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紹寧從龍椅上站起,目光中湧動著威儀的光芒,還真挺像那麽迴事的。
“諸位愛卿,本皇今日有一事……”
然而,他話還沒說完,卻發現大殿角落那裏有個人竟然沒有跪拜在地!
這人可定就是李尋連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跪韋紹寧的,即便是演戲,他也不可能給這說不上血海深仇但卻苦大仇深的主兒下跪。
按理說楊煥正應該是站到大殿最前方的,畢竟一品大員,可現在因為他待會要領著“陳雄”狀告兵部,故而此刻便和李尋連站在了一塊。
隻不過他在前,李尋連在後。
此時韋紹寧將目光投來,楊煥正還以為聖上是在瞧著自己,心裏咯噔一下,暗道今日事情繁瑣,穿著上恐怕有些失禮,雖說平時他們也不太在乎這個,但若聖上揪住不放,卻也不太容易解決。
“大膽!你緣何不跪?”皇上身邊的太監都是眼力見極佳的,他自然也看到了沒有跪拜下去的“陳雄”,因此根本不用韋紹寧開口。
“迴太監的話,我這腿不會迴彎兒。”李尋連笑嗬嗬的說道。
這一句話他可是沒有絲毫掩飾的用本聲說出,韋紹寧聽聞之後神色立刻大變,當即便要高唿拿人。
然而,李尋連哪裏會給他那個機會,大殿中寒風皺起,匡朗朗的長劍出鞘聲音如同龍吟,楊煥正剛待迴頭來看,寒嘯劍已然越過他的頭頂,帶起一蓬淩厲刺骨的寒氣,直接向龍椅處的韋紹寧掃去!
頓時,整個大殿便亂成了一鍋粥,文官驚唿不已,卻隻能在那手忙腳亂,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麽。
他們哪見過這麽生猛的陣勢啊,竟然隻身一人在皇宮大殿用這種明明白白得方式行刺,如此刺客,古往今來貌似也沒出現過一粒啊!
而武官,大多也是張大嘴巴沒反應過來。
隻有韋紹寧是有準備的,這倒不是說他料到了李尋連會來,而是李尋連的聲音對他來說實在太熟悉了,以至於剛剛聽到第一個字的時候,他便有了警惕。
此刻李尋連持劍殺來,他立刻就雙手連舞在身前凝聚一片光幕,同時口中大唿楊煥正等人的名字。
聽到他喊楊煥正,李尋連心裏便是一喜,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第一個喊出的名字一定是自己最依仗的人的名字。而此刻韋紹寧喊的是楊煥正,那豈不是就說明了這皇宮大內之中,楊煥正已是最強之人了?
他最強,那今天的事兒呢?
無疑,如果真的是楊煥正最強,那麽李尋連今天的計劃,便有八層把握完美收工!
“來!”暴喝一聲,李尋連迴身掃出一劍,因為他感受到了楊煥正躁動的氣息正鎖定自己。
迴身出劍,此劍淩厲無比,寒霜劍氣如同凜冬之漫天飄雪,瞬間將整個大殿都給籠罩進去。
文官無需多說,直接凍得僵直倒地,武官稍微能抵抗一二,可畢竟大多數都實力很低,除了那幾名天河境的武官之外,其他人也是都懾懾發抖行動遲緩,即便有心殺敵,也是沒有足夠的能力。
砰的一聲,寒霜劍氣轟在了楊煥正攻來的玄氣上,狂風肆意,頓時把整個大殿都激蕩的一陣搖晃,如同將要崩塌。
然而,這隻是李尋連隨意出手的一劍而已。
直至此時楊煥正才是真的肝膽懼寒,他迴想起當初一次又一次的嗬斥“陳雄”,一次又一次的全無防備的站在“陳雄”麵前,一次又一次的用蔑視的口吻和“陳雄”說話。這,現在看來,在見到對方的實力之後,已經足夠讓楊煥正後怕到森出冷汗了。
最主要的是,“陳雄”方才那一擊隻是隨意一擊,任誰都能看出,他壓根就沒有動用全力。這樣的一個人,竟然被自己留在身邊數日之久,養虎為患?
無疑,這是引狼入室啊!
就在楊煥正驚詫不已的時候,又是一聲砰然大響傳來,隻見聖上凝聚的光幕就跟紙糊的一般支離破碎,然後便看到了“陳雄”五指如柱,直接向聖上扣去。
“攔住他!”
“不要讓他傷害聖上!”
幾名太監看樣子也很是得寵,此刻話裏的意思竟是命令眾人。文官肯定是指不上了,武官一般也難堪大用,此刻能做出反攻趨勢的人隻有大內十三高手,然而方才那一擊,已經讓楊煥正肝膽俱裂,他哪還敢主動上前。
暗地裏權衡起來,今日不出手,大不了就是遠走他鄉,雖然得不到所謂的客棧絕技了,但好歹也算是迴歸到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可謂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而若是選擇出手,那弄不好就是個魚死網破的局麵,雖然他有信心以這十三人阻擋住“陳雄”去路,但他可沒信心一丁點損傷都不會受到,特別有句話叫做“槍打出頭鳥”,他身為大內十三高手之首,是否反擊眾人都在等著他的一句話。
如果反擊,無疑他就是那個出頭鳥,就肯定是挨打挨的最狠的那位……
其實這根本就不用怎麽權衡,因為楊煥正本來對所謂的聖上也沒什麽忠心可言,於是,在文武百官和那兩名太監的詫異目光中,他竟是對著“陳雄”遙遙一拱手,道:“多謝數日以來的不殺之恩,楊煥正若有機會,定當報答。”
說完,他竟是轉身離去了……
楊煥正都走了,其他十二高手自然也不會停留在此,現在他們倒是團結起來,擰成了一股繩,一起向大殿外麵走去。
有幾個武官不敢衝“陳雄”下手,一腔怒火憋著正愁沒地方發作,於是便上前阻攔。
然而楊煥正何嚐不是這樣,他也正愁沒地方撒火呢,而且反正已經選擇不出手了,這就相當於直接背叛皇庭,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大掌唿唿拍過,立刻便將那幾人拍成了肉泥!
他這過激舉動也是有立威的意思,否則大殿外麵數千精兵,絕不會輕易放他們離去。
不過,他這一出手可就不一樣了,“陳雄”是外敵,理論上做出什麽事兒都在眾人的心理範疇之內,可楊煥正是位高權重的堂堂一品大員啊,他竟然在這種關頭反戈一擊,著實是讓文武百官義憤填膺,恨不得將此人生吞活剝,碾死在這大殿裏麵。
立刻就有數人撲了上去,甚至連聖上還在刺客手中都給忘卻,整個大殿頓時亂作一團。
實際上他們也不是真的忘了,隻是那刺客好生厲害,他們不敢去招惹,相反的,楊煥正畢竟在朝野間混過一段時間,關於他的流言蜚語也是不少。
據說此人並沒有傳聞中那麽強勁,一身修為看起來很高,但根本不耐久戰,也就是通俗意義來講的境界不穩……
楊煥正頓時陷入被圍攻的窘境,起初他還能靠著高境界的優勢碾壓攻來之人,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場中形勢便起了變化。
這已經是破罐子破摔的場麵了,包括楊煥正在內的大內十三高手合力衝出大殿之後便顧頭不顧腚了,而後甚至直接土崩瓦解各自逃命。
本來他們之間也沒什麽交情可言,能合力從大殿裏衝出來也是為形勢所迫,現在出得大殿天高海闊,如果一味隻求逃命,那些禁衛倒也很難攔住他們。
相比於其他人來說,楊換證名銜上的高位稍微高出來一些,故而那些武官們便存在了擒賊擒王的想法,他們想要拿住楊煥正,於是就對他展開了瘋狂的圍攻。
其實起初的時候那些沒挨上手的武官們都已經有點退卻的意思了,因為楊煥正出手狠辣,幾乎每一擊都必定能夠斬獲一顆人頭。
這使得那些武官們不禁對自己道聽途說得來的消息產生懷疑。
楊煥正真的向傳言那樣徒有其表嗎,楊煥正真的是個境界不穩不耐久戰的家夥嗎,可為什麽現在看來此人招式淩厲出手果決,實際上的戰力竟是如此震懾人心呢?
這個疑問險些就要成為讓武官們也四散而逃的動力,但直到不久前,楊煥正終於現出頹勢,一身能耐憋了三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能耐越來越小,直至現在,他已經是力不從心,顯然是玄氣不濟,將要步入抵抗的尾聲了。
見得此景,原本都準備放棄的武官們又來了精神,一個個瞬間好像高大了無數倍一般,口中喊著捉拿叛黨,手上也頻頻打出招式,狠了勁兒的往楊煥正身上招唿。
嗚唿哀哉!
楊煥正唯有仰天長歎,他真是恨自己這雙瞎了的狗眼,竟然引狼入室,最後反倒是把自己給逼的如此狼狽。
甚至,今天都有可能葬身此處,今天過後,看不到明天早起時的太陽。
不,應該說今天過後,他的世界將永遠一片黑暗,因為他已經走上了黃泉那條不歸之路。
對此亂象,李尋連倒是樂得瞧個熱鬧,這群武官也真是有趣,明明自己這個大刺客正挾持著他們的聖上,可他們卻放著不管,偏偏義憤填膺的去捉拿那所謂的叛黨。
捉拿也就罷了,眼看楊煥正已經必然是落網之魚,已經沒有什麽戰鬥力可言的楊煥正,派他三兩個天河境玄修就能擺平,這怎麽還一股腦的全往那鑽呢。
這個問題李尋連自然明白,因為他們害怕,他們不敢衝自己動手,卻又有心在眾目睽睽之下裝出一副忠心的樣子。
他們把自己弄得好像對楊煥正多麽義憤填膺,好像寧可放著刺客不管也要把這內鬼給幹掉,可實際上,他們就是怕,就這麽簡單而已。
不得不說,他們的演技李尋連都服,跟他自己一比都是猶有過之。
那一張張貌似因憤怒而扭曲的臉,那一張張裂開的、吐沫橫飛滿嘴家國大義的嘴,那一聲聲逆賊當誅九族的喝罵,無疑不彰顯了他們絕佳的演技。
李尋連笑看了一會兒,心說最後湊一手熱鬧,然後就該離開了。
於是,他吐氣開聲,運用玄氣喊道:“諸位,你們再不管,我可就要走了啊。而且不但我走,我會把你們的聖上也請走溜達幾天,等玩過了,我再把他送迴來!”
這聲音絕對是震動整個大殿以及前方的廣場的,而且為了讓所有人都能聽清,李尋連還故意在其中摻雜了玄氣。
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這聲音響起來之後,絕對能讓每個人都有響在耳邊的感覺。
可是……
可是那些所謂的文武忠臣卻沒有一個衝上來阻攔,甚至連一個轉過頭來瞧上一眼的沒有。更甚至,還有許多故意將責罵楊煥正的聲音提高了數倍,以這種方法來向李尋連表達:我正在聚精會神的做拿叛黨,你的話我聽不見……
李尋連就無奈了,這都是些什麽官員啊。要是就這麽收場,那豈不是太沒意思了。
他好歹也是苦心計劃那麽多天,在楊煥正麵前演戲裝弱,這都容易麽。
怎麽到頭來,這群貨色竟是如此的不堪,甚至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早知道這樣,還演什麽戲,裝什麽陳雄,直接殺上外邦城中城皇庭,擄走韋紹寧,妥活兒!
“我服了,你手下這幫人,真是忠心可鑒日月,讓我無語凝噎啊。”李尋連望著大殿之外紛亂的景象,對韋紹寧說道。
也不知韋紹寧是嚇傻了還是怎麽的,他並沒有迴答李尋連的話,隻有隱約的啜泣聲不斷傳來。
李尋連心說韋紹寧也是越來越完蛋,想當初在神劍峰的時候好歹還敢跟自己叫叫板,可現在這個慫樣,真是讓他自己都看不過去。
要知道,李尋連活到現在的畢生強敵就那麽幾人,如果非得排出個前後強弱,會是如此一個樣子。
這些人分別是成王、青玄子、朱佲、青霄皇朱易、韋繼元、哀塵。
按給李尋連造成的困難和綜合實力排名,青玄子倒數第一,之所以有他也僅僅是因為他們之間還有個兩年之約沒有完成,說實話其實現在在李尋連的心裏,青玄子已經不足為慮,甚至無法作為他的對手了。
倒數第二,該是朱佲。把他排在這個位置的原因跟青玄子差不多,但他比青玄子能強點,好歹在南地的時候使用心機讓李尋連吃了點虧。
“諸位愛卿,本皇今日有一事……”
然而,他話還沒說完,卻發現大殿角落那裏有個人竟然沒有跪拜在地!
這人可定就是李尋連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跪韋紹寧的,即便是演戲,他也不可能給這說不上血海深仇但卻苦大仇深的主兒下跪。
按理說楊煥正應該是站到大殿最前方的,畢竟一品大員,可現在因為他待會要領著“陳雄”狀告兵部,故而此刻便和李尋連站在了一塊。
隻不過他在前,李尋連在後。
此時韋紹寧將目光投來,楊煥正還以為聖上是在瞧著自己,心裏咯噔一下,暗道今日事情繁瑣,穿著上恐怕有些失禮,雖說平時他們也不太在乎這個,但若聖上揪住不放,卻也不太容易解決。
“大膽!你緣何不跪?”皇上身邊的太監都是眼力見極佳的,他自然也看到了沒有跪拜下去的“陳雄”,因此根本不用韋紹寧開口。
“迴太監的話,我這腿不會迴彎兒。”李尋連笑嗬嗬的說道。
這一句話他可是沒有絲毫掩飾的用本聲說出,韋紹寧聽聞之後神色立刻大變,當即便要高唿拿人。
然而,李尋連哪裏會給他那個機會,大殿中寒風皺起,匡朗朗的長劍出鞘聲音如同龍吟,楊煥正剛待迴頭來看,寒嘯劍已然越過他的頭頂,帶起一蓬淩厲刺骨的寒氣,直接向龍椅處的韋紹寧掃去!
頓時,整個大殿便亂成了一鍋粥,文官驚唿不已,卻隻能在那手忙腳亂,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麽。
他們哪見過這麽生猛的陣勢啊,竟然隻身一人在皇宮大殿用這種明明白白得方式行刺,如此刺客,古往今來貌似也沒出現過一粒啊!
而武官,大多也是張大嘴巴沒反應過來。
隻有韋紹寧是有準備的,這倒不是說他料到了李尋連會來,而是李尋連的聲音對他來說實在太熟悉了,以至於剛剛聽到第一個字的時候,他便有了警惕。
此刻李尋連持劍殺來,他立刻就雙手連舞在身前凝聚一片光幕,同時口中大唿楊煥正等人的名字。
聽到他喊楊煥正,李尋連心裏便是一喜,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第一個喊出的名字一定是自己最依仗的人的名字。而此刻韋紹寧喊的是楊煥正,那豈不是就說明了這皇宮大內之中,楊煥正已是最強之人了?
他最強,那今天的事兒呢?
無疑,如果真的是楊煥正最強,那麽李尋連今天的計劃,便有八層把握完美收工!
“來!”暴喝一聲,李尋連迴身掃出一劍,因為他感受到了楊煥正躁動的氣息正鎖定自己。
迴身出劍,此劍淩厲無比,寒霜劍氣如同凜冬之漫天飄雪,瞬間將整個大殿都給籠罩進去。
文官無需多說,直接凍得僵直倒地,武官稍微能抵抗一二,可畢竟大多數都實力很低,除了那幾名天河境的武官之外,其他人也是都懾懾發抖行動遲緩,即便有心殺敵,也是沒有足夠的能力。
砰的一聲,寒霜劍氣轟在了楊煥正攻來的玄氣上,狂風肆意,頓時把整個大殿都激蕩的一陣搖晃,如同將要崩塌。
然而,這隻是李尋連隨意出手的一劍而已。
直至此時楊煥正才是真的肝膽懼寒,他迴想起當初一次又一次的嗬斥“陳雄”,一次又一次的全無防備的站在“陳雄”麵前,一次又一次的用蔑視的口吻和“陳雄”說話。這,現在看來,在見到對方的實力之後,已經足夠讓楊煥正後怕到森出冷汗了。
最主要的是,“陳雄”方才那一擊隻是隨意一擊,任誰都能看出,他壓根就沒有動用全力。這樣的一個人,竟然被自己留在身邊數日之久,養虎為患?
無疑,這是引狼入室啊!
就在楊煥正驚詫不已的時候,又是一聲砰然大響傳來,隻見聖上凝聚的光幕就跟紙糊的一般支離破碎,然後便看到了“陳雄”五指如柱,直接向聖上扣去。
“攔住他!”
“不要讓他傷害聖上!”
幾名太監看樣子也很是得寵,此刻話裏的意思竟是命令眾人。文官肯定是指不上了,武官一般也難堪大用,此刻能做出反攻趨勢的人隻有大內十三高手,然而方才那一擊,已經讓楊煥正肝膽俱裂,他哪還敢主動上前。
暗地裏權衡起來,今日不出手,大不了就是遠走他鄉,雖然得不到所謂的客棧絕技了,但好歹也算是迴歸到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可謂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而若是選擇出手,那弄不好就是個魚死網破的局麵,雖然他有信心以這十三人阻擋住“陳雄”去路,但他可沒信心一丁點損傷都不會受到,特別有句話叫做“槍打出頭鳥”,他身為大內十三高手之首,是否反擊眾人都在等著他的一句話。
如果反擊,無疑他就是那個出頭鳥,就肯定是挨打挨的最狠的那位……
其實這根本就不用怎麽權衡,因為楊煥正本來對所謂的聖上也沒什麽忠心可言,於是,在文武百官和那兩名太監的詫異目光中,他竟是對著“陳雄”遙遙一拱手,道:“多謝數日以來的不殺之恩,楊煥正若有機會,定當報答。”
說完,他竟是轉身離去了……
楊煥正都走了,其他十二高手自然也不會停留在此,現在他們倒是團結起來,擰成了一股繩,一起向大殿外麵走去。
有幾個武官不敢衝“陳雄”下手,一腔怒火憋著正愁沒地方發作,於是便上前阻攔。
然而楊煥正何嚐不是這樣,他也正愁沒地方撒火呢,而且反正已經選擇不出手了,這就相當於直接背叛皇庭,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大掌唿唿拍過,立刻便將那幾人拍成了肉泥!
他這過激舉動也是有立威的意思,否則大殿外麵數千精兵,絕不會輕易放他們離去。
不過,他這一出手可就不一樣了,“陳雄”是外敵,理論上做出什麽事兒都在眾人的心理範疇之內,可楊煥正是位高權重的堂堂一品大員啊,他竟然在這種關頭反戈一擊,著實是讓文武百官義憤填膺,恨不得將此人生吞活剝,碾死在這大殿裏麵。
立刻就有數人撲了上去,甚至連聖上還在刺客手中都給忘卻,整個大殿頓時亂作一團。
實際上他們也不是真的忘了,隻是那刺客好生厲害,他們不敢去招惹,相反的,楊煥正畢竟在朝野間混過一段時間,關於他的流言蜚語也是不少。
據說此人並沒有傳聞中那麽強勁,一身修為看起來很高,但根本不耐久戰,也就是通俗意義來講的境界不穩……
楊煥正頓時陷入被圍攻的窘境,起初他還能靠著高境界的優勢碾壓攻來之人,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場中形勢便起了變化。
這已經是破罐子破摔的場麵了,包括楊煥正在內的大內十三高手合力衝出大殿之後便顧頭不顧腚了,而後甚至直接土崩瓦解各自逃命。
本來他們之間也沒什麽交情可言,能合力從大殿裏衝出來也是為形勢所迫,現在出得大殿天高海闊,如果一味隻求逃命,那些禁衛倒也很難攔住他們。
相比於其他人來說,楊換證名銜上的高位稍微高出來一些,故而那些武官們便存在了擒賊擒王的想法,他們想要拿住楊煥正,於是就對他展開了瘋狂的圍攻。
其實起初的時候那些沒挨上手的武官們都已經有點退卻的意思了,因為楊煥正出手狠辣,幾乎每一擊都必定能夠斬獲一顆人頭。
這使得那些武官們不禁對自己道聽途說得來的消息產生懷疑。
楊煥正真的向傳言那樣徒有其表嗎,楊煥正真的是個境界不穩不耐久戰的家夥嗎,可為什麽現在看來此人招式淩厲出手果決,實際上的戰力竟是如此震懾人心呢?
這個疑問險些就要成為讓武官們也四散而逃的動力,但直到不久前,楊煥正終於現出頹勢,一身能耐憋了三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能耐越來越小,直至現在,他已經是力不從心,顯然是玄氣不濟,將要步入抵抗的尾聲了。
見得此景,原本都準備放棄的武官們又來了精神,一個個瞬間好像高大了無數倍一般,口中喊著捉拿叛黨,手上也頻頻打出招式,狠了勁兒的往楊煥正身上招唿。
嗚唿哀哉!
楊煥正唯有仰天長歎,他真是恨自己這雙瞎了的狗眼,竟然引狼入室,最後反倒是把自己給逼的如此狼狽。
甚至,今天都有可能葬身此處,今天過後,看不到明天早起時的太陽。
不,應該說今天過後,他的世界將永遠一片黑暗,因為他已經走上了黃泉那條不歸之路。
對此亂象,李尋連倒是樂得瞧個熱鬧,這群武官也真是有趣,明明自己這個大刺客正挾持著他們的聖上,可他們卻放著不管,偏偏義憤填膺的去捉拿那所謂的叛黨。
捉拿也就罷了,眼看楊煥正已經必然是落網之魚,已經沒有什麽戰鬥力可言的楊煥正,派他三兩個天河境玄修就能擺平,這怎麽還一股腦的全往那鑽呢。
這個問題李尋連自然明白,因為他們害怕,他們不敢衝自己動手,卻又有心在眾目睽睽之下裝出一副忠心的樣子。
他們把自己弄得好像對楊煥正多麽義憤填膺,好像寧可放著刺客不管也要把這內鬼給幹掉,可實際上,他們就是怕,就這麽簡單而已。
不得不說,他們的演技李尋連都服,跟他自己一比都是猶有過之。
那一張張貌似因憤怒而扭曲的臉,那一張張裂開的、吐沫橫飛滿嘴家國大義的嘴,那一聲聲逆賊當誅九族的喝罵,無疑不彰顯了他們絕佳的演技。
李尋連笑看了一會兒,心說最後湊一手熱鬧,然後就該離開了。
於是,他吐氣開聲,運用玄氣喊道:“諸位,你們再不管,我可就要走了啊。而且不但我走,我會把你們的聖上也請走溜達幾天,等玩過了,我再把他送迴來!”
這聲音絕對是震動整個大殿以及前方的廣場的,而且為了讓所有人都能聽清,李尋連還故意在其中摻雜了玄氣。
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這聲音響起來之後,絕對能讓每個人都有響在耳邊的感覺。
可是……
可是那些所謂的文武忠臣卻沒有一個衝上來阻攔,甚至連一個轉過頭來瞧上一眼的沒有。更甚至,還有許多故意將責罵楊煥正的聲音提高了數倍,以這種方法來向李尋連表達:我正在聚精會神的做拿叛黨,你的話我聽不見……
李尋連就無奈了,這都是些什麽官員啊。要是就這麽收場,那豈不是太沒意思了。
他好歹也是苦心計劃那麽多天,在楊煥正麵前演戲裝弱,這都容易麽。
怎麽到頭來,這群貨色竟是如此的不堪,甚至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早知道這樣,還演什麽戲,裝什麽陳雄,直接殺上外邦城中城皇庭,擄走韋紹寧,妥活兒!
“我服了,你手下這幫人,真是忠心可鑒日月,讓我無語凝噎啊。”李尋連望著大殿之外紛亂的景象,對韋紹寧說道。
也不知韋紹寧是嚇傻了還是怎麽的,他並沒有迴答李尋連的話,隻有隱約的啜泣聲不斷傳來。
李尋連心說韋紹寧也是越來越完蛋,想當初在神劍峰的時候好歹還敢跟自己叫叫板,可現在這個慫樣,真是讓他自己都看不過去。
要知道,李尋連活到現在的畢生強敵就那麽幾人,如果非得排出個前後強弱,會是如此一個樣子。
這些人分別是成王、青玄子、朱佲、青霄皇朱易、韋繼元、哀塵。
按給李尋連造成的困難和綜合實力排名,青玄子倒數第一,之所以有他也僅僅是因為他們之間還有個兩年之約沒有完成,說實話其實現在在李尋連的心裏,青玄子已經不足為慮,甚至無法作為他的對手了。
倒數第二,該是朱佲。把他排在這個位置的原因跟青玄子差不多,但他比青玄子能強點,好歹在南地的時候使用心機讓李尋連吃了點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