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羿丞收好圖紙,又管她要了梯田和水車的設計圖。
先前承諾說要讓大家有口熱飯吃,做人不能言而無信。
並且這麽多人從別處來,無房無地無根基,每日閑著也不是個事。
把能夠利用的田地和勞動力全部用起來,生產力跟上了,這才是長久之計。
橋義寨的人對梯田和水車有經驗,隻要由他們帶頭,四處跑一跑,這事不難。
規劃下來了,後續自然有人跟進。
正巧又是一年入冬之際,去年此時,也是橋義寨開荒的契機。
在做好安頓工作之後,所有人被登記在冊,老老小小分隊編製。
按照能力多寡分配事宜,食物能者多得,一切按照規章製度來。
盡量讓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管是老幼婦孺,沒有誰是無用的。
這樣一來,兩座城的人們就忙碌起來了,每天由領隊帶著吃飯、勞作,日子充實極了。
與此同時,守城軍的日常也在不斷接受新事物。
新武器的配備,伴隨而來的還有新陣型。
進攻以及撤退,怎樣配合能更高效迅速。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賴於弩箭和棉甲傍身,守城軍以少打多已成常態。
勝利最能帶來信心,守城軍嚐到甜頭之後,一個個英勇得很。
進攻力和防禦力的勝出,給了士兵們較大的容錯率。
雙方死傷數目懸殊,這仗自然難打。
胡太深和羅暢風二人,再也不能仗著己方人多而隨意發起進攻了。
況且在殷羿丞把廣大民眾轉移過來之後,人數早就反超了他們。
雖然北梁數輪征兵,把絕大多數青壯年男子帶走了,戰死沙場的也不知幾何。
然而剩下的人當中,還是有很多可用的。
把適齡青年搜羅一番,兩座城勉勉強強也能湊個八萬人馬。
對比百晉的四萬(原先六萬,後死了幾波),以及後方隨時有可能繞上來的十幾萬,前路依舊坎坷。
在日漸寒冷的冬天,即將迎來小雪之時,百晉的另一部分軍隊終於過來會合了。
這是早晚會到來的一天,真正來臨之際,人們的心底反而出奇的平靜。
沒有恐慌,沒有壓抑。
因為這期間他們共同做了許多事,開墾荒地、製造水車引渠,一樁樁都是親自參與的。
陽安城和青花城方圓內土地廣闊,全部被用上了。
到明年開春之時,種子會被播下去,百姓們自有屬於他們的一份活計,一起幹活一起吃大鍋飯。
這不是強製性的,有經商頭腦的人,還在做著老本行。
不願意吃大鍋飯的就不必幹活了,能自個兒養活自個兒就成了。
沒有手段的,靠著守城軍的指揮,有飯吃有事做,誰也餓不死。
當然,做的這一切不是讓大家夥內心平靜的主要理由。
而是目睹了守城軍的一次次勝利。
他們訓練有素,武器和護甲比對方厲害,總是能全身而退,給對方帶來不少損耗。
能贏就有希望,民眾們看得了翻盤的可能,而不是一味地挨打。
“這天越來越冷了……”
老大爺穿著厚厚的襖子,縮在一旁跺跺腳:“也不知明年又會是什麽光景。”
邊上的大娘聽見了,笑著接話道:“想那麽遠呢?總不會比以前糟糕,有吃有喝有口氣喘就行了!”
“這話不錯,”另一個大娘附和道:“我們這群無知婦人,人也不嫌棄,有活做有飯領,還給發棉襖,這種事以前哪敢想呢?”
雖說現在是集體生活,不像以前那樣奮鬥隻為自己,但原來的日子太窮太苦了!
別提什麽白麵米飯,能求個基本溫飽就行。
吃過苦的人,才最容易知足。
如今守城軍的將士們,尚且沒能人手一件棉甲,卻不得不把棉花空一部分出來,做成襖子分發給孤寡老人。
目前還做不到人人有份,隻是老人和婦孺優先。
畢竟這是個弱勢群體,寒冬臘月,抵抗力不如青壯男人。
也虧得有當地鄉紳給捐了不少銀錢,才能收購到那麽多棉花。
即便還遠遠不夠,但隻要挨過這個冬天,來年就好說了。
之所以要把群眾的安撫工作落實到位,是因為人心太過不穩定了。
強敵當前,隨便一個謠言就能擊垮這支各路匯聚的軍隊。
條件再怎麽艱苦,這個年也得過。
百晉軍隊全部會師之後,在年前發起過兩次大總攻。
力度之大令人心有餘悸,畢竟是那樣龐大的一支軍隊。
不過都被早有準備的陽安城給化解了,隻要他們守住這個城門,任何招數都不管用。
本就一直死守嚴防,加上氣溫降至冰點,哪怕不下雪,也能凍住一切。
殷羿丞派人往城牆上澆水,大半夜裏一層層潑上去,瞬間結冰。
沒幾下,城牆就成了滑不溜秋堅硬無比的‘冰牆’了。
這大大增加了防守能力,百晉本就對緊閉的城門束手無策,現在更是無力。
弓箭射上去會被成捆的草靶子接住,完全是給對方送武器,其它什麽火攻水攻同樣難以實施了。
並且離得近了,還會被守城軍的弩箭瞄準。
這個強有力的裝置,給百晉士兵的心裏蒙上一層陰影。
陽安城就這麽拖著,硬是給挨到了年後。
過年期間,橋義寨那邊能過來的都來了,一起進城相約親朋。
比較土匪窩裏,主力軍都成了守城軍,隻留下部分人在那幹農活。
如今是沒得攔路打劫,官道上靜悄悄的也沒幾隻鳥,走得遠了還怕倒黴碰上百晉士兵。
方二娘和秦若若也被送了過來,年夜飯是跟大家夥一塊吃的,不過守夜的時候,她們娘仨還能在一塊。
有幾個月沒見,秦若若身高抽了不少,天天看著也許不覺得,離開這麽久,秦楚楚感覺突然間變化很大。
“怎麽曬黑了?你也去田地裏幫忙了?”她摸摸小姑娘的腦袋瓜。
原本軟萌的小臉蛋,變得黑瘦了些,乍一看仿佛吃了不少苦。
“她能幫忙做什麽,”方二娘搶答道:“就整天跟著那個跛腳漢動弄拳腳。”
很顯然,她是很不讚同這個做法的。
姑娘家就該有個姑娘家的樣子,方二娘唯恐秦若若在山寨裏也長成女土匪模樣。
秦楚楚不由覺得有趣:“真跟人學拳腳功夫了?”
之前還以為一時興起,說著玩的呢。
“姐姐,我們起碼要有自保能力對吧,生逢亂世,那句話怎麽說來著……”
秦若若很想顯擺下自己幾個月所學的知識,可惜半道卡殼了。
“生逢亂世,終難獨善其身?”
秦楚楚挑挑眉,這話是跛腳大叔教她的麽?
看不出來這小老頭還有點覺悟嘛!
“對對,”秦若若點點頭道:“姐姐你力氣大,才能把那些欺負人的嚇住,可惜我又沒有……”
“能學點功夫自保也不錯,不過念書識字講道理應當優先,你可別把這個落下了。”
“沒呢,我都有學。”
“那就寫兩篇字帖給我看看吧。”秦楚楚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秦若若滿臉欲哭無淚:
“寫就寫……”
方二娘看秦楚楚這個做姐姐的,自有一套教育方法,完全沒有她多說話的餘地。
本身她也不是特別會說的人,隻要秦若若別太出格,這樣長下去也不錯。
秦楚楚跟她說起年前各個村莊農戶進城一事,她看到竹排村的人了,但沒過問劉自貴。
方二娘聽聞此事,倒沒有太大反應。
隻是感歎一句:“大夥日子都不好過。”
“現在還好了,守城軍撥了人在劃分區域巡邏,確保村莊和農田不被騷擾。”
秦楚楚接著道:“何況現在百晉第一主帥是丁霖,他的目標是拿下陽安城,折騰周遭並沒有太大好處,已經不用那一招了。”
因為陽安城已經是有‘後院’的城了,在它與青花城交界一帶,全部是安全範圍。
就這空檔好好耕作,足夠養活這麽二十幾萬人口。
一片土地可以養活那麽多人,所以每一個城池都是當權者的必爭之地。
過年期間,橋義寨不少人過來相聚,直玩到元宵過後,農田差不多要為春耕做各種準備了,大家才陸陸續續返迴。
方二娘和秦若若也是這時候跟隨大部隊迴去的。
小孩子學習才是主要事情,而方二娘即便留在城裏,也隻能做些廚房的活計。
幹脆還是迴到橋義寨,人事簡單些,還安全。
別看現在陽安城鐵桶一般,實際上還是有被攻破的風險的。
慵懶的寒冬過去,一開春,各項事宜就被提上日程。
稻穀之類的糧食種植不消說,有經驗的農戶帶頭,領著大家夥把該墾的土地全部翻一遍。
給弄得鬆軟了,再準備播種。
而同樣重要的還有棉花,秦楚楚早就在係統上兌換好優良種子。
交給殷羿丞去弄,他自會派人負責這一塊。
目前來看,棉甲的需求量大,多種點棉花有備無患。
秦楚楚提供完種子,一時間比較悠閑起來。
閑逛係統各種各樣的物品之時,冷不防看到了書籍。
她自然是沒有閑情逸致看書的,不過是發現了其中包含有,兵法以及各類心理學。
這大概多少能派上點用場,善於揣摩他人心理的,不管在何領域,都無往不利。
為此,她把這個給換了出來,作為禮物送給殷羿丞。
好巧不巧的,才開春沒多久,百晉尚未發起大規模進攻,三國比鄰的另一個國家大澤,就不甘寂寞的請求加入戰場。
趁著百晉主要軍力圍攻陽安城之際,大澤悄無聲息的發了兵。
把原本屬於北梁,現在屬於百晉的城池給一口氣吞了兩個。
人家打得是措手不及的算盤,出手那叫一個快準狠,等到消息快馬加鞭傳來,已經成功得手。
這下可好,秦楚楚覺得自己的兵法可以派上用場了。
喜歡我心匪然請大家收藏:()我心匪然熱門吧更新速度最快。
先前承諾說要讓大家有口熱飯吃,做人不能言而無信。
並且這麽多人從別處來,無房無地無根基,每日閑著也不是個事。
把能夠利用的田地和勞動力全部用起來,生產力跟上了,這才是長久之計。
橋義寨的人對梯田和水車有經驗,隻要由他們帶頭,四處跑一跑,這事不難。
規劃下來了,後續自然有人跟進。
正巧又是一年入冬之際,去年此時,也是橋義寨開荒的契機。
在做好安頓工作之後,所有人被登記在冊,老老小小分隊編製。
按照能力多寡分配事宜,食物能者多得,一切按照規章製度來。
盡量讓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管是老幼婦孺,沒有誰是無用的。
這樣一來,兩座城的人們就忙碌起來了,每天由領隊帶著吃飯、勞作,日子充實極了。
與此同時,守城軍的日常也在不斷接受新事物。
新武器的配備,伴隨而來的還有新陣型。
進攻以及撤退,怎樣配合能更高效迅速。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賴於弩箭和棉甲傍身,守城軍以少打多已成常態。
勝利最能帶來信心,守城軍嚐到甜頭之後,一個個英勇得很。
進攻力和防禦力的勝出,給了士兵們較大的容錯率。
雙方死傷數目懸殊,這仗自然難打。
胡太深和羅暢風二人,再也不能仗著己方人多而隨意發起進攻了。
況且在殷羿丞把廣大民眾轉移過來之後,人數早就反超了他們。
雖然北梁數輪征兵,把絕大多數青壯年男子帶走了,戰死沙場的也不知幾何。
然而剩下的人當中,還是有很多可用的。
把適齡青年搜羅一番,兩座城勉勉強強也能湊個八萬人馬。
對比百晉的四萬(原先六萬,後死了幾波),以及後方隨時有可能繞上來的十幾萬,前路依舊坎坷。
在日漸寒冷的冬天,即將迎來小雪之時,百晉的另一部分軍隊終於過來會合了。
這是早晚會到來的一天,真正來臨之際,人們的心底反而出奇的平靜。
沒有恐慌,沒有壓抑。
因為這期間他們共同做了許多事,開墾荒地、製造水車引渠,一樁樁都是親自參與的。
陽安城和青花城方圓內土地廣闊,全部被用上了。
到明年開春之時,種子會被播下去,百姓們自有屬於他們的一份活計,一起幹活一起吃大鍋飯。
這不是強製性的,有經商頭腦的人,還在做著老本行。
不願意吃大鍋飯的就不必幹活了,能自個兒養活自個兒就成了。
沒有手段的,靠著守城軍的指揮,有飯吃有事做,誰也餓不死。
當然,做的這一切不是讓大家夥內心平靜的主要理由。
而是目睹了守城軍的一次次勝利。
他們訓練有素,武器和護甲比對方厲害,總是能全身而退,給對方帶來不少損耗。
能贏就有希望,民眾們看得了翻盤的可能,而不是一味地挨打。
“這天越來越冷了……”
老大爺穿著厚厚的襖子,縮在一旁跺跺腳:“也不知明年又會是什麽光景。”
邊上的大娘聽見了,笑著接話道:“想那麽遠呢?總不會比以前糟糕,有吃有喝有口氣喘就行了!”
“這話不錯,”另一個大娘附和道:“我們這群無知婦人,人也不嫌棄,有活做有飯領,還給發棉襖,這種事以前哪敢想呢?”
雖說現在是集體生活,不像以前那樣奮鬥隻為自己,但原來的日子太窮太苦了!
別提什麽白麵米飯,能求個基本溫飽就行。
吃過苦的人,才最容易知足。
如今守城軍的將士們,尚且沒能人手一件棉甲,卻不得不把棉花空一部分出來,做成襖子分發給孤寡老人。
目前還做不到人人有份,隻是老人和婦孺優先。
畢竟這是個弱勢群體,寒冬臘月,抵抗力不如青壯男人。
也虧得有當地鄉紳給捐了不少銀錢,才能收購到那麽多棉花。
即便還遠遠不夠,但隻要挨過這個冬天,來年就好說了。
之所以要把群眾的安撫工作落實到位,是因為人心太過不穩定了。
強敵當前,隨便一個謠言就能擊垮這支各路匯聚的軍隊。
條件再怎麽艱苦,這個年也得過。
百晉軍隊全部會師之後,在年前發起過兩次大總攻。
力度之大令人心有餘悸,畢竟是那樣龐大的一支軍隊。
不過都被早有準備的陽安城給化解了,隻要他們守住這個城門,任何招數都不管用。
本就一直死守嚴防,加上氣溫降至冰點,哪怕不下雪,也能凍住一切。
殷羿丞派人往城牆上澆水,大半夜裏一層層潑上去,瞬間結冰。
沒幾下,城牆就成了滑不溜秋堅硬無比的‘冰牆’了。
這大大增加了防守能力,百晉本就對緊閉的城門束手無策,現在更是無力。
弓箭射上去會被成捆的草靶子接住,完全是給對方送武器,其它什麽火攻水攻同樣難以實施了。
並且離得近了,還會被守城軍的弩箭瞄準。
這個強有力的裝置,給百晉士兵的心裏蒙上一層陰影。
陽安城就這麽拖著,硬是給挨到了年後。
過年期間,橋義寨那邊能過來的都來了,一起進城相約親朋。
比較土匪窩裏,主力軍都成了守城軍,隻留下部分人在那幹農活。
如今是沒得攔路打劫,官道上靜悄悄的也沒幾隻鳥,走得遠了還怕倒黴碰上百晉士兵。
方二娘和秦若若也被送了過來,年夜飯是跟大家夥一塊吃的,不過守夜的時候,她們娘仨還能在一塊。
有幾個月沒見,秦若若身高抽了不少,天天看著也許不覺得,離開這麽久,秦楚楚感覺突然間變化很大。
“怎麽曬黑了?你也去田地裏幫忙了?”她摸摸小姑娘的腦袋瓜。
原本軟萌的小臉蛋,變得黑瘦了些,乍一看仿佛吃了不少苦。
“她能幫忙做什麽,”方二娘搶答道:“就整天跟著那個跛腳漢動弄拳腳。”
很顯然,她是很不讚同這個做法的。
姑娘家就該有個姑娘家的樣子,方二娘唯恐秦若若在山寨裏也長成女土匪模樣。
秦楚楚不由覺得有趣:“真跟人學拳腳功夫了?”
之前還以為一時興起,說著玩的呢。
“姐姐,我們起碼要有自保能力對吧,生逢亂世,那句話怎麽說來著……”
秦若若很想顯擺下自己幾個月所學的知識,可惜半道卡殼了。
“生逢亂世,終難獨善其身?”
秦楚楚挑挑眉,這話是跛腳大叔教她的麽?
看不出來這小老頭還有點覺悟嘛!
“對對,”秦若若點點頭道:“姐姐你力氣大,才能把那些欺負人的嚇住,可惜我又沒有……”
“能學點功夫自保也不錯,不過念書識字講道理應當優先,你可別把這個落下了。”
“沒呢,我都有學。”
“那就寫兩篇字帖給我看看吧。”秦楚楚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秦若若滿臉欲哭無淚:
“寫就寫……”
方二娘看秦楚楚這個做姐姐的,自有一套教育方法,完全沒有她多說話的餘地。
本身她也不是特別會說的人,隻要秦若若別太出格,這樣長下去也不錯。
秦楚楚跟她說起年前各個村莊農戶進城一事,她看到竹排村的人了,但沒過問劉自貴。
方二娘聽聞此事,倒沒有太大反應。
隻是感歎一句:“大夥日子都不好過。”
“現在還好了,守城軍撥了人在劃分區域巡邏,確保村莊和農田不被騷擾。”
秦楚楚接著道:“何況現在百晉第一主帥是丁霖,他的目標是拿下陽安城,折騰周遭並沒有太大好處,已經不用那一招了。”
因為陽安城已經是有‘後院’的城了,在它與青花城交界一帶,全部是安全範圍。
就這空檔好好耕作,足夠養活這麽二十幾萬人口。
一片土地可以養活那麽多人,所以每一個城池都是當權者的必爭之地。
過年期間,橋義寨不少人過來相聚,直玩到元宵過後,農田差不多要為春耕做各種準備了,大家才陸陸續續返迴。
方二娘和秦若若也是這時候跟隨大部隊迴去的。
小孩子學習才是主要事情,而方二娘即便留在城裏,也隻能做些廚房的活計。
幹脆還是迴到橋義寨,人事簡單些,還安全。
別看現在陽安城鐵桶一般,實際上還是有被攻破的風險的。
慵懶的寒冬過去,一開春,各項事宜就被提上日程。
稻穀之類的糧食種植不消說,有經驗的農戶帶頭,領著大家夥把該墾的土地全部翻一遍。
給弄得鬆軟了,再準備播種。
而同樣重要的還有棉花,秦楚楚早就在係統上兌換好優良種子。
交給殷羿丞去弄,他自會派人負責這一塊。
目前來看,棉甲的需求量大,多種點棉花有備無患。
秦楚楚提供完種子,一時間比較悠閑起來。
閑逛係統各種各樣的物品之時,冷不防看到了書籍。
她自然是沒有閑情逸致看書的,不過是發現了其中包含有,兵法以及各類心理學。
這大概多少能派上點用場,善於揣摩他人心理的,不管在何領域,都無往不利。
為此,她把這個給換了出來,作為禮物送給殷羿丞。
好巧不巧的,才開春沒多久,百晉尚未發起大規模進攻,三國比鄰的另一個國家大澤,就不甘寂寞的請求加入戰場。
趁著百晉主要軍力圍攻陽安城之際,大澤悄無聲息的發了兵。
把原本屬於北梁,現在屬於百晉的城池給一口氣吞了兩個。
人家打得是措手不及的算盤,出手那叫一個快準狠,等到消息快馬加鞭傳來,已經成功得手。
這下可好,秦楚楚覺得自己的兵法可以派上用場了。
喜歡我心匪然請大家收藏:()我心匪然熱門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