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歸鄉路途
將近黎明時分,下了一場小雨,不大也不長,整場雨從開始到結束,從雨勢最大到最小,大約是下了一炷香的時間。
其實是一場神靈真身解世,神之靈性迴饋天地的前後因果。
雨後,天色暗暗微明,荒野的空氣清新微涼,雨露掛滿樹林和花草,土地在大雨的衝刷後又黏又軟。
那支尋鄉的隊伍在小雨落下不久後,所有人都是醒來了,就是那可以在睡夢中三天三夜,不用吃喝拉撒的秦俊,也被淒淒雨聲和馬車裏旁邊人的動作吵醒了。被吵醒的秦俊原本想發脾氣,但是看那其中手臂比他大腿還粗大的鐵匠漢子,心想打又打不過,他那無比嫌棄自己的大哥也不會幫他,到時候無非就是前後一個虧字,就自己一人悶悶閉眼,窩在角落,如同老鼠一般。
他們這些作為蘇哲貴賓之人,睡在馬車裏麵,除了被雨聲吵醒了美夢,除此之外是沒有受到什麽事傷害的,可那些以天為被以地為席,睡在外麵的人,就淋了雨。
八名抬轎子的下人,十六名攜帶兵器的武徒,還有秦河和那名高大老人。
他們或是躲到馬車頂板下,或是匯聚在大樹底下,但終究不能完全遮住雨水,不會淋了一身,也濕了小半身,所幸隻是小雨。
雨後不久,天色隨之大明。
馬車之下,幾名抬轎子的下人,還有秦河和孔秋。
八名原本在蘇府裏麵端茶送水、清理府邸等等,現在幹著抬轎子重活的下人,開始忙碌起來,不用主子吩咐,八個人各自就去那馬車後箱拿幹糧和水,分發給隊伍裏麵的人,每個人都有了水和幹糧之後,最後才輪到他們自己吃喝。
規矩和身份如此,什麽樣的人做什麽事,什麽樣的地位就能做什麽樣的事,天地萬物也有如此的分工明細和一靈一物壯大之後的更強更多能力,更何況是人。
幼鳥不安於林中牢籠之地,想要飛翔九天,都需要鍛煉羽翼,使之能夠承受天上高空的罡風和淩冽之氣;小魚不甘於微小無為,想要魚躍龍門,從此之後唿風喚雨成為心隨意動的能力,此前也要經曆遊過龍門前的刀山火海,和成為龍靈之前的抽筋碎骨換血之痛,挺過才是真正的魚躍龍門,挺不過就隻是龍門前逝去無數生命其中之一。
人若想往上爬,處於高位,就需要曆經磨難,才能得到正果,就如修士度過雷劫,才可見一方雷池,於雷池液中脫胎換骨。
就如蘇哲與這些下人的地位相對,是命是運,最多最大的原因還是本身。
馬車駕馭馬匹的那塊板上,孔秋盤腿而坐,一手拿著一隻碗,另一隻手拿著北墨城某條巷子裏烤製出來的大臉餡餅,聞名全城的大臉餡餅一直是那些市井小民口中的美味佳肴,好吃也實惠。蘇哲有錢之後,居住在離那條巷子數個街區的蘇府,仍然是那裏的常客。
蘇哲歸鄉之前,特地命人去往那裏,定製了百來份的大臉餡餅,用作途中補充饑餓的幹糧之一。
前日,秦河笑著跟孔秋分享這個事,後者隻是默默聽著,沒有說話,秦河本以為老先生會給出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善也。”的讚賞之句,沒想到老人似乎無動於衷,秦河隻好悻悻然沒有再言語。
老人的星辰之眼自然看得透徹,知道秦河的意思,但是世間有那千萬事,一個成業之後依舊會去陋巷的富人的一樁小事,便當得起“不忘初心”這四個字,未免太隨便了,秦河所說的話的事,不過是能讓別人覺得,那家小巷子裏麵的店,確實會烤製餡餅。
反正孔秋吃到的隻是被密封包裝,打開之後再沒熱氣蒸騰的那聞名北墨城的大臉餡餅。
老先生並不覺得刻意吹捧是錯的。說真的話,不加以修改,以及做對的事,在適宜的時候,即使刻意要得到什麽,那也是可以的。
先前的小雨,老先生沒有進入馬車裏麵避雨,而是就坐在了此刻之位,與旁邊的秦河,馬車周圍的那八名抬轎下人,一起被雨淋濕。
老人隻是想看雨而已。
年輕時便多愁善感,總被友人說道,現在都滿頭白發了,總算可以合乎時宜和年紀地多愁善感了。那宛若孕育著璀璨星河的眼中,其實還有著比無數永恆大星加起來都濃鬱的滄桑。
水飽餅足,將碗放在身旁板上,雙手相互擦去餅屑,老人起身下了馬車,前行了數步,來到那三隻全身濕漉漉的馬前,用手抓住袖子擦去馬—眼睛上麵的水珠,其餘兩匹皆是如此而為。
持久的騷—癢難耐,比之鑽心的疼痛更加折磨。
至於馬匹身上的雨滴,在天晴之後,一段段山路之中,很快就會被震落和蒸幹掉了。
這支尋鄉的隊伍已經蠢蠢欲動了,隨著秦河從那座轎子裏麵出來,開始繼續向深山大野進發,從天空俯視,隊伍如一隻四不像的大獸在山林裏麵行動。
孔秋依舊騎著馬跟在馬車後麵,而秦河不再騎馬,跟著他那幫兄弟在開辟道路,原先他騎著的那隻馬,就在老人旁邊,它與老人身下的馬,似乎是青梅竹馬的關係存在,一路過來兩馬很是親昵。
那條在很久之前存在,連接著北墨城和蘇家村的道路,已經漸漸模糊浮現出來,那條路似乎有著某種神奇的力量,即使在時間的衝刷下,荒野雜草的覆蓋下,依舊無法被完全洗掉和遮掩,隻要有人心中向往著這條路,憑借著毅力和決心就可以找的出來。
馬上的高大老人,眼中所見眼前身下的這條被重新開辟出來的路,其實道路兩頭已經清晰明朗,兩頭之間的路段就算再怎麽蜿蜒曲折,也可以漸漸通順。
世間最亂的線團,隻要拎住了兩端線頭,其中的線條再怎麽亂,也不會是解不開死結。
“很多事情還不是很清楚,軒轅選擇這裏,到底為了什麽?一座如同隱世的村子,一座小小的縣城,一條天地無法抹除,時間洗淨不了的小路,如我眼中所見,牽扯著數條被迷霧籠罩的脈絡,一旦撥開迷霧,塵封在歲月之中的真相,會揭開什麽?”高大老人喃喃自語道。
從那處少年時期蘇哲被一隻老虎襲擊的山坡出發,行了一會兒後開始向下,路過一條小溪河,所幸溪河不是太寬也不深,轎子過去容易,馬車過去才是難事。
秦河讓馬車裏麵的人下來,先過溪河,然後催馬帶車過河,難過的是上河的大坎,成年男子一腳踩下去,都差點被河水淹沒到腰部,那道坎的高度可想而知。
無非就是催馬在岸上用力前行,有人在河中推那車架子上坎,這種事情自然就落到了那帶刀攜劍的精壯漢子身上了。秦河笑了笑,活動了一下筋骨,讓那些躍躍欲試的手下靜下來,擼起袖子,便是來到馬車後麵,叫前麵的人開始催馬,隻見秦河身上有絲絲縷縷的煙氣升騰起來,不愧是一位在仙家宗門裏麵修行過的人,此刻帶著一股力拔山兮的氣勢,隨著一聲大喝,馬車在一隻馬的拉力下,被秦河抬起上岸,周圍頓時響起掌聲,特別是以那蘇虎為主的十幾個,尤為熱烈響亮。
見到車架子上來了,那位馬夫連忙駕馭馬停下,馬似乎有些受驚,馬夫盡力安撫著。
最後,老人一手牽著一隻馬開始過河,似是怕水,兩馬駐足不敢前進,老人則自己下水,在水中隨意走動了幾下,然後招手讓兩馬過來。
兩馬如同心有靈犀,先是前蹄先探出一隻試水深淺,動作如出一轍,老人笑了笑,繼續指引兩馬下水,這個過程尤為漫長,但還好沒人出聲催促。
兩馬各自伸出一腳入水,馬腳沒入水中,逐漸深入,最後到底,有了立足之地,兩馬便不再畏懼,前麵兩腳都踩進了水裏,似乎還是兩隻愛幹淨的大家夥,沾染了雨後粘土的馬蹄,在水中搖動和在河底小石子摩擦之後,馬蹄下的粘土差不多被擦掉,溶解成土粒沉澱在河底。
過了小溪河,視野開闊,已不見周圍有參天大樹,沒有了遮頂茂盛樹葉,有一種天高地闊,我雖小卻逍遙的感覺,空中微風吹動,令人神清氣爽。
前方兩處,往右無山,是一片大野,大野的盡頭是那名為墨淵的大河,河水滾滾,常有數丈水浪拍起,河水如墨,但是一旦從那河中打起,自然就清澈無比,飲入口中甘甜解渴。
往左便是大山矗立,荒無人煙,山中野獸橫行,飛禽鳥獸占地為王,卻也相互為食。
天地大改,由無私變成有私,甚至是私有,山中野獸再無先天靈智被“天”賦予,終其一生難以打開開智,無法成就妖名,也失去了蠻荒傳承,也就淪為了“牲畜”二字。
雖不是家養的,但是是我如今人族的天地將你圈養在無人願意踏足的深山之中。
隻是事無絕對,靈氣濃鬱的洞天福地,就算天道規則製度於天下萬獸,仍有應運而生的獸,可以生而知之吸取靈氣,借天地精華而修,打破那不堪的命運。
“天”本無私,天地也無私,大自然自然從無偏私,隻是有些人太自私了,占天地為己有。
————
蘇哲視線所能及之處,看到了兩座大山,兩山之間有一條看不太清的小道,應該是久無人行,同樣是雜草叢生。
但是那如同被一劍切開的山口,卻是滄海桑田都難以改變的記號,蘇哲看見之後眼中此刻有熱淚滾動。
有些人得了榮華富貴,便想要斬斷以往身在底層的千絲萬縷,甚至可以不認那生他養他的貧窮父母,拋棄愛他想他的妻兒,決裂患難與共的兄弟,男會如此,女子亦然,人心千萬,雖不同,雖有善,一樣有惡。
蘇哲得了榮華富貴,還能想著迴到那個生他養他的村子,為村子做些什麽,這份心才當得起孔秋的一句讚賞。
孔秋撫摸著身旁的兩馬,唯有兩個字,“善也。”
“我,快到家了。”蘇哲看著遠方喃喃自語道。
將近黎明時分,下了一場小雨,不大也不長,整場雨從開始到結束,從雨勢最大到最小,大約是下了一炷香的時間。
其實是一場神靈真身解世,神之靈性迴饋天地的前後因果。
雨後,天色暗暗微明,荒野的空氣清新微涼,雨露掛滿樹林和花草,土地在大雨的衝刷後又黏又軟。
那支尋鄉的隊伍在小雨落下不久後,所有人都是醒來了,就是那可以在睡夢中三天三夜,不用吃喝拉撒的秦俊,也被淒淒雨聲和馬車裏旁邊人的動作吵醒了。被吵醒的秦俊原本想發脾氣,但是看那其中手臂比他大腿還粗大的鐵匠漢子,心想打又打不過,他那無比嫌棄自己的大哥也不會幫他,到時候無非就是前後一個虧字,就自己一人悶悶閉眼,窩在角落,如同老鼠一般。
他們這些作為蘇哲貴賓之人,睡在馬車裏麵,除了被雨聲吵醒了美夢,除此之外是沒有受到什麽事傷害的,可那些以天為被以地為席,睡在外麵的人,就淋了雨。
八名抬轎子的下人,十六名攜帶兵器的武徒,還有秦河和那名高大老人。
他們或是躲到馬車頂板下,或是匯聚在大樹底下,但終究不能完全遮住雨水,不會淋了一身,也濕了小半身,所幸隻是小雨。
雨後不久,天色隨之大明。
馬車之下,幾名抬轎子的下人,還有秦河和孔秋。
八名原本在蘇府裏麵端茶送水、清理府邸等等,現在幹著抬轎子重活的下人,開始忙碌起來,不用主子吩咐,八個人各自就去那馬車後箱拿幹糧和水,分發給隊伍裏麵的人,每個人都有了水和幹糧之後,最後才輪到他們自己吃喝。
規矩和身份如此,什麽樣的人做什麽事,什麽樣的地位就能做什麽樣的事,天地萬物也有如此的分工明細和一靈一物壯大之後的更強更多能力,更何況是人。
幼鳥不安於林中牢籠之地,想要飛翔九天,都需要鍛煉羽翼,使之能夠承受天上高空的罡風和淩冽之氣;小魚不甘於微小無為,想要魚躍龍門,從此之後唿風喚雨成為心隨意動的能力,此前也要經曆遊過龍門前的刀山火海,和成為龍靈之前的抽筋碎骨換血之痛,挺過才是真正的魚躍龍門,挺不過就隻是龍門前逝去無數生命其中之一。
人若想往上爬,處於高位,就需要曆經磨難,才能得到正果,就如修士度過雷劫,才可見一方雷池,於雷池液中脫胎換骨。
就如蘇哲與這些下人的地位相對,是命是運,最多最大的原因還是本身。
馬車駕馭馬匹的那塊板上,孔秋盤腿而坐,一手拿著一隻碗,另一隻手拿著北墨城某條巷子裏烤製出來的大臉餡餅,聞名全城的大臉餡餅一直是那些市井小民口中的美味佳肴,好吃也實惠。蘇哲有錢之後,居住在離那條巷子數個街區的蘇府,仍然是那裏的常客。
蘇哲歸鄉之前,特地命人去往那裏,定製了百來份的大臉餡餅,用作途中補充饑餓的幹糧之一。
前日,秦河笑著跟孔秋分享這個事,後者隻是默默聽著,沒有說話,秦河本以為老先生會給出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善也。”的讚賞之句,沒想到老人似乎無動於衷,秦河隻好悻悻然沒有再言語。
老人的星辰之眼自然看得透徹,知道秦河的意思,但是世間有那千萬事,一個成業之後依舊會去陋巷的富人的一樁小事,便當得起“不忘初心”這四個字,未免太隨便了,秦河所說的話的事,不過是能讓別人覺得,那家小巷子裏麵的店,確實會烤製餡餅。
反正孔秋吃到的隻是被密封包裝,打開之後再沒熱氣蒸騰的那聞名北墨城的大臉餡餅。
老先生並不覺得刻意吹捧是錯的。說真的話,不加以修改,以及做對的事,在適宜的時候,即使刻意要得到什麽,那也是可以的。
先前的小雨,老先生沒有進入馬車裏麵避雨,而是就坐在了此刻之位,與旁邊的秦河,馬車周圍的那八名抬轎下人,一起被雨淋濕。
老人隻是想看雨而已。
年輕時便多愁善感,總被友人說道,現在都滿頭白發了,總算可以合乎時宜和年紀地多愁善感了。那宛若孕育著璀璨星河的眼中,其實還有著比無數永恆大星加起來都濃鬱的滄桑。
水飽餅足,將碗放在身旁板上,雙手相互擦去餅屑,老人起身下了馬車,前行了數步,來到那三隻全身濕漉漉的馬前,用手抓住袖子擦去馬—眼睛上麵的水珠,其餘兩匹皆是如此而為。
持久的騷—癢難耐,比之鑽心的疼痛更加折磨。
至於馬匹身上的雨滴,在天晴之後,一段段山路之中,很快就會被震落和蒸幹掉了。
這支尋鄉的隊伍已經蠢蠢欲動了,隨著秦河從那座轎子裏麵出來,開始繼續向深山大野進發,從天空俯視,隊伍如一隻四不像的大獸在山林裏麵行動。
孔秋依舊騎著馬跟在馬車後麵,而秦河不再騎馬,跟著他那幫兄弟在開辟道路,原先他騎著的那隻馬,就在老人旁邊,它與老人身下的馬,似乎是青梅竹馬的關係存在,一路過來兩馬很是親昵。
那條在很久之前存在,連接著北墨城和蘇家村的道路,已經漸漸模糊浮現出來,那條路似乎有著某種神奇的力量,即使在時間的衝刷下,荒野雜草的覆蓋下,依舊無法被完全洗掉和遮掩,隻要有人心中向往著這條路,憑借著毅力和決心就可以找的出來。
馬上的高大老人,眼中所見眼前身下的這條被重新開辟出來的路,其實道路兩頭已經清晰明朗,兩頭之間的路段就算再怎麽蜿蜒曲折,也可以漸漸通順。
世間最亂的線團,隻要拎住了兩端線頭,其中的線條再怎麽亂,也不會是解不開死結。
“很多事情還不是很清楚,軒轅選擇這裏,到底為了什麽?一座如同隱世的村子,一座小小的縣城,一條天地無法抹除,時間洗淨不了的小路,如我眼中所見,牽扯著數條被迷霧籠罩的脈絡,一旦撥開迷霧,塵封在歲月之中的真相,會揭開什麽?”高大老人喃喃自語道。
從那處少年時期蘇哲被一隻老虎襲擊的山坡出發,行了一會兒後開始向下,路過一條小溪河,所幸溪河不是太寬也不深,轎子過去容易,馬車過去才是難事。
秦河讓馬車裏麵的人下來,先過溪河,然後催馬帶車過河,難過的是上河的大坎,成年男子一腳踩下去,都差點被河水淹沒到腰部,那道坎的高度可想而知。
無非就是催馬在岸上用力前行,有人在河中推那車架子上坎,這種事情自然就落到了那帶刀攜劍的精壯漢子身上了。秦河笑了笑,活動了一下筋骨,讓那些躍躍欲試的手下靜下來,擼起袖子,便是來到馬車後麵,叫前麵的人開始催馬,隻見秦河身上有絲絲縷縷的煙氣升騰起來,不愧是一位在仙家宗門裏麵修行過的人,此刻帶著一股力拔山兮的氣勢,隨著一聲大喝,馬車在一隻馬的拉力下,被秦河抬起上岸,周圍頓時響起掌聲,特別是以那蘇虎為主的十幾個,尤為熱烈響亮。
見到車架子上來了,那位馬夫連忙駕馭馬停下,馬似乎有些受驚,馬夫盡力安撫著。
最後,老人一手牽著一隻馬開始過河,似是怕水,兩馬駐足不敢前進,老人則自己下水,在水中隨意走動了幾下,然後招手讓兩馬過來。
兩馬如同心有靈犀,先是前蹄先探出一隻試水深淺,動作如出一轍,老人笑了笑,繼續指引兩馬下水,這個過程尤為漫長,但還好沒人出聲催促。
兩馬各自伸出一腳入水,馬腳沒入水中,逐漸深入,最後到底,有了立足之地,兩馬便不再畏懼,前麵兩腳都踩進了水裏,似乎還是兩隻愛幹淨的大家夥,沾染了雨後粘土的馬蹄,在水中搖動和在河底小石子摩擦之後,馬蹄下的粘土差不多被擦掉,溶解成土粒沉澱在河底。
過了小溪河,視野開闊,已不見周圍有參天大樹,沒有了遮頂茂盛樹葉,有一種天高地闊,我雖小卻逍遙的感覺,空中微風吹動,令人神清氣爽。
前方兩處,往右無山,是一片大野,大野的盡頭是那名為墨淵的大河,河水滾滾,常有數丈水浪拍起,河水如墨,但是一旦從那河中打起,自然就清澈無比,飲入口中甘甜解渴。
往左便是大山矗立,荒無人煙,山中野獸橫行,飛禽鳥獸占地為王,卻也相互為食。
天地大改,由無私變成有私,甚至是私有,山中野獸再無先天靈智被“天”賦予,終其一生難以打開開智,無法成就妖名,也失去了蠻荒傳承,也就淪為了“牲畜”二字。
雖不是家養的,但是是我如今人族的天地將你圈養在無人願意踏足的深山之中。
隻是事無絕對,靈氣濃鬱的洞天福地,就算天道規則製度於天下萬獸,仍有應運而生的獸,可以生而知之吸取靈氣,借天地精華而修,打破那不堪的命運。
“天”本無私,天地也無私,大自然自然從無偏私,隻是有些人太自私了,占天地為己有。
————
蘇哲視線所能及之處,看到了兩座大山,兩山之間有一條看不太清的小道,應該是久無人行,同樣是雜草叢生。
但是那如同被一劍切開的山口,卻是滄海桑田都難以改變的記號,蘇哲看見之後眼中此刻有熱淚滾動。
有些人得了榮華富貴,便想要斬斷以往身在底層的千絲萬縷,甚至可以不認那生他養他的貧窮父母,拋棄愛他想他的妻兒,決裂患難與共的兄弟,男會如此,女子亦然,人心千萬,雖不同,雖有善,一樣有惡。
蘇哲得了榮華富貴,還能想著迴到那個生他養他的村子,為村子做些什麽,這份心才當得起孔秋的一句讚賞。
孔秋撫摸著身旁的兩馬,唯有兩個字,“善也。”
“我,快到家了。”蘇哲看著遠方喃喃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