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讓未曾料到自己貼身隨從居然會在背後下毒手,這隨從來曆並不尋常,是以韓德讓對他亦信任有加,此時隻顧奔逃,忽然聽吳英雄大喊,抬頭看時,隻見一人一騎當麵奔馳而來。
韓德讓無暇多想,強忍住背上劇痛,雙手拉住馬鞍,憑借吳英雄一臂之力,翻身騎在馬上。一馬承載兩名大漢,饒是青海驄如此神駿,足下也是一軟,旋即奮起雙蹄往前奔去。
三名手持短兵的契丹人不敢攔阻迎麵而來的奔馬,紛紛側身讓開。
正在這時,山上山下的騎兵幾乎同時趕到,於伏仁軌、辛古率領千餘騎將吳英雄、韓德讓護在當中。耶律石烈卻指揮數千騎從四麵八方圍攏過來,不惜傷亡也要將這股人馬堵在半山解決。周圍,越來越多的契丹部族頭人瞧出便宜,欲交好耶律石烈的,部勒本部騎兵一起上前圍攻。眼熱山上那些物資奴隸的,紛紛趁此機會指揮族裏的勇士往上搶奪漢軍營盤。唾手可得的勝利激發了契丹族人的兇性,紛紛吆喝著揮舞著彎刀和弓箭,不惜傷亡,向勢單力薄的小山丘發起一波又一波連綿不絕的衝擊。
吳英雄讓一名士卒把馬讓給韓德讓,將他護在陣中,自己則帶領騎兵在重重疊疊的契丹人騎兵中來迴奔突,企圖殺開一條血路。
辛古緊隨在吳英雄身後左劈右刺,好幾次明明契丹騎軍的兵刃已經夠著他的身體,偏偏給他避過要害,然後照著對方心窩、脖頸等處就是一下狠的。他匆忙之下並未著甲,薄薄的軍袍在兩軍交鋒時被敵軍矛頭劃破,前襟半敞,露出許多醜陋恐怖的瘢痕,他也不管這許多,一抹滿臉血跡,口中大聲吆喝著,真如地獄裏的魔王一般,到後來契丹騎軍紛紛不敢與他正麵交手。他躲過好幾下冷箭,馬卻躲不過,不大工夫,已換了兩匹坐騎。
於伏仁軌則機敏地避免任何契丹騎軍黏上自己,他謹慎地和身邊其它嵐州軍騎兵保持速度一致,不時照顧到後隊,好幾次返身殺迴去救出被契丹騎兵截斷的本方騎兵。
所有嵐州軍士卒都明白此時已經陷入死地,失去了速度,地利,被數量遠超本方的敵人重重包圍,但是沒有人放棄戰鬥,所與人都揮舞著手中的長槊、橫刀、彎刀戰鬥著。
韓德讓被一隊宮分軍護在中間,眼見著周圍自己人越來越少,而似乎無窮無盡地敵軍騎兵卻在堵截,追殺自己,他心頭不禁湧上一絲懊悔和無力,在這絕不該分神的當口,他卻將手伸進懷裏,緊緊摩挲著那柄時常把玩的精致匕首,象牙雕刻的匕首柄上,陰文刻著一個“綽”字。“難道你也想我死麽?”對耳旁衝天的喊殺聲仿若不聞,韓德讓微微閉上了眼睛,仿佛看見一個美麗的容顏。
韓德讓萬念俱灰,閉目待死,耳聽排山倒海一般的喊殺聲越來越強烈,忽然,聽身邊親衛驚聲叫道:“楊無敵來了!”
楊氏發跡所在河曲正在朔州地界,壓製朔州契丹部族數十年,保一方平安,端的是威名遠播,韓德讓在上京時亦曾聽說“楊無敵”之名。
他霎地睜開眼睛,隻見一彪人馬打著代州建雄軍的旌旗,出其不意地從契丹部族兵的背後殺出,心下頓安。朔州契丹騎兵要麽正在圍攻自己這夥人,要麽正亂糟糟的搶山,已再無嚴整之軍來抵禦劉繼業的突襲。
韓德讓看出劉繼業麾下騎兵並不多,久經戰陣的精銳三千不到。但這支騎兵的戰力卻遠遠超出已在戰場上任何一支騎兵,以韓德讓所見,不時有彪悍的頭人或者朔州騎軍軍官聚集起數百人的集團想要阻截住在戰場上左衝右突的建雄軍,但如同野草挽不住奔馬一般,甚至連建雄軍衝擊的速度也未減緩。劉繼業深得騎兵運使之妙,中原少馬,反而讓他潛心練出一支足以以一當十的精兵,也琢磨出一套以寡敵眾的騎戰之法。那就是抓住戰機,出其不意的投入戰場,不停地衝擊,打垮敢於集結抵抗的敵人,但絕不戀戰。楊家騎兵就像是一支嗜血的利箭,在戰場上追逐著任何一團敢於聚集在一起的敵軍,將他們打垮,將他們驅散,將最勇敢的敵人殺了來示眾,最後迫使所有敵人都失去戰意,豺狼變成小綿羊,乖乖把後背露給建雄軍屠宰。
契丹具伏佛部是東北邊趕來的一個部落,頭人阻午頗看不慣其他部落一聽楊家之名便落荒而逃的怯懦樣子,心道:“這還是戰無不勝的契丹人麽,狼居然被綿羊趕跑。”他遠遠地也看不清楊家騎兵和契丹騎兵是如何交手,隻猜這些南麵的部落被漢地的女人和錦緞軟了骨頭,已經沒有了當年太祖阿保機起兵時的那股勇氣。
具伏佛部蟄伏北邊已久,阻午早想將部落往南麵遷移一下,正好趁此機會展示部落勇士的力量,既討得耶律大人歡喜看重,又震懾那些外強中幹的南麵部落。思及此處阻午大聲招唿族中男丁聚在一起,喝道:“勇士們,牛羊是留在北疆啃沙子,還是來南麵嚐鮮草,都看你們的啦!”眾人心思和他相同,都緊緊跟在阻午身後,朝楊家騎兵逆衝過去。
依著阻午算計,楊家騎兵人數少,所依仗的,不過是馬快刀利,不和契丹騎兵糾纏,使契丹騎兵數量上的優勢發揮不出來而已。但這夥人再勇悍,隻需自己這部落勇士將他們稍微阻攔片刻,四方的契丹騎兵便會像那聞見血腥味的狼群一樣聚攏過來,管你是獅子還是猛虎都要給撕扯粉碎。
迎麵而來的契丹潰兵從兩邊掠過,遇見不長眼直衝過來的,阻午便毫不客氣地用彎刀趕開,片刻功夫就對上了那威名赫赫的楊家騎兵。頓時,起初滿腹信心化作無名的恐懼,阻午口中大聲的吆喝開來。
阻午對上的楊家騎兵是一個軍官,身上披掛著細密的魚鱗鎧,頭盔底下隻露出一雙冷漠的眼睛,恍若麵前沒有這一大幫契丹勇士般,他毫不閃避的直接衝了過來,兩膀微抖,沒有任何花俏的動作,一杆長矛直接伸到辛古麵前,該死的漢人,阻午心中詛咒,轉身避過槍頭,兩腿猛夾馬腹,不就是長矛嗎,草原上見得多了,隻要貼到身前,看我砍下你的腦袋。
但這已成阻午最後一個念頭,那漢人的長矛仿佛長了眼睛,又似靈蛇吐信一般,居然在空中生生轉了一個幅度,恰好捅進阻午心口正中,借著對麵人馬硬衝的力,充滿柔韌彈性的白蠟杆子微縮即伸,騎兵的手稍稍抖動,便將阻午斜斜挑飛出去,紅紅的鮮血直到此刻才噴湧出來,仿似漫天血雨。
“沒見過世麵。”建雄都虞侯王貴鄙夷地歎道,抬抬大槍,來不及甩去血滴,便伸向下一個敢於攔在馬前的契丹人,胯下坐騎速度絲毫未減,槍刃下麵一叢白纓,已染得血紅。
彪悍的,善戰的,野心勃勃的契丹具伏佛部,在北邊的風沙中強悍地生存下來的具伏佛部,曾經為契丹族貢獻了無數勇士的具伏佛部,就在這一次以卵擊石似的逆襲中流幹了所有的血。旬日後,接到消息的其它部族,將它的牛羊和女人一搶而空。
在韓德讓眼裏,此刻楊家騎兵所至之處,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尚且能夠凝聚成團的朔州契丹騎兵衝散、打垮,敢於抵抗的勇士往往一個照麵便被精於大槍術的楊家騎兵挑落馬下。饒是韓德讓久經戰陣,也未看過這般恃強淩弱的打法。剛才還叫囂著要把漢狗斬盡殺絕的契丹人,此刻隻恨馬兒少生了四條腿。
“楊無敵來了”,“漢人援兵到了”,“快跑吧!之聲周圍契丹部族騎兵中此起彼伏,後路被斷的恐懼,楊家長久積壓的威名,如同瘟疫一樣蔓延,稍微訓練有素一些的朔州騎軍和這些部族兵早已混雜在一起,被驚慌失措的部族兵裹挾著無法組織起任何有意義的反抗。
“劉繼業縱橫北邊數十年,真乃契丹之勁敵。”韓德讓一邊暗叫僥幸,一邊神情複雜地注視著楊家騎兵如狼似虎地驅趕著契丹兵四處抱頭鼠竄。吳英雄所領的白羽營、驃騎營、陌刀營也加入了反擊的行列,紛紛找近處尚且能戰的契丹騎兵廝殺。宮分軍卻聚在韓德讓周圍,兩不相幫,論情理,朔州契丹先攻擊宮分軍,劉繼業發兵救援乃是友軍。但劉繼業乃契丹人心中大敵,每年不知有多少南下擄掠的契丹好漢折在河曲楊家大槍之下,要讓契丹宮分軍與楊家騎兵攜手追殺同族,卻是強人所難了。
韓德讓無暇多想,強忍住背上劇痛,雙手拉住馬鞍,憑借吳英雄一臂之力,翻身騎在馬上。一馬承載兩名大漢,饒是青海驄如此神駿,足下也是一軟,旋即奮起雙蹄往前奔去。
三名手持短兵的契丹人不敢攔阻迎麵而來的奔馬,紛紛側身讓開。
正在這時,山上山下的騎兵幾乎同時趕到,於伏仁軌、辛古率領千餘騎將吳英雄、韓德讓護在當中。耶律石烈卻指揮數千騎從四麵八方圍攏過來,不惜傷亡也要將這股人馬堵在半山解決。周圍,越來越多的契丹部族頭人瞧出便宜,欲交好耶律石烈的,部勒本部騎兵一起上前圍攻。眼熱山上那些物資奴隸的,紛紛趁此機會指揮族裏的勇士往上搶奪漢軍營盤。唾手可得的勝利激發了契丹族人的兇性,紛紛吆喝著揮舞著彎刀和弓箭,不惜傷亡,向勢單力薄的小山丘發起一波又一波連綿不絕的衝擊。
吳英雄讓一名士卒把馬讓給韓德讓,將他護在陣中,自己則帶領騎兵在重重疊疊的契丹人騎兵中來迴奔突,企圖殺開一條血路。
辛古緊隨在吳英雄身後左劈右刺,好幾次明明契丹騎軍的兵刃已經夠著他的身體,偏偏給他避過要害,然後照著對方心窩、脖頸等處就是一下狠的。他匆忙之下並未著甲,薄薄的軍袍在兩軍交鋒時被敵軍矛頭劃破,前襟半敞,露出許多醜陋恐怖的瘢痕,他也不管這許多,一抹滿臉血跡,口中大聲吆喝著,真如地獄裏的魔王一般,到後來契丹騎軍紛紛不敢與他正麵交手。他躲過好幾下冷箭,馬卻躲不過,不大工夫,已換了兩匹坐騎。
於伏仁軌則機敏地避免任何契丹騎軍黏上自己,他謹慎地和身邊其它嵐州軍騎兵保持速度一致,不時照顧到後隊,好幾次返身殺迴去救出被契丹騎兵截斷的本方騎兵。
所有嵐州軍士卒都明白此時已經陷入死地,失去了速度,地利,被數量遠超本方的敵人重重包圍,但是沒有人放棄戰鬥,所與人都揮舞著手中的長槊、橫刀、彎刀戰鬥著。
韓德讓被一隊宮分軍護在中間,眼見著周圍自己人越來越少,而似乎無窮無盡地敵軍騎兵卻在堵截,追殺自己,他心頭不禁湧上一絲懊悔和無力,在這絕不該分神的當口,他卻將手伸進懷裏,緊緊摩挲著那柄時常把玩的精致匕首,象牙雕刻的匕首柄上,陰文刻著一個“綽”字。“難道你也想我死麽?”對耳旁衝天的喊殺聲仿若不聞,韓德讓微微閉上了眼睛,仿佛看見一個美麗的容顏。
韓德讓萬念俱灰,閉目待死,耳聽排山倒海一般的喊殺聲越來越強烈,忽然,聽身邊親衛驚聲叫道:“楊無敵來了!”
楊氏發跡所在河曲正在朔州地界,壓製朔州契丹部族數十年,保一方平安,端的是威名遠播,韓德讓在上京時亦曾聽說“楊無敵”之名。
他霎地睜開眼睛,隻見一彪人馬打著代州建雄軍的旌旗,出其不意地從契丹部族兵的背後殺出,心下頓安。朔州契丹騎兵要麽正在圍攻自己這夥人,要麽正亂糟糟的搶山,已再無嚴整之軍來抵禦劉繼業的突襲。
韓德讓看出劉繼業麾下騎兵並不多,久經戰陣的精銳三千不到。但這支騎兵的戰力卻遠遠超出已在戰場上任何一支騎兵,以韓德讓所見,不時有彪悍的頭人或者朔州騎軍軍官聚集起數百人的集團想要阻截住在戰場上左衝右突的建雄軍,但如同野草挽不住奔馬一般,甚至連建雄軍衝擊的速度也未減緩。劉繼業深得騎兵運使之妙,中原少馬,反而讓他潛心練出一支足以以一當十的精兵,也琢磨出一套以寡敵眾的騎戰之法。那就是抓住戰機,出其不意的投入戰場,不停地衝擊,打垮敢於集結抵抗的敵人,但絕不戀戰。楊家騎兵就像是一支嗜血的利箭,在戰場上追逐著任何一團敢於聚集在一起的敵軍,將他們打垮,將他們驅散,將最勇敢的敵人殺了來示眾,最後迫使所有敵人都失去戰意,豺狼變成小綿羊,乖乖把後背露給建雄軍屠宰。
契丹具伏佛部是東北邊趕來的一個部落,頭人阻午頗看不慣其他部落一聽楊家之名便落荒而逃的怯懦樣子,心道:“這還是戰無不勝的契丹人麽,狼居然被綿羊趕跑。”他遠遠地也看不清楊家騎兵和契丹騎兵是如何交手,隻猜這些南麵的部落被漢地的女人和錦緞軟了骨頭,已經沒有了當年太祖阿保機起兵時的那股勇氣。
具伏佛部蟄伏北邊已久,阻午早想將部落往南麵遷移一下,正好趁此機會展示部落勇士的力量,既討得耶律大人歡喜看重,又震懾那些外強中幹的南麵部落。思及此處阻午大聲招唿族中男丁聚在一起,喝道:“勇士們,牛羊是留在北疆啃沙子,還是來南麵嚐鮮草,都看你們的啦!”眾人心思和他相同,都緊緊跟在阻午身後,朝楊家騎兵逆衝過去。
依著阻午算計,楊家騎兵人數少,所依仗的,不過是馬快刀利,不和契丹騎兵糾纏,使契丹騎兵數量上的優勢發揮不出來而已。但這夥人再勇悍,隻需自己這部落勇士將他們稍微阻攔片刻,四方的契丹騎兵便會像那聞見血腥味的狼群一樣聚攏過來,管你是獅子還是猛虎都要給撕扯粉碎。
迎麵而來的契丹潰兵從兩邊掠過,遇見不長眼直衝過來的,阻午便毫不客氣地用彎刀趕開,片刻功夫就對上了那威名赫赫的楊家騎兵。頓時,起初滿腹信心化作無名的恐懼,阻午口中大聲的吆喝開來。
阻午對上的楊家騎兵是一個軍官,身上披掛著細密的魚鱗鎧,頭盔底下隻露出一雙冷漠的眼睛,恍若麵前沒有這一大幫契丹勇士般,他毫不閃避的直接衝了過來,兩膀微抖,沒有任何花俏的動作,一杆長矛直接伸到辛古麵前,該死的漢人,阻午心中詛咒,轉身避過槍頭,兩腿猛夾馬腹,不就是長矛嗎,草原上見得多了,隻要貼到身前,看我砍下你的腦袋。
但這已成阻午最後一個念頭,那漢人的長矛仿佛長了眼睛,又似靈蛇吐信一般,居然在空中生生轉了一個幅度,恰好捅進阻午心口正中,借著對麵人馬硬衝的力,充滿柔韌彈性的白蠟杆子微縮即伸,騎兵的手稍稍抖動,便將阻午斜斜挑飛出去,紅紅的鮮血直到此刻才噴湧出來,仿似漫天血雨。
“沒見過世麵。”建雄都虞侯王貴鄙夷地歎道,抬抬大槍,來不及甩去血滴,便伸向下一個敢於攔在馬前的契丹人,胯下坐騎速度絲毫未減,槍刃下麵一叢白纓,已染得血紅。
彪悍的,善戰的,野心勃勃的契丹具伏佛部,在北邊的風沙中強悍地生存下來的具伏佛部,曾經為契丹族貢獻了無數勇士的具伏佛部,就在這一次以卵擊石似的逆襲中流幹了所有的血。旬日後,接到消息的其它部族,將它的牛羊和女人一搶而空。
在韓德讓眼裏,此刻楊家騎兵所至之處,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尚且能夠凝聚成團的朔州契丹騎兵衝散、打垮,敢於抵抗的勇士往往一個照麵便被精於大槍術的楊家騎兵挑落馬下。饒是韓德讓久經戰陣,也未看過這般恃強淩弱的打法。剛才還叫囂著要把漢狗斬盡殺絕的契丹人,此刻隻恨馬兒少生了四條腿。
“楊無敵來了”,“漢人援兵到了”,“快跑吧!之聲周圍契丹部族騎兵中此起彼伏,後路被斷的恐懼,楊家長久積壓的威名,如同瘟疫一樣蔓延,稍微訓練有素一些的朔州騎軍和這些部族兵早已混雜在一起,被驚慌失措的部族兵裹挾著無法組織起任何有意義的反抗。
“劉繼業縱橫北邊數十年,真乃契丹之勁敵。”韓德讓一邊暗叫僥幸,一邊神情複雜地注視著楊家騎兵如狼似虎地驅趕著契丹兵四處抱頭鼠竄。吳英雄所領的白羽營、驃騎營、陌刀營也加入了反擊的行列,紛紛找近處尚且能戰的契丹騎兵廝殺。宮分軍卻聚在韓德讓周圍,兩不相幫,論情理,朔州契丹先攻擊宮分軍,劉繼業發兵救援乃是友軍。但劉繼業乃契丹人心中大敵,每年不知有多少南下擄掠的契丹好漢折在河曲楊家大槍之下,要讓契丹宮分軍與楊家騎兵攜手追殺同族,卻是強人所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