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王勉聖報道
身體沐浴在清晨的暖光之中,蘇青緩緩睜開雙眼,第一時間便察覺到身旁有人,蘇青轉過頭看去,是一臉和藹微笑的孔秋,一看到先生的臉,蘇青就感覺到心安,所有的恐慌隨之而散。
蘇青與孔秋對視,後者那年老之後依舊清澈的雙眼,一旦凝視之後,就會發現微微發藍,宛若其中內蘊一片湛藍星空,而那眼珠子則是一顆星辰。
“先生。”蘇青輕聲喊道,經曆過昨晚的精神崩潰後,他有些感覺此時此刻便是一段幻境,所見之景之人皆是虛假。
“我在。”孔秋迴道。
蘇青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道:“還是不能與我說透嗎?”
蘇青想通了一點,或者選擇了一點,那就是先生就是那個先生,不會害他的那個先生,所以蘇青選擇了相信。
孔秋從未向蘇青隱瞞什麽,一切都讓蘇青看在眼裏,至於其中內幕,孔秋選擇的隻是說與不說,沒有欺騙,沒有謊言,沒有藏著掖著,有的隻是孔秋認為的當下的蘇青該不該知道和能不能知道。
是啊,孔秋何曾掩蓋過自己,是有目的才親近蘇青的?所以蘇青一直都知道,先生帶著不想告訴他,卻總有一天會讓他知道的目的,才親近他的,就像蘇青剛來雲鹿書院的那個晚上,兩人就開誠布公了一次,夜話綿綿,說了個半清半楚,並且蘇青選擇了在孔秋沒有說明的情況下,答應了後者那件事情。
蘇青當時說,“隻要說清楚了,那麽所有的傷害就不隻是傷害那麽簡單,甚至因為如此,受得明明白白,也就受得心甘情願。”
“還沒到時候,先生還是懇求你能相信我。”孔秋說道。
“知道了,我相信的。”蘇青鄭重地說道。
“那我們還是親密無間的先生和學生了?”孔秋問道。
“嗯哼,我先想想。”蘇青俏皮,笑著說道。
“別想了,改上課了。”孔秋也笑了,少年天真無邪,沒有隔夜之怨恨,此為大善。
“昨天經曆了那麽大的天災人禍,就沒給我們放假幾天?”蘇青問道。
“沒有這種事情哦,讀書治學那可是一天都不能荒廢的事情的,快迴房間洗漱一下,然後跟你的小夥伴去上課吧,我跟你說哦,由於你們晏應先生受了傷,他的課可是被劉先生給拿過來上了。”孔秋說這話有些幸災樂禍。
因為那劉先生,便是被蘇青稱為女魔頭的女夫子劉清庭。
蘇青臉色變了變,然後小心翼翼地問道:“早上不會就是上她的課吧?”
“問對了,正是。”孔秋迴道。
“哎呦也。”蘇青抱怨了一聲,麻利地起身,然後跳下了屋簷,落到圍欄上,而後跳到走廊上,迴到自己的房間裏麵進行洗漱。
————
鳳城的城門,一大早就衝出了一騎,正是昨晚便到達安州,但是考慮到時間已晚,便沒有直接去往雲鹿書院,而是在鳳城之中找了一家客棧住下的王勉聖。
一身白衣的王勉聖,一路趕路而到安州,白衣看起來還是那麽白淨,不染塵埃,這不是施展術法的效果,而是喜歡穿白衣的王勉聖自備有兩套,若是有機會的話一定會將包袱中的衣服換上,然後將身上換下來的衣服進行清洗。
有些人,便是如此自律,克己複禮,已成習慣。
王勉聖騎馬來到雲鹿書院的地界,便開始放慢前行的速度,馭馬緩緩而行,道路兩旁一邊是林子,往內便是山林,一邊是河流,嘩嘩作響,年輕人想起了書中的一句話,“跨越山海而行,此去茫茫不可擋,也不可迴。”
書中的好詩好句,也是來源於現實,所以讀過的人,在某一時刻某一個點,也會有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便自然而然地會想起了那些句子、那些話。
白衣年輕人終於馭馬過了那片竹林,經過那座幼鹿院,聽著院中傳來整齊的幼音,來到了成鹿院。
身為雲鹿書院現今成鹿院三學屆的學生,王勉聖對於這裏自然熟悉無比,沒有立即進入成鹿院裏麵,而是牽著馬去往那靠山的馬廄。
其實馬廄也算是成鹿院的一部分,隻是跟讀書之地距離的有點遠,因為馬廄周圍是仁家學習六藝之中“射”和“禦”兩種技能的地方,地方寬闊,這裏有飛箭的破空聲、弓的崩彈聲、馬聲、衝鋒聲等等,唯獨沒有讀書聲。
雲鹿書院家大業大,靠山而建,地域寬廣,所以光是馬廄就有兩座,一座是飼養著雲鹿書院自己的馬,一座則是讓私人的馬放置的地方。
王勉聖牽著馬來到訓練場,此時二學屆的同學們正在這裏練習六藝中的“射”之技能,所謂六藝指的便是禮、樂、射、禦、書、數六種技能,其中又有詳細分列,比如禮之技能,又分有五禮,忠、孝、仁、智、信。
還有五種禮製,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種禮製之中又各有講究,比如一個吉利之中便又有祀天神、祭地祗、祭人鬼之分。
射之技能,也有細分:白矢、參連、剡(yǎn)注、襄(xiāng)尺、井儀。(這些都是複製的,但是能了解一點知識是一點吧,所以就沒有把拚音刪掉)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但是一個書院自然不可能全教,因為雖然學海無涯,但是人力有窮盡之時,有時候學生想學,先生教不了,有時候先生教的,學生可能學不會,可能學得會,卻也學不精。
所謂術業有專攻,也隻能如此,沒有人能達到全知全能的完美境界。
王勉聖一來到訓練場,便有許多的二學屆的同學與他打招唿,王勉聖點由於還牽著馬,便點了點頭,對他們搖了搖手,算是迴禮了。
射箭場中那和王勉聖並稱為雲鹿二俊的薛雀笑著,對王勉聖笑著點了點頭,倆人熟識,也很早就因為父親那一輩的關係就認識了,雖然薛雀比王勉聖小,但是倆人並不以兄弟相稱,以同輩相交,各自稱唿對方為兄。
大竴的皇城有三君子,分別是是那大君子鄭玉清,二君子王勉聖,以及三君子薛雀,三人相識於幼年,之間沒有結拜,以同輩相交,感情甚好。了,當初也是鄭玉清勸著薛雀來這雲鹿書院讀書的。
雲鹿書院冬季的假期,王勉聖迴去了皇城,幫助自己的父親處理事情,薛雀則是留在了書院之中,但是雖然挺長時間未見,他們之間隻需要點頭示意就行了,等到各自沒課之時,自由說不完的話,還有那喝不完的酒。
當然了,書院是禁止喝酒的,但是這些在書院的夫子眼中,乖巧、自律、克己複禮的精英學生,也是會偷偷違背書院的禁忌,去做那明知故犯、無傷大雅的錯事。
與薛雀打招唿之後,王勉聖牽馬進馬廄,遇到了身為雲鹿書院武師的林士樹。林士樹曾是朝廷的一名將軍,但是犯了錯誤被罷免,就迴到了安州老鄉,陰差陽錯之際便成為了雲鹿書院教習學生幾招武術的武師了。
林士樹對於王勉聖有真傳之恩,所以後者對於前者頗為尊敬,有恩師之對待之禮,王勉聖放開韁繩,對林士樹作揖行禮。
林士樹笑著將王勉聖扶起,打量了一下,越看越中意,說道:“迴來了,挺好的,將來一定是國之棟梁。”
“不敢。”王勉聖謙遜。
林士樹從王勉聖手中接過韁繩,說道:“去吧,去跟杜院長報道吧。”
“好的,那學生先走了。”王勉聖行禮而別。
“書院新來了一位孔先生,你可以去拜訪一下。”林士樹突然說道。
王勉聖禮貌轉身,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那是不是還有一名叫做蘇青的少年作為新生進入書院?”
“這我就不清楚了,隻是我跟那孔先生有過一次交流,很有感觸。”林士樹說道。
“學生知道了,那學生走了。”王勉聖微微低頭,是為一種禮,然後轉身離去。
一切合乎禮,皆乎繁文縟節,但是成了習慣,自然而然,也就順乎於心,服從於身,外人自有諸多不懂,也不必一定要順應,人各有為人之道,不向惡即可。
————
杜明章的理事書房外,響起了輕微的敲門聲,裏麵正在批閱學生作業的院長抬起頭,放下筆,然後思量了一下,記住當下批閱的進度之後,笑著說道:“請進。”
房門被打開,一身白衣的王勉聖走了進來,來到書桌前麵,對杜明章行禮道:“學生王勉聖,前來報道。”
“嗯,總算迴來了,不然我還以為你被國院的那幾個老古板給抓起來了呢。”杜明章打趣道。
王勉聖微笑,然後在杜明章的示意下做了下來,這一對先生和學生長談了起來。
身體沐浴在清晨的暖光之中,蘇青緩緩睜開雙眼,第一時間便察覺到身旁有人,蘇青轉過頭看去,是一臉和藹微笑的孔秋,一看到先生的臉,蘇青就感覺到心安,所有的恐慌隨之而散。
蘇青與孔秋對視,後者那年老之後依舊清澈的雙眼,一旦凝視之後,就會發現微微發藍,宛若其中內蘊一片湛藍星空,而那眼珠子則是一顆星辰。
“先生。”蘇青輕聲喊道,經曆過昨晚的精神崩潰後,他有些感覺此時此刻便是一段幻境,所見之景之人皆是虛假。
“我在。”孔秋迴道。
蘇青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道:“還是不能與我說透嗎?”
蘇青想通了一點,或者選擇了一點,那就是先生就是那個先生,不會害他的那個先生,所以蘇青選擇了相信。
孔秋從未向蘇青隱瞞什麽,一切都讓蘇青看在眼裏,至於其中內幕,孔秋選擇的隻是說與不說,沒有欺騙,沒有謊言,沒有藏著掖著,有的隻是孔秋認為的當下的蘇青該不該知道和能不能知道。
是啊,孔秋何曾掩蓋過自己,是有目的才親近蘇青的?所以蘇青一直都知道,先生帶著不想告訴他,卻總有一天會讓他知道的目的,才親近他的,就像蘇青剛來雲鹿書院的那個晚上,兩人就開誠布公了一次,夜話綿綿,說了個半清半楚,並且蘇青選擇了在孔秋沒有說明的情況下,答應了後者那件事情。
蘇青當時說,“隻要說清楚了,那麽所有的傷害就不隻是傷害那麽簡單,甚至因為如此,受得明明白白,也就受得心甘情願。”
“還沒到時候,先生還是懇求你能相信我。”孔秋說道。
“知道了,我相信的。”蘇青鄭重地說道。
“那我們還是親密無間的先生和學生了?”孔秋問道。
“嗯哼,我先想想。”蘇青俏皮,笑著說道。
“別想了,改上課了。”孔秋也笑了,少年天真無邪,沒有隔夜之怨恨,此為大善。
“昨天經曆了那麽大的天災人禍,就沒給我們放假幾天?”蘇青問道。
“沒有這種事情哦,讀書治學那可是一天都不能荒廢的事情的,快迴房間洗漱一下,然後跟你的小夥伴去上課吧,我跟你說哦,由於你們晏應先生受了傷,他的課可是被劉先生給拿過來上了。”孔秋說這話有些幸災樂禍。
因為那劉先生,便是被蘇青稱為女魔頭的女夫子劉清庭。
蘇青臉色變了變,然後小心翼翼地問道:“早上不會就是上她的課吧?”
“問對了,正是。”孔秋迴道。
“哎呦也。”蘇青抱怨了一聲,麻利地起身,然後跳下了屋簷,落到圍欄上,而後跳到走廊上,迴到自己的房間裏麵進行洗漱。
————
鳳城的城門,一大早就衝出了一騎,正是昨晚便到達安州,但是考慮到時間已晚,便沒有直接去往雲鹿書院,而是在鳳城之中找了一家客棧住下的王勉聖。
一身白衣的王勉聖,一路趕路而到安州,白衣看起來還是那麽白淨,不染塵埃,這不是施展術法的效果,而是喜歡穿白衣的王勉聖自備有兩套,若是有機會的話一定會將包袱中的衣服換上,然後將身上換下來的衣服進行清洗。
有些人,便是如此自律,克己複禮,已成習慣。
王勉聖騎馬來到雲鹿書院的地界,便開始放慢前行的速度,馭馬緩緩而行,道路兩旁一邊是林子,往內便是山林,一邊是河流,嘩嘩作響,年輕人想起了書中的一句話,“跨越山海而行,此去茫茫不可擋,也不可迴。”
書中的好詩好句,也是來源於現實,所以讀過的人,在某一時刻某一個點,也會有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便自然而然地會想起了那些句子、那些話。
白衣年輕人終於馭馬過了那片竹林,經過那座幼鹿院,聽著院中傳來整齊的幼音,來到了成鹿院。
身為雲鹿書院現今成鹿院三學屆的學生,王勉聖對於這裏自然熟悉無比,沒有立即進入成鹿院裏麵,而是牽著馬去往那靠山的馬廄。
其實馬廄也算是成鹿院的一部分,隻是跟讀書之地距離的有點遠,因為馬廄周圍是仁家學習六藝之中“射”和“禦”兩種技能的地方,地方寬闊,這裏有飛箭的破空聲、弓的崩彈聲、馬聲、衝鋒聲等等,唯獨沒有讀書聲。
雲鹿書院家大業大,靠山而建,地域寬廣,所以光是馬廄就有兩座,一座是飼養著雲鹿書院自己的馬,一座則是讓私人的馬放置的地方。
王勉聖牽著馬來到訓練場,此時二學屆的同學們正在這裏練習六藝中的“射”之技能,所謂六藝指的便是禮、樂、射、禦、書、數六種技能,其中又有詳細分列,比如禮之技能,又分有五禮,忠、孝、仁、智、信。
還有五種禮製,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種禮製之中又各有講究,比如一個吉利之中便又有祀天神、祭地祗、祭人鬼之分。
射之技能,也有細分:白矢、參連、剡(yǎn)注、襄(xiāng)尺、井儀。(這些都是複製的,但是能了解一點知識是一點吧,所以就沒有把拚音刪掉)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但是一個書院自然不可能全教,因為雖然學海無涯,但是人力有窮盡之時,有時候學生想學,先生教不了,有時候先生教的,學生可能學不會,可能學得會,卻也學不精。
所謂術業有專攻,也隻能如此,沒有人能達到全知全能的完美境界。
王勉聖一來到訓練場,便有許多的二學屆的同學與他打招唿,王勉聖點由於還牽著馬,便點了點頭,對他們搖了搖手,算是迴禮了。
射箭場中那和王勉聖並稱為雲鹿二俊的薛雀笑著,對王勉聖笑著點了點頭,倆人熟識,也很早就因為父親那一輩的關係就認識了,雖然薛雀比王勉聖小,但是倆人並不以兄弟相稱,以同輩相交,各自稱唿對方為兄。
大竴的皇城有三君子,分別是是那大君子鄭玉清,二君子王勉聖,以及三君子薛雀,三人相識於幼年,之間沒有結拜,以同輩相交,感情甚好。了,當初也是鄭玉清勸著薛雀來這雲鹿書院讀書的。
雲鹿書院冬季的假期,王勉聖迴去了皇城,幫助自己的父親處理事情,薛雀則是留在了書院之中,但是雖然挺長時間未見,他們之間隻需要點頭示意就行了,等到各自沒課之時,自由說不完的話,還有那喝不完的酒。
當然了,書院是禁止喝酒的,但是這些在書院的夫子眼中,乖巧、自律、克己複禮的精英學生,也是會偷偷違背書院的禁忌,去做那明知故犯、無傷大雅的錯事。
與薛雀打招唿之後,王勉聖牽馬進馬廄,遇到了身為雲鹿書院武師的林士樹。林士樹曾是朝廷的一名將軍,但是犯了錯誤被罷免,就迴到了安州老鄉,陰差陽錯之際便成為了雲鹿書院教習學生幾招武術的武師了。
林士樹對於王勉聖有真傳之恩,所以後者對於前者頗為尊敬,有恩師之對待之禮,王勉聖放開韁繩,對林士樹作揖行禮。
林士樹笑著將王勉聖扶起,打量了一下,越看越中意,說道:“迴來了,挺好的,將來一定是國之棟梁。”
“不敢。”王勉聖謙遜。
林士樹從王勉聖手中接過韁繩,說道:“去吧,去跟杜院長報道吧。”
“好的,那學生先走了。”王勉聖行禮而別。
“書院新來了一位孔先生,你可以去拜訪一下。”林士樹突然說道。
王勉聖禮貌轉身,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那是不是還有一名叫做蘇青的少年作為新生進入書院?”
“這我就不清楚了,隻是我跟那孔先生有過一次交流,很有感觸。”林士樹說道。
“學生知道了,那學生走了。”王勉聖微微低頭,是為一種禮,然後轉身離去。
一切合乎禮,皆乎繁文縟節,但是成了習慣,自然而然,也就順乎於心,服從於身,外人自有諸多不懂,也不必一定要順應,人各有為人之道,不向惡即可。
————
杜明章的理事書房外,響起了輕微的敲門聲,裏麵正在批閱學生作業的院長抬起頭,放下筆,然後思量了一下,記住當下批閱的進度之後,笑著說道:“請進。”
房門被打開,一身白衣的王勉聖走了進來,來到書桌前麵,對杜明章行禮道:“學生王勉聖,前來報道。”
“嗯,總算迴來了,不然我還以為你被國院的那幾個老古板給抓起來了呢。”杜明章打趣道。
王勉聖微笑,然後在杜明章的示意下做了下來,這一對先生和學生長談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