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該如何對待禍害,也是不用多說了。
晴明關很大,但倉庫卻容易尋得,因為放眼望去便可現,城北糧倉聳立,至少也得有數十個。
每個都是十丈多高,徑為兩丈,內裏約可儲備存糧百萬石。
這個數量明顯是過晴明關正常儲備範疇的量,即便晴明關有大軍駐守,也是用不了那麽多的糧食,所以說晴明關守將搜刮民脂民膏已成定局,開倉放糧勢在必行。
“諸位,且先停止喧鬧,隨我去糧倉,我會開倉放糧,但你們得答應我一個條件,領到糧食之後立刻退出晴明關,否則的話,此事免談。”
難民聽得此言盡皆驚訝,開倉放糧那可是需要朝廷允許的,這年輕人如此大的口氣,莫非是大有來頭?
不過轉念一想也不對,如果他真的大有來頭,剛才在城外就不會和守城軍士僵持半天,直接亮出身份不就行了?
“你說話算不算數啊,你是誰啊,就敢這麽說?”
“沒錯,我們憑什麽相信你?”
“你倒是有強行開倉放糧的能力,這我們信,但你敢保證我們領了糧食之後不會被晴明關派兵圍剿嗎?”
一句接這一句的質問響了起來,不得不說,他們的擔心也的確不是多餘的,但李尋連既然敢這麽放話,自然就是有絕對的把握,當即連連保證,他們所擔心的事情絕對不會生,不管後續出現什麽事情,結果都有他來承擔。
這麽一說難民們心裏就安穩不少了,雖然他們也知道口說無憑,但看著那高聳的糧倉,卻著實忍不住吞咽口水。
那裏可都是黃橙橙的稻穀啊,此時稻穀乃是細糧,別說受了災了,便是太平時期都未必能夠吃起。
“好了,既然你們同意,那就得聽我指揮,現在開始不得喧嘩,不得鬧事,誰敢私自叨擾此間百姓,誰敢偷拿人家的東西,我絕不輕饒。”
他剛說完這句話,便現有一個尖嘴猴腮的中年漢子往懷裏塞東西,李尋連臉上厲色一閃,便掠了過去。
“你拿的什麽?”
“老子拿什麽要你管?”那漢子還挺硬氣,估計是一直站在隊伍末尾,沒有看見過李尋連威。
“拿出來!”李尋連語氣轉厲。
“拿你娘,你是誰啊,用你來管老子?”
砰!
一掌拍出,直接將前者拍斃,而後李尋連在他懷裏摸索片刻,找到了半塊餅子。
在轉頭向旁看去,隻見一個小乞丐畏畏縮縮的躲在籮筐後麵,正用一臉驚懼的神色盯著自己。
“這是他從你那搶來的?”李尋連和聲問道。
小乞丐點了點頭,又往後退了好幾步。
李尋連將那餅子打量幾眼,現餅子已經相當幹硬,且生有綠毛,該是早就餿了的。
“搶什麽不好,便是搶一塊新出鍋的餅子也行,再者說,人家是乞丐,也不比你們強,真搞不懂這人是怎麽想的。”李尋連瞅了瞅已經斃命的漢子,想來這人也是餓得很了,麵黃肌肉,但這並不能成為搶奪別人食物的理由。
“你們記住,搶奪此間任何一個人的任何東西,哪怕是半塊已經餿了的餅子,在我這裏,也是死罪。”李尋連高聲喝道,盡量讓所有人都能聽清,以免再出現類似事件。
他是不想殺人的,但難民不比軍隊,更不是尋常百姓,說的難聽點,他們已經變成了一種毫無理智的動物,而想要鎮住他們,就必須用些暴力手段。
此時此刻,李尋連突然有些理解以往聽到的那些傳聞了。比如某時某地,皇庭派兵鎮壓難民,某時某地,皇庭又出兵將遊街書生擒入大獄,諸如此類,原本李尋連覺的是皇庭小題大做,但現在看來,人一旦失去理智,想要控製的辦法就隻能是強硬,講道理就跟扯淡一樣,他們不是聽不懂的事兒,而是壓根就把那當成一個屁兒,聽都不願意聽。
“我把醜話說在前頭,我沒義務為你們做什麽,之所以開倉放糧,是因為我破開了城門把你們放進來了,那是我惹出來的禍端,我必須得去承受。但如果因此你們就覺得能拿捏我了,便是大錯特錯,因為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必要時候,絕對會采取極端的鎮壓方式,到時候即便你們求饒後悔,也是沒用!”
這些話一說出來,那些心存歹念的人立刻就蔫了下去,再不敢抱有任何胡作非為之念想……
其實李尋連知道,這裏麵有很多人都是口服心不服,眼下沒什麽利益擺在眼前,他們還算聽話,但等到一會兒到了糧倉那裏,見到了白花花的稻米,他們可就不一定怎麽迴事了。Δ』8Δ1中文』Δ網
不過真到了那時候再說吧,總不能趁著人家還沒犯事兒之前就教訓人家,那樣子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警戒效果,但除了當事人之外,根本無法對其他人形成有效的服眾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弄的人心惶惶,徒增負擔。
所以隻能是到了地方再看情況而定,若真有人不聽話,那就得殺雞儆猴,麵得釀成更大規模的動亂。
從他們目前所在的位置到糧倉並沒有多遠,在這期間也沒有出現軍隊進行阻止,這使得李尋連十分好奇,因為這種現象是反常的,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方才他在和紅甲將軍的隊伍遭遇後,隻殺了那名天河玄修和紅甲將軍,剩下的兵卒全都放走了。
且不說他們的人品咋樣,就算他們感念李尋連不殺之恩,也不能全都這樣吧,總得有一兩個去報信的吧。
而晴明關為接壤西方之地的邊陲關卡,內部儲備軍力不下三萬,怎麽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呢,太守作為當地的土皇帝,不是應該率領大軍過來,把自己包圍住,然而趁機立威的嗎。
要知道,李尋連雖強,但還沒強到大掌櫃和青霄皇那種程度,能與萬人大隊中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他也許能拚掉一半,但自己恐怕就會累得癱倒下去。
人數,終究是戰場的重要依仗,單獨的個體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都得過大部隊,大掌櫃和青霄皇已是九州大6登峰造極的存在,他們也不敢說隻身麵對十萬大軍而來去自如,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李尋連有理由懷疑,晴明關內一定是出現了什麽特殊情況,導致守城太守無法出麵,但這情況究竟是什麽呢,他卻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來。
或者說,不親自去一探究竟,永遠也想不出來。
畢竟,這件事雖然可疑,卻缺乏直接的線索,哪怕碎片線索都是一點沒有,根本找不到進行推斷的著手點,自然也就無從掘真相。
當然了,晴明關太守究竟怎樣與李尋連的關係不是很大,甚至說晴明關太守如果真的出現了什麽意外,對他來說反而是件好事兒,否則率領著三萬大軍把他包圍在城裏,又不知道得浪費多少時間都是小事兒,弄不好他都得陰溝裏翻船,直接埋骨他鄉。
既然這樣,李尋連又為什麽去考慮此事呢,當然是因為這裏的百姓。
從他入城到現在,除了剛才那個被搶走了餅子的小乞丐,他就沒看到過任何一個百姓身份的活人。
起初時,他就覺得這晴明關內實在太過冷清,無有丁點生氣,當時他覺得可能是被破城的聲勢嚇得,但現在看來,極有可能跟他的出現沒有關係,而是城裏生了另外的非常嚴重的事情。
究竟是什麽事情能讓滿城百姓閉門不出,或者更甚至是已經人去城空呢,陰火活死人?妖族?
不得而知。
四下觀望了一遭,最終李尋連決定還是先把手頭的事情處理好,之後如果順利的話,便盡量探查一下,能有所現並予以解決是最好,如果不能,那也不會在此逗留太久,趕迴蠻夷中心天岩城才是重中之重。
從這裏一直到得糧倉,晴明關的人馬也沒有出現,對此李尋連越懷疑,這裏麵一定是出了什麽大事,否則糧倉這種重地不可能沒有人看守,至於究竟是生了什麽事,還是那句話,那是次要的,的先把眼前的事兒辦好。
主次分明,才是最有效的辦事方式,分不清主次不但會使效率大幅度降低,更甚至往往還容易把事情搞砸,委實不可取。
實際上除了沒有人馬過來阻攔之外,李尋連還感覺有點不太對勁的地方,就好像缺少了一些什麽東西,那東西明明就在腦海當中,卻怎麽也想不出來到底是什麽。
他皺眉觀望片刻,身後的難民當中卻有人一語點醒了夢中之人。
“這裏咋連個看守都沒有啊,是不是已經廢棄了?”這話說的委婉,實際上此人的真正用意是想提醒李尋連,這糧倉都沒人管了,他們就算住在這裏日夜使用,應該也沒啥問題把。
對此李尋連自然一下子就能聽出來,他倒是沒給那個人多說什麽,因為他知道,現在說什麽也沒用,即便他們表麵上答應的好生好氣,等到自己離開之後,也是得重新返迴這裏,將糧倉內的糧食據為己有。
畢竟沒人看管麽,這年月亂世糧草貴,偌大的糧倉裏全是白花花的大米,可謂上等精糧,對於這群時常餓著肚子都快活不下去的難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其誘惑力,也不比黃金滿地來的差了多少。
因為難民命賤,懷裏揣著黃金都花不出去,反而有可能為自己帶來殺身之禍,相比之下糧米就要安全多了,餓了就吃,隻要保證大家都有份兒,便也就不會有人來搶。
說到這裏有必要解釋一下黃金花不出去的原因。
這是隻針對於難民和乞丐的,亂世當頭,九州各地的官府已經名存實亡,青霄國中州範圍內算是好的,其他地方壓根就幾乎沒了法製這一說兒了。
試想一下,難民和乞丐無依無靠,在當今的大環境下乃是最低等的存在,可謂螻蟻,但凡有點權勢,甚至有點能耐的,都敢隨便打殺,這還是針對生死而言。至於被坑騙,捉弄,欺壓,那簡直就是人人都可以。
舉個例子,他們若拿著黃金去客棧吃飯,不說客棧老板,單單是那小二就得起了歹意,另外還有滿屋子的客人,這年月,人心淪喪,看見難民或者乞丐拿著黃金,簡直就跟大道上撿來的一樣,誰不想撿上一次。
所以說,相比於糧米,黃金反而更加容易讓他丟掉性命。
當然了,若是真被他們遇到黃金,毫無疑問,這群人肯定得是了瘋的往上搶奪。都說越是富貴之人越愛財,實則不然,富貴之人雖然愛財,但很少會有為了金銀財寶送掉性命的存在,因為他們見過大錢,知道其中的道理,錢再多,也得有命花。
而真正可以為了錢不要命的存在,恰恰是那些窮瘋了的難民和乞丐之類,太平盛世不敢說,但當今這光景兒,他們見到黃金絕對會雙眼放光,跟見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一樣激動。
不過話說迴來,也不是所有的難民和乞丐都那樣,這隻是針對大部分而言,不囊括全部。
閑話少提,且說糧倉附近並無兵士把守,李尋連也就免得大動幹戈的麻煩,他直接震開一座倉門,走進其中,連續間,向外拋扔了數十袋糧米。
難民們頓時瘋狂搶奪,李尋連見狀又從糧倉內閃出予以喝止,眼見實在不行,又下了狠手將那搶奪的最兇的家夥斃掉,這才讓難民平靜下來。
“不準搶,人人都有份。”
分糧之事無需多提,大約半個時成後,一切都處理完畢,李尋連本欲直接離開,但想了想又沒走,而是迴到遭遇紅甲將軍的那個地方。
他在這裏翻找了一陣,紅甲將軍果然不負所望,手指頭上套著一枚須彌戒。
李尋連將須彌戒摘下來,重新迴到糧倉,往裏麵裝了百餘袋糧米,這才反身出城。
出得城外,他立刻就往和小女孩約定好的林子裏去了,而小女孩也果然等在那裏,見麵後李尋連也不多說,直接幫她檢查體脈。
小女孩搞不懂李尋連在做什麽,上下其手的,臉色便有些難看,以為是遇到了傳聞中那些有著肮髒嗜好的家夥,便在心裏琢磨著該如何反抗。
是咬舌自盡,還是撞石而死。
晴明關很大,但倉庫卻容易尋得,因為放眼望去便可現,城北糧倉聳立,至少也得有數十個。
每個都是十丈多高,徑為兩丈,內裏約可儲備存糧百萬石。
這個數量明顯是過晴明關正常儲備範疇的量,即便晴明關有大軍駐守,也是用不了那麽多的糧食,所以說晴明關守將搜刮民脂民膏已成定局,開倉放糧勢在必行。
“諸位,且先停止喧鬧,隨我去糧倉,我會開倉放糧,但你們得答應我一個條件,領到糧食之後立刻退出晴明關,否則的話,此事免談。”
難民聽得此言盡皆驚訝,開倉放糧那可是需要朝廷允許的,這年輕人如此大的口氣,莫非是大有來頭?
不過轉念一想也不對,如果他真的大有來頭,剛才在城外就不會和守城軍士僵持半天,直接亮出身份不就行了?
“你說話算不算數啊,你是誰啊,就敢這麽說?”
“沒錯,我們憑什麽相信你?”
“你倒是有強行開倉放糧的能力,這我們信,但你敢保證我們領了糧食之後不會被晴明關派兵圍剿嗎?”
一句接這一句的質問響了起來,不得不說,他們的擔心也的確不是多餘的,但李尋連既然敢這麽放話,自然就是有絕對的把握,當即連連保證,他們所擔心的事情絕對不會生,不管後續出現什麽事情,結果都有他來承擔。
這麽一說難民們心裏就安穩不少了,雖然他們也知道口說無憑,但看著那高聳的糧倉,卻著實忍不住吞咽口水。
那裏可都是黃橙橙的稻穀啊,此時稻穀乃是細糧,別說受了災了,便是太平時期都未必能夠吃起。
“好了,既然你們同意,那就得聽我指揮,現在開始不得喧嘩,不得鬧事,誰敢私自叨擾此間百姓,誰敢偷拿人家的東西,我絕不輕饒。”
他剛說完這句話,便現有一個尖嘴猴腮的中年漢子往懷裏塞東西,李尋連臉上厲色一閃,便掠了過去。
“你拿的什麽?”
“老子拿什麽要你管?”那漢子還挺硬氣,估計是一直站在隊伍末尾,沒有看見過李尋連威。
“拿出來!”李尋連語氣轉厲。
“拿你娘,你是誰啊,用你來管老子?”
砰!
一掌拍出,直接將前者拍斃,而後李尋連在他懷裏摸索片刻,找到了半塊餅子。
在轉頭向旁看去,隻見一個小乞丐畏畏縮縮的躲在籮筐後麵,正用一臉驚懼的神色盯著自己。
“這是他從你那搶來的?”李尋連和聲問道。
小乞丐點了點頭,又往後退了好幾步。
李尋連將那餅子打量幾眼,現餅子已經相當幹硬,且生有綠毛,該是早就餿了的。
“搶什麽不好,便是搶一塊新出鍋的餅子也行,再者說,人家是乞丐,也不比你們強,真搞不懂這人是怎麽想的。”李尋連瞅了瞅已經斃命的漢子,想來這人也是餓得很了,麵黃肌肉,但這並不能成為搶奪別人食物的理由。
“你們記住,搶奪此間任何一個人的任何東西,哪怕是半塊已經餿了的餅子,在我這裏,也是死罪。”李尋連高聲喝道,盡量讓所有人都能聽清,以免再出現類似事件。
他是不想殺人的,但難民不比軍隊,更不是尋常百姓,說的難聽點,他們已經變成了一種毫無理智的動物,而想要鎮住他們,就必須用些暴力手段。
此時此刻,李尋連突然有些理解以往聽到的那些傳聞了。比如某時某地,皇庭派兵鎮壓難民,某時某地,皇庭又出兵將遊街書生擒入大獄,諸如此類,原本李尋連覺的是皇庭小題大做,但現在看來,人一旦失去理智,想要控製的辦法就隻能是強硬,講道理就跟扯淡一樣,他們不是聽不懂的事兒,而是壓根就把那當成一個屁兒,聽都不願意聽。
“我把醜話說在前頭,我沒義務為你們做什麽,之所以開倉放糧,是因為我破開了城門把你們放進來了,那是我惹出來的禍端,我必須得去承受。但如果因此你們就覺得能拿捏我了,便是大錯特錯,因為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必要時候,絕對會采取極端的鎮壓方式,到時候即便你們求饒後悔,也是沒用!”
這些話一說出來,那些心存歹念的人立刻就蔫了下去,再不敢抱有任何胡作非為之念想……
其實李尋連知道,這裏麵有很多人都是口服心不服,眼下沒什麽利益擺在眼前,他們還算聽話,但等到一會兒到了糧倉那裏,見到了白花花的稻米,他們可就不一定怎麽迴事了。Δ』8Δ1中文』Δ網
不過真到了那時候再說吧,總不能趁著人家還沒犯事兒之前就教訓人家,那樣子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警戒效果,但除了當事人之外,根本無法對其他人形成有效的服眾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弄的人心惶惶,徒增負擔。
所以隻能是到了地方再看情況而定,若真有人不聽話,那就得殺雞儆猴,麵得釀成更大規模的動亂。
從他們目前所在的位置到糧倉並沒有多遠,在這期間也沒有出現軍隊進行阻止,這使得李尋連十分好奇,因為這種現象是反常的,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方才他在和紅甲將軍的隊伍遭遇後,隻殺了那名天河玄修和紅甲將軍,剩下的兵卒全都放走了。
且不說他們的人品咋樣,就算他們感念李尋連不殺之恩,也不能全都這樣吧,總得有一兩個去報信的吧。
而晴明關為接壤西方之地的邊陲關卡,內部儲備軍力不下三萬,怎麽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呢,太守作為當地的土皇帝,不是應該率領大軍過來,把自己包圍住,然而趁機立威的嗎。
要知道,李尋連雖強,但還沒強到大掌櫃和青霄皇那種程度,能與萬人大隊中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他也許能拚掉一半,但自己恐怕就會累得癱倒下去。
人數,終究是戰場的重要依仗,單獨的個體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都得過大部隊,大掌櫃和青霄皇已是九州大6登峰造極的存在,他們也不敢說隻身麵對十萬大軍而來去自如,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李尋連有理由懷疑,晴明關內一定是出現了什麽特殊情況,導致守城太守無法出麵,但這情況究竟是什麽呢,他卻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來。
或者說,不親自去一探究竟,永遠也想不出來。
畢竟,這件事雖然可疑,卻缺乏直接的線索,哪怕碎片線索都是一點沒有,根本找不到進行推斷的著手點,自然也就無從掘真相。
當然了,晴明關太守究竟怎樣與李尋連的關係不是很大,甚至說晴明關太守如果真的出現了什麽意外,對他來說反而是件好事兒,否則率領著三萬大軍把他包圍在城裏,又不知道得浪費多少時間都是小事兒,弄不好他都得陰溝裏翻船,直接埋骨他鄉。
既然這樣,李尋連又為什麽去考慮此事呢,當然是因為這裏的百姓。
從他入城到現在,除了剛才那個被搶走了餅子的小乞丐,他就沒看到過任何一個百姓身份的活人。
起初時,他就覺得這晴明關內實在太過冷清,無有丁點生氣,當時他覺得可能是被破城的聲勢嚇得,但現在看來,極有可能跟他的出現沒有關係,而是城裏生了另外的非常嚴重的事情。
究竟是什麽事情能讓滿城百姓閉門不出,或者更甚至是已經人去城空呢,陰火活死人?妖族?
不得而知。
四下觀望了一遭,最終李尋連決定還是先把手頭的事情處理好,之後如果順利的話,便盡量探查一下,能有所現並予以解決是最好,如果不能,那也不會在此逗留太久,趕迴蠻夷中心天岩城才是重中之重。
從這裏一直到得糧倉,晴明關的人馬也沒有出現,對此李尋連越懷疑,這裏麵一定是出了什麽大事,否則糧倉這種重地不可能沒有人看守,至於究竟是生了什麽事,還是那句話,那是次要的,的先把眼前的事兒辦好。
主次分明,才是最有效的辦事方式,分不清主次不但會使效率大幅度降低,更甚至往往還容易把事情搞砸,委實不可取。
實際上除了沒有人馬過來阻攔之外,李尋連還感覺有點不太對勁的地方,就好像缺少了一些什麽東西,那東西明明就在腦海當中,卻怎麽也想不出來到底是什麽。
他皺眉觀望片刻,身後的難民當中卻有人一語點醒了夢中之人。
“這裏咋連個看守都沒有啊,是不是已經廢棄了?”這話說的委婉,實際上此人的真正用意是想提醒李尋連,這糧倉都沒人管了,他們就算住在這裏日夜使用,應該也沒啥問題把。
對此李尋連自然一下子就能聽出來,他倒是沒給那個人多說什麽,因為他知道,現在說什麽也沒用,即便他們表麵上答應的好生好氣,等到自己離開之後,也是得重新返迴這裏,將糧倉內的糧食據為己有。
畢竟沒人看管麽,這年月亂世糧草貴,偌大的糧倉裏全是白花花的大米,可謂上等精糧,對於這群時常餓著肚子都快活不下去的難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其誘惑力,也不比黃金滿地來的差了多少。
因為難民命賤,懷裏揣著黃金都花不出去,反而有可能為自己帶來殺身之禍,相比之下糧米就要安全多了,餓了就吃,隻要保證大家都有份兒,便也就不會有人來搶。
說到這裏有必要解釋一下黃金花不出去的原因。
這是隻針對於難民和乞丐的,亂世當頭,九州各地的官府已經名存實亡,青霄國中州範圍內算是好的,其他地方壓根就幾乎沒了法製這一說兒了。
試想一下,難民和乞丐無依無靠,在當今的大環境下乃是最低等的存在,可謂螻蟻,但凡有點權勢,甚至有點能耐的,都敢隨便打殺,這還是針對生死而言。至於被坑騙,捉弄,欺壓,那簡直就是人人都可以。
舉個例子,他們若拿著黃金去客棧吃飯,不說客棧老板,單單是那小二就得起了歹意,另外還有滿屋子的客人,這年月,人心淪喪,看見難民或者乞丐拿著黃金,簡直就跟大道上撿來的一樣,誰不想撿上一次。
所以說,相比於糧米,黃金反而更加容易讓他丟掉性命。
當然了,若是真被他們遇到黃金,毫無疑問,這群人肯定得是了瘋的往上搶奪。都說越是富貴之人越愛財,實則不然,富貴之人雖然愛財,但很少會有為了金銀財寶送掉性命的存在,因為他們見過大錢,知道其中的道理,錢再多,也得有命花。
而真正可以為了錢不要命的存在,恰恰是那些窮瘋了的難民和乞丐之類,太平盛世不敢說,但當今這光景兒,他們見到黃金絕對會雙眼放光,跟見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一樣激動。
不過話說迴來,也不是所有的難民和乞丐都那樣,這隻是針對大部分而言,不囊括全部。
閑話少提,且說糧倉附近並無兵士把守,李尋連也就免得大動幹戈的麻煩,他直接震開一座倉門,走進其中,連續間,向外拋扔了數十袋糧米。
難民們頓時瘋狂搶奪,李尋連見狀又從糧倉內閃出予以喝止,眼見實在不行,又下了狠手將那搶奪的最兇的家夥斃掉,這才讓難民平靜下來。
“不準搶,人人都有份。”
分糧之事無需多提,大約半個時成後,一切都處理完畢,李尋連本欲直接離開,但想了想又沒走,而是迴到遭遇紅甲將軍的那個地方。
他在這裏翻找了一陣,紅甲將軍果然不負所望,手指頭上套著一枚須彌戒。
李尋連將須彌戒摘下來,重新迴到糧倉,往裏麵裝了百餘袋糧米,這才反身出城。
出得城外,他立刻就往和小女孩約定好的林子裏去了,而小女孩也果然等在那裏,見麵後李尋連也不多說,直接幫她檢查體脈。
小女孩搞不懂李尋連在做什麽,上下其手的,臉色便有些難看,以為是遇到了傳聞中那些有著肮髒嗜好的家夥,便在心裏琢磨著該如何反抗。
是咬舌自盡,還是撞石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