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雄微笑道:“適才兩位校尉的意見吾已知之。各位可有計策?”


    地下的十幾名校尉都麵麵相覷,行軍打仗他們都是行家,這招攬民戶屯田之策就隻能洗耳恭聽了。


    吳英雄見眾人都不說話,心道這些軍將都不通文事,還得多加提點,免得將來事業做大以後無人可用,他不打算像前代那些君主一般,打天下用軍漢,治天下用儒士。


    想到此處,他清了清嗓子,沉聲道:“吾有個計較,各位聽聽是否可行?北地變亂,黨項、契丹趁勢而起,洗掠邊郡,除卻搶掠牛馬、糧食、錢財外,還擄掠了大量人口。黨項、契丹人不通農事,隻胡亂將他們圈起來,用作種地、放牧、紡布的奴隸,每年每人所出之物不過數貫錢。吾打算拿出一筆錢來,從黨項和契丹贖迴被擄掠的漢民,由這些漢民在我軍的監視下負責嵐州左近土地的耕種。”


    吳英雄說完後看著堂下諸將,蔡斯沉默不語,錦帆營校尉郭年當即道:“昔年魏武帝贖迴文姬隻惠及一人,大人此策,惠及千家萬戶漢民,當是流芳百代之舉。”


    此言一出,眾校尉紛紛附和,那被契丹、黨項掠取的漢人,在塞北的待遇,恐怕連原來的奴隸都不如,性命的價錢還不如一頭大牲畜,尤其是吐渾軍眾校尉熟知北地狀況,見自家指揮使居然願意出錢將這些民戶贖迴,都替那些人感到慶幸。


    見無人反對,吳英雄此策就定了下來,由吐渾軍校尉於伏仁軌和史恭達分別取前往朔州和夏州聯絡契丹、黨項貴族,洽談嵐州贖迴漢民的具體事宜。


    眾將散去,唯有蔡斯坐在堂下,臉有憂色,一言不發。


    吳英雄上前問道:“蔡校尉,對這贖迴漢民之事,可有顧慮?”


    蔡斯抬頭看著吳英雄,憂聲道:“以前黨項、契丹人掠奪漢民,不過讓他們種地、放羊。塞外苦寒不宜農耕,漢人體弱又不善放牧,因此實際上不管是讓漢民種地還是放牧,胡酋所得甚少。大人行此贖民之策,則大酋每掠一漢民,就可對我嵐州待價而沽,獲利遠過從前。吾恐此策一出,契丹、黨項大酋將變本加厲的掠去邊郡人口,吾邊郡漢民無寧日矣!”


    吳英雄臉色一凜,此節他其實早已想過,隻是當此亂世,夯實嵐州根基甚為重要,也就無暇顧及太遠的後果,他歎了口氣,按著蔡斯的肩膀道:“你的話有道理,但生逢亂世,不得處處兼顧,將來若我等勢力大張,便可直入大漠,將這些被掠取的漢民盡數奪迴。”


    蔡斯點點頭,他也不是要吳英雄放棄此策,此時各地文武官員不拚命搜刮地方也算是好官,像吳英雄這樣肯自己拿出錢來贖迴被異族掠走的漢民的,恐怕又有不少人為他立長生牌位。


    吳英雄看著蔡斯退下的背影,暗道,這蔡斯心思機巧,還有悲天憫人之情,若好生栽培,倒是一個上好的宰相之才。他也歎了一口氣,這贖民屯田之策看似善行,其後果如何還真很難說,是非功過,隻有後人去評說。


    吳英雄到嵐州之後,放糧餉,贖漢民,都是別家節度使不能做、不願做之事,俗話道人心如鏡,神衛軍士卒自不待言,吐渾軍軍戶也知道這新任指揮使不是池中之物,這番氣度作為,遲早有一日要飛上九霄,到時自己這班跟隨他打天下的軍戶,運氣好的便是雲台二十八將,淩煙閣上臣的前途,運氣差的也是歸鄉榮養,和其它節鎮不知所謂的打生打死,最終也是無定河邊骨的下場決然不同。就算大事不成,跟了這麽一位主公,行的是仁義之事,死也有臉見列祖列宗。


    在這種氛圍下,隨之而來對吐渾軍的重新編組出乎意料的順利。


    吳英雄覺得吐渾軍六個指揮的騎兵大同小異,未能將士卒的專長都發揮出來。作為自己未來大軍的骨幹,吐渾軍將是十蕩十決,宰割天下的一把利刃,必須有大軍編成中各司其職的分工體現在部伍的編組上。


    參照錦帆、神衛前例,吐渾軍也重新進行了比武奪官,隻有武力卓絕者方能晉身十夫長,各營十夫長推舉百夫長,百夫長推舉校尉。


    善騎射的士卒被集中在白羽、馳獵、踏燕三個弓騎營,每個騎兵人馬皆著輕甲,帶小盾,攜軟硬弓各一,負矢150枚,專責遊鬥、斥候、奔襲、騷擾,行則因糧於敵,戰則遠敵發箭。


    善馬上砍殺的士卒編成高蹄、解煩兩個驃騎營,人馬要害部位披重鎧,持長槊、馬刀,佩鶩盾,用馬弓,負矢100枚,遠射近刺,混戰時則以馬刀作戰,專責驅逐敵方輕騎兵,護衛本方遊騎,以及在必要時衝陣。


    身形最為威猛彪悍的騎兵被用來編組重建真正的重騎兵,因襲了江淮勁旅黑雲都的名號,騎高頭大馬,人馬遍體均掛重甲,用革帶綁在一起,雖死不墜,持長槊重盾,不用弓箭,專用來衝擊敵軍大陣。


    經過這番重新編組,不僅吐渾軍戰力較之以往大大提高,所有將卒也徹底被納入了吳英雄的嵐州軍係統。


    明了指揮使將來必要大用,所有步騎營校尉都全力以赴地操練士卒,反而是吳英雄倒閑了下來,每日除了琢磨一些生財之道,便是盼著前往朔州和夏州的校尉早日歸來。


    百廢待興的嵐州,急需大量勞力啊。旬日後,前往朔、夏二州聯絡贖迴被擄漢民的於伏仁軌、史恭達迴返稟報,夏州黨項答應賣給嵐州漢人壯丁健婦合計四千口,每口壯丁值錢三十貫,健婦值錢二十貫,朔州契丹貴族答應賣給嵐州漢人壯丁健婦合計七千口,壯丁每口值錢二十貫,健婦十五貫。


    “合計共需二十二萬兩千五百貫錢。”蔡斯飛快的報出嵐州需要支付的總額。


    “當真這個價格?”吳英雄覺得有些震驚,人口的價錢太低了,要知道在北方牧區一匹普通馬的價錢也要二十貫,好馬價錢超過五十貫,趕得上一個壯丁再加一個健婦了。


    “這個價錢還是比較公道的。”史恭達擔心吳英雄嫌夏州黨項開價太高,補充道:“大人要的人數太多,黨項人擔心明年地裏的莊稼會荒掉一些,所以比平常的價格略高了一點。”


    “契丹人開出的價格倒比平常還要便宜一些,大概是占著燕雲十六州,雖然這趟朔州賣出很多奴隸,但可以及時從其它州補充一批漢民的更緣故。隻是,朔州契丹開了個奇怪的條件,要指揮使親自到馬邑去贖取這些奴隸。”於伏仁軌也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逆襲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煲仔飯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煲仔飯11並收藏異界逆襲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