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過來看,這砂鍋沒什麽不妥呀?
“這個鍋,熬的藥,糊了!”
江寒說完,把鍋底裝藥的袋子拿起。
藥袋的底部糊了。
鍋底也明顯有一小片黑色的痕跡。
“千江月,你啥也不會,還要逞能!藥袋下鍋前,必須要放筷子,就是防止藥袋粘在鍋底。”
趙小麥生氣地說。
為了提高藥效,江寒基本上把抓來的中藥粉碎研磨,裝到一個布袋中。
用一次性筷子綁成十字架放在鍋底,同時必須看著,防止糊鍋。
此外,還必須把藥袋翻一翻,確保把藥煎透。
藥袋的底部糊了,這證明,藥袋連翻都沒有翻。
這樣煎出的藥,一是不透,藥力不足。
二是變糊,藥性都變了。
這對其他身體壯實的年輕人來講,可能不算什麽。
可是這對於一個死裏逃生、身體極度虛弱、仍處於昏睡狀態的老人來講,無異於是重大失誤。
“我奶奶,是不是醒不來了?”
千江月頓時哭出了聲:“江寒,你一定要想個辦法!你一定可以的!”
怎麽辦?
江寒想起了虛擬醫學實驗室。
真不行,再把老人虛擬轉化一次,拉進虛擬醫學實驗室。
看看下一步到底如何做。
不就是花費100點經驗值嗎?
江寒走進裏屋,關上了房門。
外麵的人都等著,默然不語。
千江月趴到床沿上,拉著奶奶的手,輕輕啜泣。
江寒進入係統,調出虛擬醫學實驗室。
正想將王月英老人再次虛擬轉化時,卻發現係統無動於衷。
100點經驗值也沒有減少,實驗室裏沒有虛擬人體。
虛擬實驗室壞了?難道也需要定期檢修不成?
【叮,溫馨提示:人體虛擬轉化,每人隻能使用一次。】
壞了,老人虛擬轉化不成,就做不成試驗!
【叮,溫馨提示:可使用係統求助一次,需消費50點經驗值。是否求助?】
江寒鬆了一口氣,總算可以求助。
要不然,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辦了。
“求助!”
【叮,消耗5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729點。】
【叮,溫馨提示:笠翁本草、李漁七藥。】
笠翁本草、李漁七藥?
就這八個字?
花了50點經驗值,得到這八個字?
江寒迅速從腦海裏搜索,找到了八個字的出處。
清代文學家李漁,號笠翁,寫了一本《閑情偶寄》。
書中專設了頤養部闡述“卻病”與“療病”,這部分內容他自稱為《笠翁本草》。
李漁在書中強調:無病不可自醫、無物不可當藥。
其中他首次提出,用“七藥”來治人的情誌不遂等病證。
七種藥是:
本性酷好之物;
其人急需之物;
一生鍾愛之人;
一生未見之物;
平時契慕之人;
素常樂為之事;
生平痛惡之物。
不得不說,這“七藥”從一定程度上講,就是心理上的暗示或情緒上的刺激。
這種治法,聽起來玄而又玄。
係統既然提示了,那麽,這七種藥必定會對老人起作用。
那就出去問一問,搞清楚老人平時的喜好再采取措施。
江寒拉開房門,幾道目光刷刷地掃了過來。
上次,江寒就是把自己關在裏屋,出來時整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了。
這次,大家並沒有看出什麽。
因為,江寒的心裏也不是很有底氣。
江寒坐到病床邊,開始了不同尋常的“問診”。
老人未醒,自然問不得什麽結果。
隻能問千盛和、何利萍和千江月。
“老人平時最喜歡什麽,比如說什麽東西不離手?”
三人互相看了看,都搖搖頭,好像沒有什麽特別喜歡的東西。
“老人最急,呃,”江寒自己都問不下去了。
年過七旬,有什麽急需之物?
再想一想,一生未見之物,就算拿到老人眼前,她也看不見啊。
素常樂為之事,比如老人喜歡種花養草,現在躺在病床上,怎麽種,怎麽養?
更不要說生平痛惡之物了。
“老人一生最愛的人是誰?”江寒問道。
“是我。”千江月說道。
江寒心中一動,“江月,你奶奶最喜歡聽的音樂是什麽?”
千江月一臉茫然,奶奶平時喜歡音樂嗎?好像沒印象。
千盛和答道:“大海航行靠舵手!”
“江月,就唱這個,給你奶奶唱,用心唱。”
千江月居然不會唱這首歌,趙小麥馬上搜了出來。
千江月現學現唱。
但,千江月唱了兩遍,老人也沒什麽反應。
“江寒,這是五音療疾嗎?但是,五音療疾,也得聽得懂啊。”周宏坤說完,搖了搖頭。
不對,一定是自己沒找到方法。
“老人一生最鍾愛的人,還有誰?”
江寒此時已經排除了千江月這個選項。
老人肯定是喜歡千江月的,這就是隔代親。
但千江月出生之前呢?
“江月,你爺爺是什麽時候去世的?”
“兩年前去世的。”
“你爺爺奶奶是什麽時候結的婚?”
千盛和說道:“我爸比我媽大三歲,我媽20歲時結的婚。”
江寒明白了,王月英老人最鍾愛的人,是她的老伴。
“江月,你有沒有你爺爺的錄像、錄音?”江寒問道。
千盛和說道:“我手機裏有。”
“調出來,看看。”
江寒拿出手機,有好幾段錄像,時間還不短。
循環,播放!
“爺爺,快,許個願!”千江月在爺爺的生日家庭宴會上說道。
“好。”
“爺爺,你許的什麽願,說出來嘛。”
“我說,月英,咱兩人再活二十年,每年到青年洞一起許願,在我們相識的地方許願最靈。”
“青年洞是哪裏?”還是千江月在問。
“那是我和你奶奶第一次見麵的地方,那時我是技術員,你奶奶是鐵姑娘隊的副隊長,我們多少年沒聽過鐵錘聲、放炮聲了。”
倒迴去,江寒又放了一遍。
驀地發現,老人的眼皮微微有些顫動。
趙小麥拿出手機,找出了視頻。
這是一部老電影。
畫麵正是那個熱情似火的年代。
那個時候的人們,餓著肚子,唱著豪邁的歌曲,開山挖洞,修渠引水。
最後,他們用最原始的方式,成就了世界第八大奇跡——人工天河紅旗渠。
叮叮當當,叮叮當當,視頻裏的鐵姑娘們喊著整齊的號子,掄錘打釺。
幾個技術員在大聲喊叫,還伴隨著遠處開山放炮的聲音。
老人的眼睛,一瞬間睜開了!
江寒不禁湧出熱淚,紅旗渠,世界第八大奇跡!
當年親手締造第八大奇跡的鐵姑娘王月英,被奇跡喚醒了!
是奇跡,創造了奇跡!
“這個鍋,熬的藥,糊了!”
江寒說完,把鍋底裝藥的袋子拿起。
藥袋的底部糊了。
鍋底也明顯有一小片黑色的痕跡。
“千江月,你啥也不會,還要逞能!藥袋下鍋前,必須要放筷子,就是防止藥袋粘在鍋底。”
趙小麥生氣地說。
為了提高藥效,江寒基本上把抓來的中藥粉碎研磨,裝到一個布袋中。
用一次性筷子綁成十字架放在鍋底,同時必須看著,防止糊鍋。
此外,還必須把藥袋翻一翻,確保把藥煎透。
藥袋的底部糊了,這證明,藥袋連翻都沒有翻。
這樣煎出的藥,一是不透,藥力不足。
二是變糊,藥性都變了。
這對其他身體壯實的年輕人來講,可能不算什麽。
可是這對於一個死裏逃生、身體極度虛弱、仍處於昏睡狀態的老人來講,無異於是重大失誤。
“我奶奶,是不是醒不來了?”
千江月頓時哭出了聲:“江寒,你一定要想個辦法!你一定可以的!”
怎麽辦?
江寒想起了虛擬醫學實驗室。
真不行,再把老人虛擬轉化一次,拉進虛擬醫學實驗室。
看看下一步到底如何做。
不就是花費100點經驗值嗎?
江寒走進裏屋,關上了房門。
外麵的人都等著,默然不語。
千江月趴到床沿上,拉著奶奶的手,輕輕啜泣。
江寒進入係統,調出虛擬醫學實驗室。
正想將王月英老人再次虛擬轉化時,卻發現係統無動於衷。
100點經驗值也沒有減少,實驗室裏沒有虛擬人體。
虛擬實驗室壞了?難道也需要定期檢修不成?
【叮,溫馨提示:人體虛擬轉化,每人隻能使用一次。】
壞了,老人虛擬轉化不成,就做不成試驗!
【叮,溫馨提示:可使用係統求助一次,需消費50點經驗值。是否求助?】
江寒鬆了一口氣,總算可以求助。
要不然,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辦了。
“求助!”
【叮,消耗50點經驗值。總經驗值:729點。】
【叮,溫馨提示:笠翁本草、李漁七藥。】
笠翁本草、李漁七藥?
就這八個字?
花了50點經驗值,得到這八個字?
江寒迅速從腦海裏搜索,找到了八個字的出處。
清代文學家李漁,號笠翁,寫了一本《閑情偶寄》。
書中專設了頤養部闡述“卻病”與“療病”,這部分內容他自稱為《笠翁本草》。
李漁在書中強調:無病不可自醫、無物不可當藥。
其中他首次提出,用“七藥”來治人的情誌不遂等病證。
七種藥是:
本性酷好之物;
其人急需之物;
一生鍾愛之人;
一生未見之物;
平時契慕之人;
素常樂為之事;
生平痛惡之物。
不得不說,這“七藥”從一定程度上講,就是心理上的暗示或情緒上的刺激。
這種治法,聽起來玄而又玄。
係統既然提示了,那麽,這七種藥必定會對老人起作用。
那就出去問一問,搞清楚老人平時的喜好再采取措施。
江寒拉開房門,幾道目光刷刷地掃了過來。
上次,江寒就是把自己關在裏屋,出來時整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了。
這次,大家並沒有看出什麽。
因為,江寒的心裏也不是很有底氣。
江寒坐到病床邊,開始了不同尋常的“問診”。
老人未醒,自然問不得什麽結果。
隻能問千盛和、何利萍和千江月。
“老人平時最喜歡什麽,比如說什麽東西不離手?”
三人互相看了看,都搖搖頭,好像沒有什麽特別喜歡的東西。
“老人最急,呃,”江寒自己都問不下去了。
年過七旬,有什麽急需之物?
再想一想,一生未見之物,就算拿到老人眼前,她也看不見啊。
素常樂為之事,比如老人喜歡種花養草,現在躺在病床上,怎麽種,怎麽養?
更不要說生平痛惡之物了。
“老人一生最愛的人是誰?”江寒問道。
“是我。”千江月說道。
江寒心中一動,“江月,你奶奶最喜歡聽的音樂是什麽?”
千江月一臉茫然,奶奶平時喜歡音樂嗎?好像沒印象。
千盛和答道:“大海航行靠舵手!”
“江月,就唱這個,給你奶奶唱,用心唱。”
千江月居然不會唱這首歌,趙小麥馬上搜了出來。
千江月現學現唱。
但,千江月唱了兩遍,老人也沒什麽反應。
“江寒,這是五音療疾嗎?但是,五音療疾,也得聽得懂啊。”周宏坤說完,搖了搖頭。
不對,一定是自己沒找到方法。
“老人一生最鍾愛的人,還有誰?”
江寒此時已經排除了千江月這個選項。
老人肯定是喜歡千江月的,這就是隔代親。
但千江月出生之前呢?
“江月,你爺爺是什麽時候去世的?”
“兩年前去世的。”
“你爺爺奶奶是什麽時候結的婚?”
千盛和說道:“我爸比我媽大三歲,我媽20歲時結的婚。”
江寒明白了,王月英老人最鍾愛的人,是她的老伴。
“江月,你有沒有你爺爺的錄像、錄音?”江寒問道。
千盛和說道:“我手機裏有。”
“調出來,看看。”
江寒拿出手機,有好幾段錄像,時間還不短。
循環,播放!
“爺爺,快,許個願!”千江月在爺爺的生日家庭宴會上說道。
“好。”
“爺爺,你許的什麽願,說出來嘛。”
“我說,月英,咱兩人再活二十年,每年到青年洞一起許願,在我們相識的地方許願最靈。”
“青年洞是哪裏?”還是千江月在問。
“那是我和你奶奶第一次見麵的地方,那時我是技術員,你奶奶是鐵姑娘隊的副隊長,我們多少年沒聽過鐵錘聲、放炮聲了。”
倒迴去,江寒又放了一遍。
驀地發現,老人的眼皮微微有些顫動。
趙小麥拿出手機,找出了視頻。
這是一部老電影。
畫麵正是那個熱情似火的年代。
那個時候的人們,餓著肚子,唱著豪邁的歌曲,開山挖洞,修渠引水。
最後,他們用最原始的方式,成就了世界第八大奇跡——人工天河紅旗渠。
叮叮當當,叮叮當當,視頻裏的鐵姑娘們喊著整齊的號子,掄錘打釺。
幾個技術員在大聲喊叫,還伴隨著遠處開山放炮的聲音。
老人的眼睛,一瞬間睜開了!
江寒不禁湧出熱淚,紅旗渠,世界第八大奇跡!
當年親手締造第八大奇跡的鐵姑娘王月英,被奇跡喚醒了!
是奇跡,創造了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