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雄毫無征兆地猛打了一噴嚏,頗為不巧,劈頭蓋腦地噴在身畔並轡而行的董遵誨臉上。
從靈州出發已經有半月,眼看就要到嵐州,就要見到黃雯母女,吳英雄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迴想起來,將她們母女,連同數千軍士家眷留置在孤城之中,其中的兇險不言而喻,應該是自己早就應該考慮到了吧,為什麽還要不惜一切孤注一擲去奪取河西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權勢的誘惑嗎?的確,歸義軍和甘州迴鶻各部攻占玉門關這千鈞一發的機會,不容錯失。
一旦甘州迴鶻徹底挾製了歸義軍,自己再想染指河西就難於登天。可是,這是將全軍將士的眷屬留置在嵐州的充足理由麽?這一路行來,吳英雄不停地在心中為自己尋找托詞和解釋,卻總是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他知道,雖然沒有人責怪自己,自己做的已經比這世上大多數所謂英雄更加地道,可是,良心上的債,卻是永遠欠下了。這也是吳英雄素來不喜將士們因為自己親身入朝而感恩戴德的原因。
路上還算太平,就是無聊得緊,再加上身邊這個牛皮糖似地卸任靈州巡檢,就更是無趣。
董遵誨狼狽不堪地躲過這突然襲擊,心中又羞又惱,自從那日被迫下馬向吳英雄屈服之後,他便滿懷悲憤,想我老董也是做過殿前副點檢的宿將,要不是當年因為一些小事得罪了太祖皇帝,早該官拜節度使了,誰曾想居然還要遭受吳英雄這個晚輩的折辱。
他本不是心胸開闊之人,這些天眼看離河西越來越遠,吳英雄身邊隻不過帶了三百牙兵,而自己這邊卻是兩千禁軍精銳,膽氣上來以後,便屢屢相機向吳英雄尋釁,想要找迴那日的場子。
雖然此番同吳英雄一道進京,名為護送,實則監視,但麵上卻不能完全撕破,董遵誨目光落在吳英雄所騎白馬身上,忽然靈光一現,故作惋惜地歎道:“吳節度所乘這匹白馬神駿非凡,可惜,世上難有十全十美之事,隻因世人愛白馬神駿,此類坐騎,大多有華而不實之憂。”
吳英雄瞥了他一眼,心中暗歎,此人當真是個小人,當年以言語挑釁趙匡胤,被發配西北十數年,這虧吃得難道還不夠大嗎?是了,他在西北受各部藩落奉承慣了的,大概也沒把這靈州巡檢的位置當做是苦差吧。
見董遵誨似乎還有意猶未盡,吳英雄便搶在前麵說道:“這個倒也不盡然,吾所乘這匹白馬,乃是將士們在邊塞捕獲的野馬,雖然談不上日行千裏,但腳力輕捷,卻是匹一可以相托生死的良駒。”
董遵誨自言自語道:“當真麽?隻怕未必。”
吳英雄也不看他,轉頭對另外一邊的張仲曜道:“這白匹馬生於野外,乃是虎狼出沒之所。在群馬之中,最是顯眼,若是腳力不快,氣力不足,恐怕早已葬身獅口狼吻。以馬觀人,若是天資挺拔,盡可以嶄露頭角,不必學那些蠅營狗苟之輩藏頭露尾。”
董遵誨被他譏刺,臉色發白,冷笑一聲道:“不知白馬妨主之說,吳節度可否相信?”他今日打定主意要觸吳英雄黴頭了,說話便少了許多顧忌。吳英雄心道果然是小人難纏,自顧自地驅馬前行,也懶得再理董遵誨。
後麵張仲曜不與他客氣,沉聲道:我輩武人,這坐騎乃是殺敵的夥伴,並非主仆,何來妨害之說?倒是妄自尊大之輩,一味想要騎在這駿馬的背上,總有一天要被摔得半死。”說完也不管他如何反應,徑自催馬跟上吳英雄去了。
董遵誨被留在原地,氣得臉色鐵青,發狠道:“豈有此理,老夫乃是三朝元老,官至殿前副點檢,今日居然受此小人折辱。”指著張仲曜背影對林中道:“待到了汴梁,我們再好生整治這幫不長眼的東西。”
此時正值秋高氣爽,瘋長了一夏的野草已經開始有些發黃,在夕陽的照耀下,一浪一浪地隨風起伏,晚風帶來快要成熟的麥穗香味兒,“嵐州近了!”擺脫董遵誨糾纏的吳英雄頗為快意地縱馬馳騁,似乎看到了黃雯俏麗的身影正站在嵐州城下。
正當吳英雄以為自己因為思念而眼花之際,張仲曜卻在耳邊道:“主公,那道旁相候的莫不是蕭將軍麽?”
在蕭九率領的一百軍士護衛下,黃雯和周後走出了馬車,正立於道旁翹首西望,為避開閑雜人的灼灼目光,兩人都戴上狀若鬥笠的冪蘺,從帽簷垂下的輕紗籠罩全身,微風輕輕吹拂,透出輕紗籠罩中的麗人窄袖襦裙,婀娜動人。
昨天蕭九接到軍使傳訊說吳英雄將要抵達嵐州,便匆匆將這消息報知兩位夫人。在黃雯的強烈要求下,一大早蕭九帶領一百軍士護送黃雯等候在道旁。圍城這段時間,周後和黃雯朝夕相處,感情也深厚了許多,加之要跟隨吳英雄入京,也便隨著黃雯一同等候。
吳英雄滿懷著欣喜,遠遠地便跳下馬背,把韁繩甩給張仲曜,三步並作兩步向兩位麗人走去。來到近前,他張口卻不知說些什麽,直愣愣地看著輕紗籠罩後麵的秀麗麵容,兩個人的眼中頓時都有些濕潤。這情景令周圍的軍士都不自覺地受了感染,蕭九帶著頗有些尷尬地神色,踱步走了開去,迎上牽馬走來的牙軍營校尉張仲曜。
良久,周後輕輕一聲咳嗽,總算將這沉浸在久別重逢的喜悅中的兩人驚醒過來。吳英雄老臉微紅,還未脫口說出滿懷歉意的話語,黃雯卻先道:“女兒很想念你呢。”吳英雄正想厚顏問一句:“你呢?”周後在旁卻道:“恭喜吳將軍迎娶了迴鶻公主。”不滿之意溢於言表。吳英雄頗感尷尬,正欲解釋,從軍士叢中卻走出一人,上前躬身道:“下官蕭軫,謹代南京留守韓大人向吳將軍問好。”
吳英雄定眼看去,正是當年嵐州截取契丹借給北漢糧草時的押運官蕭軫,他臉上塗了黃黃的藥水,頷下沾了濃密的胡須,但既然已經通名報姓,吳英雄仔細觀看下自然不難認出。既然此人來到,吳英雄到不便在他麵前兒女情長,他先將黃雯和周後送上馬車,從張仲曜手中接過自己的馬韁,一邊牽馬而行,一邊笑道:“有勞蕭將軍,韓大人可好?吾聽聞他在大遼國做得有聲有色,很是為他高興。”其實這段時間吳英雄專注河西,對韓德讓的情況一點都不了解,但心想既然韓德讓後來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在遼朝的官運自然是順風順水的。
吳英雄收服河西實力大漲,所謂今時不同往日,蕭軫是韓德讓的心腹,在遼國管製也不小,此番化妝做軍士前來相見原本有些忐忑,見吳英雄和顏悅色,親近之情並無不同,心中暗暗讚歎,這才是真英雄好漢子的氣度心胸。他當即拱手道:“承蒙將軍掛懷,韓大人如今深得我朝皇帝和蕭娘娘的信重,新任了南京留守,燕雲十六州便宜行事,正思報效國家。”他左右一看,蕭九和張仲曜牽著馬跟在兩步以外,其餘軍士則在更遠處。
吳英雄見他作態,擺手笑道:“無妨,蕭將軍和張校尉都是我可以相托生死的兄弟,有甚麽事情都不避忌。”後麵蕭九和張仲曜聞言也朝他點點頭,絲毫沒有矜持自喜之意,生死相托,正是他們幾個人之間關係的平實描述。
從靈州出發已經有半月,眼看就要到嵐州,就要見到黃雯母女,吳英雄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迴想起來,將她們母女,連同數千軍士家眷留置在孤城之中,其中的兇險不言而喻,應該是自己早就應該考慮到了吧,為什麽還要不惜一切孤注一擲去奪取河西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權勢的誘惑嗎?的確,歸義軍和甘州迴鶻各部攻占玉門關這千鈞一發的機會,不容錯失。
一旦甘州迴鶻徹底挾製了歸義軍,自己再想染指河西就難於登天。可是,這是將全軍將士的眷屬留置在嵐州的充足理由麽?這一路行來,吳英雄不停地在心中為自己尋找托詞和解釋,卻總是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他知道,雖然沒有人責怪自己,自己做的已經比這世上大多數所謂英雄更加地道,可是,良心上的債,卻是永遠欠下了。這也是吳英雄素來不喜將士們因為自己親身入朝而感恩戴德的原因。
路上還算太平,就是無聊得緊,再加上身邊這個牛皮糖似地卸任靈州巡檢,就更是無趣。
董遵誨狼狽不堪地躲過這突然襲擊,心中又羞又惱,自從那日被迫下馬向吳英雄屈服之後,他便滿懷悲憤,想我老董也是做過殿前副點檢的宿將,要不是當年因為一些小事得罪了太祖皇帝,早該官拜節度使了,誰曾想居然還要遭受吳英雄這個晚輩的折辱。
他本不是心胸開闊之人,這些天眼看離河西越來越遠,吳英雄身邊隻不過帶了三百牙兵,而自己這邊卻是兩千禁軍精銳,膽氣上來以後,便屢屢相機向吳英雄尋釁,想要找迴那日的場子。
雖然此番同吳英雄一道進京,名為護送,實則監視,但麵上卻不能完全撕破,董遵誨目光落在吳英雄所騎白馬身上,忽然靈光一現,故作惋惜地歎道:“吳節度所乘這匹白馬神駿非凡,可惜,世上難有十全十美之事,隻因世人愛白馬神駿,此類坐騎,大多有華而不實之憂。”
吳英雄瞥了他一眼,心中暗歎,此人當真是個小人,當年以言語挑釁趙匡胤,被發配西北十數年,這虧吃得難道還不夠大嗎?是了,他在西北受各部藩落奉承慣了的,大概也沒把這靈州巡檢的位置當做是苦差吧。
見董遵誨似乎還有意猶未盡,吳英雄便搶在前麵說道:“這個倒也不盡然,吾所乘這匹白馬,乃是將士們在邊塞捕獲的野馬,雖然談不上日行千裏,但腳力輕捷,卻是匹一可以相托生死的良駒。”
董遵誨自言自語道:“當真麽?隻怕未必。”
吳英雄也不看他,轉頭對另外一邊的張仲曜道:“這白匹馬生於野外,乃是虎狼出沒之所。在群馬之中,最是顯眼,若是腳力不快,氣力不足,恐怕早已葬身獅口狼吻。以馬觀人,若是天資挺拔,盡可以嶄露頭角,不必學那些蠅營狗苟之輩藏頭露尾。”
董遵誨被他譏刺,臉色發白,冷笑一聲道:“不知白馬妨主之說,吳節度可否相信?”他今日打定主意要觸吳英雄黴頭了,說話便少了許多顧忌。吳英雄心道果然是小人難纏,自顧自地驅馬前行,也懶得再理董遵誨。
後麵張仲曜不與他客氣,沉聲道:我輩武人,這坐騎乃是殺敵的夥伴,並非主仆,何來妨害之說?倒是妄自尊大之輩,一味想要騎在這駿馬的背上,總有一天要被摔得半死。”說完也不管他如何反應,徑自催馬跟上吳英雄去了。
董遵誨被留在原地,氣得臉色鐵青,發狠道:“豈有此理,老夫乃是三朝元老,官至殿前副點檢,今日居然受此小人折辱。”指著張仲曜背影對林中道:“待到了汴梁,我們再好生整治這幫不長眼的東西。”
此時正值秋高氣爽,瘋長了一夏的野草已經開始有些發黃,在夕陽的照耀下,一浪一浪地隨風起伏,晚風帶來快要成熟的麥穗香味兒,“嵐州近了!”擺脫董遵誨糾纏的吳英雄頗為快意地縱馬馳騁,似乎看到了黃雯俏麗的身影正站在嵐州城下。
正當吳英雄以為自己因為思念而眼花之際,張仲曜卻在耳邊道:“主公,那道旁相候的莫不是蕭將軍麽?”
在蕭九率領的一百軍士護衛下,黃雯和周後走出了馬車,正立於道旁翹首西望,為避開閑雜人的灼灼目光,兩人都戴上狀若鬥笠的冪蘺,從帽簷垂下的輕紗籠罩全身,微風輕輕吹拂,透出輕紗籠罩中的麗人窄袖襦裙,婀娜動人。
昨天蕭九接到軍使傳訊說吳英雄將要抵達嵐州,便匆匆將這消息報知兩位夫人。在黃雯的強烈要求下,一大早蕭九帶領一百軍士護送黃雯等候在道旁。圍城這段時間,周後和黃雯朝夕相處,感情也深厚了許多,加之要跟隨吳英雄入京,也便隨著黃雯一同等候。
吳英雄滿懷著欣喜,遠遠地便跳下馬背,把韁繩甩給張仲曜,三步並作兩步向兩位麗人走去。來到近前,他張口卻不知說些什麽,直愣愣地看著輕紗籠罩後麵的秀麗麵容,兩個人的眼中頓時都有些濕潤。這情景令周圍的軍士都不自覺地受了感染,蕭九帶著頗有些尷尬地神色,踱步走了開去,迎上牽馬走來的牙軍營校尉張仲曜。
良久,周後輕輕一聲咳嗽,總算將這沉浸在久別重逢的喜悅中的兩人驚醒過來。吳英雄老臉微紅,還未脫口說出滿懷歉意的話語,黃雯卻先道:“女兒很想念你呢。”吳英雄正想厚顏問一句:“你呢?”周後在旁卻道:“恭喜吳將軍迎娶了迴鶻公主。”不滿之意溢於言表。吳英雄頗感尷尬,正欲解釋,從軍士叢中卻走出一人,上前躬身道:“下官蕭軫,謹代南京留守韓大人向吳將軍問好。”
吳英雄定眼看去,正是當年嵐州截取契丹借給北漢糧草時的押運官蕭軫,他臉上塗了黃黃的藥水,頷下沾了濃密的胡須,但既然已經通名報姓,吳英雄仔細觀看下自然不難認出。既然此人來到,吳英雄到不便在他麵前兒女情長,他先將黃雯和周後送上馬車,從張仲曜手中接過自己的馬韁,一邊牽馬而行,一邊笑道:“有勞蕭將軍,韓大人可好?吾聽聞他在大遼國做得有聲有色,很是為他高興。”其實這段時間吳英雄專注河西,對韓德讓的情況一點都不了解,但心想既然韓德讓後來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在遼朝的官運自然是順風順水的。
吳英雄收服河西實力大漲,所謂今時不同往日,蕭軫是韓德讓的心腹,在遼國管製也不小,此番化妝做軍士前來相見原本有些忐忑,見吳英雄和顏悅色,親近之情並無不同,心中暗暗讚歎,這才是真英雄好漢子的氣度心胸。他當即拱手道:“承蒙將軍掛懷,韓大人如今深得我朝皇帝和蕭娘娘的信重,新任了南京留守,燕雲十六州便宜行事,正思報效國家。”他左右一看,蕭九和張仲曜牽著馬跟在兩步以外,其餘軍士則在更遠處。
吳英雄見他作態,擺手笑道:“無妨,蕭將軍和張校尉都是我可以相托生死的兄弟,有甚麽事情都不避忌。”後麵蕭九和張仲曜聞言也朝他點點頭,絲毫沒有矜持自喜之意,生死相托,正是他們幾個人之間關係的平實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