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這才想起來,這名患者對中醫一直很拒絕。
從小就不看中醫,有病都去看西醫。
“妞,剛才你的體溫降下來,都是因為江醫生!”患者母親急了。
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女兒怎麽能不讓中醫治呢?
她現在一聽到西醫說什麽噬血細胞綜合征,就煩得夠嗆。
看看人家江寒,分析得病因多準確、多到位!
這幫西醫就是一群飯桶!
啥也不會,就隻知道向病人下最後通牒!
沒有一點人情味!
江寒一進來,摸出了女兒的反關脈之後,患者母親就感到碰上了對的人!
女兒,怎麽能拒絕他?!
“中藥太苦,我怕苦!”
患者母親勸道:“妞啊,江醫生給你針灸了,還讓你服了中藥,你才好轉的。”
“啥事都有第一次,經過第一次,就好了。”
女子看著江寒說:“我的第一次,算是給你了!你要對我負責!”
“好,我負責到底。”江寒說完,怎麽感到怪怪的!
“呃,你的病,我負責到底。”江寒又補充了一句話。
患者母親沒想到女兒的態度轉變如此之快。
“江醫生,那就麻煩你了。”
江寒說道:“有毛巾沒有,我背上的汗黏黏的難受。”
患者母親立馬拿來剛才給女兒冰敷的毛巾,給江寒擦起了後背。
此時,大家才知道,江寒剛才也緊張了,出汗了!
但剛才,江寒明明是很鎮定,沒有一點汗啊。
餘長海說道:“師父,原來你也會緊張啊,頭一次見。”
江寒說道:“針灸降溫,我是第一次,當然緊張了。但再緊張,也不能讓患者和家屬看出來。”
“患者的情況真的是很危險!長海,我們中醫必須明確的,就是標本緩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病人在要命的時候,是哪個地方最讓他要命的,你就要解決哪個問題。我們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麵。”
“病人有黃疸,有斑診,有高熱,到41.5c,這是極為少見的高燒。”
“高燒到這個程度,且一直不退,任誰都會作出無藥可救的判斷。”
“但是,隻要有一絲希望,就不能放棄!”
“這個病人昏迷了,但腦子還沒有燒壞!她的熱邪沒有蒙心包,沒有影響到大腦,所以要害就是要立即退燒。”
“退了高燒,就相當於解了燃煤之急,這才可以談得上活命。”
“我們中醫治高燒,不是問病人高燒多少度,而是根據發熱特點,辨別出病邪性質和病變部位。”
“普通老百姓不知道這些,認為一發燒就要求開一些退燒的藥。哪種是能退燒的藥?”
“中醫處方沒有固定的退燒藥。西醫不一樣,西醫有退燒的藥,比如複方氨基比林、安乃近打一針,一身汗出,退燒了。”
“但這種不是真正的退燒,它隻能退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小時之後,又會發燒,甚至發燒會更嚴重。”
“因為這種退燒藥,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我們治發燒,有外感的,有內傷的,有外邪引起的,也有內髒病症引起的發燒。我們必須辯清它的性質。”
“比如說,我們判斷是外感風熱引起的,就一定要搞清楚它的衛氣營血部位特點。”
“有衛分的,就是有表證的惡寒發熱,或是有發熱重惡寒輕。”
“在氣分的,氣分熱甚有大熱、大汗,大渴,脈大。”
“在營分的,必然有心煩、舌絳。”
“有血分的,就必然高燒,夜裏更加突出。”
“患者已經是熱入血分,熱傷營血。因此,我選擇了犀角牛。”
“葉天士《外感溫熱篇》已經作了說明,並且提到了犀角、玄參、羚羊角等等。你們迴去好好看看。”
江寒解釋之後又對餘長海說道:“你說的犀角地黃湯當然是對症的,但還要加上茵陳蒿湯。用犀角地黃湯再合茵陳蒿湯原方。”
江寒口述,單齊飛開方:
生地黃50g,白芍15g,牡丹皮15g,茵陳30g,梔子15g,大黃3g,白茅根15g,另包犀角20g。每天一劑。
“犀角地黃湯為什麽要加上茵陳蒿湯呢?是因為病人患深度黃疸,這是瘀熱在裏,這個瘀熱肯定要把它弄出去,要從大小便分離出去,所以用茵陳蒿湯。茵陳梔子,清熱利小便,大黃通大便,這樣濕熱之邪從大小便分離出去這裏一邊清熱涼血,一邊分泌濕熱,這就是靈活性。”
【叮,宿主完成在市一院中醫科簽到,新增75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34400點。】
【叮,宿主診治對患者蕭小小有效,新增10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34500點。】
【叮,恭喜宿主普及中醫知識取得成效,獎勵105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35550點。】
因為不少人是專家,一個專家聽懂了,可以提供100點經驗值。
所以,江寒一下子得到1050點經驗值。
其中,還有一個叫柯良新的。
院長熊清新還沒有從震驚中迴過神來。
中醫,真的有這麽神奇嗎?
在他心目中,中醫就是預防保健的,病情惡化到一定程度,中醫完全沒有用了!
特別這名患者,隻能靠西醫了。
然而這名患者,靠西醫也不行了。
之所以轉到中醫科,這其實就是對患者的一種安慰罷了。
而今天,江寒力挽狂瀾般的行為徹底顛覆了他的觀念。
不過,他仍然懷疑,這種可怕的噬血細胞綜合征,用中醫到底能不能治好。
此時,中醫科主任單齊飛仿佛看出了熊清新的想法。
“院長,中醫隻要探明了病因、病機,就有辦法讓患者痊愈,特別是患者還年輕,正氣充足,完全可以治好。”
“之所以,患者送到我們中醫科,我沒有把握,就是因為邪氣太盛,壓抑不住,排之不出,高燒高熱。”
“江寒來,把最大、最難的兩個問題解決了!一個降下了患者的體溫,把患者從鬼門關裏拉了迴來!這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個是摸出了患者的脈象。要知道,隻有通過脈象才能真正了解患者陽黃的性質,才能夠對症下藥!”
“摸不到脈象,怎麽下藥?靠感覺肯定是不行的!”
“院長,我可以肯定地說,江寒把患者治療到這個程度,剩下就是等著患者康復了!”
“院長,不用請其他專家了,就患者現在的病,我們中醫科也能治好。這一切,都是因為江寒。江寒已經幫患者度過了險灘!我們要做的,隻不過是握著舵,等著平平穩穩靠岸。”
單齊飛說完朝江寒深鞠一躬:“江醫生,請接受一名中醫人的敬意!”
江寒伸手扶了一下單齊飛:“單主任,不必客氣。這是一名醫者的本份。”
單齊飛說道:“江醫生,接下來一個星期可能很關鍵,我想請您在我們醫院待一周,我給你們省醫請假。”
江寒答應了。
“不行,不行,我師父不能待在這兒。”一個聲音叫了起來。
反對的,是餘長海。
餘長海居然不讓江寒在這裏待著!
江寒問道:“長海,怎麽了,有什麽事?”
餘長海拿出手機,點開一條信息,遞給了江寒。
“長海,這是真的?”
餘長海說:“千真萬確!”
江寒說道:“單主任,患者沒問題了,你就按我的方子來,針灸方麵,讓我的徒弟郭新方來就行了。”
單齊飛問道:“江醫生,您真有事?”
從小就不看中醫,有病都去看西醫。
“妞,剛才你的體溫降下來,都是因為江醫生!”患者母親急了。
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女兒怎麽能不讓中醫治呢?
她現在一聽到西醫說什麽噬血細胞綜合征,就煩得夠嗆。
看看人家江寒,分析得病因多準確、多到位!
這幫西醫就是一群飯桶!
啥也不會,就隻知道向病人下最後通牒!
沒有一點人情味!
江寒一進來,摸出了女兒的反關脈之後,患者母親就感到碰上了對的人!
女兒,怎麽能拒絕他?!
“中藥太苦,我怕苦!”
患者母親勸道:“妞啊,江醫生給你針灸了,還讓你服了中藥,你才好轉的。”
“啥事都有第一次,經過第一次,就好了。”
女子看著江寒說:“我的第一次,算是給你了!你要對我負責!”
“好,我負責到底。”江寒說完,怎麽感到怪怪的!
“呃,你的病,我負責到底。”江寒又補充了一句話。
患者母親沒想到女兒的態度轉變如此之快。
“江醫生,那就麻煩你了。”
江寒說道:“有毛巾沒有,我背上的汗黏黏的難受。”
患者母親立馬拿來剛才給女兒冰敷的毛巾,給江寒擦起了後背。
此時,大家才知道,江寒剛才也緊張了,出汗了!
但剛才,江寒明明是很鎮定,沒有一點汗啊。
餘長海說道:“師父,原來你也會緊張啊,頭一次見。”
江寒說道:“針灸降溫,我是第一次,當然緊張了。但再緊張,也不能讓患者和家屬看出來。”
“患者的情況真的是很危險!長海,我們中醫必須明確的,就是標本緩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病人在要命的時候,是哪個地方最讓他要命的,你就要解決哪個問題。我們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麵。”
“病人有黃疸,有斑診,有高熱,到41.5c,這是極為少見的高燒。”
“高燒到這個程度,且一直不退,任誰都會作出無藥可救的判斷。”
“但是,隻要有一絲希望,就不能放棄!”
“這個病人昏迷了,但腦子還沒有燒壞!她的熱邪沒有蒙心包,沒有影響到大腦,所以要害就是要立即退燒。”
“退了高燒,就相當於解了燃煤之急,這才可以談得上活命。”
“我們中醫治高燒,不是問病人高燒多少度,而是根據發熱特點,辨別出病邪性質和病變部位。”
“普通老百姓不知道這些,認為一發燒就要求開一些退燒的藥。哪種是能退燒的藥?”
“中醫處方沒有固定的退燒藥。西醫不一樣,西醫有退燒的藥,比如複方氨基比林、安乃近打一針,一身汗出,退燒了。”
“但這種不是真正的退燒,它隻能退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小時之後,又會發燒,甚至發燒會更嚴重。”
“因為這種退燒藥,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我們治發燒,有外感的,有內傷的,有外邪引起的,也有內髒病症引起的發燒。我們必須辯清它的性質。”
“比如說,我們判斷是外感風熱引起的,就一定要搞清楚它的衛氣營血部位特點。”
“有衛分的,就是有表證的惡寒發熱,或是有發熱重惡寒輕。”
“在氣分的,氣分熱甚有大熱、大汗,大渴,脈大。”
“在營分的,必然有心煩、舌絳。”
“有血分的,就必然高燒,夜裏更加突出。”
“患者已經是熱入血分,熱傷營血。因此,我選擇了犀角牛。”
“葉天士《外感溫熱篇》已經作了說明,並且提到了犀角、玄參、羚羊角等等。你們迴去好好看看。”
江寒解釋之後又對餘長海說道:“你說的犀角地黃湯當然是對症的,但還要加上茵陳蒿湯。用犀角地黃湯再合茵陳蒿湯原方。”
江寒口述,單齊飛開方:
生地黃50g,白芍15g,牡丹皮15g,茵陳30g,梔子15g,大黃3g,白茅根15g,另包犀角20g。每天一劑。
“犀角地黃湯為什麽要加上茵陳蒿湯呢?是因為病人患深度黃疸,這是瘀熱在裏,這個瘀熱肯定要把它弄出去,要從大小便分離出去,所以用茵陳蒿湯。茵陳梔子,清熱利小便,大黃通大便,這樣濕熱之邪從大小便分離出去這裏一邊清熱涼血,一邊分泌濕熱,這就是靈活性。”
【叮,宿主完成在市一院中醫科簽到,新增75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34400點。】
【叮,宿主診治對患者蕭小小有效,新增10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34500點。】
【叮,恭喜宿主普及中醫知識取得成效,獎勵105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35550點。】
因為不少人是專家,一個專家聽懂了,可以提供100點經驗值。
所以,江寒一下子得到1050點經驗值。
其中,還有一個叫柯良新的。
院長熊清新還沒有從震驚中迴過神來。
中醫,真的有這麽神奇嗎?
在他心目中,中醫就是預防保健的,病情惡化到一定程度,中醫完全沒有用了!
特別這名患者,隻能靠西醫了。
然而這名患者,靠西醫也不行了。
之所以轉到中醫科,這其實就是對患者的一種安慰罷了。
而今天,江寒力挽狂瀾般的行為徹底顛覆了他的觀念。
不過,他仍然懷疑,這種可怕的噬血細胞綜合征,用中醫到底能不能治好。
此時,中醫科主任單齊飛仿佛看出了熊清新的想法。
“院長,中醫隻要探明了病因、病機,就有辦法讓患者痊愈,特別是患者還年輕,正氣充足,完全可以治好。”
“之所以,患者送到我們中醫科,我沒有把握,就是因為邪氣太盛,壓抑不住,排之不出,高燒高熱。”
“江寒來,把最大、最難的兩個問題解決了!一個降下了患者的體溫,把患者從鬼門關裏拉了迴來!這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個是摸出了患者的脈象。要知道,隻有通過脈象才能真正了解患者陽黃的性質,才能夠對症下藥!”
“摸不到脈象,怎麽下藥?靠感覺肯定是不行的!”
“院長,我可以肯定地說,江寒把患者治療到這個程度,剩下就是等著患者康復了!”
“院長,不用請其他專家了,就患者現在的病,我們中醫科也能治好。這一切,都是因為江寒。江寒已經幫患者度過了險灘!我們要做的,隻不過是握著舵,等著平平穩穩靠岸。”
單齊飛說完朝江寒深鞠一躬:“江醫生,請接受一名中醫人的敬意!”
江寒伸手扶了一下單齊飛:“單主任,不必客氣。這是一名醫者的本份。”
單齊飛說道:“江醫生,接下來一個星期可能很關鍵,我想請您在我們醫院待一周,我給你們省醫請假。”
江寒答應了。
“不行,不行,我師父不能待在這兒。”一個聲音叫了起來。
反對的,是餘長海。
餘長海居然不讓江寒在這裏待著!
江寒問道:“長海,怎麽了,有什麽事?”
餘長海拿出手機,點開一條信息,遞給了江寒。
“長海,這是真的?”
餘長海說:“千真萬確!”
江寒說道:“單主任,患者沒問題了,你就按我的方子來,針灸方麵,讓我的徒弟郭新方來就行了。”
單齊飛問道:“江醫生,您真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