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無戰事,月與人皆醉。


    啟吟三人悠閑的賞著月色,沿著攀城石階,走上了那麵孤立無援的東外城牆。


    雲霧稀薄,星月漫天,整片無盡蒼穹以月亮為中心,一圈圈漣漪般散布著數不盡的星辰,或明或暗,或繁或疏。


    啟吟身在百米城頭上,抬頭望著無垠星海,心中油然升起一探究竟的渴望。


    他低頭對啟留書和母親說道,“爹、娘,你們知道天上星如何來的嗎,為何離我們如此遙遠,卻依舊能被看見,依舊能被念力師感應到?”


    啟留書此時也在抬頭驚歎這繁星點綴的蒼穹,無論他看過幾次,都會讓他生出敬畏和讚歎的情感。


    “我聽理師父說,一開始的星辰是空明神創造,用以光照天下。而後來星辰漸多,則是那些偉大靈魂死後所化。”


    啟留書頓了頓,又感歎道,“可惜,成為了星辰卻永不能輪迴了,高懸天頂,觀照後人便是偉人死後的另一個使命。”


    林悠竹怕啟吟問個沒完,出聲補充道,“我們津庇盧大陸,和天頂的雲海星辰都在同一個世界裏,即便那些能夠飛行的雷族人,也永遠達到不了星辰所在之地。”


    啟吟認真聽著,也聽出了玄妙,恍然大悟說:“那我猜,凡人肉身去不了那裏,但是意識可以與它勾連係合,對不對?”


    林悠竹點頭又搖頭,“我隻知道星辰所在的地方叫作假想界,我們通過意識便能夠穿越現實和假想界的障壁,與那顆指引我們的星辰聯係起來,從此修煉之路便少不了那顆星辰了。”


    啟吟跟從許人新學理,知道很多的學問,他聽母親林悠竹說通過意識能聯通那個虛無飄渺的假想界,卻也知道,一個人一生隻有幾次感應星辰的機會。


    他心中暗想,或許是境界到了,那些亡靈所化的星辰前來指引而已。


    “這些事我們四通境的念力師所知甚少,他日待小吟兒實力遠超爹娘的時候,估計就能知道全部秘密了。”


    啟吟聽罷笑嘻嘻,他知道爹娘對他寄予厚望,而爹娘對他最大的期望就是好好活下去,然後解答啟姓前人逃亡到得望的隱秘。


    他信心滿滿,隻要自己成為少有的強者,遊曆津庇盧幾番,定然能夠增長見聞,發掘不知身在何處的使命。


    啟留書看時間差不多了,於是讓啟吟雙足交迭,趺跏坐下。


    “盡力放開五覺,讓你的五覺和周圍環境的所有念力相互感應融合,很快你就能感應屬於你的星辰了。”


    啟吟聞言,矮身盤坐在女牆後麵,寧心靜氣,準備開放五覺,增強自己對外界的感應能力。


    提到五覺,他心中不由得想起那個把著胡須調笑他的林象師父,又想起學堂裏的諸位先生和自己的許理師父,忍不住神遊天外樂嗬嗬笑出聲。


    啟留書看出他走神了還發笑,於是伸手彈了彈啟吟的小耳朵。


    啟吟睜開眼,對著啟留書和掩嘴嬌笑的林悠竹幹笑一聲,尷尬地重新閉上眼,靜靜體道感悟。


    他雙眼緊閉,隻能看見一片蒙昧灰暗遮住眼簾,但隨著他漸漸地進入靜修狀態,他的五覺突然便敏感起來。


    啟吟能夠感覺到,有無數股各色念力緊密貼合,如同微風一樣無所不在,毫無間隙。


    這些念力是散布在空間裏的八種屬性念力,幾乎每個人的修煉都離不開其中一種。


    如父親啟留書是火屬性念力師,母親林悠竹是土屬性念力師,而幽聲國的劉風固和被紅炎殺死的黑衣男子,則都是雷屬性。


    人有五覺,視聽聞味體,天有五星,日月四星宿。


    所以當啟吟開放感知時,能夠朦朧感應到,眼簾灰暗中漸漸有點點星光閃動,當整片蒼穹被他的意念視覺所感應到時,如同整個天空倒映在雙眼上,即便他沒有睜開眼皮,也清楚地“看見”星光如織,稠密如水。


    而其中以天頂中央的月亮和處於四方的四星宿最為明亮,雖然他的感知依舊隻能看到模糊的光點,但體覺傳來的感應,讓他清楚的知道天空的念力分為億萬份,被月亮和四方神宿統領,形成龐大可怖的五塊念力層,分隔了天空。


    而天空無窮廣大,星辰也無窮遙遠,他想要看清楚念力層的邊際卻做不到,仿佛身處海洋其中,隻能迷失在一灣灣船舶大小的海水裏,分不清連綿的海流到底來自何方。


    他凝神靜氣,細細感應。


    突然之間仿佛從城頭上跌落,進入了一個太虛無境之地,他依舊緊閉雙眼,卻知道這裏虛無不能立,境界不能分,是真正的無邊無際。


    或者說,隻有一個邊際,就是他的肉身,肉身之外,便是虛無,便是無窮無盡的假想界。


    他知道還不能睜開眼,不然的話,人會隻聽從視覺,無法清晰地用五覺判定屬於自己的那一顆星辰,終將迷失在千億星空光芒裏,意識破滅,本源念力虛化,最後無故身死。


    天地賦予的感應它內在世界的機會,斷斷不可葬送。


    啟吟此刻感覺自己飛在空中,無所依憑,像一粒微塵撞進星河裏,無窮大與無限小之間,幾乎讓他神魂顛倒、喪失感知。


    而外界的啟留書和林悠竹則相偎而坐,靜靜看著啟吟,絲毫不擔心他的安危。


    天地賦予,隻是機緣,能不能爭得全在個人,旁人隻能靜看而已。


    而啟吟五覺強盛到極點,星辰的每一道軌跡,每一次閃爍他都能感應到,從模糊難辨到清晰可見。


    甚至於神速飛來的幾百顆星辰撞上他,他都能感應到像是遊進了一片溫暖的光海,眼前被各色光芒光暈掩蓋,不知多久後才從光海中出來,繼續在眼簾上映照出更遠處的斑斕星光,瀚如煙海。


    而他不知度過多少年月,甚至度過多少紀元,才從一個星辰到達另一個星辰,他隻知道浮光掠影匆匆而過的那些星辰數之不盡,已然失去了時間的感應。


    五覺沒有感應時間的能力。


    所以純任五覺時,才能跨越時間限製,在真正無窮的假想界裏遨遊,一瞬萬裏,一瞬千年。


    ......


    終於,所有的星辰被他拋在腦後,遠遠逝去,帶著長長光尾,如同浮遊,化為無限微小的一點光亮,漸漸消失無蹤。


    啟吟盤坐在漆黑虛空裏,再也沒有星光詭譎跳躍,也沒有星河如卷鋪張遠方,或近或遠都隻有漆黑昏暗,唯有他窮愁困頓,零丁孤苦,就這樣迷失在虛無裏。


    而啟留書和林悠竹麵麵相覷,心中都是不解。


    因為他們從軍多年訓練了不知多少士卒,其中感應星辰欲開星門者也見過幾百個了,卻從來沒見過啟吟這樣,感應星辰到一半,就站了起來的。


    不過他們也不是魯莽愚蠢之輩,見啟吟氣息猶在,平穩如初,也就依舊靜坐,慢慢等待兒子醒來。


    因為一旦打破了靜修感應,以後可再也沒有機會進入假想界,也就再也不能成為念力師了。


    而啟吟在黑暗裏等待,在漂浮中思考,他毫無恐懼慌亂,心中隻有興奮,因為他知道,有一顆急速趕來接引他的星辰,從遙遠黑暗中傳來陣陣波動,如同波聲鼓蕩、遊流湧出,對著他所在方位落來,飄渺之間形成了莫名的聯係。


    這時他睜開雙眼,不再盤坐,而是挺身站立,恭敬等待天邊的那點漸漸放大的星光。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天邊色起,盡照虛空,那長橋臥波般的星光向他湧來,連接天外和少年額上天庭,原來是一個無邊星鬥,從漫漫黑夜裏馳往飛垂,來到啟吟的麵前。


    啟吟張開雙臂,擁住無窮光芒,此刻如同光中一點,被星辰容納。


    星辰又如同斑斑靈光,被啟吟吸進天庭的星門裏和左眼裏。


    這是他的視覺感應到的星辰。


    他睜大雙眼想要看透這顆眷顧他的星辰是如何的偉大,是否真有一個偉人在其中,手執明仗指點他的去向。


    然而他處在光海之中,所見隻有光芒,慘白蒼冷,依依往然。


    在他身處迷茫之時,啟留書和林悠竹卻被眼前一幕驚動,連身站起,愣愣地注視眼前啟吟。


    百米城頭上,星織網羅,棋布各方,雲塵絕影,寂靜無人,卻見茫茫夜色裏,少年啟吟已經站了起來,昂首望天,左眼有一道蒼白光芒直射蒼穹,通向那天中月宮,那位立中央的太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念通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飄渺渺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飄渺渺君並收藏一念通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