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麻煩大了。


    江寒一聽到這幾個字,就來了勁。


    江寒越來越喜歡挑戰了!


    挑戰越大,難度係數越高,意味著得到的經驗值就越多。


    說不定,還會有額外的獎勵。


    江寒爽快地答應了。


    【叮,恭喜宿主完成程大強脾切除手術,新增1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2548點。】


    【叮,恭喜宿主完成自我突破,手術時間縮短,獎勵10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2588點。】


    時間縮短也會有獎勵?


    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就是:縮短!


    這肯定是保證手術效果的基礎上,才可以。


    剛才自己將患者虛擬轉化,都花費了100點經驗值。


    今天這台手術,總共增加了10點經驗值。


    看來,還得要錦旗呀。


    一麵錦旗就是50點經驗值。


    花錢雖不多,但對江寒來說,是真香。


    江寒出來就遇到了郭新方和鄒康。


    郭新方一臉幽怨,自己明明是院長指定的江寒助手。


    現在,江寒一有行動,就想不起他,往往自己單溜。


    比如,昨天晚上火災現場救援,他作為助手,在家裏休息。


    錯過了一場救援不說,還錯過了一次露臉的機會。


    邱桐,是江寒的徒弟,剛剛拜江寒為師。


    在江寒的帶領之下,邱桐出名了。


    如果昨天晚上是自己跟著,在江寒正骨的時候打個下手,不也能露露臉?


    救人是不想了,但固定一下夾板、抬動一下患者,總是能做的。


    在江寒的指導之下,郭新方感到已經突破了他在針灸方麵的瓶頸。


    江寒的每一次提醒,郭新方都會有新的感悟。


    他感到,針灸水平都快趕上副主任方洪昌了。


    每次開方子,江寒都盡量向自己解釋方子的功效、加減的理由以及各味藥的藥性。


    他的方劑水平也明顯見漲。


    一位真正的好中醫,一定是從整體上把握人體,從全身上下表裏辨察病情。


    一位好中醫,一定是位全科大夫。


    作為中醫,理、法、方、藥這四張牌,必須都會打。


    餘長海號稱京城第一針,不僅僅是針灸技術牛批,中醫理論、辯證、治療、開方等等也都懂。


    一樣精通、其他稀鬆,這是指西醫。


    中醫,必須啥都會。


    比如鄉下郎中,一切脈就知道你得的是什麽病,但他不會開方子,你找李四去吧,我隻會看病,不會治病!


    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存在的。


    因為,中醫從一開始就是以治病為目標,辯證是施治的前提而已。


    一個西醫說,我是學眼科的,我不會治感冒,絕對沒人笑話。


    因為西醫就是分科的,一個麻醉師,在專業領域上是權威,但他就是不會治病,太正常不過。


    中醫分科,其實也就是幾十年來的事。


    歷代名醫,如醫聖張仲景,藥王孫思邈都不是隻治療某一類疾病的專科大夫。


    張仲景的《傷寒論雜病論》、孫思邈的《千金方》幾乎無所不治。


    自古以來,中醫也通常是醫藥不分家的,自己開方,自己備藥,名醫通常都是精通藥學的。


    典型的如寫出中藥著作《本草綱目》的李時珍,也有醫書《奇經八脈考》和《瀕湖脈學》傳世。


    清代名醫汪昂,也寫有經典藥書《本草備要》。


    同時,古時候大夫診治時,針灸和方劑常常相互為用。


    很多中醫院參照西方的中醫分科,分成中醫、中藥、針灸;分成婦、幼、內、外、皮膚等科。


    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中醫的整體性、係統性。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中醫發展受到了衝擊,中醫人才實在是青黃不接。


    為了彌補這一點,各中醫院就讓老名中醫出山,成立名醫工作室。


    但很多中醫工作室也是徒有虛名,名醫都忙著講課、掙錢,誰有空坐診?


    坐診費用才幾個錢?


    現在,各級對中醫更加重視了,但中醫想再發展起來,談何容易?


    郭新方出自中醫世家,當然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成為一名中醫大家。


    從江寒這裏,郭新方看到了中醫大家的影子。


    江寒就是一個全科醫生!


    給江寒當助手,無疑是一種幸運。


    但,現在江寒對自己好像是不冷不熱了!


    昨天晚上的任務,沒有自己參與。


    今天在急診科做手術,更沒有自己的份。


    “江醫生,我和鄒康是你的助手,有事怎麽也不叫上我們?”郭新方說道。


    眾人不由得停下腳步。


    廖中民心想,你一個中醫科的住院醫,跑到西醫科來幹什麽?


    你跑到西醫科來給江寒當助手?


    見過開腹嗎?


    見過切骨嗎?


    會用除顫儀嗎?


    肯定是馬昆這小子不放心,專門派兩個助手來盯著。


    馬昆這是防著自己,害怕自己把江寒給挖走了。


    嘿嘿,這麽一想,幹脆,在急診科也給他配助手!


    宋遂義是認識郭新方的,比他進省醫晚一些。


    一個住院醫,居然當眾承認,他給一個實習生當助手。


    郭新方,連臉都不要了嗎?


    但是看郭新方似乎並不覺得,難道他已經習慣了當實習生的助手?


    江寒的手術實力,宋遂義是見識過了,真是的讓他佩服不已。


    手術這麽強,不可能中醫技術也牛批。


    郭新方之所以肯當江寒的助手,肯定是想跟著他學習做手術!


    現在,中醫的發展遠遠落後於西醫。


    中醫的收入也遠遠比不上西醫。


    好多中醫特別是青年中醫紛紛轉行學西醫。


    看來,郭新方不想在中醫科待了,想轉行了。


    一個住院醫天天跟在實習生後麵,人家都沒有覺得不好意思。


    那麽,廖中民讓自己去中醫科等著江寒,也不是不可接受。


    隻是給江寒做一個向導而已,也不用天天像郭新方一樣跟著。


    從中醫科到急診科,也就是幾層的距離,一會兒就到。


    像郭新方這樣的,天天當一個實習生的跟屁蟲,這才叫尷尬!


    宋遂義正在慶幸自己的任務隻是等待和引導,正在同情郭新方的助手遭遇。


    沒想到,廖中民主任開口了:


    “小宋,打今兒起,你和曉芸一起,當江寒的助手。”


    宋遂義:(°w°`)哭嘰嘰!


    陳曉芸:()笑嘻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醫從醫院簽到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雎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雎關並收藏神醫從醫院簽到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