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頭誰呀?
好大的口氣!
申繼華是市骨科醫院的扛把子,畢業於燕北醫科大學,做過交流學者。
在骨科醫院,院長見他也得陪著小心。
五十歲的年紀,正是醫生的黃金年齡,省外還有不少醫院揮舞著鈔票挖人。
申繼華不為所動,出於麵子,推薦了兩個徒弟。
兩個徒弟被省外一家骨科醫院要走了,完全是溢價。
一個醫生的身價,除了畢業學校,師父的聲望起關鍵性作用。
多少人想拜申繼華為師而不可得。
甚至有人在市骨科醫院的樓下,效仿程門立雪,硬是站了兩天、餓了兩天。
申繼華就當不知道、沒看到。
申繼華收徒弟,主要看天賦。
勤奮在他眼中,啥也不是。
骨科是中西醫結合的最好領域。
在這個領域,中西醫的治療理念也最為接近。
所以,作為劍橋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陳長鍵,也曾想拜申繼華為師。
因為怕拒絕,所以陳長健一直沒有說出口。
沒想到,申繼華上來就想收江寒為徒。
申繼華這是第一次動了收徒的念頭。
以前的徒弟,都是求著他的。
今天出門犯衝嗎?
江寒還沒表明態度呢,這個老頭卻橫插一杠子。
我,市骨科醫院的首席專家,收一個實習生為徒弟,卻被人說是不夠格!
真是被氣笑了。
“我不夠格?你說說,我收實習生為徒,需要什麽樣的格?”
餘長海嗬嗬一笑:“你覺得,你的水平比江寒如何?”
從家屬手中拿過片子,揚了揚:
“正骨到這種境界,你能達到嗎?”
申繼華臉色漲紅,搖搖頭說:“我達不到。全省無人達到。”
其實申繼華還想說全國來著。
圍觀的家屬們都吃驚了,這豈不意味著,江寒是全省正骨第一人嗎?
江寒年輕紀紀就這麽厲害了!
今天簡直是太幸運了,幸虧遇到了江寒,否則,孩子也不知道會怎麽樣呢。
餘長海冷笑道:“你想收江寒為徒,是不是搞反了?”
現場,鴉雀無聲。
餘長海的問話無比犀利,如同一根針,直直刺入病灶。
大家都迴過味來了。
這老頭說的話盡管很難聽,不給申繼華的麵子,但人家說的不無道理。
本來,老師的水平就應該比徒弟高。
特別是在收徒弟的時候,老師總不能比徒弟差。
可以允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叫傳承加弘揚。
但是,江寒現在是“青”,你申繼華是“藍”。
你怎麽好意思是收人家為徒弟?
甚至,這就有些“撿現成”、佔便宜的嫌疑。
申繼華本來沒有這個意思,隻是出於一種思維定勢,看到潛力大的年輕人就想收入門下。
被這個老頭一問,申繼華隻覺得臉上發燒、背上出汗。
這要是細細深究,恐怕還會上升到人品、道德這個層次。
再一看這老頭,申繼華感到似乎在哪裏見過。
“你是誰啊,憑什麽在我們醫院大唿小叫的?”
陳子健看不過去了,想替申繼華解圍。
餘長海負手而立,扭過頭去,不屑於迴答。
江寒馬上介紹道:“申主任,這是燕北醫科大學教授,燕北醫大附屬醫院專家,餘長海餘教授。”
申繼華脫口而出:“餘教授,呀,是您,是您來了!”
餘長海轉過身:“你認識我?”
“餘教授,您給我們上過課,中醫基礎,是在大一的時候。”申繼華有些激動。
陳子健從國外迴來,沒聽過餘長海的名頭,於是搜了一下。
一看,這老頭,不得了!
申繼華馬上介紹:“餘教授,既上講堂,又下臨床,真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陰陽九針的傳人,京城第一針!”
餘長海的臉色稍霽。
沒想到在這裏遇到自己的學生。
就中醫來講,老師與師父、學生與徒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申繼華明白了,餘長海說他不夠格,那肯定是不夠格。
因為餘長海的“格”,遠遠要高於他申繼華。
剛才的惱怒消失了,一絲疑惑又上來了。
難道,餘長海是想親自收江寒為徒弟?
完全是可能的,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見了好苗子,誰都想往自家地裏栽。
在中醫人看來,好為人師,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好為人師,就意味著此人不封閉,廣收徒,肯傳授。
把醫術傳給更多的人,就可以救更多的人,可謂是功德無量。
“江寒,你真是好運氣!”申繼華說道:“好好把握,餘教授輕易不收徒!”
陳子健羨慕得眼睛發光,發紅光。
江寒真是走了狗屎運呐。
自己想拜申繼華為師,沒好意思說出口。
申繼華想收江寒為徒,哪知道半路殺出一個大佬。
大佬要親自收江寒為徒!
這是要一飛衝天、一鳴驚人的節奏!
“江寒,傻站著做什麽?”陳子健替江寒著急了:“快拜師啊,拜餘教授為師!”
餘長海忽然變了臉色,朝申繼華和陳子健瞪起了眼:
“瞎說什麽?拜我為師?”
申繼華和陳子健立馬有一種拍馬屁拍到馬蹄上的感覺。
感情,餘長海沒有收江寒為徒的打算!
申繼華無語了,你沒有收江寒為徒的打算,又為何不讓我收?
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的水平低?
餘長海說道:“拜我為師,我同樣不夠格啊。”
啊,就連餘長海都覺得水平不如江寒,不能當他的師父。
那麽,自己更不夠格了。
“餘老師,您真是謙虛了。”
申繼華感到,江寒在正骨方麵超過了餘長海,但中醫的門類很多,餘長海足可以當江寒的師父。
餘長海又道:“我不是在謙虛。因為,我的師父是江寒。”
啊?嘶!
餘長海,不是在開玩笑吧?
申繼華知道餘長海最為擅長的是針灸,難道餘長海要跟著江寒學正骨?
六十多歲的人了,輕易涉足別的領域,也難以取得大的成就。
這把年紀,就應該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精耕細作、精益求精。
像餘長海這種功成名就的大家,應該把自己的長板拉長,而不是把自己的短板補齊。
餘長海看出了申繼華的疑惑,說道:“本以為我的陰陽九針獨步天下,哪知道在師父麵前,都成了小兒科。”
江寒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
因為他要去給千盛和的母親王月英老人複診。
一聽給王月英老人複診,餘長海來勁了:“我也去,剛好再試試燒天火、透心涼。”
燒天火、透心涼?
申繼華當然聽說過,餘長海居然會這種針法?
餘長海說“再試試”,這說明餘長海是剛學會!
這麽說來,江寒就是餘長海的師父,並且教會了他這種上古針法。
震驚!
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好大的口氣!
申繼華是市骨科醫院的扛把子,畢業於燕北醫科大學,做過交流學者。
在骨科醫院,院長見他也得陪著小心。
五十歲的年紀,正是醫生的黃金年齡,省外還有不少醫院揮舞著鈔票挖人。
申繼華不為所動,出於麵子,推薦了兩個徒弟。
兩個徒弟被省外一家骨科醫院要走了,完全是溢價。
一個醫生的身價,除了畢業學校,師父的聲望起關鍵性作用。
多少人想拜申繼華為師而不可得。
甚至有人在市骨科醫院的樓下,效仿程門立雪,硬是站了兩天、餓了兩天。
申繼華就當不知道、沒看到。
申繼華收徒弟,主要看天賦。
勤奮在他眼中,啥也不是。
骨科是中西醫結合的最好領域。
在這個領域,中西醫的治療理念也最為接近。
所以,作為劍橋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陳長鍵,也曾想拜申繼華為師。
因為怕拒絕,所以陳長健一直沒有說出口。
沒想到,申繼華上來就想收江寒為徒。
申繼華這是第一次動了收徒的念頭。
以前的徒弟,都是求著他的。
今天出門犯衝嗎?
江寒還沒表明態度呢,這個老頭卻橫插一杠子。
我,市骨科醫院的首席專家,收一個實習生為徒弟,卻被人說是不夠格!
真是被氣笑了。
“我不夠格?你說說,我收實習生為徒,需要什麽樣的格?”
餘長海嗬嗬一笑:“你覺得,你的水平比江寒如何?”
從家屬手中拿過片子,揚了揚:
“正骨到這種境界,你能達到嗎?”
申繼華臉色漲紅,搖搖頭說:“我達不到。全省無人達到。”
其實申繼華還想說全國來著。
圍觀的家屬們都吃驚了,這豈不意味著,江寒是全省正骨第一人嗎?
江寒年輕紀紀就這麽厲害了!
今天簡直是太幸運了,幸虧遇到了江寒,否則,孩子也不知道會怎麽樣呢。
餘長海冷笑道:“你想收江寒為徒,是不是搞反了?”
現場,鴉雀無聲。
餘長海的問話無比犀利,如同一根針,直直刺入病灶。
大家都迴過味來了。
這老頭說的話盡管很難聽,不給申繼華的麵子,但人家說的不無道理。
本來,老師的水平就應該比徒弟高。
特別是在收徒弟的時候,老師總不能比徒弟差。
可以允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叫傳承加弘揚。
但是,江寒現在是“青”,你申繼華是“藍”。
你怎麽好意思是收人家為徒弟?
甚至,這就有些“撿現成”、佔便宜的嫌疑。
申繼華本來沒有這個意思,隻是出於一種思維定勢,看到潛力大的年輕人就想收入門下。
被這個老頭一問,申繼華隻覺得臉上發燒、背上出汗。
這要是細細深究,恐怕還會上升到人品、道德這個層次。
再一看這老頭,申繼華感到似乎在哪裏見過。
“你是誰啊,憑什麽在我們醫院大唿小叫的?”
陳子健看不過去了,想替申繼華解圍。
餘長海負手而立,扭過頭去,不屑於迴答。
江寒馬上介紹道:“申主任,這是燕北醫科大學教授,燕北醫大附屬醫院專家,餘長海餘教授。”
申繼華脫口而出:“餘教授,呀,是您,是您來了!”
餘長海轉過身:“你認識我?”
“餘教授,您給我們上過課,中醫基礎,是在大一的時候。”申繼華有些激動。
陳子健從國外迴來,沒聽過餘長海的名頭,於是搜了一下。
一看,這老頭,不得了!
申繼華馬上介紹:“餘教授,既上講堂,又下臨床,真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陰陽九針的傳人,京城第一針!”
餘長海的臉色稍霽。
沒想到在這裏遇到自己的學生。
就中醫來講,老師與師父、學生與徒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申繼華明白了,餘長海說他不夠格,那肯定是不夠格。
因為餘長海的“格”,遠遠要高於他申繼華。
剛才的惱怒消失了,一絲疑惑又上來了。
難道,餘長海是想親自收江寒為徒弟?
完全是可能的,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見了好苗子,誰都想往自家地裏栽。
在中醫人看來,好為人師,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好為人師,就意味著此人不封閉,廣收徒,肯傳授。
把醫術傳給更多的人,就可以救更多的人,可謂是功德無量。
“江寒,你真是好運氣!”申繼華說道:“好好把握,餘教授輕易不收徒!”
陳子健羨慕得眼睛發光,發紅光。
江寒真是走了狗屎運呐。
自己想拜申繼華為師,沒好意思說出口。
申繼華想收江寒為徒,哪知道半路殺出一個大佬。
大佬要親自收江寒為徒!
這是要一飛衝天、一鳴驚人的節奏!
“江寒,傻站著做什麽?”陳子健替江寒著急了:“快拜師啊,拜餘教授為師!”
餘長海忽然變了臉色,朝申繼華和陳子健瞪起了眼:
“瞎說什麽?拜我為師?”
申繼華和陳子健立馬有一種拍馬屁拍到馬蹄上的感覺。
感情,餘長海沒有收江寒為徒的打算!
申繼華無語了,你沒有收江寒為徒的打算,又為何不讓我收?
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的水平低?
餘長海說道:“拜我為師,我同樣不夠格啊。”
啊,就連餘長海都覺得水平不如江寒,不能當他的師父。
那麽,自己更不夠格了。
“餘老師,您真是謙虛了。”
申繼華感到,江寒在正骨方麵超過了餘長海,但中醫的門類很多,餘長海足可以當江寒的師父。
餘長海又道:“我不是在謙虛。因為,我的師父是江寒。”
啊?嘶!
餘長海,不是在開玩笑吧?
申繼華知道餘長海最為擅長的是針灸,難道餘長海要跟著江寒學正骨?
六十多歲的人了,輕易涉足別的領域,也難以取得大的成就。
這把年紀,就應該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精耕細作、精益求精。
像餘長海這種功成名就的大家,應該把自己的長板拉長,而不是把自己的短板補齊。
餘長海看出了申繼華的疑惑,說道:“本以為我的陰陽九針獨步天下,哪知道在師父麵前,都成了小兒科。”
江寒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
因為他要去給千盛和的母親王月英老人複診。
一聽給王月英老人複診,餘長海來勁了:“我也去,剛好再試試燒天火、透心涼。”
燒天火、透心涼?
申繼華當然聽說過,餘長海居然會這種針法?
餘長海說“再試試”,這說明餘長海是剛學會!
這麽說來,江寒就是餘長海的師父,並且教會了他這種上古針法。
震驚!
除了震驚,還是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