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蘭如今已不把自己當做是女人了,她和男人一樣搬石頭,砍柴,夯土,她幾乎忘記了十七歲以前學會那些扭動腰肢,弱柳扶風般的淑女姿態,顧不得擦手,她會拚命擠開人群從火頭軍的大藤筐裏搶到屬於自己的饅頭。如果有誰敢占她便宜,她會像個男人一樣舉起石頭砸過去。眼下她正吃力地挑著兩筐土石一步一步往前挪步。
為著公平起見,辛古將治下民戶分為五班,分別做運土石,壘牆,砍柴,打草,掘鼠糧五樣勞作,其中掘鼠糧最輕鬆,而且挖到的鼠糧都歸民戶自己所有,軍卒們也不屑於在這裏麵抽取三成,而搬運土石則最累,一個壯漢也要吃不消。
雖然那些監督的軍卒看朱慧蘭是女流,沒讓她將籮筐裝滿,朱慧蘭已然十分吃力了,她腰肢本來纖細,圓圓的肩上挑著一條被壓成弓形的扁擔,宛如一座不穩的天平般晃來蕩去,叫旁邊的人都捏把汗,遠遠地避開,生怕那裝滿土石的籮筐一不小心便砸著自己。嵐州僅有的四千多健婦大都幾乎在一個月之內找了男人,這些重體力的活兒,自然由那些抱得美人歸的男子漢替班承擔,而朱惠蘭卻自家知曉自家事,青樓女子,洗衣院,這個醃臢身子還嫁得人麽?就算男人不嫌,她卻對那男女之事深惡痛絕。倒不是要做什麽貞潔烈婦,眼下一個人有個小屋子住,雖然寒冷,卻睡得安穩,不再受那些如狼似虎的男人無休無止的折騰,對朱惠蘭來說就別無所求了。所以盡管說親的人踏破門檻,她卻隻是不允,時間久了,求親的人也便不來了,隻是她一個孤身女子,便要承擔原本是男人做的苦工。
為了防止積水,羊舍修築在一片山坡之上,朱惠蘭使出渾身力氣,顫顫巍巍擔著土石往坡上走,忽然腳下一滑,吃不住勁就要摔跤。人挑著重擔摔倒,最是容易扭著腰腿,又是上坡,筋斷骨折也有可能,霎那間,她腦中一片空白,隻覺得天旋地轉,再也沒半分力氣穩住身形,正在這時,身後卻有人在她肩上扶了一把,雖然那一扁擔沉重土石收不住勢散落在地上,朱蕙蘭卻沒有跟著倒下去。感覺一隻寬厚的手掌在穩穩掌住自己肩膀,另一隻手扶在腰間,已經許久沒有過男人的朱惠蘭不禁滿臉通紅,往前半步脫出那男人掌握,轉身一看,卻正是自己那軍漢東家。她一個女子在大堆男人挑夫當中,早被辛古看在眼中,暗暗留心,果然在她上坡的時候,及時出手施救,她紅臉閃身,辛古也知這是漢地男女授受不親的習慣,倒不是討厭自己。
“奴家謝過軍爺。”朱惠蘭頭也不敢抬,檢紉道謝後,慌慌張張地拾取散落在地上的土石,不知為何,她總是有些怕見這個東家,而且每次見到他都沒有好事,難道當真是前生的冤孽,想到冤孽,她俏臉微紅,更加不敢抬頭看那個人,心中暗暗有些不明所以的悲愴。
她力氣雖小,手腳卻甚是麻利,不多時便以將那些散落土石盡數裝入籮筐之內,輕輕矮身鑽入籮筐之間的扁擔下麵,緊咬著嘴唇,用力起身,咦?怎麽沒有往常那般吃力,朱惠蘭還有迷迷糊糊,正待往前挪步,卻發覺扁擔已牢牢的被辛古托在手裏,這人當真有一股蠻力,雙手一伸,居然將這差點把她腰杆壓斷的扁擔托在了空中。
“這搬土石的重活,我替你做了,你且去尋找些野菜鼠糧吧。”辛古黑著臉,沉聲道,輕輕巧巧地將扁擔放在自己肩上,這點負荷還不如全身鎧甲重,足底生風地大步往山坡上走去,隻留朱惠蘭怔怔站在半坡之上,任憑微風輕輕拂動她的發絲。
這天恰逢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預示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就要來臨,為了激勵眾軍民趕在大雪落下之前完成建設畜舍,積儲草料的工作,吳英雄特準各營宰羊二十隻,歡宴一晚。
驃騎營因為工程進度比別的營頭更快,辛古早早命令停了勞作,軍民合計一千多口圍坐五個圈子,架起十口大鍋,由辛古操刀,把綿羊剝皮洗淨,十隻剁成大塊羊肉,和著白天民戶采摘的野菜,再加上各種香料燉成羊肉香鍋,另外十隻則用兩頭削尖的木棍穿了放在火堆上烤全羊,遼國禦廚出身的辛古親自指導軍卒調味,將二十隻羊弄得當真是香氣四溢,流於四野。羊肉最能驅寒,軍士和民戶們在寒風裏辛勞多日,聚在烈焰熊熊篝火邊上,聞著香噴噴的羊肉味道,身上也覺得暖融融的,倒也不覺的辛苦了。
“大哥,”孫狗子將一大塊羊肉湯盛好端給他的東家軍士,那軍士名叫閻皋,乃江陰人氏,笑嗬嗬地接過湯碗,讚道:“咱校尉的手藝那是沒得說,更難得的是這份心意,讀書人說什麽來著,君子遠庖廚,放屁!”見孫狗子眼巴巴地望著自己手裏這晚肉湯,罵道:“饞了吧,弄你自己的去,叫辛校尉看到民戶服侍軍士,你存心叫我挨罵是吧?”說著作勢要踹,那孫狗子便如奉了皇命似忙不迭拿著自己的碗去盛湯了,閻皋微笑著看著他點頭哈腰而去的背影,呷了一口噴香的肉湯,心裏那個美呀。
另外一邊,朱惠蘭小心翼翼的捧著一塊烤好的羊肉,焦黃的肉皮上撒著細細的鹽粒、孜然和胡椒粉,太香了,她輕輕咬一口,燙,許久沒有吃肉,忘記那層油皮封住了下麵的熱度,差點把自己的舌頭燙出一個火泡,朱惠蘭忙不低地將這塊羊肉吐到手心裏,看看四下裏沒人注意,吹涼以後又放入嘴裏,細細地咀嚼咽下。辛古正得意享受著手下百夫長們沒口子的恭維,忽然一個指揮使親衛找了過來:“辛校尉在哪裏?”“某家在此,指揮使找我何事?”辛古是牙軍校尉出身的,認得這個親衛叫做黃鉉,是個讀書人出身的,叫住他問道。
“指揮使大人請辛校尉進城共宴!”黃鉉此言一出,眾百夫長皆是歡喜讚歎,都道指揮使大人對辛校尉居然如此信重,吃頓好的都不忘把他叫上。
聽聞吳英雄相招,辛古不敢怠慢,吩咐幾個百夫長維持好驃騎營今夜聚餐的秩序,務必把肉食分得均勻,不可使軍民心生怨恨,眾百夫長笑著連聲答應,催促他快去赴宴,辛古這才離去。來到指揮使府中,見別無旁人,隻有指揮使吳英雄、主母黃雯和另一個美貌女子圍爐而坐,因為過節,吳英雄將身旁親衛盡數放迴牙軍營宴飲,隻叫黃鉉傳辛古過來。
為著公平起見,辛古將治下民戶分為五班,分別做運土石,壘牆,砍柴,打草,掘鼠糧五樣勞作,其中掘鼠糧最輕鬆,而且挖到的鼠糧都歸民戶自己所有,軍卒們也不屑於在這裏麵抽取三成,而搬運土石則最累,一個壯漢也要吃不消。
雖然那些監督的軍卒看朱慧蘭是女流,沒讓她將籮筐裝滿,朱慧蘭已然十分吃力了,她腰肢本來纖細,圓圓的肩上挑著一條被壓成弓形的扁擔,宛如一座不穩的天平般晃來蕩去,叫旁邊的人都捏把汗,遠遠地避開,生怕那裝滿土石的籮筐一不小心便砸著自己。嵐州僅有的四千多健婦大都幾乎在一個月之內找了男人,這些重體力的活兒,自然由那些抱得美人歸的男子漢替班承擔,而朱惠蘭卻自家知曉自家事,青樓女子,洗衣院,這個醃臢身子還嫁得人麽?就算男人不嫌,她卻對那男女之事深惡痛絕。倒不是要做什麽貞潔烈婦,眼下一個人有個小屋子住,雖然寒冷,卻睡得安穩,不再受那些如狼似虎的男人無休無止的折騰,對朱惠蘭來說就別無所求了。所以盡管說親的人踏破門檻,她卻隻是不允,時間久了,求親的人也便不來了,隻是她一個孤身女子,便要承擔原本是男人做的苦工。
為了防止積水,羊舍修築在一片山坡之上,朱惠蘭使出渾身力氣,顫顫巍巍擔著土石往坡上走,忽然腳下一滑,吃不住勁就要摔跤。人挑著重擔摔倒,最是容易扭著腰腿,又是上坡,筋斷骨折也有可能,霎那間,她腦中一片空白,隻覺得天旋地轉,再也沒半分力氣穩住身形,正在這時,身後卻有人在她肩上扶了一把,雖然那一扁擔沉重土石收不住勢散落在地上,朱蕙蘭卻沒有跟著倒下去。感覺一隻寬厚的手掌在穩穩掌住自己肩膀,另一隻手扶在腰間,已經許久沒有過男人的朱惠蘭不禁滿臉通紅,往前半步脫出那男人掌握,轉身一看,卻正是自己那軍漢東家。她一個女子在大堆男人挑夫當中,早被辛古看在眼中,暗暗留心,果然在她上坡的時候,及時出手施救,她紅臉閃身,辛古也知這是漢地男女授受不親的習慣,倒不是討厭自己。
“奴家謝過軍爺。”朱惠蘭頭也不敢抬,檢紉道謝後,慌慌張張地拾取散落在地上的土石,不知為何,她總是有些怕見這個東家,而且每次見到他都沒有好事,難道當真是前生的冤孽,想到冤孽,她俏臉微紅,更加不敢抬頭看那個人,心中暗暗有些不明所以的悲愴。
她力氣雖小,手腳卻甚是麻利,不多時便以將那些散落土石盡數裝入籮筐之內,輕輕矮身鑽入籮筐之間的扁擔下麵,緊咬著嘴唇,用力起身,咦?怎麽沒有往常那般吃力,朱惠蘭還有迷迷糊糊,正待往前挪步,卻發覺扁擔已牢牢的被辛古托在手裏,這人當真有一股蠻力,雙手一伸,居然將這差點把她腰杆壓斷的扁擔托在了空中。
“這搬土石的重活,我替你做了,你且去尋找些野菜鼠糧吧。”辛古黑著臉,沉聲道,輕輕巧巧地將扁擔放在自己肩上,這點負荷還不如全身鎧甲重,足底生風地大步往山坡上走去,隻留朱惠蘭怔怔站在半坡之上,任憑微風輕輕拂動她的發絲。
這天恰逢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預示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就要來臨,為了激勵眾軍民趕在大雪落下之前完成建設畜舍,積儲草料的工作,吳英雄特準各營宰羊二十隻,歡宴一晚。
驃騎營因為工程進度比別的營頭更快,辛古早早命令停了勞作,軍民合計一千多口圍坐五個圈子,架起十口大鍋,由辛古操刀,把綿羊剝皮洗淨,十隻剁成大塊羊肉,和著白天民戶采摘的野菜,再加上各種香料燉成羊肉香鍋,另外十隻則用兩頭削尖的木棍穿了放在火堆上烤全羊,遼國禦廚出身的辛古親自指導軍卒調味,將二十隻羊弄得當真是香氣四溢,流於四野。羊肉最能驅寒,軍士和民戶們在寒風裏辛勞多日,聚在烈焰熊熊篝火邊上,聞著香噴噴的羊肉味道,身上也覺得暖融融的,倒也不覺的辛苦了。
“大哥,”孫狗子將一大塊羊肉湯盛好端給他的東家軍士,那軍士名叫閻皋,乃江陰人氏,笑嗬嗬地接過湯碗,讚道:“咱校尉的手藝那是沒得說,更難得的是這份心意,讀書人說什麽來著,君子遠庖廚,放屁!”見孫狗子眼巴巴地望著自己手裏這晚肉湯,罵道:“饞了吧,弄你自己的去,叫辛校尉看到民戶服侍軍士,你存心叫我挨罵是吧?”說著作勢要踹,那孫狗子便如奉了皇命似忙不迭拿著自己的碗去盛湯了,閻皋微笑著看著他點頭哈腰而去的背影,呷了一口噴香的肉湯,心裏那個美呀。
另外一邊,朱惠蘭小心翼翼的捧著一塊烤好的羊肉,焦黃的肉皮上撒著細細的鹽粒、孜然和胡椒粉,太香了,她輕輕咬一口,燙,許久沒有吃肉,忘記那層油皮封住了下麵的熱度,差點把自己的舌頭燙出一個火泡,朱惠蘭忙不低地將這塊羊肉吐到手心裏,看看四下裏沒人注意,吹涼以後又放入嘴裏,細細地咀嚼咽下。辛古正得意享受著手下百夫長們沒口子的恭維,忽然一個指揮使親衛找了過來:“辛校尉在哪裏?”“某家在此,指揮使找我何事?”辛古是牙軍校尉出身的,認得這個親衛叫做黃鉉,是個讀書人出身的,叫住他問道。
“指揮使大人請辛校尉進城共宴!”黃鉉此言一出,眾百夫長皆是歡喜讚歎,都道指揮使大人對辛校尉居然如此信重,吃頓好的都不忘把他叫上。
聽聞吳英雄相招,辛古不敢怠慢,吩咐幾個百夫長維持好驃騎營今夜聚餐的秩序,務必把肉食分得均勻,不可使軍民心生怨恨,眾百夫長笑著連聲答應,催促他快去赴宴,辛古這才離去。來到指揮使府中,見別無旁人,隻有指揮使吳英雄、主母黃雯和另一個美貌女子圍爐而坐,因為過節,吳英雄將身旁親衛盡數放迴牙軍營宴飲,隻叫黃鉉傳辛古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