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室寂靜中,眾人全都伸長了脖子去看青霜手裏的錦盒。
寧柔嘉離的最近,她又跟若薇交情匪淺,便不似眾人那般顧忌拘謹,探頭往那錦盒細細看了幾眼,便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王六奶奶原還理直氣壯的一張臉頓時漲的通紅,她慌忙伸手去搶那錦盒,青霜哪能讓她輕易就搶到,轉個身避開了便又幾步迴到了若薇身後。
眾人見狀,對那神秘的錦盒愈發好奇起來,不好追著若薇問,隻好拿眼去看寧柔嘉。
寧柔嘉還在笑,雖然大家風範的舉著帕子掩了嘴,眼裏的笑意卻是藏也藏不住。她慢條斯理的開口,“其實珍珠也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不過北海南珠乃是珍珠之後,不說價值連城,起碼也是價值千金。相信在座諸位夫人有時便是想買都苦無門路吧?”
眾人莫名其妙的聽著寧柔嘉不緊不慢的說話,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應答。倒是莊夫人平靜的接口道:“北海南珠在本朝雖是千金難求,不過在前朝卻並非如此珍稀。”
眾人點頭,都知道莊夫人所指,前朝曾大開海禁,許多海外寶物隨著船隊來到大周,因此這北海南珠還真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隻是本朝的太祖皇帝一登基便下令閉關鎖國,到得如今,這北海南珠自然便成了珍稀之物。
莊夫人頓了頓,又道:“機緣巧合下,我家祖上倒是流傳下來些南珠,不過早前我家蓮姐兒嫁來侯府時,我盡數將南珠陪嫁了過來。”
眾人倒也不意外,畢竟莊夫人的親生女兒也就莊若蓮一個,珍貴的東西不給她要給誰?
若薇聽到這裏,嘴角微微翹起,卻並不出聲,也不往臉色倏然變得慘白的王六奶奶看上一眼。
寧柔嘉瞧見若薇的神色,圓溜溜的大眼睛一轉,便又笑道,“莊夫人委實大方,不過莊夫人的大方在京城裏頭很是有名,想來給自家女兒的嫁妝中,除了這千金難求的北海南珠,那些個碧玉、金沙、如意、寶瓶什麽的定也不少吧?”
便有那知情的夫人笑著迴道:“自然是不少的,我可還記得前頭的侯夫人嫁過來時,那可是真正的十裏紅妝呢,嫁妝可就足有一百二十台,我家兩個傻丫頭聽了下人迴報,羨慕的議論了許久。<strong>.</strong>”
不獨這一位夫人記得,隻怕在座沒人會不記得那一場熱鬧的發嫁。太子妃的嫁妝定例也不過一百二十八抬,若不是怕越過了太子妃去,想來莊夫人給莊若蓮的嫁妝還不止如此。後來莊若薇嫁進來做填房,雖是庶出之女,可該莊夫人出的嫁妝,她仍是一點都沒含糊,也足有六十四抬之多。
由此可見莊夫人的財氣與底氣。
寧柔嘉問到這裏,眾人看向青霜手裏的盒子的目光,頓時便有些了然了。於是落在王六奶奶身上的視線,便都帶上了輕蔑與鄙夷。
王六奶奶慘白的臉頓時又漲紅了,咬牙怒瞪寧柔嘉道:“徐二奶奶不過就看了那麽兩眼,卻有這麽多話。怎麽,這些個寶貝兒隻有大將軍府上才有?我王家也是赫赫有名的百年世家……”
她話音未落,寧柔嘉就又笑了起來。
王六奶奶的話便說不下去了,惱羞成怒的瞪著她:“你笑什麽?”
寧柔嘉慢悠悠的道:“王家確然是百年世家。”
不過誰又不知道,這所謂的百年世家,早已經敗落的不成樣子了。王家上一代以及這一代的子弟中,竟無一人出仕,全賴著祖產過日子不說,花天酒地揮霍無度更是王家男人們的真實寫照,這樣的世家,便是家有金山銀山,也早就敗光了吧。
何況這裏頭也有積年的老人,太夫人嫁來侯府時王家是個什麽情狀,又大約抬了多少嫁妝,她們還是很清楚的。
於是看向王六奶奶的神色愈發輕視了起來。
王六奶奶氣的發抖,“我王家既然也是百年世家,當初姑母嫁來侯府,陪送的寶貝兒自然也不少。隻是我王家不似將軍府,隻自家人知道也就罷了。”
言下之意,王家不像將軍府那麽愛顯擺。
不少夫人太太都垂下頭去。成夫人聽了一陣,也算聽的明白了,便笑著對莊夫人道:“我這人也是個愛顯擺的,若我膝下還有女兒,定也要學著莊夫人一樣,十裏紅妝風風光光的將她嫁出門,如此到了夫家,才有底氣站得住腳啊。在這點上,我與莊夫人倒有些相似了。”
皇後一黨正積極地拉攏李鳳錦,成夫人前頭又才與若薇“冰釋前嫌”,此時的幫腔,極其自然的與莊夫人套近乎的行為,無不是示好的意思。
連皇後娘娘的親娘都開口了,便也有人附和了起來。
“當母親的,誰不是這樣的心思?都怕自己女兒在別人府上過不好,恨不得將全部家當都陪送過去才好。”
“怪道總說女兒是賠錢貨,唉,我家可不就有兩個賠錢貨麽,來日這嫁妝還不知道要把咱們老兩口愁成什麽模樣?”
“秦夫人,這話您快別說了,這滿京裏誰還不知道您呢。”便有人笑著打趣了起來。
眼看著就要歪樓了,寧柔嘉見若薇仍是笑的淡淡的,也不急著揭穿來令王家丟個大臉,借機扳迴這一局,安之若素的與身旁的夫人小聲說著話,便微微有些著急。
她也不知道若薇到底打算做到哪一步,畢竟這是侯府的家事,她是要大眾廣庭之下打王家一個響亮的耳光,還是息事寧人就此揭過,寧柔嘉真的猜不到。
猜不到,她便有些猶疑不定,這一遲疑間,隻得眼睜睜的看著絕好的機會悄悄溜走了。心裏不免有些惋惜,又想,若薇不像是會息事寧人的人,難不成她還有後招?
她猜的沒有錯,若薇從來不是肯吃啞巴虧的人。她此時不動聲色無動於衷,甚至打發青霜下去幫忙照料客人的舉動,無不讓這許多對她不了解的貴婦們暗讚一聲大氣寬容,既給了王家人警告,又很顧全大局,很有主母之風。
若是王家人識趣,這一節也就這麽揭過去了。偏偏那王六奶奶見青霜捧了錦盒要走,心中大急,脫口喝道:“你給我站住!”
原還說的熱鬧的眾人被她一聲斷喝嚇了一跳,齊刷刷的又望了過去。她們簡直都要為王六奶奶的智商著急了,這是什麽樣的人家,才能教出這麽不靠譜的閨女來,然後將閨女嫁到王家,禍害王家本就不怎麽好的家風名聲?
人家拿了證物,震懾過你一迴了,換了誰這時候都要選擇夾了尾巴來做人,此時能不開口就不開口,偏她竟這般不識趣,簡直無可救藥。
青霜便停下了腳步,“王六奶奶有何吩咐?”
王六奶奶此時顧不得眾人都是何種目光,她踩著怒氣急步向青霜走去,一張原本還算俏麗的臉蛋此時都快扭曲了,氣勢洶洶的就要去搶青霜手裏的錦盒,口中喊道:“把那東西還給我!”
“王六奶奶請自重!”青霜加重語氣,身子一轉,靈活的閃到了成夫人身後,“這些當票乃是太夫人交給我們夫人,令我們夫人好將你們王家人當出去的那些東西贖買迴來的。倘若這些東西有所閃失,便是咱們夫人再有錢,隻怕也買不迴我們前頭夫人那些愛物了。前頭夫人與咱們夫人姐妹情深,也唯有那些東西得以慰藉我們夫人思姐之情,還望王六奶奶成全。”
眾人默然,都在心裏將王六奶奶當成蠢豬來鄙視。人家已經放你一馬了,你還追著趕著找不自在,好了吧,人家的丫鬟都看不過去了,將你家醜事劈裏啪啦抖出來,你王家以後還有什麽臉出來見人?
便是太夫人以往在人前樹立的溫柔嫻雅的形象,也在眾人心目中坍塌盡毀了――你補貼娘家就補貼娘家吧,可有你這樣拿著自己媳婦兒的嫁妝來貼補娘家的嗎?好寶貝被當了出去,自己不出錢去贖買,反還理直氣壯的要求人家拿錢去贖買迴來。瞧這一家子,辦的都是些什麽事兒?
沒說的,號稱百年世家的王家在這一瞬間,已經成了在座眾人心目中的拒絕往來戶了。
難怪有人提起太夫人,莊氏神色會如此冷淡。遇著這樣的婆母,換了誰隻怕都親熱不起來。
“胡說八道,姑母怎麽會給你們這個?快給我――”王六奶奶再蠢也知道,這些當票絕不是太夫人給若薇的,因為這些東西,明明都是收在王家人自己手上的。今日若不能將這些當票拿迴去,太夫人貪墨兒媳婦的嫁妝以及都貪墨了些什麽的流言傳出去,可就真的難看了。雖然她嘴上說王家也是百年世家,可是當票上的東西,追溯到百年前,王家顧忌都拿不出來。
雖然拿迴去也不過是欲蓋彌彰,但怎麽也不能落在莊氏手上,否則就成了拿捏他們王家的最好的把柄了。
若薇終於開口,“既然王六奶奶要,那就拿迴去吧。”
寧柔嘉離的最近,她又跟若薇交情匪淺,便不似眾人那般顧忌拘謹,探頭往那錦盒細細看了幾眼,便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王六奶奶原還理直氣壯的一張臉頓時漲的通紅,她慌忙伸手去搶那錦盒,青霜哪能讓她輕易就搶到,轉個身避開了便又幾步迴到了若薇身後。
眾人見狀,對那神秘的錦盒愈發好奇起來,不好追著若薇問,隻好拿眼去看寧柔嘉。
寧柔嘉還在笑,雖然大家風範的舉著帕子掩了嘴,眼裏的笑意卻是藏也藏不住。她慢條斯理的開口,“其實珍珠也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不過北海南珠乃是珍珠之後,不說價值連城,起碼也是價值千金。相信在座諸位夫人有時便是想買都苦無門路吧?”
眾人莫名其妙的聽著寧柔嘉不緊不慢的說話,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應答。倒是莊夫人平靜的接口道:“北海南珠在本朝雖是千金難求,不過在前朝卻並非如此珍稀。”
眾人點頭,都知道莊夫人所指,前朝曾大開海禁,許多海外寶物隨著船隊來到大周,因此這北海南珠還真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隻是本朝的太祖皇帝一登基便下令閉關鎖國,到得如今,這北海南珠自然便成了珍稀之物。
莊夫人頓了頓,又道:“機緣巧合下,我家祖上倒是流傳下來些南珠,不過早前我家蓮姐兒嫁來侯府時,我盡數將南珠陪嫁了過來。”
眾人倒也不意外,畢竟莊夫人的親生女兒也就莊若蓮一個,珍貴的東西不給她要給誰?
若薇聽到這裏,嘴角微微翹起,卻並不出聲,也不往臉色倏然變得慘白的王六奶奶看上一眼。
寧柔嘉瞧見若薇的神色,圓溜溜的大眼睛一轉,便又笑道,“莊夫人委實大方,不過莊夫人的大方在京城裏頭很是有名,想來給自家女兒的嫁妝中,除了這千金難求的北海南珠,那些個碧玉、金沙、如意、寶瓶什麽的定也不少吧?”
便有那知情的夫人笑著迴道:“自然是不少的,我可還記得前頭的侯夫人嫁過來時,那可是真正的十裏紅妝呢,嫁妝可就足有一百二十台,我家兩個傻丫頭聽了下人迴報,羨慕的議論了許久。<strong>.</strong>”
不獨這一位夫人記得,隻怕在座沒人會不記得那一場熱鬧的發嫁。太子妃的嫁妝定例也不過一百二十八抬,若不是怕越過了太子妃去,想來莊夫人給莊若蓮的嫁妝還不止如此。後來莊若薇嫁進來做填房,雖是庶出之女,可該莊夫人出的嫁妝,她仍是一點都沒含糊,也足有六十四抬之多。
由此可見莊夫人的財氣與底氣。
寧柔嘉問到這裏,眾人看向青霜手裏的盒子的目光,頓時便有些了然了。於是落在王六奶奶身上的視線,便都帶上了輕蔑與鄙夷。
王六奶奶慘白的臉頓時又漲紅了,咬牙怒瞪寧柔嘉道:“徐二奶奶不過就看了那麽兩眼,卻有這麽多話。怎麽,這些個寶貝兒隻有大將軍府上才有?我王家也是赫赫有名的百年世家……”
她話音未落,寧柔嘉就又笑了起來。
王六奶奶的話便說不下去了,惱羞成怒的瞪著她:“你笑什麽?”
寧柔嘉慢悠悠的道:“王家確然是百年世家。”
不過誰又不知道,這所謂的百年世家,早已經敗落的不成樣子了。王家上一代以及這一代的子弟中,竟無一人出仕,全賴著祖產過日子不說,花天酒地揮霍無度更是王家男人們的真實寫照,這樣的世家,便是家有金山銀山,也早就敗光了吧。
何況這裏頭也有積年的老人,太夫人嫁來侯府時王家是個什麽情狀,又大約抬了多少嫁妝,她們還是很清楚的。
於是看向王六奶奶的神色愈發輕視了起來。
王六奶奶氣的發抖,“我王家既然也是百年世家,當初姑母嫁來侯府,陪送的寶貝兒自然也不少。隻是我王家不似將軍府,隻自家人知道也就罷了。”
言下之意,王家不像將軍府那麽愛顯擺。
不少夫人太太都垂下頭去。成夫人聽了一陣,也算聽的明白了,便笑著對莊夫人道:“我這人也是個愛顯擺的,若我膝下還有女兒,定也要學著莊夫人一樣,十裏紅妝風風光光的將她嫁出門,如此到了夫家,才有底氣站得住腳啊。在這點上,我與莊夫人倒有些相似了。”
皇後一黨正積極地拉攏李鳳錦,成夫人前頭又才與若薇“冰釋前嫌”,此時的幫腔,極其自然的與莊夫人套近乎的行為,無不是示好的意思。
連皇後娘娘的親娘都開口了,便也有人附和了起來。
“當母親的,誰不是這樣的心思?都怕自己女兒在別人府上過不好,恨不得將全部家當都陪送過去才好。”
“怪道總說女兒是賠錢貨,唉,我家可不就有兩個賠錢貨麽,來日這嫁妝還不知道要把咱們老兩口愁成什麽模樣?”
“秦夫人,這話您快別說了,這滿京裏誰還不知道您呢。”便有人笑著打趣了起來。
眼看著就要歪樓了,寧柔嘉見若薇仍是笑的淡淡的,也不急著揭穿來令王家丟個大臉,借機扳迴這一局,安之若素的與身旁的夫人小聲說著話,便微微有些著急。
她也不知道若薇到底打算做到哪一步,畢竟這是侯府的家事,她是要大眾廣庭之下打王家一個響亮的耳光,還是息事寧人就此揭過,寧柔嘉真的猜不到。
猜不到,她便有些猶疑不定,這一遲疑間,隻得眼睜睜的看著絕好的機會悄悄溜走了。心裏不免有些惋惜,又想,若薇不像是會息事寧人的人,難不成她還有後招?
她猜的沒有錯,若薇從來不是肯吃啞巴虧的人。她此時不動聲色無動於衷,甚至打發青霜下去幫忙照料客人的舉動,無不讓這許多對她不了解的貴婦們暗讚一聲大氣寬容,既給了王家人警告,又很顧全大局,很有主母之風。
若是王家人識趣,這一節也就這麽揭過去了。偏偏那王六奶奶見青霜捧了錦盒要走,心中大急,脫口喝道:“你給我站住!”
原還說的熱鬧的眾人被她一聲斷喝嚇了一跳,齊刷刷的又望了過去。她們簡直都要為王六奶奶的智商著急了,這是什麽樣的人家,才能教出這麽不靠譜的閨女來,然後將閨女嫁到王家,禍害王家本就不怎麽好的家風名聲?
人家拿了證物,震懾過你一迴了,換了誰這時候都要選擇夾了尾巴來做人,此時能不開口就不開口,偏她竟這般不識趣,簡直無可救藥。
青霜便停下了腳步,“王六奶奶有何吩咐?”
王六奶奶此時顧不得眾人都是何種目光,她踩著怒氣急步向青霜走去,一張原本還算俏麗的臉蛋此時都快扭曲了,氣勢洶洶的就要去搶青霜手裏的錦盒,口中喊道:“把那東西還給我!”
“王六奶奶請自重!”青霜加重語氣,身子一轉,靈活的閃到了成夫人身後,“這些當票乃是太夫人交給我們夫人,令我們夫人好將你們王家人當出去的那些東西贖買迴來的。倘若這些東西有所閃失,便是咱們夫人再有錢,隻怕也買不迴我們前頭夫人那些愛物了。前頭夫人與咱們夫人姐妹情深,也唯有那些東西得以慰藉我們夫人思姐之情,還望王六奶奶成全。”
眾人默然,都在心裏將王六奶奶當成蠢豬來鄙視。人家已經放你一馬了,你還追著趕著找不自在,好了吧,人家的丫鬟都看不過去了,將你家醜事劈裏啪啦抖出來,你王家以後還有什麽臉出來見人?
便是太夫人以往在人前樹立的溫柔嫻雅的形象,也在眾人心目中坍塌盡毀了――你補貼娘家就補貼娘家吧,可有你這樣拿著自己媳婦兒的嫁妝來貼補娘家的嗎?好寶貝被當了出去,自己不出錢去贖買,反還理直氣壯的要求人家拿錢去贖買迴來。瞧這一家子,辦的都是些什麽事兒?
沒說的,號稱百年世家的王家在這一瞬間,已經成了在座眾人心目中的拒絕往來戶了。
難怪有人提起太夫人,莊氏神色會如此冷淡。遇著這樣的婆母,換了誰隻怕都親熱不起來。
“胡說八道,姑母怎麽會給你們這個?快給我――”王六奶奶再蠢也知道,這些當票絕不是太夫人給若薇的,因為這些東西,明明都是收在王家人自己手上的。今日若不能將這些當票拿迴去,太夫人貪墨兒媳婦的嫁妝以及都貪墨了些什麽的流言傳出去,可就真的難看了。雖然她嘴上說王家也是百年世家,可是當票上的東西,追溯到百年前,王家顧忌都拿不出來。
雖然拿迴去也不過是欲蓋彌彰,但怎麽也不能落在莊氏手上,否則就成了拿捏他們王家的最好的把柄了。
若薇終於開口,“既然王六奶奶要,那就拿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