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是有的是手段,所以才說,守城兵卒這個位置並不好幹,沒點硬骨頭,大多數不是死就得是壞了良心的存在。


    當然了,這是針對邊關而言的,中州內裏沒那麽亂,一個是離天子腳下太近,另一個是有的是行腳商客,犯不著進城冒險。


    不過像這種地方就不行了,再往外就是西方之地,中間隔著好遠好遠的不毛之地,沒有什麽過腳商客願意走這條商道,實際上這也沒商道,總之就是商旅不行,一年半載也遇不著一個,麻匪便隻能把主意打在關裏的百姓上。


    如此條件,如此環境,守城士兵的任務重不重,守將在安排守城兵卒的時候又該選派什麽樣的人,恐怕不用多說了吧。


    據李尋連估計,就這幾個守城兵卒,多半都得是跟麻匪通過氣的,但也不能全怪他們,他約莫這些兵卒的親人在城中應當是沒有任何來自於守將方麵的官方保護措施。


    這是青霄國目前的通病,包括已經反叛出去的成王勢力都算上,是一種已經深入骨髓的病症,短時間內怕是改不了了。


    又恰逢亂世,人心逐漸淪喪,能多為己一分,便是寧可害了別人也要為己,否則在大多數人看來,可就要天誅地滅了。


    對此李尋連很理解,九州大陸不敢說,因為他還沒有走遍見識遍,但就青霄國而言,絕對是缺一個精神領袖,把逐漸沉淪的人們給喚醒過來,讓他們重新相信,隻有團結和互愛,才能造就出更加璀璨的明天。


    當然了,這個人肯定不是李尋連,因為他相對來說比較偏激,思來想去這個人選還真有,就李尋連接觸過的人裏貌似也隻有他比較合適。


    那人便是百裏輕風。


    且百裏輕風也有這種胸懷壯誌,隻是眼下時局動蕩,他的能力有限,還沒到嶄露頭角的機會。


    他缺一個際遇,這際遇何時會來,沒人知道。


    話說眼前,那兵卒被步步逼近的李尋連嚇得連退數步,他從李尋連眼中看到了一種高深莫測的光芒,且說來也巧,這種光芒他不久前剛從另一個人身上看到。


    那便是金甲金刀,來自大內的禁軍統領,天河神照。


    於神照用氣場震懾他是因為瞧見他執崗的時候打盹,說實話這一路上於神照見過很多類似的情況,為何唯獨這次發了火,也實屬此人倒黴。


    壓製,壓製,一路壓製著火氣走過來,到了他這個倒黴蛋,壓不住了,爆發了……


    不過執崗的時候打盹的不止他一個,對於這群劣貨來說,也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兒,所以他就氣悶,憑什麽就我挨罵。


    但他又不能把這事兒賴在別人頭上,因為大家都是執崗兵卒,身份平等。


    那咋辦,找個難民撒撒火吧。


    於是乎,他就派他最近帶的那個新兵蛋子向那個哭鬧不休的老婦動手了,罪名是妨礙執崗。


    也得說此人當真陰損,也不知道他看著老婦被人自己哪裏痛快,他心裏有火,哪怕是親自下手也能說得過去。


    然而他沒有,他還怕引起難民的暴動,所以就把這差事分派給了自己帶著的那個新兵蛋子頭上。


    那小子也是為了討好他,也是打心眼裏沒把難民當人,手起刀落,老夫便倒在了血泊之中,徒留一個七八歲的小孫女嚇哭當場,以後無依無靠怎麽過活,他們二人卻是連想都不帶想上半點的。


    要說這人運氣要是差,那就來吧,黴運連連都是輕的,弄不好大難都得臨頭。


    這不,他們剛殺完人,那年輕小哥兒便蹦了出來……


    不過,一碼歸一碼,他雖然看出了李尋連是個有實力的存在,但卻並不認為得罪不起李尋連。81中Δ┡文網


    一來李尋連的穿著委實不咋地,這對於他們這種常年看人,甚至眼光都能跟店小二有的一拚的人來說,就是分辨一個人身份的第一要素。


    值此亂世,能穿的好的一定是有背景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說穿得不好的也未必就沒背景,但那種實在是太少了,他不信自己那麽背,剛從於神照那憋了火,立刻又遇到扮豬吃虎的身份人。


    第二個,上頭是下過命令的,嚴禁難民進城,必要時甚至可以采取血腥鎮壓的手段。


    這也是他剛才敢讓同伴像老婦痛下殺手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反正上麵都話了,管不住就可以用血腥手段鎮壓,到時候要是真把事兒鬧到了,一句鎮壓不了不就什麽都解決了。


    所以說他不怕李尋連,不對,說不怕是不準確的,不是不怕,而是一種很微妙的心裏情緒,在他看來,李尋連既不是什麽有背景的身份人,他又能在製度裏麵占到道理,隻要這年輕人不了瘋的當眾殺他,那就萬事無虞,不管鬧到哪裏,他都是占理兒的一方。


    想歸想,事實到底會不會如他所願還得走著瞧。


    先李尋連的確沒打算當眾殺他,但李尋連也絕對不會把這件事就當過眼雲煙的放過去。


    殺人償命,這詞在亂世當中聽起來也許挺好笑,但李尋連卻堅信著。


    當然了,放眼九州這種事兒多不勝數,他管不過來,不過他也沒想全管,見到了,就順便管管而已。


    而且,他既然決定伸手去管,就絕對會一管到底,你背後站著什麽樣的人,你是誰的狗腿子,這些都無所謂,一方麵普天之下也沒幾個人在身份方麵能大過李尋連,另外一方麵,他也不是那種欺軟怕硬的人。


    拿哀塵來說,他強不強,他狠不狠,李尋連現在是動不了他,但一直來的所做的事情當中,不說八成,也得有一多半是為了幹掉他吧?


    這不僅僅是因為哀塵致使四劍奴隕落,如果隻是這樣,李尋連留在九州幹嘛,冒風險想辦法殺哀塵,有什麽必要嗎?四劍奴已經能夠通過靈體的狀態陪伴著他,可謂永世不滅,即便退一步講,他想讓四劍奴重新有血有肉的出現在自己麵前,那他也應該是外探星河才對,留在九州大6和哀塵死扛個什麽勁兒呢?


    報仇?


    仇是肯定有的,但相比之下報仇帶來的風險不是要遠遠大於他重新救活四劍奴的風險嗎?


    所以說,刨除這點在外,李尋連之所以要和哀塵放對,乃是因為哀塵的存在有可能致使九州傾覆,他雖然沒有低級到跑出去殺人放火,但所有在九州大6上活躍著的,到處殺人放火的“害蟲”們,全都他“孵化”出來的!


    當然了,現在說這些有點沒意義,因為李尋連還沒有把哀塵繩之以法,但他不會因為沒辦法某件事而直接放棄自己的行為準則,該管的還是要管,這次是真實的他。


    此時此刻,那兵卒正瞪著眼睛色厲內茬的瞪著他,已經不再向後退去了。


    李尋連冷笑一聲,繼而繼續向前,直到快貼到對方跟前的時候才停了下來。


    “我問你,你們守將是不是派過可以用血腥手段鎮壓難民的命令?”這是李尋連猜出來的,通常麵對這種情況,無能的守將都會選擇如此下策。


    而晴明關的守將,無疑就是個無能的人,這一點之前已經分析過了。


    聽聞李尋連突然轉移話題,那兵卒有點不明所以,但轉念一想,他覺得可能是這年輕人在試探自己的底子。


    因為上麵頒布過這個命令,他的行為就可以通過官官相護扭轉黑白的手段來進行洗白,他覺得年輕人是要通過這一點來確定他接下來的行動。


    是避還是繼續硬氣主持公道。


    在他看來,如果年輕人得知上麵真的下達過這種命令,但下一步年輕人應該就會選擇離開,因為從理論上他是爭不過的。


    兵卒便轉念一想,不成,不能讓他就這麽走了,在我麵前裝比,裝夠了想走了,哪那麽容易,我得詐他一詐。


    “沒有,上頭隻是下達過不讓難民進城的命令,並沒有說可以血腥鎮壓。”他尋思著,這麽說完,年輕人肯定又得正義感爆棚,到時候鬧得越大越好,隻要他不衝動下手殺害自己性命,到時候鬧到守將大人那裏才是最好的。


    從始至終,這兵卒都覺得自己是占著理兒的一方,也不知道他哪來的這種想法,竟能把錯誤當成正確來看。


    當然了,所謂對錯也沒有一個絕對的衡量點,都是在個人心中各有定論,但顯然殺人肯定是不對的,難民也是民,血腥鎮壓是什麽鬼,你堂堂守將麵對幾千難民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行,退一步講,就算真的沒有什麽好辦法了,那也犯不著血腥鎮壓啊,他們是能爬上這百丈高牆,還是能擠開那萬斤鐵門?


    攔在外麵不讓進去不就結了,血腥鎮壓是哪門子暴脾氣?


    不管怎樣,反正這兵卒就是覺得上麵的命令就是天,且還得是青天,那是絕對絕對不會有錯的。


    因此他希望鬧大,畢竟他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曉得自己連帶著“同夥”,且就算其他同僚也跟著幫忙,都未必能夠製住這年輕人。


    所以他希望鬧得越大越好,然後年輕人提出去守將大人那裏對質,再然後守將大人百忙之中壓根沒功夫搭理他,直接象征性的過問幾句,然後拉出去砍了。畢竟,守將大人新納的十二房小妾還都沒懷上子嗣呢。


    他心中的劇本是這樣的,就目前來看事情也的確按照自己的設想在慢慢展,因為那年輕人聽說上麵並沒有這項命令之後,臉色明顯更不好看了。


    “我再問你一遍,你們的守將真的沒有下達過血腥鎮壓的命令?”李尋連臉色驟寒,他之所以要問,是想要確定一下這件事的責任源頭究竟在哪裏,如果是上麵下達過命令,這兵卒的罪責便會小一些,如果反之,那就完全是兵卒殘殺百姓,他便有了直接處死之心。


    不過,他也不想枉殺,畢竟當此時事很多人的心性轉變都是被大環境逼迫的,也許現在十惡不赦的人在不久前還是個好人,是經曆過人性冷暖才墜入歪路一去不返,這些都是說不準的事兒。


    然而現在,麵對他第二次的質問,那兵卒竟然還是一臉得意,牛氣哄哄的說上麵就是沒有下達過命令,一切都是他自作主張,他想殺哪個就殺哪個,你是誰啊,你管得著嗎?


    這話說李尋連容許他說完了,畢竟是人生中的最後一句話,得讓人家說完整。


    就跟斷頭飯一個道理,吃飽了好上路,別留遺憾不是。


    話聲落下,李尋連出手,血霧崩飛濺落,場中鴉雀無聲。


    片刻後,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爆開來,以數千難民和數百守城士兵中間的那道橫欄為分界點,一邊縱聲高唿很是痛快,另外一邊則大唿小叫一副要捉拿李尋連的樣子。


    難民高唿自然是因為李尋連替他們做了想做而又不敢做,即便敢做也沒能力做的事兒。守城兵卒大唿小叫則是因為……


    並非是因為李尋連當麵殺死同僚而憤怒,而是因為李尋連這麽做有點讓他們下不來台。


    同僚就死在眼前,死的那麽真切,半邊身子都給轟碎了,他們作為目擊真人兼此地的負責人,要是不做點什麽,著實說不過去。


    可是,誰願意跟一個敢當眾殺害官差的家夥動手啊!


    此時此刻,他們便都隻是在原地叫囂,沒有一個人敢靠上前來。甚至有不少人都在想,你這年輕人好生衝動,哪怕你趁著我們不注意再動手也行啊,這麽一搞,不是把我們推入兩難境地了麽。


    “快,快去稟告大人,難民爆動亂,殺人兇手要趁亂逃離了!”有聰明人高唿道。


    此言一出,眾守城士兵盡皆唿應,同時在心中暗暗誇讚高明。


    然而事實卻是,難民雖然叫好,但沒有一個敢越雷池半步,都隻是單單純純的站在那裏唿喊助威而已,暴亂,本根談不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前有一把神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良大招無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良大招無敵並收藏從前有一把神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