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說著,已經氣衝衝地往外而去,才走了沒有兩步,迎麵便撞上了同樣氣喘籲籲的羽化道人。
“師祖。”
“我聽說有人送了信來?”
二皇子答應一聲,將手中的書信交給羽化道人,義正言辭,接著道,“信中分明已經說明,母後和晉王叔,便是在晉禦風的手中。我正準備去瞧瞧,有了這封書信,晉禦風這無恥之徒,還準備怎麽抵賴!”
羽化道人沒有答話,隻是將那書信仔細端詳了一番,卻緩緩搖頭,“不是晉禦風!”
之前,羽化道人便堅信,不是晉禦風綁架了蕭歌和宇文席,已經引起了二皇子的不滿,此刻見他,竟然又是這般肯定,二皇子的麵色驟然便陰沉了下來。
“師祖,你到底為什麽就這麽相信晉禦風?難道說,是母後自己來告訴你,此事不是晉禦風所為嗎?”
聽出了二皇子言語之中的怒色,羽化道人隻是抬眼隨意掃視了他一圈,並未露出絲毫惱怒之色。
“你瞧這個。”
羽化道人說著,指了指書信之中的一個字。
“吾。怎麽了?”
二皇子忍不住瞥了羽化道人一眼,心中暗自思忖,道人該不會是覺得他看不懂這個字吧?
“你瞧瞧,這字有什麽奇怪的地方?”
聽到這話,二皇子更是不解。
他和胡瓊蕊對視一眼,二人紛紛湊上前,盯著那“吾”字。
看了好一會兒,胡瓊蕊率先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這個字的下邊應該是全封口的,可是,這個‘吾’字,卻沒有封口。”
因為小時候學習大梁的字體,胡瓊蕊在字體方麵,有著異乎常人的敏銳度。
聽到她這麽說,二皇子才湊近細看,果真如此。
“許是因為母後寫這書信的時候,一時情急,便寫成了這幅樣子。”
這次,不用羽化道人否認,胡瓊蕊先搖搖頭,“不會的。”
她揚手指了指信中其他幾個“吾”字,“若是那樣,那這些吾字也該是一個樣子。可是,卻隻有這一個有此等問題。絕對不會是一時情急。應該是故意的。”
聽到胡瓊蕊的這一番分析,羽化道人十分錯愕地望著她,倒是露出了驚訝之色。
萬萬也想不到,一個瞧著如此柔柔弱弱的女子,若是分析起事情來,竟然這般頭頭是道。
“沒錯。”
羽化道人讚賞地盯著胡瓊蕊,點了點頭,再度望向二皇子,低聲道,“蕭歌兒時,我在她府上教授武藝。我們曾經玩過一個被綁架的遊戲。那個時候,我便告訴她,若是有一日,她被人綁架了,可以要求綁匪寫一封書信來。書信之中,約定了吾字出現的不同方式。有的是上邊的一橫不冒頭,有的是下邊的口子不封口,每一個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羽化道人接過二皇子手中的書信,點動兩下,“這個不封口,便代表了綁架之事有詐,細思方可行動。”
二皇子和胡瓊蕊對視一眼,兩人皆露出了原來如此的神色。
像他們這樣,從小便是錦衣玉食長大的人,實在是難以想象,行走江湖,竟然還會有這樣的準備和方式。
“那若是按照這個方式,母後是想要告訴我們,晉禦風耍詐?”
羽化道人再度搖頭。
“不僅僅是吾字的書寫方式,還有其他字的書寫方式,也都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比如說這封信中,所出現的‘爾’字,這筆豎並未與橫相交,證明綁架之人乃是相熟之人或者有過交集的人,且此人並未仇敵。”
二皇子還在發蒙。可胡瓊蕊卻已經明白了什麽。
“所以,道人你推斷,不是晉禦風綁架了母後和晉王叔?因為晉禦風與大梁使者團結仇,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所以,母後采用這樣的方式,告訴您,綁架之人並非仇敵,所以就不是晉禦風。”
聽上去彎彎繞繞,十分難懂,就連二皇子都有些不知所措,實在是不大明白,這些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可羽化道人卻立即點頭。
“對。”
他盯著那紙張,思量了許久,冷笑一聲。
“我聽說,大長老府上,有一日十分擅長模仿人的筆跡?”
聞言,胡瓊蕊麵色一頓,唇角也向下撇了撇,雖然心中不悅,卻不得不點頭。
“是。”
“看來,我們該去見見這位大長老了。”
“胡傑?”
二皇子錯愕的目光,在胡瓊蕊的身上掃視了一圈,又落在羽化道人身上,“道人為何懷疑是他?”
“不是懷疑,隻是推論。這封書信,雖然極力模仿了蕭歌的筆跡,可是,口吻卻不像是她寫的。”
二皇子又仔細地讀了一遍書信,也緩緩點頭。
“可也未必就是大長老府上的人所為。這都城之中,天南地北,各地的人都有。何況,如今晉禦風還在都城之內。他身為吐蕃的將軍,身邊自然也有不少能人巧士。”
知道胡瓊蕊是急著要為皇族辯駁,羽化道人並不接話,依舊研究著那封書信。
倒是二皇子,握住她的手腕,輕輕拍動兩下,安慰兩句,“師祖不是這個意思。隻是現下,唯一知道的便是胡傑身邊有這樣的人罷了。”
胡瓊蕊聽到這話,雖然心中依舊不悅,嘟著嘴,卻也不再多言。
“二皇子,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去胡傑府上瞧瞧吧。”
說著,羽化道人將那封書信折疊好,就要往外而去。
便在此時,卻見一群禦林軍衝入了院中,將整個院子都團團包圍起來。
胡瓊蕊見狀,也顧不得生氣,幾步走上前,將羽化道人和二皇子都攔在自己身後,盯著衝進院中的禦林軍首領。
“杜統領,你這是要做什麽?”
“郡主。”
杜統領對胡瓊蕊拱手行禮,有些為難的打量了兩眼羽化道人和二皇子,這才壓低了聲音,輕聲道,“吐蕃晉禦風晉將軍的住處丟了一樣東西,求到了咱們聖上麵前。聖上著我來尋找此物。”
“放肆!他丟東西,關我大梁何事?”二皇子厲聲嗬斥。
“師祖。”
“我聽說有人送了信來?”
二皇子答應一聲,將手中的書信交給羽化道人,義正言辭,接著道,“信中分明已經說明,母後和晉王叔,便是在晉禦風的手中。我正準備去瞧瞧,有了這封書信,晉禦風這無恥之徒,還準備怎麽抵賴!”
羽化道人沒有答話,隻是將那書信仔細端詳了一番,卻緩緩搖頭,“不是晉禦風!”
之前,羽化道人便堅信,不是晉禦風綁架了蕭歌和宇文席,已經引起了二皇子的不滿,此刻見他,竟然又是這般肯定,二皇子的麵色驟然便陰沉了下來。
“師祖,你到底為什麽就這麽相信晉禦風?難道說,是母後自己來告訴你,此事不是晉禦風所為嗎?”
聽出了二皇子言語之中的怒色,羽化道人隻是抬眼隨意掃視了他一圈,並未露出絲毫惱怒之色。
“你瞧這個。”
羽化道人說著,指了指書信之中的一個字。
“吾。怎麽了?”
二皇子忍不住瞥了羽化道人一眼,心中暗自思忖,道人該不會是覺得他看不懂這個字吧?
“你瞧瞧,這字有什麽奇怪的地方?”
聽到這話,二皇子更是不解。
他和胡瓊蕊對視一眼,二人紛紛湊上前,盯著那“吾”字。
看了好一會兒,胡瓊蕊率先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這個字的下邊應該是全封口的,可是,這個‘吾’字,卻沒有封口。”
因為小時候學習大梁的字體,胡瓊蕊在字體方麵,有著異乎常人的敏銳度。
聽到她這麽說,二皇子才湊近細看,果真如此。
“許是因為母後寫這書信的時候,一時情急,便寫成了這幅樣子。”
這次,不用羽化道人否認,胡瓊蕊先搖搖頭,“不會的。”
她揚手指了指信中其他幾個“吾”字,“若是那樣,那這些吾字也該是一個樣子。可是,卻隻有這一個有此等問題。絕對不會是一時情急。應該是故意的。”
聽到胡瓊蕊的這一番分析,羽化道人十分錯愕地望著她,倒是露出了驚訝之色。
萬萬也想不到,一個瞧著如此柔柔弱弱的女子,若是分析起事情來,竟然這般頭頭是道。
“沒錯。”
羽化道人讚賞地盯著胡瓊蕊,點了點頭,再度望向二皇子,低聲道,“蕭歌兒時,我在她府上教授武藝。我們曾經玩過一個被綁架的遊戲。那個時候,我便告訴她,若是有一日,她被人綁架了,可以要求綁匪寫一封書信來。書信之中,約定了吾字出現的不同方式。有的是上邊的一橫不冒頭,有的是下邊的口子不封口,每一個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羽化道人接過二皇子手中的書信,點動兩下,“這個不封口,便代表了綁架之事有詐,細思方可行動。”
二皇子和胡瓊蕊對視一眼,兩人皆露出了原來如此的神色。
像他們這樣,從小便是錦衣玉食長大的人,實在是難以想象,行走江湖,竟然還會有這樣的準備和方式。
“那若是按照這個方式,母後是想要告訴我們,晉禦風耍詐?”
羽化道人再度搖頭。
“不僅僅是吾字的書寫方式,還有其他字的書寫方式,也都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比如說這封信中,所出現的‘爾’字,這筆豎並未與橫相交,證明綁架之人乃是相熟之人或者有過交集的人,且此人並未仇敵。”
二皇子還在發蒙。可胡瓊蕊卻已經明白了什麽。
“所以,道人你推斷,不是晉禦風綁架了母後和晉王叔?因為晉禦風與大梁使者團結仇,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所以,母後采用這樣的方式,告訴您,綁架之人並非仇敵,所以就不是晉禦風。”
聽上去彎彎繞繞,十分難懂,就連二皇子都有些不知所措,實在是不大明白,這些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可羽化道人卻立即點頭。
“對。”
他盯著那紙張,思量了許久,冷笑一聲。
“我聽說,大長老府上,有一日十分擅長模仿人的筆跡?”
聞言,胡瓊蕊麵色一頓,唇角也向下撇了撇,雖然心中不悅,卻不得不點頭。
“是。”
“看來,我們該去見見這位大長老了。”
“胡傑?”
二皇子錯愕的目光,在胡瓊蕊的身上掃視了一圈,又落在羽化道人身上,“道人為何懷疑是他?”
“不是懷疑,隻是推論。這封書信,雖然極力模仿了蕭歌的筆跡,可是,口吻卻不像是她寫的。”
二皇子又仔細地讀了一遍書信,也緩緩點頭。
“可也未必就是大長老府上的人所為。這都城之中,天南地北,各地的人都有。何況,如今晉禦風還在都城之內。他身為吐蕃的將軍,身邊自然也有不少能人巧士。”
知道胡瓊蕊是急著要為皇族辯駁,羽化道人並不接話,依舊研究著那封書信。
倒是二皇子,握住她的手腕,輕輕拍動兩下,安慰兩句,“師祖不是這個意思。隻是現下,唯一知道的便是胡傑身邊有這樣的人罷了。”
胡瓊蕊聽到這話,雖然心中依舊不悅,嘟著嘴,卻也不再多言。
“二皇子,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去胡傑府上瞧瞧吧。”
說著,羽化道人將那封書信折疊好,就要往外而去。
便在此時,卻見一群禦林軍衝入了院中,將整個院子都團團包圍起來。
胡瓊蕊見狀,也顧不得生氣,幾步走上前,將羽化道人和二皇子都攔在自己身後,盯著衝進院中的禦林軍首領。
“杜統領,你這是要做什麽?”
“郡主。”
杜統領對胡瓊蕊拱手行禮,有些為難的打量了兩眼羽化道人和二皇子,這才壓低了聲音,輕聲道,“吐蕃晉禦風晉將軍的住處丟了一樣東西,求到了咱們聖上麵前。聖上著我來尋找此物。”
“放肆!他丟東西,關我大梁何事?”二皇子厲聲嗬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