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昆正在擔心,江寒抬起頭堅定地說:“馬主任,不用考慮,我參加!”
馬昆大喜,真是沒看錯江寒啊。
果然是顧大局、識大體,能給領導和醫院分憂啊。
江寒從小就受爺爺的熏陶,中醫就應該紮根於鄉間。
畢竟,中醫用到的各種中草藥,都是出自鄉間。
整天呆在城市裏,連中草藥都不認識,中醫水平能高到哪裏去?
西醫的學習和實踐,在實驗室、教室、診室就可以了。
中醫則不同,必須與大自然廣泛接觸,與底層的民眾廣泛接觸。
有人說,中醫是窮人的醫生,是有道理的。
所以,中醫自古以來就秉承一種理念:一身土、兩腳泥、天地之間學中醫。
歷數中醫名家,都是從鄉間裏走出來的。
好多有文化的學人最後也成了中醫,他們也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鄉村。
中醫界自古以來流傳著一句話:“窮人看病,富人出錢”。
很多中醫世家都把這句話做為祖訓,代代相傳,所以很多中醫遇到窮人都不收診費,甚至免費施藥治病。
給富人看病,肯定是要收診費的,而且診費會收得很高。
江寒救了千盛和的母親之後,拒絕了千盛和的巨額感謝費。
後來,千盛和通過省醫,給他了100萬元獎金和一套價值幾千萬的獨棟別墅。
江寒知道之後,盡管要推辭,但房產證都辦好了,也就沒再堅持。
其實,也有“窮人看病,富人出錢”觀念的影響。
江寒手裏有了200萬元的資金,除了給妹妹交學費之外,其他也沒有大的花銷。
因此,江寒就決定,如果遇到窮人治病,可以拿出一部分錢進行資助。
畢竟,自己出身農村,對於農村因病致貧、大病返貧的情況深有感觸。
“好,好,好!”馬昆接連點讚:“我馬上通知全科,讓大家向你學習,同時對大家進行再動員,爭取讓大家都參加。”
事不宜遲,馬昆立馬召集全科人員開會,醫生、護士都參加了。
聽說江寒第一個報名參加農村義診,大家都議論紛紛。
“到農村義診,苦啊,一家一戶住得分散,上門診治,一天治不了一個病人。”
“這樣的活動其實沒有意義,不如把病人接到省醫來,還省點錢。”
“現在好多地方都成空心村了,哪兒會有人呢?”
“好多空心村是不假,但留下來的都是老弱病殘,他們更需要我們醫生下去。”
說這話的是副主任方洪昌。
說完,方洪昌說道:“馬主任,江寒既然報名了,我也報名。”
郭新方馬上表態:“馬主任,我也報名!”
馬昆高興了:“這就對了,你們兩個都是省醫學習備戰小組的成員嘛,江寒是隊長,你們理應在一起。”
方洪昌點點頭:“這次義診,江寒當隊長!我當副隊長。”
江寒連忙推辭,方洪昌是中醫科副主任呢,自己怎麽能當隊長呢?
馬昆笑道:“江寒就不要推辭了。你是學習備戰小組的隊長,最好和義診小分隊統一起來,不然,容易亂呐。”
江寒正想說話,鄒康、劉家超、潘開明紛紛報名參加。
馬昆更加高興了,還是年輕人有覺悟啊。
這基本就是省醫兩個備戰小組的成員,到農村實踐一下,更有利於提升醫術。
“我也報名。”門口響起一個聲音。
居然是,在藥劑科實習的查得明。
查得明不是中醫科的,按理說不能參加這個義診小分隊。
馬昆一想,查得明的情況特殊,是江寒剛收的徒弟。
省醫說是讓中醫科組隊,並沒有說其他科的人員不得參與。
馬昆和江寒都同意了,查得明馬上就有了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
“經與醫務處商量,這次農村義診的地點是陽山縣崔莊鄉桑盤村,當然,可以輻射到其他村子。時間,至少半個月。”
馬昆一宣布,大家都望向江寒。
江寒的老家,就是陽山縣崔莊鄉桑盤村。
馬昆對江寒那是真的好!
讓江寒當隊長,帶著省醫的醫生們,浩浩蕩蕩去老家!
所有的醫生,都是在給江寒當助手!
方洪昌、郭新方等人,純粹就是抬轎子的!
這就是讓江寒衣錦還鄉啊!
不過,以江寒的本事,的確有這種資格!
齊明建等老一點的醫生感到,怎麽這次到農村義診,像是專門為江寒準備的?
一定是提前策劃好的!
江寒當義診小分隊的隊長,也是早就內定過的。
幸虧自己沒報名。
萬一報了名,肯定就是普通隊員。
一個實習生當隊長,自己當隊員,這說出去,太沒麵子了。
鄒康等實習生,羨慕得要死。
什麽時候,自己也能帶著這麽多醫生,迴到家鄉風光一把!
該有多好!
“這次下鄉義診,醫院派兩輛考斯特,17座夠大家坐了。一輛裝藥材和常用的藥品、器材。大家準備一下,明天早上出發。”
這時,會議室的門開了,趙小麥衝進來說:“主任,我也報名,參加義診!”
大家齊刷刷地看向江寒。
趙小麥報名,完全是因為江寒去了。
到農村義診,根本用不上護士。
再說了,農村的條件太差,趙小麥這樣嬌滴滴的美女恐怕受不了。
在農村,小蛇小蟲子隨處可見,趙小麥恐怕是天天尖叫。
趙小麥的名字,包含小麥二字,但卻從未在農村呆過。
馬昆說道:“小麥,你留在科裏。你去了,住宿什麽的不好安排。村裏的條件可不比城裏。”
還有一句話,馬昆沒有說出口,到農村診治,有大病了送醫院,小病隨手就治了。
根本用不著護士來護理。
至於打雜什麽的,有鄒康等4個實習生跟著,人手綽綽有餘。
趙小麥十分不願意。
趁著這個機會,馬昆又開了一次科務會,總結前一段的工作,對中醫科幾個重點病號進行了分配。
特別是江寒收治的乳腺患者張欣、李楠,由齊明建負責。
當然,每天江寒都要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了解情況,指導齊明建用藥。
齊明建忽然感到,馬昆這麽安排就是故意的。
但他又無話可講,畢竟,一個醫生出差,把其所負責的患者交給其他醫生也是正常的。
但一聽到,每天江寒要搖控,指導他用藥,心裏又有些別扭。
雖說江寒的中醫水平有很多方麵超過了他,但畢竟還隻是一個實習生。
郭新方是一個住院醫,給江寒當助手,已經讓人驚奇不已。
方洪昌是副主任,給江寒當隊員,已經讓人驚爆眼球。
時間一長,大家也都習慣了。
但是,現在,自己是主任醫生,論年齡,比方洪昌更大。
居然要在江寒的指導下,給患者用藥。
這說出去,恐怕更加勁爆。
鬱悶的齊明建馬上,又看到了更加鬱悶的人——趙小麥。
榮欣醫療器材公司的尤小榮、何田田和江寒的徒弟鄒桐進到了會議室。
尤小榮提出,讓何田田也跟著江寒一起,到農村義診。
馬昆二話沒說,當即答應。
趙小麥噘著嘴,心裏直埋怨,馬昆主任太偏心了!
自己去不了,怎麽何田田就能去了?
尤小榮說道:“省醫到農村義診,一定要體現出省醫特別是省中醫科的氣勢來!所以,我們公司決定,由副總經理何田田保障。我們出10輛房車。”
“所有隊員,一人一台房車,吃飯、洗浴、休息在房車裏一站式解決。此外,我們還跟一輛器材車,保障所有的供應。”
我的天啊!10輛房車!
這就是移動的星級小賓館!
一人一輛!
這哪裏是去農村義診的,這是到農村遊玩去了!
後悔呀,後悔!
幾乎所有的醫生都後悔起來,早知道如此,我也報名參加了!
一個住院醫說道:“主任,我也去農村義診!”
馬昆臉一頓:“現在報名,晚了!”
方洪昌眼一瞪:“早幹什麽去了?現在報名,難道讓尤總再給你準備一台房車?”
尤小榮笑道:“隻要江寒同意,沒什麽不可以的。”
江寒說道:“這次義診小分隊,都是參加兩個比賽的人員。別的人,下次吧。”
趙小麥還想求江寒呢,這一下子說不出來話了。
人家何田田之所以能和江寒一起去農村義診,一方麵是人家公司有讚助。
另一方麵,何田田是省醫參加全國中醫技能大賽的正式隊員。
趙小麥有火發不出,隻有對那個不長眼的住院醫吼道:
“別以為大家都是傻子!你想旅遊直接給主任說!別耍這些鬼心思!”
趙小麥發飆了!
那名住院醫心虛地低下頭。
馬昆大喜,真是沒看錯江寒啊。
果然是顧大局、識大體,能給領導和醫院分憂啊。
江寒從小就受爺爺的熏陶,中醫就應該紮根於鄉間。
畢竟,中醫用到的各種中草藥,都是出自鄉間。
整天呆在城市裏,連中草藥都不認識,中醫水平能高到哪裏去?
西醫的學習和實踐,在實驗室、教室、診室就可以了。
中醫則不同,必須與大自然廣泛接觸,與底層的民眾廣泛接觸。
有人說,中醫是窮人的醫生,是有道理的。
所以,中醫自古以來就秉承一種理念:一身土、兩腳泥、天地之間學中醫。
歷數中醫名家,都是從鄉間裏走出來的。
好多有文化的學人最後也成了中醫,他們也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鄉村。
中醫界自古以來流傳著一句話:“窮人看病,富人出錢”。
很多中醫世家都把這句話做為祖訓,代代相傳,所以很多中醫遇到窮人都不收診費,甚至免費施藥治病。
給富人看病,肯定是要收診費的,而且診費會收得很高。
江寒救了千盛和的母親之後,拒絕了千盛和的巨額感謝費。
後來,千盛和通過省醫,給他了100萬元獎金和一套價值幾千萬的獨棟別墅。
江寒知道之後,盡管要推辭,但房產證都辦好了,也就沒再堅持。
其實,也有“窮人看病,富人出錢”觀念的影響。
江寒手裏有了200萬元的資金,除了給妹妹交學費之外,其他也沒有大的花銷。
因此,江寒就決定,如果遇到窮人治病,可以拿出一部分錢進行資助。
畢竟,自己出身農村,對於農村因病致貧、大病返貧的情況深有感觸。
“好,好,好!”馬昆接連點讚:“我馬上通知全科,讓大家向你學習,同時對大家進行再動員,爭取讓大家都參加。”
事不宜遲,馬昆立馬召集全科人員開會,醫生、護士都參加了。
聽說江寒第一個報名參加農村義診,大家都議論紛紛。
“到農村義診,苦啊,一家一戶住得分散,上門診治,一天治不了一個病人。”
“這樣的活動其實沒有意義,不如把病人接到省醫來,還省點錢。”
“現在好多地方都成空心村了,哪兒會有人呢?”
“好多空心村是不假,但留下來的都是老弱病殘,他們更需要我們醫生下去。”
說這話的是副主任方洪昌。
說完,方洪昌說道:“馬主任,江寒既然報名了,我也報名。”
郭新方馬上表態:“馬主任,我也報名!”
馬昆高興了:“這就對了,你們兩個都是省醫學習備戰小組的成員嘛,江寒是隊長,你們理應在一起。”
方洪昌點點頭:“這次義診,江寒當隊長!我當副隊長。”
江寒連忙推辭,方洪昌是中醫科副主任呢,自己怎麽能當隊長呢?
馬昆笑道:“江寒就不要推辭了。你是學習備戰小組的隊長,最好和義診小分隊統一起來,不然,容易亂呐。”
江寒正想說話,鄒康、劉家超、潘開明紛紛報名參加。
馬昆更加高興了,還是年輕人有覺悟啊。
這基本就是省醫兩個備戰小組的成員,到農村實踐一下,更有利於提升醫術。
“我也報名。”門口響起一個聲音。
居然是,在藥劑科實習的查得明。
查得明不是中醫科的,按理說不能參加這個義診小分隊。
馬昆一想,查得明的情況特殊,是江寒剛收的徒弟。
省醫說是讓中醫科組隊,並沒有說其他科的人員不得參與。
馬昆和江寒都同意了,查得明馬上就有了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
“經與醫務處商量,這次農村義診的地點是陽山縣崔莊鄉桑盤村,當然,可以輻射到其他村子。時間,至少半個月。”
馬昆一宣布,大家都望向江寒。
江寒的老家,就是陽山縣崔莊鄉桑盤村。
馬昆對江寒那是真的好!
讓江寒當隊長,帶著省醫的醫生們,浩浩蕩蕩去老家!
所有的醫生,都是在給江寒當助手!
方洪昌、郭新方等人,純粹就是抬轎子的!
這就是讓江寒衣錦還鄉啊!
不過,以江寒的本事,的確有這種資格!
齊明建等老一點的醫生感到,怎麽這次到農村義診,像是專門為江寒準備的?
一定是提前策劃好的!
江寒當義診小分隊的隊長,也是早就內定過的。
幸虧自己沒報名。
萬一報了名,肯定就是普通隊員。
一個實習生當隊長,自己當隊員,這說出去,太沒麵子了。
鄒康等實習生,羨慕得要死。
什麽時候,自己也能帶著這麽多醫生,迴到家鄉風光一把!
該有多好!
“這次下鄉義診,醫院派兩輛考斯特,17座夠大家坐了。一輛裝藥材和常用的藥品、器材。大家準備一下,明天早上出發。”
這時,會議室的門開了,趙小麥衝進來說:“主任,我也報名,參加義診!”
大家齊刷刷地看向江寒。
趙小麥報名,完全是因為江寒去了。
到農村義診,根本用不上護士。
再說了,農村的條件太差,趙小麥這樣嬌滴滴的美女恐怕受不了。
在農村,小蛇小蟲子隨處可見,趙小麥恐怕是天天尖叫。
趙小麥的名字,包含小麥二字,但卻從未在農村呆過。
馬昆說道:“小麥,你留在科裏。你去了,住宿什麽的不好安排。村裏的條件可不比城裏。”
還有一句話,馬昆沒有說出口,到農村診治,有大病了送醫院,小病隨手就治了。
根本用不著護士來護理。
至於打雜什麽的,有鄒康等4個實習生跟著,人手綽綽有餘。
趙小麥十分不願意。
趁著這個機會,馬昆又開了一次科務會,總結前一段的工作,對中醫科幾個重點病號進行了分配。
特別是江寒收治的乳腺患者張欣、李楠,由齊明建負責。
當然,每天江寒都要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了解情況,指導齊明建用藥。
齊明建忽然感到,馬昆這麽安排就是故意的。
但他又無話可講,畢竟,一個醫生出差,把其所負責的患者交給其他醫生也是正常的。
但一聽到,每天江寒要搖控,指導他用藥,心裏又有些別扭。
雖說江寒的中醫水平有很多方麵超過了他,但畢竟還隻是一個實習生。
郭新方是一個住院醫,給江寒當助手,已經讓人驚奇不已。
方洪昌是副主任,給江寒當隊員,已經讓人驚爆眼球。
時間一長,大家也都習慣了。
但是,現在,自己是主任醫生,論年齡,比方洪昌更大。
居然要在江寒的指導下,給患者用藥。
這說出去,恐怕更加勁爆。
鬱悶的齊明建馬上,又看到了更加鬱悶的人——趙小麥。
榮欣醫療器材公司的尤小榮、何田田和江寒的徒弟鄒桐進到了會議室。
尤小榮提出,讓何田田也跟著江寒一起,到農村義診。
馬昆二話沒說,當即答應。
趙小麥噘著嘴,心裏直埋怨,馬昆主任太偏心了!
自己去不了,怎麽何田田就能去了?
尤小榮說道:“省醫到農村義診,一定要體現出省醫特別是省中醫科的氣勢來!所以,我們公司決定,由副總經理何田田保障。我們出10輛房車。”
“所有隊員,一人一台房車,吃飯、洗浴、休息在房車裏一站式解決。此外,我們還跟一輛器材車,保障所有的供應。”
我的天啊!10輛房車!
這就是移動的星級小賓館!
一人一輛!
這哪裏是去農村義診的,這是到農村遊玩去了!
後悔呀,後悔!
幾乎所有的醫生都後悔起來,早知道如此,我也報名參加了!
一個住院醫說道:“主任,我也去農村義診!”
馬昆臉一頓:“現在報名,晚了!”
方洪昌眼一瞪:“早幹什麽去了?現在報名,難道讓尤總再給你準備一台房車?”
尤小榮笑道:“隻要江寒同意,沒什麽不可以的。”
江寒說道:“這次義診小分隊,都是參加兩個比賽的人員。別的人,下次吧。”
趙小麥還想求江寒呢,這一下子說不出來話了。
人家何田田之所以能和江寒一起去農村義診,一方麵是人家公司有讚助。
另一方麵,何田田是省醫參加全國中醫技能大賽的正式隊員。
趙小麥有火發不出,隻有對那個不長眼的住院醫吼道:
“別以為大家都是傻子!你想旅遊直接給主任說!別耍這些鬼心思!”
趙小麥發飆了!
那名住院醫心虛地低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