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注視著熊熊烈火逐漸化為灰燼的骸骨,祁景燾浮想聯翩,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有那麽一天會墮落成一個焚屍工,在一天之內使用相同手段焚燒了數十具屍體,還是在千禧年的大年初一,想想都覺得晦氣!
隨即,祁景燾又釋然了。在羅家村疫區,估計就沒誰考慮到過大年這迴事。身處重重封鎖的疫區,在生命遭受瘟疫威脅、朝不保夕的情況下,什麽節日都不再重要。
而自己能夠在羅家村瘟疫得到控製的關鍵時期,及時找到這次瘟疫的病毒病菌源頭,並且把這個源頭徹底消除,這趟主動請命的抗疫之旅算得上完美,晦氣就晦氣吧!
再說了,自己好歹是一個陸地神仙,豈會怕沾染什麽晦氣?幫助那些殉葬者和這幾個客死他鄉的盜墓賊入土為安,說不定還是功德一件呢!
在自我安慰中,祁景燾揮手掩埋了四個盜墓賊的骨灰,這才有時間處理那些被他們搬出墓穴的古董文物和財物。
那些個陪葬的各色器皿財物之類的東西,祁景燾不感興趣,消毒處理之後就隨手扔進戒指空間,返迴現實世界後就使用隔空取物大法物歸原主,讓它們待在墓穴裏麵繼續陪伴墓主人。
他唯一感興趣的是那些被盜墓賊裝在一個個布袋裏麵的竹簡,全息視角下觀察可以看見,竹簡上麵刻有大量文字圖案。估計,這些竹簡應該是那位諸侯王收藏的書籍,而墓主人還是一位酷愛讀書的文化人,死了也要帶著這些寶貴的書籍到墓室裏麵給他陪葬。
在古代,文化是被貴族階層壟斷的,隨著紙張和活字印刷術出現,文化才逐步下移,從貴族階層走向平民,走向大眾。
而“紙”這種現代人眼中依稀平常的日常用品,據考證,最早出現在西漢,而最先被認可的紙張是在東漢,就是蔡倫發明的蔡候紙。紙張幾經改進,直到晉朝時期,紙張才大規模普及,成為文字的主要載體。
在東漢之前,很少人會用紙作為書寫載體,因為那些剛剛出現的紙張又脆又硬,書寫並不方便。而那些改進的高級紙張則因為造價高、產量少無法大量推廣。傳統的木牘、竹簡、縑帛、獸皮等才是當時常用於書寫、記錄文字的材料。
簡是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長條形,將寫字的一麵磨光;竹質的還要在火上炙幹,這道工序叫做“汗青”或叫“
殺青“,目的是使其易於著墨和防蠹。
簡的寬度一般為0.5~1厘米,厚數毫米,長度根據需要而定,在漢代有3尺、2.4尺、1.2尺、0.8尺(以上均漢尺)等。漢代似有定製:儒家經典和政斧頒發的律令用長簡,諸子百家著作用短簡。
各時代所用簡的尺寸不盡相同,每枚簡上麵可書寫一行字,也有少數簡加寬約一倍,書寫兩行,徑稱為“兩行”。很多枚簡用麻繩或絲繩編連起來,叫做“冊”。一般編2~5道,也有個別編1道的,通常視簡的長度而定,大多數是先編後寫。
簡冊這種形製(或稱簡冊製度)到漢代已臻於完善。例如編連以後,書寫時除少數的以外,大多上下都留有少許空白,猶如紙質文獻的天頭地腳。簡冊的最前麵的兩枚一般是空白簡,叫首簡或贅簡,這是後世書籍扉頁的起源。
有的簡冊在每段文字之前有小題,末簡有尾題和總計本篇字數,有的在每枚簡末或簡背上都標有“頁碼”。還有的簡冊以扁方框、圓點、圓圈、三角形等符號標明篇、章、句的所在位置。
簡冊的存放方式,是以最末一簡為軸心,將有字的一麵向裏卷起來。為了不打開即知該卷內容,在首簡背麵從右到左題有篇名和篇次。現已發現的秦代簡冊,有的卻以第一枚簡為軸心,故篇名題在末簡的簡背上。
按照老婆婆提供的族譜記載,如果羅家村的祖先真是東漢末年從南陽遷移來的守墓人,那麽諸侯王墓室裏出現大量竹簡書籍也就正常了。
這種竹簡在現代考古學中經常有發現,比如在江陵一帶,曾經出土過一個規模巨大的漢代墓——張家山墓。這個墓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並沒有被盜墓賊發現,但是考古隊也並沒有進行挖掘。不過因為地勢低,太容易被雨水侵蝕,專家們隻能忍痛開始施工。經過兩個月的挖掘,出土了大量的竹簡,而古墓中經常出現的青銅器和金屬製品卻寥寥無幾。
隨著專家們對這些竹簡的研究,人們發現這其中的價值遠遠高於金銀珠寶一類的文物。這些竹簡記錄的是八本古典書籍,而其中兩本則是已經失傳已久的《引書》和《算術經》。這兩本書都出自戰國時期,卻分別記錄了當時高超的醫術和算術。
經過專家們的翻譯,這些內容逐漸顯現在人們眼前。《引書》中主要講解了怎樣以道教文化養生,還記錄了大量的中醫按摩手法,其中的下顎關節脫位複術更是改寫世界醫學史。《算術經》則將我國的數學史提早了幾百年,《九章算術》也不再是我國數學史的起點。
可以說,正是通過出土的甲骨文和各種帶有文字記錄的文物,才逐步補充和完善了華--夏悠久的曆史記錄,讓後人可以自豪地宣稱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且從未中斷,其中文字記載功不可沒
因此,祁景燾通過全息視角看到這些竹簡之後,居然舍不得將這些竹簡也物歸原主,而是打算自己截留收藏,也不枉客串了一次盜墓賊,就當是今晚的報酬好了。
萬幸的是,這幾個盜墓賊也是有文化的、識貨的新時代盜墓賊,他們千辛萬苦尋找並進入墓室,沒有毀壞這些寶貴的竹簡,居然還分門別類用布袋收集在一起,搬運到他們的臨時盜墓基地存放。
要不然,按照祁景燾那種淡然的性格,他根本就不會查看墓室裏麵的任何物品,這些寶貴的竹簡隻能繼續埋藏在地下墓穴裏麵,說不定哪一天就被時光腐朽消失了。
祁景燾可不敢繼續讓這些寶貴的竹簡留在現實世界,而是轉移到具備保鮮功能的戒指空間保存。
忙碌了一天,徹底清除瘟疫病菌病毒源頭,還得到一批漢代竹簡,祁景燾覺得值了。
觀測一下正處於衝關狀態的葉冰雪,發現她的狀態非常好,也就不去打擾她的修行,今晚就在山林裏過夜好了。
釋放神識掃描一番周圍山川林地,沒發現什麽可以威脅到他們的猛獸蟲蛇,當然了,還有人這種習慣同類相殘的物種之後,祁景燾自動消除神功,讓待在南極大陸苦苦等待的尹長風繼續收集南極洲的物種資源。
“老大,你老人家到底有什麽要緊的大事,也不招唿一聲就抽空功法,第幾次了都?”尹長風的聲音在腦海中響起。
“當然是大事,還是拯救人類的大事。別抱怨,想早點迴家就趕緊做事!”
祁景燾蠻不講理地指示著尹長風,在葉冰雪旁邊盤腿坐下,這才把自己有限的精神力融入戒指空間,凝聚成型,興致勃勃地打開一個布袋,拿出一副竹簡,小心翼翼地翻開。還好,除了發現上麵有些灰塵外,沒有出現破損。字跡也能看清。
這幅竹簡用一種不知名的線條,將這些竹片一片一片連接起來,成為一冊完整的書卷。
這冊書卷上麵的字跡還算清晰,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磔”,這不就是隸書嗎?
祁景燾閱讀過那麽多中醫典籍,其中不乏古籍,對隸書字體還算是熟悉。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在漢朝是最常用的字體,在之後開始出現諧體字,逐漸和現代看到的差不多,其中的差別不過是簡體字和繁體字之間的差別。
看到竹簡上的文字竟然是隸書,祁景燾也樂了,竹簡上的文字他大概看得明白,倒也用不著找那些考古專家幫忙翻譯,自己就可以閱讀竹簡記載的資料。
隨即,祁景燾又釋然了。在羅家村疫區,估計就沒誰考慮到過大年這迴事。身處重重封鎖的疫區,在生命遭受瘟疫威脅、朝不保夕的情況下,什麽節日都不再重要。
而自己能夠在羅家村瘟疫得到控製的關鍵時期,及時找到這次瘟疫的病毒病菌源頭,並且把這個源頭徹底消除,這趟主動請命的抗疫之旅算得上完美,晦氣就晦氣吧!
再說了,自己好歹是一個陸地神仙,豈會怕沾染什麽晦氣?幫助那些殉葬者和這幾個客死他鄉的盜墓賊入土為安,說不定還是功德一件呢!
在自我安慰中,祁景燾揮手掩埋了四個盜墓賊的骨灰,這才有時間處理那些被他們搬出墓穴的古董文物和財物。
那些個陪葬的各色器皿財物之類的東西,祁景燾不感興趣,消毒處理之後就隨手扔進戒指空間,返迴現實世界後就使用隔空取物大法物歸原主,讓它們待在墓穴裏麵繼續陪伴墓主人。
他唯一感興趣的是那些被盜墓賊裝在一個個布袋裏麵的竹簡,全息視角下觀察可以看見,竹簡上麵刻有大量文字圖案。估計,這些竹簡應該是那位諸侯王收藏的書籍,而墓主人還是一位酷愛讀書的文化人,死了也要帶著這些寶貴的書籍到墓室裏麵給他陪葬。
在古代,文化是被貴族階層壟斷的,隨著紙張和活字印刷術出現,文化才逐步下移,從貴族階層走向平民,走向大眾。
而“紙”這種現代人眼中依稀平常的日常用品,據考證,最早出現在西漢,而最先被認可的紙張是在東漢,就是蔡倫發明的蔡候紙。紙張幾經改進,直到晉朝時期,紙張才大規模普及,成為文字的主要載體。
在東漢之前,很少人會用紙作為書寫載體,因為那些剛剛出現的紙張又脆又硬,書寫並不方便。而那些改進的高級紙張則因為造價高、產量少無法大量推廣。傳統的木牘、竹簡、縑帛、獸皮等才是當時常用於書寫、記錄文字的材料。
簡是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長條形,將寫字的一麵磨光;竹質的還要在火上炙幹,這道工序叫做“汗青”或叫“
殺青“,目的是使其易於著墨和防蠹。
簡的寬度一般為0.5~1厘米,厚數毫米,長度根據需要而定,在漢代有3尺、2.4尺、1.2尺、0.8尺(以上均漢尺)等。漢代似有定製:儒家經典和政斧頒發的律令用長簡,諸子百家著作用短簡。
各時代所用簡的尺寸不盡相同,每枚簡上麵可書寫一行字,也有少數簡加寬約一倍,書寫兩行,徑稱為“兩行”。很多枚簡用麻繩或絲繩編連起來,叫做“冊”。一般編2~5道,也有個別編1道的,通常視簡的長度而定,大多數是先編後寫。
簡冊這種形製(或稱簡冊製度)到漢代已臻於完善。例如編連以後,書寫時除少數的以外,大多上下都留有少許空白,猶如紙質文獻的天頭地腳。簡冊的最前麵的兩枚一般是空白簡,叫首簡或贅簡,這是後世書籍扉頁的起源。
有的簡冊在每段文字之前有小題,末簡有尾題和總計本篇字數,有的在每枚簡末或簡背上都標有“頁碼”。還有的簡冊以扁方框、圓點、圓圈、三角形等符號標明篇、章、句的所在位置。
簡冊的存放方式,是以最末一簡為軸心,將有字的一麵向裏卷起來。為了不打開即知該卷內容,在首簡背麵從右到左題有篇名和篇次。現已發現的秦代簡冊,有的卻以第一枚簡為軸心,故篇名題在末簡的簡背上。
按照老婆婆提供的族譜記載,如果羅家村的祖先真是東漢末年從南陽遷移來的守墓人,那麽諸侯王墓室裏出現大量竹簡書籍也就正常了。
這種竹簡在現代考古學中經常有發現,比如在江陵一帶,曾經出土過一個規模巨大的漢代墓——張家山墓。這個墓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並沒有被盜墓賊發現,但是考古隊也並沒有進行挖掘。不過因為地勢低,太容易被雨水侵蝕,專家們隻能忍痛開始施工。經過兩個月的挖掘,出土了大量的竹簡,而古墓中經常出現的青銅器和金屬製品卻寥寥無幾。
隨著專家們對這些竹簡的研究,人們發現這其中的價值遠遠高於金銀珠寶一類的文物。這些竹簡記錄的是八本古典書籍,而其中兩本則是已經失傳已久的《引書》和《算術經》。這兩本書都出自戰國時期,卻分別記錄了當時高超的醫術和算術。
經過專家們的翻譯,這些內容逐漸顯現在人們眼前。《引書》中主要講解了怎樣以道教文化養生,還記錄了大量的中醫按摩手法,其中的下顎關節脫位複術更是改寫世界醫學史。《算術經》則將我國的數學史提早了幾百年,《九章算術》也不再是我國數學史的起點。
可以說,正是通過出土的甲骨文和各種帶有文字記錄的文物,才逐步補充和完善了華--夏悠久的曆史記錄,讓後人可以自豪地宣稱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且從未中斷,其中文字記載功不可沒
因此,祁景燾通過全息視角看到這些竹簡之後,居然舍不得將這些竹簡也物歸原主,而是打算自己截留收藏,也不枉客串了一次盜墓賊,就當是今晚的報酬好了。
萬幸的是,這幾個盜墓賊也是有文化的、識貨的新時代盜墓賊,他們千辛萬苦尋找並進入墓室,沒有毀壞這些寶貴的竹簡,居然還分門別類用布袋收集在一起,搬運到他們的臨時盜墓基地存放。
要不然,按照祁景燾那種淡然的性格,他根本就不會查看墓室裏麵的任何物品,這些寶貴的竹簡隻能繼續埋藏在地下墓穴裏麵,說不定哪一天就被時光腐朽消失了。
祁景燾可不敢繼續讓這些寶貴的竹簡留在現實世界,而是轉移到具備保鮮功能的戒指空間保存。
忙碌了一天,徹底清除瘟疫病菌病毒源頭,還得到一批漢代竹簡,祁景燾覺得值了。
觀測一下正處於衝關狀態的葉冰雪,發現她的狀態非常好,也就不去打擾她的修行,今晚就在山林裏過夜好了。
釋放神識掃描一番周圍山川林地,沒發現什麽可以威脅到他們的猛獸蟲蛇,當然了,還有人這種習慣同類相殘的物種之後,祁景燾自動消除神功,讓待在南極大陸苦苦等待的尹長風繼續收集南極洲的物種資源。
“老大,你老人家到底有什麽要緊的大事,也不招唿一聲就抽空功法,第幾次了都?”尹長風的聲音在腦海中響起。
“當然是大事,還是拯救人類的大事。別抱怨,想早點迴家就趕緊做事!”
祁景燾蠻不講理地指示著尹長風,在葉冰雪旁邊盤腿坐下,這才把自己有限的精神力融入戒指空間,凝聚成型,興致勃勃地打開一個布袋,拿出一副竹簡,小心翼翼地翻開。還好,除了發現上麵有些灰塵外,沒有出現破損。字跡也能看清。
這幅竹簡用一種不知名的線條,將這些竹片一片一片連接起來,成為一冊完整的書卷。
這冊書卷上麵的字跡還算清晰,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磔”,這不就是隸書嗎?
祁景燾閱讀過那麽多中醫典籍,其中不乏古籍,對隸書字體還算是熟悉。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在漢朝是最常用的字體,在之後開始出現諧體字,逐漸和現代看到的差不多,其中的差別不過是簡體字和繁體字之間的差別。
看到竹簡上的文字竟然是隸書,祁景燾也樂了,竹簡上的文字他大概看得明白,倒也用不著找那些考古專家幫忙翻譯,自己就可以閱讀竹簡記載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