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此事?”吳英雄微微一怔,未想到自己和曹彬居然無意中結下如此深仇大恨,隨即不以為然道:“江南民心不向大宋,曹彬要吃掉吾神衛軍,也非易事。”


    王侁卻搖頭道:“吳兄,你是將才,但對於這民心向背的見識,卻大謬。”他見吳英雄不說話,又接道:“天下大勢,久亂則思安,如今江南百姓雖然怨恨王師,但隻要幾道安民告示,從此天下太平,吳兄難道真的以為升鬥小民為為前朝舍身忘死麽?就算是那些錢財遭了搶掠,親族遭了屠戮的百姓,也隻會怨天尤人,絕不會跟著吳兄你和王師作對的。再者,南兵軟弱,如何是大宋禁軍之敵。吳兄雖然練出了一支勁旅,但吾之見,至多不過萬人之旅,南下王師二十餘萬,待其它地方平定之後,以全力擊之,吳兄有幾分勝算?”


    見吳英雄臉現猶疑之色,王侁又道:“吾知吳兄善用奇兵製勝,但兵事向來以正合,以奇勝,隻要南征行營全用正兵,步步壓製,吳兄有再多韜略都是無用,就算你逃到那征伐不易的險地,以雄兵自守,隻要我朝在江南委派官員,根深蒂固之後,江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民力和財富便可為我所用,到時吳兄能以一隅而抗天下否?”


    他這番話講的入情入理,特別是後麵的推論,仿佛王侁看到過後世鄭氏退保台灣,最終還是被滅的下場一般。吳英雄出了一身冷汗,臉上卻不動聲色,沉聲道:“王兄,你不辭辛苦到這裏來,不隻是為了與我論辯的吧!”


    王侁見他語塞,卻還是嘴硬,不由莞爾,旋即正色道:“日前在吳兄府上多受照顧,吾來此,便是出幾條計策,相救吳兄。”


    “有何出路?”


    “吾有上中下三策。”


    看著王侁皮笑肉不笑,穿上道袍就可以裝神仙的欠揍表情,吳英雄強忍住狠狠抽他的怒意,咬著牙狠狠道:“德洗耳恭聽。”


    “上策是,吳兄當率麾下精銳走常州,下江陰,登船出海,沿著海岸線一直向北航行,在遼境登陸,吾與遼國漢人將門,以及眼下深受遼君信重的韓家有些交情,有他們庇護,大宋官家能耐你何?”


    吳英雄聽了他的話,麵無表情,心頭卻暗罵,這不是讓老子做漢奸嗎,遺臭萬年的事情,還上策,這叫挖坑埋你沒商量。


    “中策是,吳兄出自北漢吐渾軍,聽聞吐渾軍指揮使衛將軍對你頗為賞識,如果你能率領部屬北歸太原,以你眼下的名望和衛氏的力薦,北漢君主為收軍心民氣,也得容納下你,將來我朝陛下必然親征太原,到那時你再歸降陛下,可以避過眼下曹彬對你的算計。不過避得了一時,避不了一世,而且此策道路艱險,變數頗大,所以隻能算是中策。”


    “嗯,聽起來不錯,那下策呢?”


    “下策是,當下南方諸州無不軍力薄弱,鮮有能當將軍兵鋒者,將軍可率麾下健兒南下安南,當下安南蔡氏王朝不服王道,將軍正可一舉平定,以此建立基業。隻是安南地方偏狹,將軍一去,恐怕再無重返中原的機會,所以隻能算是下策。”


    王侁麵色沉靜的說完這上中下三策,讓吳英雄對他的印象全然改觀,他心中已有決定,卻一直盯著王侁的眼睛,沉聲逼問道:“你剛才說的理由我不信,再問一次,你為什要幫我?若是你的迴答不能讓我滿意,為防走漏消息,我會立刻將你誅殺,然後挑選一策行事。”


    王侁見他說得蠻橫,不由撫掌大笑,伸手做了一個手勢,然後看著吳英雄笑道:“你手下也有不少我教中子弟,這個記號你應該見過吧。”


    這手勢狀若火焰,乃是祆教徒祈禱火神所用的,吳英雄見石元光做過,不由奇道:“你居然是祆教中人?”


    王侁緩緩將手收迴袖中,幽然答道:“我怎麽就不能是聖教中人?”不待吳英雄追問,索性向吳英雄做了一番解釋。


    原來祆教本是源於中亞的一種宗教,傳入中土以來,信徒日益眾多,但與佛道儒三家都有所衝突。最激烈的一次便是前朝安祿山之亂,實則有不少胡漢祆教徒加入了安祿山軍中,雖然安祿山在中原名聲甚臭,而且兵敗身死,但至今幽燕等地胡漢人仍然奉安祿山史思明為教中聖人。


    王家很早以來就信奉祆教,王樸輔佐周世宗建功立業,就曾大量借重各地祆教教徒之力,否則世宗北伐時,也不會有那麽多城邑望風而降,這裏麵其實有不少祆教教眾的功勞。當然世宗也滿足了祆教徒的一些要求,他並不特別推崇儒道,甚至還主持過一次滅佛。


    祆教教眾自從安史之亂後遭到慘重打壓,原本希望世宗能統一天下後自己能夠光明正大的信奉,甚至使祆教能夠和儒道佛三家並列乃至超過,可惜天不假年,世宗居然在北征遼國的時候暴死。這天下,居然糊裏糊塗地落到了和祆教沒半分關係的趙家手裏。


    聽完王侁解釋,吳英雄心中已信了七分,雖然五代末年的儒生士大夫已經被摧殘得幾乎全無氣節,但還不至於冒充祆教教徒這種大違聖人敬鬼神而遠之教誨的事情來欺瞞他。如果王侁真的要包藏禍心,最好的勸降方法莫過於抬出晉王延攬的金字招牌,趙光義現在已是開封府尹,很有不少從龍之士看出兄終弟及的趨勢,聚集在他身邊。


    但看著王侁一副期待的表情,吳英雄卻道:“我雖然收留了一些祆教弟子,但我並不是信奉祆教的,你幫我,有可能到頭來什麽也得不到。”


    王侁卻灑然笑道:“倘若你見佛就拜之人,我也不會高看你一眼。聖教中興,半由人力,半由天定。至少,以你脾性,不會對我教中弟子大開殺戒吧。”


    吳英雄點頭道:“我始終相信,武力不能剝奪他人的信仰,隻會激起更大的反抗。”他看了看麵有得色的王侁,又道:“我不白受人之恩,開出你的條件吧。”


    王侁嘻嘻一笑,拿起茶碗來喝了一口,悠然道:“就是你剛才那句話,倘若有天你能主宰大局,聖教座下弟子能夠光明正大的行走世上,不因自己的信仰而遭受欺壓殺戮。”


    吳英雄點頭道:“這個自然。”


    王侁見他答應得輕鬆,反而皺了皺眉,沉聲道:“吳兄,你可知道,儒道佛三家對聖教都嗤之以鼻,大宋官府亦蔑稱為魔教,你現下答應得容易,將來你身邊的從龍之士,恐怕會天天攛掇你拿聖教弟子開刀,到時你可要記得今日之諾。”


    吳英雄不由莞爾,自己來自現代,宗教信仰自由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祆教又是源遠流長有來曆的,不似其它異端邪說,想不到這想當然的一口答應,到叫王侁看輕了自己,也罷,趁機敲他一番。


    於是吳英雄故作沉思狀,慢悠悠地喝了口茶,說:“如果今後和將來貴教大力相助吾成就大業,權衡利弊之下,吾當然不會受那班腐儒的蠱惑了。”說完眼神灼灼的看著王侁,聽他開價。


    王侁對他知之甚稔,心中想,這番言行,才是那個白用了康曲達幹五十個勇士,還順手敲詐五千斤镔鐵的吳英雄,他心中一定,微微笑道:“將軍不日便要轉戰南北,各處軍機消息想必是急需的,我祆教弟子遍布天下,可為將軍耳目,若是攻略城池,我教中弟子可以為將軍散流言,開城門,保全將軍麾下勇士。”


    吳英雄心中一凜,未想到祆教的勢力在中原都已如此之大,怪不得正史上元末時,由祆教發展而出的明教能夠挑動天下作亂,最終推翻元朝,不過正如王侁今日所料一樣,各路英雄大多隻是利用依托祆教起事,朱元璋成事後雖然立國號為明,但祆教卻日益衰微,想是反而更加受到朝廷和儒道佛三家的壓製打擊之故,金大爺在倚天中的描述也不是空穴來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逆襲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煲仔飯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煲仔飯11並收藏異界逆襲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