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時,後麵的校尉獻計道:“潘將軍,陝口寨小,可以容納的敵軍不過四千,不如分出一隻大軍在別處登岸抄襲它的後路,敵軍必敗,或者讓軍士們將江岸邊敵軍埋下的木樁一一拔除,我軍大船可以靠近江岸,以船上的重弩與敵軍對射,將士們倚船而戰,敵軍也討不著便宜。”
潘美正皺眉思忖,還未置可否,身旁的王侁到搶先道:“溫校尉此計看似穩妥,實則卻又大大的不妥。”他見身旁的將官都轉過來聽他下文,微微一笑,繼續道:“諸位將軍有所不知,今番我國傾全國之力南征,單單糧草一項,便積蓄了三年之久,可一旦大軍在外,那三年積聚的糧草錢帛便似流水一般流了出去。江南正是看準這一點,才製定了堅壁以老王師的戰略,用心不可謂不毒。正因如此,我軍便更當速戰速決。”
他頓了一頓,指著看不遠的陝口寨,又道:“若以溫校尉之計,隻怕還要十數日才能擊破此寨。長江上下關隘眾多,若老是在這樣小小的城寨拖延時日,隻怕未能攻下金陵,朝中的糧草便耗盡了,到那時,眾位將軍與下官,豈不有負陛下的信賴。”說完他還不忘向著北方一拱手,仿佛在向遠方的皇帝表著忠心一般。
他這番話,讓心裏有些猶豫的潘美再不能拖延進軍,當下拔出令箭隊交與那姓溫的將領道:“鎮保,你再選一千精銳,明日帶上床弩搶灘,到達灘頭後不可擅自深入,隻管架起床弩與寨中敵軍對射,若是敵軍前來破壞床弩,那就與他們近身廝殺。”
又對另一將領道:“曲偉,你領一千射術精良的軍士,想辦法將弩架在小船上和敵軍對射,掩護溫校尉率軍登岸。”
這兩名校尉剛才都看到搶灘的軍士們是如何被南唐軍射殺的,如此情勢下還要強行登陸,無異於拿血肉去填,可軍令如山不容分辯,隻得接令下去遴選軍士去了。
次日清晨,大隊的宋軍小船又被放出,密密麻麻的朝江岸駛來,這次他們分外小心,在陝口寨床弩不易射中的地方就停下一些小船,架好床弩對準灘頭,然後又派出一批小船靠近布滿木樁的江岸,將小船牢牢的綁在木樁上構成相對較為穩固的射擊平台,然後架上床弩對準陝口寨。
當這些小船靠近的時候,寨中射程較遠的床弩就在不停的發射弩箭,幾乎每箭都射中宋軍的小船,但此番宋軍顯是軍中精銳,無視嗖嗖射來的粗大弩箭,隻管固定小船架設床弩,然後用盾牌將床弩遮護起來,慢慢的,竟然也一點點地靠近了江岸,漸漸的也有架設在小船上的宋軍床弩能夠射上城寨了,隻是江中被射死射傷的宋軍軍士,鮮血又染紅了一大片江麵。
這般層層疊疊的交替掩護之下,宋軍開始派出快船穿過木樁搶上江岸,看著布滿江邊的浮屍和有條不紊的架設著床弩和唐軍對射的宋軍,城寨上的南唐軍隊都不禁有些懼怕起來,吳英雄歎道:“不想宋軍如此勇悍,全無傳說中的文弱之氣。”
蕭九奇怪的看著吳英雄道:“自大周柴天子整頓禁軍以來,天下精兵盡歸於開封,若是這些屍山血海裏磨練出來的禁軍尚且文弱,那蜀國和江南的軍卒簡直就是手無提刀之力的童子了。”
吳英雄也不做解釋,迴頭道:“不可讓敵軍在灘頭架好床弩,牙軍營將他們趕到江裏去,前軍營列弩陣攢射在江中小船上的宋軍。”
辛古點頭答是,過不多時,穿好鎧甲,手持長矛的牙軍營便列隊出了寨門,前軍營在校尉的帶領下跟隨在牙軍營身後。
正在架設床弩的宋軍本來怕的是寨中居高臨下的弓弩厲害,對貼身肉搏卻有足夠的心理優勢,是以手持長矛刀盾的軍卒立時列成一個半月陣,兩翼後麵還布置不少弓弩手,箭撥弩張,隻等南唐軍士上來送死。
辛古走在牙軍營方陣第一排士卒的最右側,在離宋軍軍陣還有一箭之地停下,他作了一個手勢,整隊方陣同時立住腳步,第一排士卒,也是各隊的隊長右手持方盾,左手持短矛挺身站好,後排的各隊副隊長將5米長矛架在第一排士卒的肩上,矛尖朝下,第三排士卒將6米的長矛架在第二排士卒的肩上,第四排到第十排的士卒也6米的長矛架在身前軍卒的肩頭,後軍營的一千士卒跟在牙軍營身後,也列好了兩個弩陣。
所有的宋軍士卒都好奇的看著南唐軍隊剛好在己方弓弩射程之外做著衝鋒的準備,小船上架設好的床弩本來能夠射到南唐軍陣,但仍然隻將全部的弩箭射向陝口寨寨牆方向。
敵前整隊比平日的訓練還要快一點,辛古滿意的咧了咧嘴,臉上的傷疤顯得格外猙獰,左手舉起短矛,指向宋軍缺月陣的方向,開始輕輕的跑起來,最開始跑得很慢,幾乎還沒有走得快,整個牙軍營方陣的第一排隊長都用跟隨著辛古的步伐跑步前進,所因為是臨時列成的軍陣,而且上麵的軍令也是要力爭和南唐軍隊貼身肉搏,所以宋軍軍陣前麵並沒有擺放拒馬一類的障礙,領軍校尉溫鎮保目瞪口呆看著南唐軍陣仿佛一隻巨大的撞城錘一般,不顧一切筆直的衝過來。與此同時,蕭九率領的後軍列成的弩陣也開始持續的向宋軍發射著弩箭,使宋軍的弓箭手無法專心瞄準。
溫鎮保曾經在跟隨周世宗參加過與契丹人的戰爭,在他看來,對麵這五百步卒一起衝鋒的氣勢,已經和契丹騎兵正麵衝擊的氣勢不相上下,他有些懊悔的吐了一口唾沫,然後就帶著自己的旌旗,走到隊伍的第一線,握緊刀盾等著敵軍的雷霆一擊。曾經跟隨溫鎮保身經百戰的幾個都頭和親兵相互看了一眼,也紛紛跟隨溫鎮保站到了第一線上。
辛古渾身的血都仿佛在燃燒,五百個部屬跟隨著自己的腳步整齊的奔跑,這種感覺的確是非常特殊。如果是身著重甲以這個速度奔跑,牙軍營的士卒就算是鐵打的也該氣喘籲籲了,可改良後的藤甲的重量比鐵甲輕太多,所以他們推進的速度很快,幾乎在宋軍還沒有來得及放出第二輪箭羽的時候已經衝到了敵人的鼻子底下。有將長槍架在前排肩頭的士卒都跟隨著隊長的步伐跑步前進,整個軍陣匯成一股洪流的向前衝去,前進的步伐就越來越快,直到辛古發現他自己也無法停下越來越快的腳步,所有人都被巨大的慣性所裹挾,仿佛要將前麵的一切障礙派個粉碎,衝入江心。
潘美正皺眉思忖,還未置可否,身旁的王侁到搶先道:“溫校尉此計看似穩妥,實則卻又大大的不妥。”他見身旁的將官都轉過來聽他下文,微微一笑,繼續道:“諸位將軍有所不知,今番我國傾全國之力南征,單單糧草一項,便積蓄了三年之久,可一旦大軍在外,那三年積聚的糧草錢帛便似流水一般流了出去。江南正是看準這一點,才製定了堅壁以老王師的戰略,用心不可謂不毒。正因如此,我軍便更當速戰速決。”
他頓了一頓,指著看不遠的陝口寨,又道:“若以溫校尉之計,隻怕還要十數日才能擊破此寨。長江上下關隘眾多,若老是在這樣小小的城寨拖延時日,隻怕未能攻下金陵,朝中的糧草便耗盡了,到那時,眾位將軍與下官,豈不有負陛下的信賴。”說完他還不忘向著北方一拱手,仿佛在向遠方的皇帝表著忠心一般。
他這番話,讓心裏有些猶豫的潘美再不能拖延進軍,當下拔出令箭隊交與那姓溫的將領道:“鎮保,你再選一千精銳,明日帶上床弩搶灘,到達灘頭後不可擅自深入,隻管架起床弩與寨中敵軍對射,若是敵軍前來破壞床弩,那就與他們近身廝殺。”
又對另一將領道:“曲偉,你領一千射術精良的軍士,想辦法將弩架在小船上和敵軍對射,掩護溫校尉率軍登岸。”
這兩名校尉剛才都看到搶灘的軍士們是如何被南唐軍射殺的,如此情勢下還要強行登陸,無異於拿血肉去填,可軍令如山不容分辯,隻得接令下去遴選軍士去了。
次日清晨,大隊的宋軍小船又被放出,密密麻麻的朝江岸駛來,這次他們分外小心,在陝口寨床弩不易射中的地方就停下一些小船,架好床弩對準灘頭,然後又派出一批小船靠近布滿木樁的江岸,將小船牢牢的綁在木樁上構成相對較為穩固的射擊平台,然後架上床弩對準陝口寨。
當這些小船靠近的時候,寨中射程較遠的床弩就在不停的發射弩箭,幾乎每箭都射中宋軍的小船,但此番宋軍顯是軍中精銳,無視嗖嗖射來的粗大弩箭,隻管固定小船架設床弩,然後用盾牌將床弩遮護起來,慢慢的,竟然也一點點地靠近了江岸,漸漸的也有架設在小船上的宋軍床弩能夠射上城寨了,隻是江中被射死射傷的宋軍軍士,鮮血又染紅了一大片江麵。
這般層層疊疊的交替掩護之下,宋軍開始派出快船穿過木樁搶上江岸,看著布滿江邊的浮屍和有條不紊的架設著床弩和唐軍對射的宋軍,城寨上的南唐軍隊都不禁有些懼怕起來,吳英雄歎道:“不想宋軍如此勇悍,全無傳說中的文弱之氣。”
蕭九奇怪的看著吳英雄道:“自大周柴天子整頓禁軍以來,天下精兵盡歸於開封,若是這些屍山血海裏磨練出來的禁軍尚且文弱,那蜀國和江南的軍卒簡直就是手無提刀之力的童子了。”
吳英雄也不做解釋,迴頭道:“不可讓敵軍在灘頭架好床弩,牙軍營將他們趕到江裏去,前軍營列弩陣攢射在江中小船上的宋軍。”
辛古點頭答是,過不多時,穿好鎧甲,手持長矛的牙軍營便列隊出了寨門,前軍營在校尉的帶領下跟隨在牙軍營身後。
正在架設床弩的宋軍本來怕的是寨中居高臨下的弓弩厲害,對貼身肉搏卻有足夠的心理優勢,是以手持長矛刀盾的軍卒立時列成一個半月陣,兩翼後麵還布置不少弓弩手,箭撥弩張,隻等南唐軍士上來送死。
辛古走在牙軍營方陣第一排士卒的最右側,在離宋軍軍陣還有一箭之地停下,他作了一個手勢,整隊方陣同時立住腳步,第一排士卒,也是各隊的隊長右手持方盾,左手持短矛挺身站好,後排的各隊副隊長將5米長矛架在第一排士卒的肩上,矛尖朝下,第三排士卒將6米的長矛架在第二排士卒的肩上,第四排到第十排的士卒也6米的長矛架在身前軍卒的肩頭,後軍營的一千士卒跟在牙軍營身後,也列好了兩個弩陣。
所有的宋軍士卒都好奇的看著南唐軍隊剛好在己方弓弩射程之外做著衝鋒的準備,小船上架設好的床弩本來能夠射到南唐軍陣,但仍然隻將全部的弩箭射向陝口寨寨牆方向。
敵前整隊比平日的訓練還要快一點,辛古滿意的咧了咧嘴,臉上的傷疤顯得格外猙獰,左手舉起短矛,指向宋軍缺月陣的方向,開始輕輕的跑起來,最開始跑得很慢,幾乎還沒有走得快,整個牙軍營方陣的第一排隊長都用跟隨著辛古的步伐跑步前進,所因為是臨時列成的軍陣,而且上麵的軍令也是要力爭和南唐軍隊貼身肉搏,所以宋軍軍陣前麵並沒有擺放拒馬一類的障礙,領軍校尉溫鎮保目瞪口呆看著南唐軍陣仿佛一隻巨大的撞城錘一般,不顧一切筆直的衝過來。與此同時,蕭九率領的後軍列成的弩陣也開始持續的向宋軍發射著弩箭,使宋軍的弓箭手無法專心瞄準。
溫鎮保曾經在跟隨周世宗參加過與契丹人的戰爭,在他看來,對麵這五百步卒一起衝鋒的氣勢,已經和契丹騎兵正麵衝擊的氣勢不相上下,他有些懊悔的吐了一口唾沫,然後就帶著自己的旌旗,走到隊伍的第一線,握緊刀盾等著敵軍的雷霆一擊。曾經跟隨溫鎮保身經百戰的幾個都頭和親兵相互看了一眼,也紛紛跟隨溫鎮保站到了第一線上。
辛古渾身的血都仿佛在燃燒,五百個部屬跟隨著自己的腳步整齊的奔跑,這種感覺的確是非常特殊。如果是身著重甲以這個速度奔跑,牙軍營的士卒就算是鐵打的也該氣喘籲籲了,可改良後的藤甲的重量比鐵甲輕太多,所以他們推進的速度很快,幾乎在宋軍還沒有來得及放出第二輪箭羽的時候已經衝到了敵人的鼻子底下。有將長槍架在前排肩頭的士卒都跟隨著隊長的步伐跑步前進,整個軍陣匯成一股洪流的向前衝去,前進的步伐就越來越快,直到辛古發現他自己也無法停下越來越快的腳步,所有人都被巨大的慣性所裹挾,仿佛要將前麵的一切障礙派個粉碎,衝入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