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有聖迴故鄉
西坊,大竴朝廷專門建立起來用於製約江湖勢力的機構,建立的時間是在韓賢繼任大內總管一職之後。
當年多方的江湖勢力登臨韓家,要韓闕交出血蓮大法,數十位高手將韓家大宅包圍住,其中便有元騎父親元成領頭的混刀莊高手在內,而除了混刀莊,還有其餘三大江湖勢力。隻是那三大江湖勢力現在一個被西坊所滅,一個如同傀儡被西坊所掌控,還有一個時候未到,不過也快到了,混刀莊之後,就輪到了。
那時韓闕心高氣傲,連勝三名江湖成名已久的武學高手,根本不把那幾十名圍困韓家大宅的高手放在眼裏,一人出手直接對上了四方勢力之主的其一,幾十招對決下來之後,韓闕直接將其打成重傷。
然後四方勢力之主惱羞成怒,也不講什麽一對一的規矩,直接讓帶來的人群攻韓闕,韓闕最後被生生耗完內力,還想要以命換命元成,沒有成功被一刀砍下了頭顱,這位讀了大半輩子書的讀書人,最後逞那匹夫之勇,不止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還有整個韓家上下幾十口。
屠殺韓家並非那四方勢力之主原本之意,隻是他們一共來了五六十人,最後離開還不到二十個人,全被一個習武還沒超過五年的韓闕所殺,可見血蓮大法的可怕程度,當然也跟韓闕是一個誤入書海的武學奇才有很大的關係。
最後以元成為首的四人還是得到了血蓮大法,隻是隨之而來的,是近乎整個江湖的覬覦,各方勢力追蹤元成他們四人,勢必也要得到血蓮大法,隨後一場場腥風血雨便下個不停了。
江湖大亂,隻因為一門武功秘籍。
皇帝震怒,派兵調理民間,期間一旦有那成群結隊還帶著兵器的隊伍,直接抓進大牢,而在朝廷的幹預下,這場席卷江湖的血風雨終於慢慢停了下來。以元成為首的四方江湖勢力都被軍隊調查過,不過也沒有什麽殺人犯罪逮捕入獄的下文,關於韓家的滅門慘案最後不了了之,那本武功秘籍《血蓮大法》也沒有下落,聽說被朝廷給收繳了。
其實朝廷收繳是真,但是被皇帝給一把火燒了,燒成了一堆灰燼,風一吹啥也沒有剩下了。
隻是很巧,韓家還有一個人存活下來了,是一名十歲的孩子,韓闕的兒子韓賢。
一個十歲的孩子,到如今西坊坊主,外加大內總管,還有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那關於魏賢的故事,可以說上幾天幾夜,簡而言之就是忍辱負重五十年,韓賢最終爬到了高處,握到了斬首刀,而今開始對元成為首四人所在的江湖勢力進行斬首複仇了。
也正因為當年的血蓮事件,廟堂和江湖之間的碰撞越來越大,近年來朝廷對某些江湖勢力進行赤裸裸地打壓,要求勢力分出所經營物品的大量利潤,一些個江湖勢力跟朝廷也多有碰撞,其中就以將一個以打漁為主的江湖勢力進行打殺和流放,當時鬧得人心惶惶。
戾炎就是出自那個以打漁為生的江湖勢力,當時要被流放之時,被出現的韓賢選中,送進了西坊訓練,成為朝廷對抗江湖勢力的殺器。
西坊裏麵自有從江湖當中諸多勢力收刮而來的武學秘籍,朝廷的軍隊所過之處,沒有一家膽敢閉門不迎接,那一次也差點鬧得江湖大亂,有幾個勢力商量著起義,但是走漏了風聲,其中一家直接被滿門抄斬,還好禍及不遠,牽連不深,因此朝廷也停止了對江湖武功秘籍的搜刮,那股巨大的怨氣在朝廷的大勢之下也不得不消散了。
魏賢看中那個改名為戾炎的孩子,沒有讓其去學西坊那些收刮而來的武功,而是傳授給他血蓮大法,之後更是讓戾炎在江湖之中秘密創建血蓮教,收取徒弟,同樣傳授血蓮大法。
戾炎所說的大勢,便是韓賢和賢王鄭世賢聯手,要打造一個血蓮教統治江湖,血蓮教直屬廟堂的大竴王朝,王朝上下將會變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
所以,首先韓賢先要複仇,同時也是擴大自己的江湖勢力,不用朝廷的軍隊打壓,以耗費最少的損失以血蓮教統治江湖,所以韓賢選擇從自己的仇家開始。
然後,大皇子鄭玉清必須要死,否則賢王無法得到全部的朝廷兵權,屆時就是逼宮皇帝讓位,讓賢王鄭世賢登基,他韓賢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上人。
————
西坊所在的一處偏僻小山中。
已經六十歲的韓賢,臉色蒼白,毫無血色,不過並非身體有恙,而是因為斷了龍—根,成了太監,還修煉那血蓮大法所導致的。
西坊雖然坊主是韓賢,但是還有兩位副坊主,所以當下他無法隨意使用西坊這把“利劍”,最致命的是,那兩位副坊主還是大皇子鄭玉清的附庸者,要是韓賢調用西坊的人去殺鄭玉清被兩位副坊主知道了,整個大計將會功虧一簣。
這其中的點,最重要的便是,鄭玉清必須要死,要是鄭玉清在鄭世賢奪權之時迴到皇宮,百官以及軍隊所支持和歸心之人,必定是鄭玉清而不是密謀造反的鄭世賢。
韓賢騎馬出山,將親自去截殺鄭玉清。
韓賢自信,五十年的血蓮大法內力,雖然因為斷了龍—根而進度緩慢,但是畢竟是血蓮大法,自己的武力排行在當今的大竴王朝,至少排名前三,而那不確定的一二,則是被稱之為劍聖的黃昏和天生力大無窮的蒙川大將軍。
劍聖黃昏有著諸多的傳奇色彩,也非常神秘,六七十年前就已經名揚江湖,一人一劍敗盡整座江湖,那時應該才不惑之年的黃昏,卻在聲勢最大之時,竟然選擇退隱江湖,消聲滅跡了,從此江湖再不見那一人一劍。
然而在這十年之中,江湖時常有劍光亮起,都是起於天下不平事。有人見到,是一名白發蒼蒼的老人和一名身後背劍之人,兩人行走江湖,一旦遇見蠻橫無理之事,就管上一管,雖無證據,但是每個人都認為是當年的劍聖黃昏帶著他的弟子,重新出現了。
而那蒙川,如今正值壯年,是鎮守大竴王朝邊關的大將軍,不過如今身在大竴王朝。此人天生巨力,使得一把將近兩百斤的方天畫戟,自身也人高馬大,給人以人熊的感覺,這種沙場上的萬人敵,又使重兵大器,打起架來大開大合,韓賢被打中一下,估計就是死的不能再死了,江湖之中也有說道,說將黃昏排在第一,一是黃昏成名早,二是給廟堂之下的江湖留點麵子,不然幾乎的江湖人士對比之下,都不覺得黃昏能在蒙川手下扛幾招。
但是如今,那背劍之人和老人行走江湖,行蹤不定,其實根本不能確定那突然出現在江湖之中的那兩個人,是劍聖黃昏和他的弟子。
————
一座六七十年前是小山村,六七十年後滄海桑田大變,已是一座繁華小鎮的村子,如今叫做海桃鎮。
一名背劍之人和一名白發蒼蒼的老人,來到海桃鎮。
兩人漫步在海桃鎮的路上,背劍之人帶老人遊曆江湖,如今送他迴家。
背劍之人名叫黃昏,老人名為黃河,兩人是兒時便認識的鄰居,也是親如兄弟的至交好友。
隻是如今一個是遲暮的老人,白發蒼蒼如染血,即將行至生命的盡頭,時日不多了,而一個走出了大竴王朝這座“小湖”,在整個九洲那麽一個“大海”遨遊,那麽多年過去了,容貌依舊,甚至壽命悠久,再看幾個百年不是問題。
世間最傷心的風景,其一便是看著熟悉親近的人老去,直至死去。
黃昏父母早亡,早年隻有一個教他用劍的師父,不過後來師父也死了,他所親近的人其實也多,敗盡江湖,被封號劍聖,身旁不知有多少愛慕者和敬仰者,但在最巔峰的時候,黃昏不是世人所認為的那樣,退隱江湖了,而是跳出了大竴王朝的這個“小湖”,選擇九洲那麽一個“大湖”。
一走六七十年,如今再迴來,黃昏隻是來看一看原本出生的小山村,沒想到變成了繁華的一座鎮子,滄海桑田,迴憶裏的一切都看不到了,還好那個兒時的夥伴還在。
當年黃昏無依無靠的時候,是黃河的家接納了他,供他吃供他穿,黃河的父母待黃昏如親生兒子,黃河與黃昏親如兄弟,兩個小屁孩子共同向往著村子外麵的生活,隻是後來黃昏的師父經過小山村,選中了黃昏而非黃河當作自己的親傳弟子,然後黃昏便跟著師父離開了。
黃昏便帶著黃河,一起去完成他們兒時共同的心願,遊曆江湖。黃河知道黃昏現在已非凡人,那種帶人跨越空間,出現在幾百裏甚至千裏之外的能力,實在太驚人了,第一次的時候差點沒把黃河這個老骨頭嚇死。
很好,兄弟過得好,又那麽厲害,黃河因此而開心。
這是人與人之間,清澈無比的情義。
“要走了?”黃河問向旁邊的背劍之人。
黃昏身材修長,容貌俊秀,劍眉星目,當年也不知道迷死多少大竴王朝江湖當中的女子,對黃河迴道:“差不多的。不過大竴的江湖有點事要發生,我會看看,畢竟是故鄉,眼睜睜看著這片大地災風災雨的,不好受。”
“會發生什麽?”黃河好奇問道。
“你個快死的老頭子,關心這個幹嘛。”黃昏說話不忌,笑著說道。
“嗯?”黃昏突然仰頭看天。
“又怎麽了?天上掉什麽東西了?”黃河看著黃昏的神情有些驚訝,不免問道。
“確定掉了東西,掉了個人,也不能說是個人。”黃昏摸了摸下巴說道。
“那到底是什麽?”
“你個老頭子淨關心這些幹什麽,趕快迴去看你孫子去。”黃昏不跟黃河客氣,直接趕人。
西坊,大竴朝廷專門建立起來用於製約江湖勢力的機構,建立的時間是在韓賢繼任大內總管一職之後。
當年多方的江湖勢力登臨韓家,要韓闕交出血蓮大法,數十位高手將韓家大宅包圍住,其中便有元騎父親元成領頭的混刀莊高手在內,而除了混刀莊,還有其餘三大江湖勢力。隻是那三大江湖勢力現在一個被西坊所滅,一個如同傀儡被西坊所掌控,還有一個時候未到,不過也快到了,混刀莊之後,就輪到了。
那時韓闕心高氣傲,連勝三名江湖成名已久的武學高手,根本不把那幾十名圍困韓家大宅的高手放在眼裏,一人出手直接對上了四方勢力之主的其一,幾十招對決下來之後,韓闕直接將其打成重傷。
然後四方勢力之主惱羞成怒,也不講什麽一對一的規矩,直接讓帶來的人群攻韓闕,韓闕最後被生生耗完內力,還想要以命換命元成,沒有成功被一刀砍下了頭顱,這位讀了大半輩子書的讀書人,最後逞那匹夫之勇,不止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還有整個韓家上下幾十口。
屠殺韓家並非那四方勢力之主原本之意,隻是他們一共來了五六十人,最後離開還不到二十個人,全被一個習武還沒超過五年的韓闕所殺,可見血蓮大法的可怕程度,當然也跟韓闕是一個誤入書海的武學奇才有很大的關係。
最後以元成為首的四人還是得到了血蓮大法,隻是隨之而來的,是近乎整個江湖的覬覦,各方勢力追蹤元成他們四人,勢必也要得到血蓮大法,隨後一場場腥風血雨便下個不停了。
江湖大亂,隻因為一門武功秘籍。
皇帝震怒,派兵調理民間,期間一旦有那成群結隊還帶著兵器的隊伍,直接抓進大牢,而在朝廷的幹預下,這場席卷江湖的血風雨終於慢慢停了下來。以元成為首的四方江湖勢力都被軍隊調查過,不過也沒有什麽殺人犯罪逮捕入獄的下文,關於韓家的滅門慘案最後不了了之,那本武功秘籍《血蓮大法》也沒有下落,聽說被朝廷給收繳了。
其實朝廷收繳是真,但是被皇帝給一把火燒了,燒成了一堆灰燼,風一吹啥也沒有剩下了。
隻是很巧,韓家還有一個人存活下來了,是一名十歲的孩子,韓闕的兒子韓賢。
一個十歲的孩子,到如今西坊坊主,外加大內總管,還有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那關於魏賢的故事,可以說上幾天幾夜,簡而言之就是忍辱負重五十年,韓賢最終爬到了高處,握到了斬首刀,而今開始對元成為首四人所在的江湖勢力進行斬首複仇了。
也正因為當年的血蓮事件,廟堂和江湖之間的碰撞越來越大,近年來朝廷對某些江湖勢力進行赤裸裸地打壓,要求勢力分出所經營物品的大量利潤,一些個江湖勢力跟朝廷也多有碰撞,其中就以將一個以打漁為主的江湖勢力進行打殺和流放,當時鬧得人心惶惶。
戾炎就是出自那個以打漁為生的江湖勢力,當時要被流放之時,被出現的韓賢選中,送進了西坊訓練,成為朝廷對抗江湖勢力的殺器。
西坊裏麵自有從江湖當中諸多勢力收刮而來的武學秘籍,朝廷的軍隊所過之處,沒有一家膽敢閉門不迎接,那一次也差點鬧得江湖大亂,有幾個勢力商量著起義,但是走漏了風聲,其中一家直接被滿門抄斬,還好禍及不遠,牽連不深,因此朝廷也停止了對江湖武功秘籍的搜刮,那股巨大的怨氣在朝廷的大勢之下也不得不消散了。
魏賢看中那個改名為戾炎的孩子,沒有讓其去學西坊那些收刮而來的武功,而是傳授給他血蓮大法,之後更是讓戾炎在江湖之中秘密創建血蓮教,收取徒弟,同樣傳授血蓮大法。
戾炎所說的大勢,便是韓賢和賢王鄭世賢聯手,要打造一個血蓮教統治江湖,血蓮教直屬廟堂的大竴王朝,王朝上下將會變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
所以,首先韓賢先要複仇,同時也是擴大自己的江湖勢力,不用朝廷的軍隊打壓,以耗費最少的損失以血蓮教統治江湖,所以韓賢選擇從自己的仇家開始。
然後,大皇子鄭玉清必須要死,否則賢王無法得到全部的朝廷兵權,屆時就是逼宮皇帝讓位,讓賢王鄭世賢登基,他韓賢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上人。
————
西坊所在的一處偏僻小山中。
已經六十歲的韓賢,臉色蒼白,毫無血色,不過並非身體有恙,而是因為斷了龍—根,成了太監,還修煉那血蓮大法所導致的。
西坊雖然坊主是韓賢,但是還有兩位副坊主,所以當下他無法隨意使用西坊這把“利劍”,最致命的是,那兩位副坊主還是大皇子鄭玉清的附庸者,要是韓賢調用西坊的人去殺鄭玉清被兩位副坊主知道了,整個大計將會功虧一簣。
這其中的點,最重要的便是,鄭玉清必須要死,要是鄭玉清在鄭世賢奪權之時迴到皇宮,百官以及軍隊所支持和歸心之人,必定是鄭玉清而不是密謀造反的鄭世賢。
韓賢騎馬出山,將親自去截殺鄭玉清。
韓賢自信,五十年的血蓮大法內力,雖然因為斷了龍—根而進度緩慢,但是畢竟是血蓮大法,自己的武力排行在當今的大竴王朝,至少排名前三,而那不確定的一二,則是被稱之為劍聖的黃昏和天生力大無窮的蒙川大將軍。
劍聖黃昏有著諸多的傳奇色彩,也非常神秘,六七十年前就已經名揚江湖,一人一劍敗盡整座江湖,那時應該才不惑之年的黃昏,卻在聲勢最大之時,竟然選擇退隱江湖,消聲滅跡了,從此江湖再不見那一人一劍。
然而在這十年之中,江湖時常有劍光亮起,都是起於天下不平事。有人見到,是一名白發蒼蒼的老人和一名身後背劍之人,兩人行走江湖,一旦遇見蠻橫無理之事,就管上一管,雖無證據,但是每個人都認為是當年的劍聖黃昏帶著他的弟子,重新出現了。
而那蒙川,如今正值壯年,是鎮守大竴王朝邊關的大將軍,不過如今身在大竴王朝。此人天生巨力,使得一把將近兩百斤的方天畫戟,自身也人高馬大,給人以人熊的感覺,這種沙場上的萬人敵,又使重兵大器,打起架來大開大合,韓賢被打中一下,估計就是死的不能再死了,江湖之中也有說道,說將黃昏排在第一,一是黃昏成名早,二是給廟堂之下的江湖留點麵子,不然幾乎的江湖人士對比之下,都不覺得黃昏能在蒙川手下扛幾招。
但是如今,那背劍之人和老人行走江湖,行蹤不定,其實根本不能確定那突然出現在江湖之中的那兩個人,是劍聖黃昏和他的弟子。
————
一座六七十年前是小山村,六七十年後滄海桑田大變,已是一座繁華小鎮的村子,如今叫做海桃鎮。
一名背劍之人和一名白發蒼蒼的老人,來到海桃鎮。
兩人漫步在海桃鎮的路上,背劍之人帶老人遊曆江湖,如今送他迴家。
背劍之人名叫黃昏,老人名為黃河,兩人是兒時便認識的鄰居,也是親如兄弟的至交好友。
隻是如今一個是遲暮的老人,白發蒼蒼如染血,即將行至生命的盡頭,時日不多了,而一個走出了大竴王朝這座“小湖”,在整個九洲那麽一個“大海”遨遊,那麽多年過去了,容貌依舊,甚至壽命悠久,再看幾個百年不是問題。
世間最傷心的風景,其一便是看著熟悉親近的人老去,直至死去。
黃昏父母早亡,早年隻有一個教他用劍的師父,不過後來師父也死了,他所親近的人其實也多,敗盡江湖,被封號劍聖,身旁不知有多少愛慕者和敬仰者,但在最巔峰的時候,黃昏不是世人所認為的那樣,退隱江湖了,而是跳出了大竴王朝的這個“小湖”,選擇九洲那麽一個“大湖”。
一走六七十年,如今再迴來,黃昏隻是來看一看原本出生的小山村,沒想到變成了繁華的一座鎮子,滄海桑田,迴憶裏的一切都看不到了,還好那個兒時的夥伴還在。
當年黃昏無依無靠的時候,是黃河的家接納了他,供他吃供他穿,黃河的父母待黃昏如親生兒子,黃河與黃昏親如兄弟,兩個小屁孩子共同向往著村子外麵的生活,隻是後來黃昏的師父經過小山村,選中了黃昏而非黃河當作自己的親傳弟子,然後黃昏便跟著師父離開了。
黃昏便帶著黃河,一起去完成他們兒時共同的心願,遊曆江湖。黃河知道黃昏現在已非凡人,那種帶人跨越空間,出現在幾百裏甚至千裏之外的能力,實在太驚人了,第一次的時候差點沒把黃河這個老骨頭嚇死。
很好,兄弟過得好,又那麽厲害,黃河因此而開心。
這是人與人之間,清澈無比的情義。
“要走了?”黃河問向旁邊的背劍之人。
黃昏身材修長,容貌俊秀,劍眉星目,當年也不知道迷死多少大竴王朝江湖當中的女子,對黃河迴道:“差不多的。不過大竴的江湖有點事要發生,我會看看,畢竟是故鄉,眼睜睜看著這片大地災風災雨的,不好受。”
“會發生什麽?”黃河好奇問道。
“你個快死的老頭子,關心這個幹嘛。”黃昏說話不忌,笑著說道。
“嗯?”黃昏突然仰頭看天。
“又怎麽了?天上掉什麽東西了?”黃河看著黃昏的神情有些驚訝,不免問道。
“確定掉了東西,掉了個人,也不能說是個人。”黃昏摸了摸下巴說道。
“那到底是什麽?”
“你個老頭子淨關心這些幹什麽,趕快迴去看你孫子去。”黃昏不跟黃河客氣,直接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