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接受迴鶻人投降便可,萬萬不可應允和親之事。”送走迴鶻使臣,張仲曜便立刻反對道,張氏孤懸河西,與迴鶻吐蕃相抗兩百年,漢胡之分極深,對於歸義軍首領曹氏曆代皆與迴鶻各部通婚則深惡痛絕。張仲曜投效嵐州吳英雄之後,自然是想要輔佐他爭奪天下,去不願讓未來的王室血脈再因胡人而混雜。礙著嵐州軍校尉中有許多胡人出身的,張仲曜未便將話說得明白,隻點到為止,代表河西張氏鮮明地表了態度。
“若是允了和親,對於收攬迴鶻部眾倒是大有好處,再者,主母至今還未為主公誕下繼嗣。”蔡斯一本正經地稟道,吳英雄手下缺乏料理雜事的長才,在戰勝迴鶻軍後,立刻將他從甘州招了過來,正趕上談論這和親大事。
“這迴鶻公主再怎麽尊貴,也不過是降俘之女,焉能和主母大人相提並論。”於伏仁軌微哂,躬身便道:“以末將之見,大人順勢將這迴鶻女子收了,日後為妃為嬪,可以安迴鶻部眾之心。”
“肅州指日可下,河西之地雖有迴鶻部眾數十萬,不過是一盤散沙,我河西漢民長年來受著吐蕃迴鶻兩部欺壓,如赤子盼父母,如久旱盼甘霖,如今王師仆至河西,大人便納迴鶻女,怎不叫河西子民心寒。”見眾校尉大都支持和親,張仲曜大急,口不擇言地說道,又扯著胡漢之分,大軍帳內的氣氛頓時微妙起來。
張家乃是河西的故主,一言九鼎,代表著河西漢人的情緒。嵐州軍在河西立足未穩,許多事情都要張氏出力,與叛降不定的河西迴鶻相比,張氏的忠心對嵐州軍的發展更重要一些。
吳英雄微微點頭,考慮清利害得失之後,便沉吟道:“諸位所說皆有道理。既然迴鶻可汗有心求和,為避免軍士死傷,卻不能拒絕了他的好意。不過,河西子民的心意我也要尊重,這樣吧,將迴鶻王女賜給仲曜為妻。河西胡漢今後不分彼此,皆是我的子民。”他考慮張氏也是河西的名門望族,張仲曜乃是張家的嫡子,迴鶻王女賜給他也不至於辱沒了身份。而且,張家與迴鶻人向來水火不容,即便結了這門親事,也隻是稍稍彌合裂縫而已。如果將迴鶻王女賜給任何一個其他屬下,自己都要小心提防他收了迴鶻勢力尾大不掉,反而是張仲曜者這反對最為堅決者,吳英雄最為放心。至於張仲曜和迴鶻王女之間是否夫妻和睦,吳英雄倒沒有考慮清除,容不得他拒絕,反正是政治聯姻,今後還可以三妻四妾的。“這如何使得!”聽聞吳英雄提議將迴鶻王女賜婚,張仲曜當即跪下稟道,“此女乃是迴鶻可汗敬獻主公,非末將所能有之。”
時人禮製觀念甚深,衣飾旗幟,皇室用了明黃,臣子最多隻能朱紫,民居的高度和麵積都不可超過皇宮和官衙,乃至將領得了一匹高大的馬,也要獻給皇帝。逾製之事可大可小。吳英雄現在還不怎麽在意,張仲曜卻不能不顧忌此節。
和親之事,自古以來皆是以王室貴胄結親。這甘州迴鶻可汗雖然是蠻夷,但後唐同光二年即受冊封為“英義可汗”,後晉大福四年又冊封“奉化可汗”,甘州迴鶻統治河西百年之久,實實在在的一方之主。張仲曜歸附嵐州不久便受命組建承影營,奔波於四方,和吳英雄相處時日不多,不知他此議到底有何目的,難道是試探張氏的心意,想到深處,張仲曜不免有些悚然,是以連忙辭謝。
吳英雄見他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不禁啞然,擺擺手道:“張校尉執意不允,那也罷了,不過這和親之事,到底如何應對才好?”
見張仲曜退到一旁不再說話,蔡斯便道:“大人,這甘州迴鶻甚是狡詐,提議和親在前,投降在後,試問若是兩家有了翁婿之誼,又怎會當真拿他做降俘對待。河西子民見我軍與迴鶻可汗合作一家,不免寒心。末將認為,張校尉所慮者甚是。”他給了張仲曜台階,見吳英雄點頭讚許,又道:“不過,迴鶻既有此議,想必已無戰心。大人可順水推舟,隻將納王女之事,調在迴鶻諸部皆為降俘以後,其時彼等皆為我軍囚奴,在我嵐州軍及河西漢民來說,主公不過是納了一個女奴為侍妾而已。那迴鶻可汗降俘,自然不會有國…,那個尊崇待遇。”蔡斯本來想說國丈,醒起此時尚未建製,忙改口,將“丈”字咬住未說。左右校尉皆心知肚明,臉現微笑,以嵐州軍力之強,得了歸義軍和迴鶻勢力,如虎添翼,那個事情那也是遲早之事。
蔡斯轉身對張仲曜道:“如此一來張校尉想必也不持異議,即便是張氏族中,納胡姬為侍妾的,也在所不少吧?”
張仲曜不覺有些臉熱,沉聲道:“蔡校尉好算計,自然行得。”他力主吳英雄不可納了那迴鶻公主,乃是出於宗族血統的考慮,既然迴鶻王女隻得侍妾的身份,自然大可不必一力反對。“不過如此安排,卻是大大折辱了甘州迴鶻,不知他們是否答應?”
蔡斯沉聲道:“迴鶻既然獻女求和,已失卻戰心,勉強再戰,又能如何?彼等若是識時務便罷,若是不識時務,隻等我軍攻城器械齊備,肅州旦夕可下。主公不過是愛惜軍士性命,才與之虛以逶迤罷了。”他這話說得吳英雄老臉微紅,心道果然是個人才,不枉我將他一手簡拔出來。
大事議定,帳中眾校尉臉色心緒都鬆動起來,大勝之下,不免都有些喜形於色,意氣昂揚,於伏仁軌更放言道:“我嵐州軍訓練精強,兵甲犀利,膽壯心齊,有奮擊百萬之勇。某隻要提兵十萬,皆如這般精銳敢戰之士,為主公取了天下又有何難?”眾校尉聽他誇口,莫不哄然大笑。更有人湊趣道:“大人若是喜歡這口味,將來吾等北平上京,東取汴梁,將耶律和趙家公主都獻給主公做侍妾。”眾校尉皆是絕倒。吳英雄見這夥粗魯漢子越發沒了尊卑上下,不免笑罵道:“你等若有那般本事,我倒是卻之不恭了。”臉色一沉,又道:“且先說正事,歸義軍曹氏那邊,可有消息?”
自從迴鶻軍龜縮退守肅州以後,辛古便率驃騎、射雁、拔山營與沙州玉門關守軍前來與嵐州西征軍會合,他出力助守玉門關,是故玉門關以西的軍情都先經過他這裏,聽吳英雄問話,便秉道:“甘州迴鶻被大人擊敗的消息已經傳遍沙州全境,漢人軍民無不歡欣鼓舞,與迴鶻結好的曹氏則惶惶不可終日,近日來,已經有多批曹氏使者前往高昌、涼州吐蕃求援,另有使者突破了我軍偵騎封鎖,往東而去。”
“曹氏乃是大宋藩屬,定是向汴梁哭訴去了。”張仲曜冷冷接道,他對汴梁官家心灰意冷之後,幫助吳英雄組建承影營,來往於各地節鎮之間,眼見中原朝廷棄用元勳宿將,薄待邊鎮健兒,漢人軍力日益衰弱,對汴梁官家的惡感也越來越深,全心全力想要輔佐吳英雄取而代之,“不過中原朝廷禁軍蝟集於汴梁,要發大軍討伐我等,必然耗費時日,而且官家一心想要北取燕雲,恐怕沒有閑心來管這曹氏的死活。高昌國主蔡聖天雖然是曹氏的姻親,但高昌國距離遙遠,本身還在和更西方的黑衣大食相互攻戰,難有餘力援應沙州。所慮者,唯有吐蕃,自從被驅逐出河西後,一直想要卷土重來,此次得了曹氏請援的機會,難免不火中取栗。涼州吐蕃亦不下數十萬人,自唐代以來便與中原攻占,生性殘忍,彪悍難製。乃是我軍的大敵。”
“汴梁官家雖然以契丹為勁敵,但西北四戰之地,備邊之軍不少,通遠軍使兼領靈州巡檢董遵誨在環州有一萬精兵,如果黨項蔡氏定難軍願意發兵,若是再征發廂軍,對我們也是不小的壓力。”蔡斯見張仲曜過於輕視中原,嵐州軍草創的情報係統由他掌管,便將西北宋軍的大致情況介紹了一下。
“若是允了和親,對於收攬迴鶻部眾倒是大有好處,再者,主母至今還未為主公誕下繼嗣。”蔡斯一本正經地稟道,吳英雄手下缺乏料理雜事的長才,在戰勝迴鶻軍後,立刻將他從甘州招了過來,正趕上談論這和親大事。
“這迴鶻公主再怎麽尊貴,也不過是降俘之女,焉能和主母大人相提並論。”於伏仁軌微哂,躬身便道:“以末將之見,大人順勢將這迴鶻女子收了,日後為妃為嬪,可以安迴鶻部眾之心。”
“肅州指日可下,河西之地雖有迴鶻部眾數十萬,不過是一盤散沙,我河西漢民長年來受著吐蕃迴鶻兩部欺壓,如赤子盼父母,如久旱盼甘霖,如今王師仆至河西,大人便納迴鶻女,怎不叫河西子民心寒。”見眾校尉大都支持和親,張仲曜大急,口不擇言地說道,又扯著胡漢之分,大軍帳內的氣氛頓時微妙起來。
張家乃是河西的故主,一言九鼎,代表著河西漢人的情緒。嵐州軍在河西立足未穩,許多事情都要張氏出力,與叛降不定的河西迴鶻相比,張氏的忠心對嵐州軍的發展更重要一些。
吳英雄微微點頭,考慮清利害得失之後,便沉吟道:“諸位所說皆有道理。既然迴鶻可汗有心求和,為避免軍士死傷,卻不能拒絕了他的好意。不過,河西子民的心意我也要尊重,這樣吧,將迴鶻王女賜給仲曜為妻。河西胡漢今後不分彼此,皆是我的子民。”他考慮張氏也是河西的名門望族,張仲曜乃是張家的嫡子,迴鶻王女賜給他也不至於辱沒了身份。而且,張家與迴鶻人向來水火不容,即便結了這門親事,也隻是稍稍彌合裂縫而已。如果將迴鶻王女賜給任何一個其他屬下,自己都要小心提防他收了迴鶻勢力尾大不掉,反而是張仲曜者這反對最為堅決者,吳英雄最為放心。至於張仲曜和迴鶻王女之間是否夫妻和睦,吳英雄倒沒有考慮清除,容不得他拒絕,反正是政治聯姻,今後還可以三妻四妾的。“這如何使得!”聽聞吳英雄提議將迴鶻王女賜婚,張仲曜當即跪下稟道,“此女乃是迴鶻可汗敬獻主公,非末將所能有之。”
時人禮製觀念甚深,衣飾旗幟,皇室用了明黃,臣子最多隻能朱紫,民居的高度和麵積都不可超過皇宮和官衙,乃至將領得了一匹高大的馬,也要獻給皇帝。逾製之事可大可小。吳英雄現在還不怎麽在意,張仲曜卻不能不顧忌此節。
和親之事,自古以來皆是以王室貴胄結親。這甘州迴鶻可汗雖然是蠻夷,但後唐同光二年即受冊封為“英義可汗”,後晉大福四年又冊封“奉化可汗”,甘州迴鶻統治河西百年之久,實實在在的一方之主。張仲曜歸附嵐州不久便受命組建承影營,奔波於四方,和吳英雄相處時日不多,不知他此議到底有何目的,難道是試探張氏的心意,想到深處,張仲曜不免有些悚然,是以連忙辭謝。
吳英雄見他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不禁啞然,擺擺手道:“張校尉執意不允,那也罷了,不過這和親之事,到底如何應對才好?”
見張仲曜退到一旁不再說話,蔡斯便道:“大人,這甘州迴鶻甚是狡詐,提議和親在前,投降在後,試問若是兩家有了翁婿之誼,又怎會當真拿他做降俘對待。河西子民見我軍與迴鶻可汗合作一家,不免寒心。末將認為,張校尉所慮者甚是。”他給了張仲曜台階,見吳英雄點頭讚許,又道:“不過,迴鶻既有此議,想必已無戰心。大人可順水推舟,隻將納王女之事,調在迴鶻諸部皆為降俘以後,其時彼等皆為我軍囚奴,在我嵐州軍及河西漢民來說,主公不過是納了一個女奴為侍妾而已。那迴鶻可汗降俘,自然不會有國…,那個尊崇待遇。”蔡斯本來想說國丈,醒起此時尚未建製,忙改口,將“丈”字咬住未說。左右校尉皆心知肚明,臉現微笑,以嵐州軍力之強,得了歸義軍和迴鶻勢力,如虎添翼,那個事情那也是遲早之事。
蔡斯轉身對張仲曜道:“如此一來張校尉想必也不持異議,即便是張氏族中,納胡姬為侍妾的,也在所不少吧?”
張仲曜不覺有些臉熱,沉聲道:“蔡校尉好算計,自然行得。”他力主吳英雄不可納了那迴鶻公主,乃是出於宗族血統的考慮,既然迴鶻王女隻得侍妾的身份,自然大可不必一力反對。“不過如此安排,卻是大大折辱了甘州迴鶻,不知他們是否答應?”
蔡斯沉聲道:“迴鶻既然獻女求和,已失卻戰心,勉強再戰,又能如何?彼等若是識時務便罷,若是不識時務,隻等我軍攻城器械齊備,肅州旦夕可下。主公不過是愛惜軍士性命,才與之虛以逶迤罷了。”他這話說得吳英雄老臉微紅,心道果然是個人才,不枉我將他一手簡拔出來。
大事議定,帳中眾校尉臉色心緒都鬆動起來,大勝之下,不免都有些喜形於色,意氣昂揚,於伏仁軌更放言道:“我嵐州軍訓練精強,兵甲犀利,膽壯心齊,有奮擊百萬之勇。某隻要提兵十萬,皆如這般精銳敢戰之士,為主公取了天下又有何難?”眾校尉聽他誇口,莫不哄然大笑。更有人湊趣道:“大人若是喜歡這口味,將來吾等北平上京,東取汴梁,將耶律和趙家公主都獻給主公做侍妾。”眾校尉皆是絕倒。吳英雄見這夥粗魯漢子越發沒了尊卑上下,不免笑罵道:“你等若有那般本事,我倒是卻之不恭了。”臉色一沉,又道:“且先說正事,歸義軍曹氏那邊,可有消息?”
自從迴鶻軍龜縮退守肅州以後,辛古便率驃騎、射雁、拔山營與沙州玉門關守軍前來與嵐州西征軍會合,他出力助守玉門關,是故玉門關以西的軍情都先經過他這裏,聽吳英雄問話,便秉道:“甘州迴鶻被大人擊敗的消息已經傳遍沙州全境,漢人軍民無不歡欣鼓舞,與迴鶻結好的曹氏則惶惶不可終日,近日來,已經有多批曹氏使者前往高昌、涼州吐蕃求援,另有使者突破了我軍偵騎封鎖,往東而去。”
“曹氏乃是大宋藩屬,定是向汴梁哭訴去了。”張仲曜冷冷接道,他對汴梁官家心灰意冷之後,幫助吳英雄組建承影營,來往於各地節鎮之間,眼見中原朝廷棄用元勳宿將,薄待邊鎮健兒,漢人軍力日益衰弱,對汴梁官家的惡感也越來越深,全心全力想要輔佐吳英雄取而代之,“不過中原朝廷禁軍蝟集於汴梁,要發大軍討伐我等,必然耗費時日,而且官家一心想要北取燕雲,恐怕沒有閑心來管這曹氏的死活。高昌國主蔡聖天雖然是曹氏的姻親,但高昌國距離遙遠,本身還在和更西方的黑衣大食相互攻戰,難有餘力援應沙州。所慮者,唯有吐蕃,自從被驅逐出河西後,一直想要卷土重來,此次得了曹氏請援的機會,難免不火中取栗。涼州吐蕃亦不下數十萬人,自唐代以來便與中原攻占,生性殘忍,彪悍難製。乃是我軍的大敵。”
“汴梁官家雖然以契丹為勁敵,但西北四戰之地,備邊之軍不少,通遠軍使兼領靈州巡檢董遵誨在環州有一萬精兵,如果黨項蔡氏定難軍願意發兵,若是再征發廂軍,對我們也是不小的壓力。”蔡斯見張仲曜過於輕視中原,嵐州軍草創的情報係統由他掌管,便將西北宋軍的大致情況介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