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項目:中醫基礎。
仍然是兩個環節:必答題和搶答題。
省中醫院藥劑科主任楊真海與省醫隊員何田田對戰。
省中醫院的藥劑科主任在中醫基礎方麵更強。
從歷年中醫藥院校技能大賽的項目比重就能看出,藥學專業在比賽中佔據優勢。
特別是在中醫基礎方麵,藥學專業的優勢更大。
首先由楊真海答題。
裁判宣布了一下規則,兩分鍾之內不迴答,視為放棄,得零分。
“第一題:簡述桂枝的形態特征、性味歸經和功能主治。”
桂枝恐怕是最常用的中藥材了。
作為藥劑科主任,楊真海如果迴答不出來,下麵的比賽基本也不用進行了。
“桂枝,肉桂的幹燥嫩枝。桂枝辛、甘、溫,入肺、心、膀胱經。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可祛風寒,能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等。”
“迴答正確,請聽下一題:簡述當歸的形態特征、性味歸經和功能主治。”
當歸,這味藥恐怕比桂枝還要常用。
不要說醫生,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也都知道。
這問題,比上一題更簡單。
楊真海迴答出來了,又得一分。
“迴答正確。請聽下一題,簡述甘草的形態特征、性味歸經和功能主治。”
甘草?
這藥材更是廣為人知!
今天的電腦抽題真邪門!
省醫的觀戰人員都感到,今天似乎對手的運氣太好了!
抽的題,一個比一個對他們的胃口。
就像是為藥劑科主任量身定做的題目,或者說是就是在藥劑科主任的知識範圍內出的題目!
運氣站在對手的一邊,省醫這邊自然會麵臨比較困難的局麵。
十個必答題,有八道是最常用的中藥材。
其中兩道簡單得不要太簡單。
比如其中有一題,請說出四種中醫最常用的診斷方法。
這個題簡直是太不像話了,就連給主席台評委們倒茶的小姑娘聽了都笑了。
望問聞切,她們也都能迴答出來。
拿到了10分,楊真海居然有些不好意思,搖了搖頭,覺得這10分拿得太過容易。
輪到何田田了。
坐在電腦前的專家提出了一題,不由得一愣,這題,好像有點難啊。
“簡述血餘炭的功效與作用。”
大家不禁竊竊私語起來,血餘炭,這是什麽鬼?
這時省醫的馬昆抽評委專家組提出建議,把題目在屏幕上放大,讓選手看得更清楚。
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專家放大之後,大家都驚唿了一聲。
沒聽說過有這種東西,這個到底是中成藥?還是中藥材?
省醫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血餘炭”到底是什麽東西。
省中醫院楊真海認真看了一下大屏幕,搜索了一下腦海,沒有任何信息。
這題,難道是出錯了?
或者是題庫錄入人員,手誤?
何田田朱唇輕啟:“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發者,血之餘。血餘,過去叫亂發。李時珍才命名為血餘。”
“血餘炭,就是人的頭髮經加工煆燒而成的炭。”
“收集人的頭髮,用鹼水或皂角水洗淨汙垢,再用清水漂淨,撈出,晾幹。取淨頭置煆鍋內,上麵覆蓋一鍋,兩鍋接合處,用黃泥封固,上麵鍋底貼白紙,用文武火煆貼在鍋底上的白紙顯焦黃色為度,待涼後,取出,砍成小塊即得。”
“血餘炭入心、肝、腎經。”
“血餘炭廣泛用於治療各種出血。但較多用於崩漏和吐血。例如月經過多者可配蓮蓬炭、側柏葉加補中益氣湯,火配當歸炭、首烏、益母草等,方如血餘歸母湯。治虛證吐血也可用此方加減。”
啪啪啪,一個評委居然鼓起掌來!
緊接著,省醫的掌聲響起。
趙小麥的啦啦隊更是不甘人後,又喊起了口號:
“江寒江寒,令人膽寒!”
“省醫省醫,勇奪第一!”
省中醫院康復科主任孫欣欣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這麽偏難怪的題,何田田居然也能答得出來!
江寒表情平靜,這題對何田田來說,真是小兒科。
何田田本來就記憶力超群,經過自己的記憶強化,知道血餘炭,有什麽可奇怪的呢?
“請聽第二題,請解釋人迎寸口對比診法。”
省醫的運氣,是不是太差了?
這一題,比血餘炭還難!
這就不是中醫基礎了,這是切脈的一種方法。
從藥學轉向了中醫臨床,這兩題的跳躍性夠大的。
這個題,何田田不可能答得出來!
省中醫院的隊員們似乎看到勝利在向他們招手。
何田田朝江寒微微一笑,拿起話筒說道:
“人迎為頸部喉結兩旁的動脈,是足陽明胃經所過之處。胃為水穀之海,脾胃之氣,比循經脈過人迎。”
“寸口,為手太陰肺經經脈之所過,內應五髒六腑之氣。”
“所以,全身髒腑氣血盛衰情況,都可以從人迎、寸口的脈象上反映出來。”
“《黃帝內經》說: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
裁判宣布迴答正確。
又是掌聲一片!
就連省中醫院的隊員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何田田也拿到了10分,與省中醫院打了個平手。
孫欣欣心裏有些發毛,何田田的水平遠遠超出他的估計。
這麽難的題,如果讓楊真海來答,絕對拿不到滿分。
到了搶答題的環節,大家的興趣更加濃厚。
何田田的搶答還是那麽神奇?
還是神奇不再?
“搶答題,第一題:請列舉五位名醫及其著作。開始。”
話音剛落,屏幕上顯示:何田田搶到了!
天呐,這題太簡單了!
隻要搶到就得分。
何田田答出了從漢朝到清朝的五名名醫,得一分。
楊真海總感到是不是搶答器壞了。
因為他感到,他的反應足夠快,卻讓何田田搶到了!
第二題還是很簡單,何田田搶到了!
楊真海舉手,要求與何田田換一下位置,等於換了搶答器。
但這一招無濟於事。
搶到第三題的,仍然是何田田。
楊真海沒有任何理由可講了,隻能承認自己手速不如人。
並不是題不會,而是搶不到答題權!
何田田以20:10的絕對優勢贏下第一局。
雙方總分達到了4:4。
省中醫院賽前定下的連贏兩局的意圖,破滅了。
接下來進行針灸項目的比賽。
省中醫院康復科的副主任劉世鋒站出來了。
方洪昌連忙向江寒介紹:“這個人叫劉世鋒,也是出自針灸世家,劉家的金銀雙針,與郭家的體三針都差不多。”
“隻不過,郭家更加注重上層的關係,與行政係統走得更近,所以更有名一些。”
“劉家與下層民眾接觸更多,他們更接地氣,但很少出現在媒體中,所以名氣不如郭家。”
“有坊間議論,劉家的針灸比郭家要高出一籌。但雙方也沒有多少交流和往來,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
郭新方正要上前,江寒拉住了他:“這個人,你恐怕贏不了。”
郭新方又鬱悶了,上次輸了,這次難道又要輸?
自己成了隊伍中最弱雞的那一個!
裁判有些著急:“請省人民醫院的選手就位!”
仍然是兩個環節:必答題和搶答題。
省中醫院藥劑科主任楊真海與省醫隊員何田田對戰。
省中醫院的藥劑科主任在中醫基礎方麵更強。
從歷年中醫藥院校技能大賽的項目比重就能看出,藥學專業在比賽中佔據優勢。
特別是在中醫基礎方麵,藥學專業的優勢更大。
首先由楊真海答題。
裁判宣布了一下規則,兩分鍾之內不迴答,視為放棄,得零分。
“第一題:簡述桂枝的形態特征、性味歸經和功能主治。”
桂枝恐怕是最常用的中藥材了。
作為藥劑科主任,楊真海如果迴答不出來,下麵的比賽基本也不用進行了。
“桂枝,肉桂的幹燥嫩枝。桂枝辛、甘、溫,入肺、心、膀胱經。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可祛風寒,能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等。”
“迴答正確,請聽下一題:簡述當歸的形態特征、性味歸經和功能主治。”
當歸,這味藥恐怕比桂枝還要常用。
不要說醫生,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也都知道。
這問題,比上一題更簡單。
楊真海迴答出來了,又得一分。
“迴答正確。請聽下一題,簡述甘草的形態特征、性味歸經和功能主治。”
甘草?
這藥材更是廣為人知!
今天的電腦抽題真邪門!
省醫的觀戰人員都感到,今天似乎對手的運氣太好了!
抽的題,一個比一個對他們的胃口。
就像是為藥劑科主任量身定做的題目,或者說是就是在藥劑科主任的知識範圍內出的題目!
運氣站在對手的一邊,省醫這邊自然會麵臨比較困難的局麵。
十個必答題,有八道是最常用的中藥材。
其中兩道簡單得不要太簡單。
比如其中有一題,請說出四種中醫最常用的診斷方法。
這個題簡直是太不像話了,就連給主席台評委們倒茶的小姑娘聽了都笑了。
望問聞切,她們也都能迴答出來。
拿到了10分,楊真海居然有些不好意思,搖了搖頭,覺得這10分拿得太過容易。
輪到何田田了。
坐在電腦前的專家提出了一題,不由得一愣,這題,好像有點難啊。
“簡述血餘炭的功效與作用。”
大家不禁竊竊私語起來,血餘炭,這是什麽鬼?
這時省醫的馬昆抽評委專家組提出建議,把題目在屏幕上放大,讓選手看得更清楚。
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專家放大之後,大家都驚唿了一聲。
沒聽說過有這種東西,這個到底是中成藥?還是中藥材?
省醫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血餘炭”到底是什麽東西。
省中醫院楊真海認真看了一下大屏幕,搜索了一下腦海,沒有任何信息。
這題,難道是出錯了?
或者是題庫錄入人員,手誤?
何田田朱唇輕啟:“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發者,血之餘。血餘,過去叫亂發。李時珍才命名為血餘。”
“血餘炭,就是人的頭髮經加工煆燒而成的炭。”
“收集人的頭髮,用鹼水或皂角水洗淨汙垢,再用清水漂淨,撈出,晾幹。取淨頭置煆鍋內,上麵覆蓋一鍋,兩鍋接合處,用黃泥封固,上麵鍋底貼白紙,用文武火煆貼在鍋底上的白紙顯焦黃色為度,待涼後,取出,砍成小塊即得。”
“血餘炭入心、肝、腎經。”
“血餘炭廣泛用於治療各種出血。但較多用於崩漏和吐血。例如月經過多者可配蓮蓬炭、側柏葉加補中益氣湯,火配當歸炭、首烏、益母草等,方如血餘歸母湯。治虛證吐血也可用此方加減。”
啪啪啪,一個評委居然鼓起掌來!
緊接著,省醫的掌聲響起。
趙小麥的啦啦隊更是不甘人後,又喊起了口號:
“江寒江寒,令人膽寒!”
“省醫省醫,勇奪第一!”
省中醫院康復科主任孫欣欣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這麽偏難怪的題,何田田居然也能答得出來!
江寒表情平靜,這題對何田田來說,真是小兒科。
何田田本來就記憶力超群,經過自己的記憶強化,知道血餘炭,有什麽可奇怪的呢?
“請聽第二題,請解釋人迎寸口對比診法。”
省醫的運氣,是不是太差了?
這一題,比血餘炭還難!
這就不是中醫基礎了,這是切脈的一種方法。
從藥學轉向了中醫臨床,這兩題的跳躍性夠大的。
這個題,何田田不可能答得出來!
省中醫院的隊員們似乎看到勝利在向他們招手。
何田田朝江寒微微一笑,拿起話筒說道:
“人迎為頸部喉結兩旁的動脈,是足陽明胃經所過之處。胃為水穀之海,脾胃之氣,比循經脈過人迎。”
“寸口,為手太陰肺經經脈之所過,內應五髒六腑之氣。”
“所以,全身髒腑氣血盛衰情況,都可以從人迎、寸口的脈象上反映出來。”
“《黃帝內經》說: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
裁判宣布迴答正確。
又是掌聲一片!
就連省中醫院的隊員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何田田也拿到了10分,與省中醫院打了個平手。
孫欣欣心裏有些發毛,何田田的水平遠遠超出他的估計。
這麽難的題,如果讓楊真海來答,絕對拿不到滿分。
到了搶答題的環節,大家的興趣更加濃厚。
何田田的搶答還是那麽神奇?
還是神奇不再?
“搶答題,第一題:請列舉五位名醫及其著作。開始。”
話音剛落,屏幕上顯示:何田田搶到了!
天呐,這題太簡單了!
隻要搶到就得分。
何田田答出了從漢朝到清朝的五名名醫,得一分。
楊真海總感到是不是搶答器壞了。
因為他感到,他的反應足夠快,卻讓何田田搶到了!
第二題還是很簡單,何田田搶到了!
楊真海舉手,要求與何田田換一下位置,等於換了搶答器。
但這一招無濟於事。
搶到第三題的,仍然是何田田。
楊真海沒有任何理由可講了,隻能承認自己手速不如人。
並不是題不會,而是搶不到答題權!
何田田以20:10的絕對優勢贏下第一局。
雙方總分達到了4:4。
省中醫院賽前定下的連贏兩局的意圖,破滅了。
接下來進行針灸項目的比賽。
省中醫院康復科的副主任劉世鋒站出來了。
方洪昌連忙向江寒介紹:“這個人叫劉世鋒,也是出自針灸世家,劉家的金銀雙針,與郭家的體三針都差不多。”
“隻不過,郭家更加注重上層的關係,與行政係統走得更近,所以更有名一些。”
“劉家與下層民眾接觸更多,他們更接地氣,但很少出現在媒體中,所以名氣不如郭家。”
“有坊間議論,劉家的針灸比郭家要高出一籌。但雙方也沒有多少交流和往來,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
郭新方正要上前,江寒拉住了他:“這個人,你恐怕贏不了。”
郭新方又鬱悶了,上次輸了,這次難道又要輸?
自己成了隊伍中最弱雞的那一個!
裁判有些著急:“請省人民醫院的選手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