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聿西對著圍觀的所有人拱拱手,又往啟吟的方向輕笑一聲:“啟兄弟,怎辨真假?”
啟吟站起身來,上下打量著這個青衫聿西,又看了看將畫軸卷起來,握在身後的黑衣聿西。
他瞧不出分別,此時兩人一個輕笑,一個謔笑,神色容貌裏外都透露出一股紈絝的意味。
啟吟不否認這聿西是個可結交的青年才俊,但其出身名門,一擲千金也好,恃才傲物也罷,都看得出他是個自視甚高又輕浮的人。
他盯著這二人的眉目,依舊看不出絲毫差別,已經做到真假難辨,甚至於那青衫聿西也有洗靈境的實力,不由得對魏書輕讚了一聲,又暗自嘀咕了自己畫的大雁少了一分神似。
魏書輕收了那個盛墨的小碗,拍拍衣袖對聿西說道:“時間過去這麽久,想必你也畫好佳作了吧?”
聿西則不以為然,將畫軸握在身後,軒然應道:“我畫的東西變化萬千,還未變化到眾人看得見的地步,稍等片刻後我再以頌神術請它出來,勝負立分。”
圍觀群眾嘩然,都以為他在胡說八道。
在宣紙上用墨水畫過一遍的東西,如何做到自己能自塑其形,在被點化之前就能自作主張?
聿西環視嘈雜的眾人,擺手示意他們安靜,又道:“隻不過我隻有洗靈境,憑我一個人無法將它點化。諸位想要見識仙家真跡的,不妨祝我一臂之力,有能力點化此畫者,可得三十金珠。”
隻見他在收錄陣裏取出三十枚黃澄澄的金珠,其製式盡皆可作一百兩黃金,絕無假冒。
啟吟也和那些圍觀的強者一樣麵露異色,這聿西果然出身顯貴,動輒千兩黃金拋出,又深覺他對自己的畫信心十足,勝券在握。
他看著這些有幾分實力才來魚淵樓的客商和念力師,見他們個個躍躍欲試很是滿意,又湊近啟吟,麵色不變對他低聲說道:“啟吟兄弟,你知道藍魚燈嗎?”
啟吟見他鬼鬼祟祟,於是也壓低聲音笑看著圍觀眾人,問道:“藍魚燈?和這魚淵樓有什麽關聯嗎?”
聿西見他年紀比自己還小,料定他不知道這些隱秘,於是緩緩說道:“魚淵樓有五層,最底下這一層都是些小本生意,二樓則是一家酒家。而三樓往上,才是真正鑒寶的地方。”
他頓了頓又道:“可惜魚淵樓有死規矩,有些本事和錢財的人可以進一二層,而三樓卻必須展露通天境以上的實力,我恰好上不去。”
啟吟不以為意,繼續追問道:“可這又和藍魚燈有什麽關聯?”
聿西取出一個小小包裹,掩著厚大袖子悄悄遞給啟吟,啟吟會意,連忙將其收進手腕上的收錄陣裏。
他繼而說道:“啟吟兄弟身上有奇異之處能媲美通天境,又不像那等媚俗之人,所以我托你幫我上三樓,買下一盞藍魚燈。等到了隔天午夜,再和我相聚白龍井,商議妙事。”
啟吟瞧著他不懷好意的笑容,心裏有些發怵,但符夜卻興致勃勃嚷著要上魚淵樓找樂子。
他心中計較一番,暗想包裹裏是購買藍魚燈的貨款,於是點頭答應。
聿西見狀心情大好,“並非讓兄弟為我跑腿,隻是我此行出來曆練隻身一人,缺個幫手。等你到了三樓上,你就知道新奇和好處絕對少不了。”
“聿兄不怕我得了藍魚燈就跑了?”
“我信得過你。”
......
他看得出這對兄妹此行是來湊熱鬧,果然指出最熱鬧的地方後幾句話便答應下來,於是他退迴原地,等待畫軸裏的東西把自己畫好。
一盞茶時間過去,眾人看著那擺在座位前的三十枚金珠個個心急火燎,連連催促聿西開卷讓大家見識。
聿西借著這個噱頭,幾乎將整個魚淵樓底層的看客吸引過來,一些沒了顧客的商販幹脆下了座位,也聚集過來,看他賣弄。
他重申一遍原話,讓新來的念力師們盡皆明白他的用意,這才將那卷點山瓷掛在迴廊一條盤龍柱上,做了個請勢。
“諸位使用頌神術,將念力打在點山瓷紙麵上,精通頌神法門的高手,便能將其點化成真。”
魏書輕聞言第一個走上前來,不屑道:“誰知道你小子實力如此不濟,需得別人相幫才能讓畫顯形。不過我修為已是通天境,自然不會占後輩小生的便宜,且看老夫如何用畫法將它點化。”
隻見他雙袖一抖,兩隻幹枯手掌布滿藍色念力,十指在空中淩亂舞動,或握或點頃刻間畫出一方小小的陣圖。
啟吟一看便知這是適才藏在碗中的那個陣圖,猜想畫法和唱法一樣,也是需要運用太和原音圖那樣的陣圖來輔助才能得其神韻。
那陣圖並不複雜,無非是星軌紋相互結合組成,但星軌並非默然不動,也不是五座三十星那般明確,而是時時刻刻都在運行,囊括周天所有星辰。
傳說天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分立八極,既要與八大屬性暗合又要對應天上星位,創造陣圖的人須要統攝八極、中樞和近萬天穹邊角才能創造出新的陣圖,故而越高級的陣圖往往越複雜,沒有施術者在一旁解說,啟吟左看右看也瞧不出奧妙,也不能在一瞬間記清這些星軌。
那陣圖浮在半空,被魏書輕奮力一指,大喝“頑石點頭”,便見一道幽藍冷光從陣圖中樞射出,撞進點山瓷裏。
那魏書輕嘴上說得輕巧,其實施展畫法陣圖時調用了三四成的念力,既是看重聿西的身世實力也是不願在眾人麵前出糗。
隻一瞬間啟吟便感覺到這老者氣息萎靡,料想他前後施展兩次畫法,念力的消耗很是不低,而這也是唱法強大的地方,借助神名的唱法對施術者的要求,更多是在領悟能力和神明賜福上,反倒對個人的修為和念力沒太大要求。
那道念力打入點山瓷中,激蕩一圈恐怖威能,點山瓷紋絲不動而眾人落腳之地顫了兩顫,盡皆被魏書輕的奮力一招震懾,暗道此僚有幾分手段。
在座諸位雖多是四通境,然而通天境的卻很少,所以能上三樓的人寥寥無幾。
然而那念力如泥牛入海,點山瓷上一片空白,什麽也沒有顯現。
魏書輕氣急,一口老血險些吐出來,冷哼一聲退下,任由更多人上前嚐試。
啟吟坐在迴廊邊上,一邊和符夜講解,說得天花亂墜,一邊向走近過來的聿西打聽點山瓷的不凡之處,無奈聿西故作神秘沒有告訴他,隻好閑聊起一些羽衣部落的趣事。
不消幾盞茶時間,那些興致衝衝的看客書畫唱輪番上陣,也盡皆敗下陣來,點山瓷後的廊柱被源源不斷的氣息壓迫和衝擊,已經朱漆崩落搖搖欲墜,而紙麵上隻是多出一條墨色毛聳聳長尾,像是墨水滴落池中淡開又緩緩遊動,仿佛活物。
啟吟見沒人能將它喚出來,於是自告奮勇,也走上前去。
圍觀者以為他要動用地靈的力量,卻見他優哉遊哉,對著點山瓷念了一句不倫不類的唱詞:“玉餮修甄入瓷甌,高閣桓柱不勝羞。狐仙戲水趁夜近,化池蘸筆是青丘。”
聿西麵色一變,死死盯著啟吟,卻猜不透這淺笑的少年如何知道化池。
話音剛落,一陣雲煙突兀出現在魚淵樓裏,迷迷蒙蒙如夢如幻。
卻聽到輕輕一聲狐嘶,一隻巨狐坐在迴廊之間,謔笑地看著啟吟。
啟吟站起身來,上下打量著這個青衫聿西,又看了看將畫軸卷起來,握在身後的黑衣聿西。
他瞧不出分別,此時兩人一個輕笑,一個謔笑,神色容貌裏外都透露出一股紈絝的意味。
啟吟不否認這聿西是個可結交的青年才俊,但其出身名門,一擲千金也好,恃才傲物也罷,都看得出他是個自視甚高又輕浮的人。
他盯著這二人的眉目,依舊看不出絲毫差別,已經做到真假難辨,甚至於那青衫聿西也有洗靈境的實力,不由得對魏書輕讚了一聲,又暗自嘀咕了自己畫的大雁少了一分神似。
魏書輕收了那個盛墨的小碗,拍拍衣袖對聿西說道:“時間過去這麽久,想必你也畫好佳作了吧?”
聿西則不以為然,將畫軸握在身後,軒然應道:“我畫的東西變化萬千,還未變化到眾人看得見的地步,稍等片刻後我再以頌神術請它出來,勝負立分。”
圍觀群眾嘩然,都以為他在胡說八道。
在宣紙上用墨水畫過一遍的東西,如何做到自己能自塑其形,在被點化之前就能自作主張?
聿西環視嘈雜的眾人,擺手示意他們安靜,又道:“隻不過我隻有洗靈境,憑我一個人無法將它點化。諸位想要見識仙家真跡的,不妨祝我一臂之力,有能力點化此畫者,可得三十金珠。”
隻見他在收錄陣裏取出三十枚黃澄澄的金珠,其製式盡皆可作一百兩黃金,絕無假冒。
啟吟也和那些圍觀的強者一樣麵露異色,這聿西果然出身顯貴,動輒千兩黃金拋出,又深覺他對自己的畫信心十足,勝券在握。
他看著這些有幾分實力才來魚淵樓的客商和念力師,見他們個個躍躍欲試很是滿意,又湊近啟吟,麵色不變對他低聲說道:“啟吟兄弟,你知道藍魚燈嗎?”
啟吟見他鬼鬼祟祟,於是也壓低聲音笑看著圍觀眾人,問道:“藍魚燈?和這魚淵樓有什麽關聯嗎?”
聿西見他年紀比自己還小,料定他不知道這些隱秘,於是緩緩說道:“魚淵樓有五層,最底下這一層都是些小本生意,二樓則是一家酒家。而三樓往上,才是真正鑒寶的地方。”
他頓了頓又道:“可惜魚淵樓有死規矩,有些本事和錢財的人可以進一二層,而三樓卻必須展露通天境以上的實力,我恰好上不去。”
啟吟不以為意,繼續追問道:“可這又和藍魚燈有什麽關聯?”
聿西取出一個小小包裹,掩著厚大袖子悄悄遞給啟吟,啟吟會意,連忙將其收進手腕上的收錄陣裏。
他繼而說道:“啟吟兄弟身上有奇異之處能媲美通天境,又不像那等媚俗之人,所以我托你幫我上三樓,買下一盞藍魚燈。等到了隔天午夜,再和我相聚白龍井,商議妙事。”
啟吟瞧著他不懷好意的笑容,心裏有些發怵,但符夜卻興致勃勃嚷著要上魚淵樓找樂子。
他心中計較一番,暗想包裹裏是購買藍魚燈的貨款,於是點頭答應。
聿西見狀心情大好,“並非讓兄弟為我跑腿,隻是我此行出來曆練隻身一人,缺個幫手。等你到了三樓上,你就知道新奇和好處絕對少不了。”
“聿兄不怕我得了藍魚燈就跑了?”
“我信得過你。”
......
他看得出這對兄妹此行是來湊熱鬧,果然指出最熱鬧的地方後幾句話便答應下來,於是他退迴原地,等待畫軸裏的東西把自己畫好。
一盞茶時間過去,眾人看著那擺在座位前的三十枚金珠個個心急火燎,連連催促聿西開卷讓大家見識。
聿西借著這個噱頭,幾乎將整個魚淵樓底層的看客吸引過來,一些沒了顧客的商販幹脆下了座位,也聚集過來,看他賣弄。
他重申一遍原話,讓新來的念力師們盡皆明白他的用意,這才將那卷點山瓷掛在迴廊一條盤龍柱上,做了個請勢。
“諸位使用頌神術,將念力打在點山瓷紙麵上,精通頌神法門的高手,便能將其點化成真。”
魏書輕聞言第一個走上前來,不屑道:“誰知道你小子實力如此不濟,需得別人相幫才能讓畫顯形。不過我修為已是通天境,自然不會占後輩小生的便宜,且看老夫如何用畫法將它點化。”
隻見他雙袖一抖,兩隻幹枯手掌布滿藍色念力,十指在空中淩亂舞動,或握或點頃刻間畫出一方小小的陣圖。
啟吟一看便知這是適才藏在碗中的那個陣圖,猜想畫法和唱法一樣,也是需要運用太和原音圖那樣的陣圖來輔助才能得其神韻。
那陣圖並不複雜,無非是星軌紋相互結合組成,但星軌並非默然不動,也不是五座三十星那般明確,而是時時刻刻都在運行,囊括周天所有星辰。
傳說天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分立八極,既要與八大屬性暗合又要對應天上星位,創造陣圖的人須要統攝八極、中樞和近萬天穹邊角才能創造出新的陣圖,故而越高級的陣圖往往越複雜,沒有施術者在一旁解說,啟吟左看右看也瞧不出奧妙,也不能在一瞬間記清這些星軌。
那陣圖浮在半空,被魏書輕奮力一指,大喝“頑石點頭”,便見一道幽藍冷光從陣圖中樞射出,撞進點山瓷裏。
那魏書輕嘴上說得輕巧,其實施展畫法陣圖時調用了三四成的念力,既是看重聿西的身世實力也是不願在眾人麵前出糗。
隻一瞬間啟吟便感覺到這老者氣息萎靡,料想他前後施展兩次畫法,念力的消耗很是不低,而這也是唱法強大的地方,借助神名的唱法對施術者的要求,更多是在領悟能力和神明賜福上,反倒對個人的修為和念力沒太大要求。
那道念力打入點山瓷中,激蕩一圈恐怖威能,點山瓷紋絲不動而眾人落腳之地顫了兩顫,盡皆被魏書輕的奮力一招震懾,暗道此僚有幾分手段。
在座諸位雖多是四通境,然而通天境的卻很少,所以能上三樓的人寥寥無幾。
然而那念力如泥牛入海,點山瓷上一片空白,什麽也沒有顯現。
魏書輕氣急,一口老血險些吐出來,冷哼一聲退下,任由更多人上前嚐試。
啟吟坐在迴廊邊上,一邊和符夜講解,說得天花亂墜,一邊向走近過來的聿西打聽點山瓷的不凡之處,無奈聿西故作神秘沒有告訴他,隻好閑聊起一些羽衣部落的趣事。
不消幾盞茶時間,那些興致衝衝的看客書畫唱輪番上陣,也盡皆敗下陣來,點山瓷後的廊柱被源源不斷的氣息壓迫和衝擊,已經朱漆崩落搖搖欲墜,而紙麵上隻是多出一條墨色毛聳聳長尾,像是墨水滴落池中淡開又緩緩遊動,仿佛活物。
啟吟見沒人能將它喚出來,於是自告奮勇,也走上前去。
圍觀者以為他要動用地靈的力量,卻見他優哉遊哉,對著點山瓷念了一句不倫不類的唱詞:“玉餮修甄入瓷甌,高閣桓柱不勝羞。狐仙戲水趁夜近,化池蘸筆是青丘。”
聿西麵色一變,死死盯著啟吟,卻猜不透這淺笑的少年如何知道化池。
話音剛落,一陣雲煙突兀出現在魚淵樓裏,迷迷蒙蒙如夢如幻。
卻聽到輕輕一聲狐嘶,一隻巨狐坐在迴廊之間,謔笑地看著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