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宮中特意修築的馬球場,吳英雄才見昨日晚宴盧息、石保勳,馬繼誠都在,劉延昭一臉笑意的陪坐在漢皇劉繼業身旁,口稱伯父,劉繼業身旁還陪著一個風度翩翩中年男子,經劉延昭介紹才知是盧息之父,駙馬都尉盧俊。
因吳英雄新附,前往覲見過劉繼業之後便被宦官領到一旁雅座觀賞。劉延昭見他不得躋身天子近臣,頗有歉意的投以目光,吳英雄卻毫不在意,穩穩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賞起這後世難得一見的中式馬球比賽來。
這時的馬球比賽規則與後世略有區別,少了紳士運動的溫文爾雅,多了戰爭搏殺的血腥酷烈,一場馬球打下來,球手受傷是常有之事。後來遼朝寵臣韓德讓在打馬球時,被契丹貴族出場被誤撞墜馬,蕭太後立刻將撞他的之人斬首,眾宗室親貴無人敢出言相求,也是因為馬球運動過於危險,若是有心暗算,往往致人死傷之故。
坐下不久,便見鷹揚軍與侍衛親軍兩方騎手從正方形場地兩麵進入,高舉球杆向看台上的漢皇劉繼業致敬。
劉繼業臉帶滿意神色,示意比賽開始,眾騎這才到場地中間開球。
隻見彪悍騎手手持球杆在場地中央來往奔突,馬蹄得得翻起片片泥土飛揚,當真和戰場廝殺有幾分相似。
不但劉繼業、劉延昭、吳英雄等男子全神貫注的觀看雙方拚搶,難得有機會欣賞這般威猛男兒的宮中妃嬪和各府貴婦們更是注目觀賞,雖然不似後世球迷那般揮舞著圍巾手絹聲嘶力竭的尖叫助威,卻不是指著場地中某個特別挺拔矯健的騎手竊竊私語,互相打趣。
欣賞馬球的同時,偶爾欣賞一下這晉陽城中的美女,倒也賞心悅目。
吳英雄正看得入神,駙馬都尉盧駿卻踱步走到他身前,笑道:“吳指揮使可是第一次觀看馬球麽?”
見吳英雄有些尷尬,盧駿卻幽幽地又道:“南方少馬,將軍在金陵難得一見也是自然。隻不過,吐渾軍移鎮嵐州之前,這京中的馬球比賽,卻從未有人贏得過吐渾子弟啊!”他說完這麽沒頭沒腦的幾句話,拱拱手,移步又找其他人攀談去了。
吳英雄微微一愣,不知他是好心提點還是別有用心,隨即自我解嘲地笑笑,何必管它旁人想法,離開晉陽天高皇帝遠照,隻管照自己的路子走便罷了,吐渾子弟,還真是鼎鼎大名啊。
進入秋季,嵐州的天仿佛漏了一般,雨水下個不停。嵐州極少農田,也沒有人會在這個三天兩頭就有契丹遊騎和馬賊出沒的地方開荒種糧,這西北少見的豐沛雨水,下了也便白下,反而由四處淤積,將原本幹爽的地麵搞得泥濘不堪。
破舊被服發黴了,不多的存糧發黴了,就連馬鞍子也聞著一股黴醜的味道。自從吐渾軍被發配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境遇便每況愈下。
土渾乃是吐穀渾的簡稱,最盛時勢力東至壘(疊)川,西鄰於闐,北接高昌,東北通秦嶺。吐穀渾部地處絲綢之路交通要道,充當了中亞陸路交通的中介人、向導和翻譯,自身也從中得到大量好處。史稱伏連籌內修職貢,外並戎狄,塞表之中,號為強富。
可惜安史之亂後,中原唐朝無力顧及隴右西域,吐蕃勢力大興,依附唐朝的吐穀渾部被迫不斷東遷,部眾分散,因與漢人和其它胡族通婚,到吳英雄此時吐穀渾作為一個民族已然不在。唯有後唐莊宗收集吐穀渾健兒建立這支騎兵吐渾軍還因襲著往日的名稱。
其實數十年來征戰殺伐下來,人員更迭,此時的吐渾軍也不全是吐穀渾後人,軍卒自認漢人和胡漢雜種居多。
吐渾軍世鎮晉陽,乃是五代中原朝廷留在北都晉陽壓製契丹黨項的一支主力騎兵。此時的漢皇劉繼元殘忍嗜殺,心狠手辣,殺死土渾軍指揮使衛儔後,擔心變生肘腋,遂將土渾全軍發配嵐州。三千軍戶扶老攜幼,顛沛流離,好容易來到嵐州地界,嵐州城在盛唐時有戶籍過萬,此時僅存不足三千。各軍戶見城中空空的房舍眾多,便在嵐州城內各自尋找合適房舍,打掃一番住下。油鹽醬醋茶,開門五件事,嵐州城裏樣樣都缺,軍戶們一家老小生計犯愁。不少戍守城牆的軍卒日日翹首遠眺,不是了望犯邊的黨項、契丹人,而是在企盼運送軍糧的車隊早些到達。
“再過三天,家中便要斷糧了。”校尉於伏仁軌默念,這個率領土渾健兒在晉陽橫著走的馬球高手,如今隻為喂飽家中兩大兩小四張嘴便愁出許多白發,每當想起家裏小娃麵黃肌瘦,目光無神的樣子,於伏就忍不住要捏緊刀柄,這狗皇帝殺人不見血,吐渾軍三千漢子給發配到這蠻荒之地,有耗無補,隻不消數年,威名赫赫的吐渾軍便要風流雲散。
於伏仁軌轉頭看著畏畏縮縮的躲在城樓下麵避雨的士卒,不為人知地歎了一口氣,這般委靡的軍氣,還是往日那威震大漠南北的土渾麽?想到這裏,他不由自主地更加挺直了腰板,肚子卻不爭氣地想起了咕咕之聲,於伏仁軌不有自主的咽了一口口水,肚子卻餓得更慌了。
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於伏仁軌極目遠眺,忽然,一杆鮮紅的大旗躍然出現在遠方的地平線上,時而淅瀝瀝的雨水使旗幟全被浸透,緊緊貼在粗大的五丈旗杆上,時而勁吹的西風又將這麵旗幟高高揚起,帶著沉重的分量在風雨中搖蕩。射雁練就的眼力讓於伏仁軌看得清楚,大旗上書“吐渾指揮使吳”六個墨汁淋漓遒勁大字。
跟這杆大旗逐漸浮現的是一直沉默而嚴整的軍隊。步卒將沉重的行囊背在背上在雨中默默地行軍,從整齊有序的長矛尖端來看,四人一列的步軍們走得十分整齊。於伏仁軌心中默數,整齊的長矛營一共有三個,大約一千五百軍卒。
跟在長矛營後麵是數百輛大車,車上堆積的貨物用羊皮蓋得嚴嚴實實,趕車的是近千民夫,走近了於伏仁軌認得幾個晉陽城裏老莊車行的把式。
因吳英雄新附,前往覲見過劉繼業之後便被宦官領到一旁雅座觀賞。劉延昭見他不得躋身天子近臣,頗有歉意的投以目光,吳英雄卻毫不在意,穩穩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賞起這後世難得一見的中式馬球比賽來。
這時的馬球比賽規則與後世略有區別,少了紳士運動的溫文爾雅,多了戰爭搏殺的血腥酷烈,一場馬球打下來,球手受傷是常有之事。後來遼朝寵臣韓德讓在打馬球時,被契丹貴族出場被誤撞墜馬,蕭太後立刻將撞他的之人斬首,眾宗室親貴無人敢出言相求,也是因為馬球運動過於危險,若是有心暗算,往往致人死傷之故。
坐下不久,便見鷹揚軍與侍衛親軍兩方騎手從正方形場地兩麵進入,高舉球杆向看台上的漢皇劉繼業致敬。
劉繼業臉帶滿意神色,示意比賽開始,眾騎這才到場地中間開球。
隻見彪悍騎手手持球杆在場地中央來往奔突,馬蹄得得翻起片片泥土飛揚,當真和戰場廝殺有幾分相似。
不但劉繼業、劉延昭、吳英雄等男子全神貫注的觀看雙方拚搶,難得有機會欣賞這般威猛男兒的宮中妃嬪和各府貴婦們更是注目觀賞,雖然不似後世球迷那般揮舞著圍巾手絹聲嘶力竭的尖叫助威,卻不是指著場地中某個特別挺拔矯健的騎手竊竊私語,互相打趣。
欣賞馬球的同時,偶爾欣賞一下這晉陽城中的美女,倒也賞心悅目。
吳英雄正看得入神,駙馬都尉盧駿卻踱步走到他身前,笑道:“吳指揮使可是第一次觀看馬球麽?”
見吳英雄有些尷尬,盧駿卻幽幽地又道:“南方少馬,將軍在金陵難得一見也是自然。隻不過,吐渾軍移鎮嵐州之前,這京中的馬球比賽,卻從未有人贏得過吐渾子弟啊!”他說完這麽沒頭沒腦的幾句話,拱拱手,移步又找其他人攀談去了。
吳英雄微微一愣,不知他是好心提點還是別有用心,隨即自我解嘲地笑笑,何必管它旁人想法,離開晉陽天高皇帝遠照,隻管照自己的路子走便罷了,吐渾子弟,還真是鼎鼎大名啊。
進入秋季,嵐州的天仿佛漏了一般,雨水下個不停。嵐州極少農田,也沒有人會在這個三天兩頭就有契丹遊騎和馬賊出沒的地方開荒種糧,這西北少見的豐沛雨水,下了也便白下,反而由四處淤積,將原本幹爽的地麵搞得泥濘不堪。
破舊被服發黴了,不多的存糧發黴了,就連馬鞍子也聞著一股黴醜的味道。自從吐渾軍被發配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境遇便每況愈下。
土渾乃是吐穀渾的簡稱,最盛時勢力東至壘(疊)川,西鄰於闐,北接高昌,東北通秦嶺。吐穀渾部地處絲綢之路交通要道,充當了中亞陸路交通的中介人、向導和翻譯,自身也從中得到大量好處。史稱伏連籌內修職貢,外並戎狄,塞表之中,號為強富。
可惜安史之亂後,中原唐朝無力顧及隴右西域,吐蕃勢力大興,依附唐朝的吐穀渾部被迫不斷東遷,部眾分散,因與漢人和其它胡族通婚,到吳英雄此時吐穀渾作為一個民族已然不在。唯有後唐莊宗收集吐穀渾健兒建立這支騎兵吐渾軍還因襲著往日的名稱。
其實數十年來征戰殺伐下來,人員更迭,此時的吐渾軍也不全是吐穀渾後人,軍卒自認漢人和胡漢雜種居多。
吐渾軍世鎮晉陽,乃是五代中原朝廷留在北都晉陽壓製契丹黨項的一支主力騎兵。此時的漢皇劉繼元殘忍嗜殺,心狠手辣,殺死土渾軍指揮使衛儔後,擔心變生肘腋,遂將土渾全軍發配嵐州。三千軍戶扶老攜幼,顛沛流離,好容易來到嵐州地界,嵐州城在盛唐時有戶籍過萬,此時僅存不足三千。各軍戶見城中空空的房舍眾多,便在嵐州城內各自尋找合適房舍,打掃一番住下。油鹽醬醋茶,開門五件事,嵐州城裏樣樣都缺,軍戶們一家老小生計犯愁。不少戍守城牆的軍卒日日翹首遠眺,不是了望犯邊的黨項、契丹人,而是在企盼運送軍糧的車隊早些到達。
“再過三天,家中便要斷糧了。”校尉於伏仁軌默念,這個率領土渾健兒在晉陽橫著走的馬球高手,如今隻為喂飽家中兩大兩小四張嘴便愁出許多白發,每當想起家裏小娃麵黃肌瘦,目光無神的樣子,於伏就忍不住要捏緊刀柄,這狗皇帝殺人不見血,吐渾軍三千漢子給發配到這蠻荒之地,有耗無補,隻不消數年,威名赫赫的吐渾軍便要風流雲散。
於伏仁軌轉頭看著畏畏縮縮的躲在城樓下麵避雨的士卒,不為人知地歎了一口氣,這般委靡的軍氣,還是往日那威震大漠南北的土渾麽?想到這裏,他不由自主地更加挺直了腰板,肚子卻不爭氣地想起了咕咕之聲,於伏仁軌不有自主的咽了一口口水,肚子卻餓得更慌了。
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於伏仁軌極目遠眺,忽然,一杆鮮紅的大旗躍然出現在遠方的地平線上,時而淅瀝瀝的雨水使旗幟全被浸透,緊緊貼在粗大的五丈旗杆上,時而勁吹的西風又將這麵旗幟高高揚起,帶著沉重的分量在風雨中搖蕩。射雁練就的眼力讓於伏仁軌看得清楚,大旗上書“吐渾指揮使吳”六個墨汁淋漓遒勁大字。
跟這杆大旗逐漸浮現的是一直沉默而嚴整的軍隊。步卒將沉重的行囊背在背上在雨中默默地行軍,從整齊有序的長矛尖端來看,四人一列的步軍們走得十分整齊。於伏仁軌心中默數,整齊的長矛營一共有三個,大約一千五百軍卒。
跟在長矛營後麵是數百輛大車,車上堆積的貨物用羊皮蓋得嚴嚴實實,趕車的是近千民夫,走近了於伏仁軌認得幾個晉陽城裏老莊車行的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