藹了。
這義門吳氏的家主吳袞身著葛衫,麵目蒼然,但精神矍鑠,不似吳景良那麽言辭便給,卻給人一種寬厚親切的感覺。但仔細打量,卻又叫人捉摸不透,一路上倒是周述說話的時候多。
登上東佳山巔,遙看群峰竟立,飛瀑流泉,不由讓人心懷一振。吳英雄頗有些不滿吳袞一路上沉默寡言,故意要和自己劃清界限,淡淡笑道:“吾在金陵時便曾聽聞,九江吳氏出自後主吳叔寶,乃我江南貴胄,今日觀之,果然蔚為盛大,就連這東佳山上也雲蒸霞蔚,似有王氣。”他自己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曾出仕金陵似地,此言一出,周述和吳袞的臉上同時變色。雖然大家都知道吳英雄不是什麽得寵的朝臣,但他以朝廷欽差的身份說出這番話,可是誅心之語了。
“吳氏先祖當年遷到這片荒蕪之地,全為躲避兵災。各位大人此時看來峰巒疊嶂的美景,在農人的眼中,奇峰突起,卻遠不如平坦土地適合耕種,又交通不便,族中老人常講,恨不得仿效那上古寓公,將這崎嶇不平的山地削為平地。”吳袞眼望著遠方煙霧環繞的山巔,悠然說道,吳英雄耳中聽來似有諷刺之意。
“這山區雖然不便耕種,但卻是保境安民的絕佳地勢,倘若不然,朝廷何必化偌大力氣,力圖恢複燕雲十六州,若是照著吳翁所言,將天下群山削平,胡人鐵騎,豈不是任意馳騁縱橫?中原百姓苦也!”吳英雄迴敬道。周述聽得兩人語意逐漸不善,忙笑著打圓場道:“俗話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周述今日聽了兩位高見,果然不同凡響。”他一邊說,一邊朝吳景良使眼色,那吳景良也是心思剔透的,連忙接過話頭,仔細向吳英雄介紹起那東佳山的各色美景來,與周述一唱一和,竟然讓吳袞與吳英雄二人再沒有說話的機會。
他二人的心思,吳英雄與吳袞如何不明白,兩人一個是手握雄兵的西北藩鎮節帥,一個是道德楷模當時世家家主,並無實質的利益衝突,既然語不投機,便不多說話,直到吳英雄在周述的陪伴下告辭離去,吳景良迴到家中,向吳袞請罪道:“族長,這吳英雄乃是西北藩帥,朝廷忌憚他,卻也奈何不得,今日下午,請恕景良譖越之罪。”
吳袞擺擺手道:“無妨。從吳英雄這人從前的作為來看,雖然厚顏侍奉三朝,卻身具梟雄之資,是有心席卷天下的人物。但這天下豈是這麽好奪得,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三千江南子弟甘願隨他萬裏奔波,西北起事,上萬部屬家眷被困危城而全軍不亂,反而奪了河西,可見已具人和。河西近胡地,西取迴鶻勇士,南收吐蕃健馬,東麵關中千裏膏腴更是帝王基業,河西對此有居高臨下之勢,這是地利。
可惜的是,天下紛亂久矣,民心思安,這汴梁官家得了天時,已穩穩地做了天下真主,這吳英雄雖有地利人和,難道竟能逆天行事?此人本事越大,攪動的風潮越大,將來牽連起來就越厲害。又和吾族同姓,今日吾若是不和他有些言語衝突,恐怕朝廷遷怒與吾九江吳氏。不過,你做的也不錯,免得他萬一成事,對我九江吳氏恨之入骨,痛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