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通州碼頭。
一眾官員正在為南下迴藩的靖南王世子耿精忠送行。
半個月前,靖南王耿繼茂上書朝廷,請求讓其長子精忠能夠迴福建學習兵事。
此事鼇拜相當慎重,在與遏必隆等人商議後,決定放耿精忠迴福建。
原因是耿繼茂這些年對大清極為臣服,表現也極為老實,比之讓朝廷甚是猜忌的吳三桂要讓人放心的多。
且這兩年在與海賊鄭氏集團作戰中,耿繼茂屢立功勳。
去年十月,耿繼茂同閩浙總督李率泰督兵渡海,攻克廈門,明鄭軍驚潰。
今年三月,耿繼茂複與李率泰、王進功及海澄公黃梧、水師提督施琅等統兵至八尺門,由海道拔銅山明鄭軍營,海賊鄭經集艦數十遠遁台灣,其餘明鄭軍或斬或降,獲戰艦軍器無算。
至此,中國大陸除了西山殘餘明賊再無片土為明所據。
有此戰功,加上耿繼茂另兩個兒子仍留在京中,另外耿繼茂奏折中說自己身體也越發不好,因此得早讓世子熟悉藩務以應對台灣鄭家威脅,鼇拜權衡再三同意了耿繼茂所請。
其實促使鼇拜這麽爽快同意放人,還因了工部尚書濟世的一句話:“耿家皆無膽鼠類,放這個世子迴去將來也不會壞事。”
濟世何出此言
因為第一任靖南王也就是耿繼茂的父親耿仲明是被“逃人法”嚇的上吊自殺的。
如此無膽之人,其子孫又能有多大膽。
加之福建又有閩浙總督李率泰坐鎮,根本不虞耿家有不臣之心。
遏必隆也認為應當準耿繼茂所請,雖說朝野都疑忌那三個漢人藩王,但三個漢人藩王目前並沒有走到一塊,也就是吳、尚、耿三家不是一塊鐵板,尿不到一處。
因此,有必要對三藩區別對待。
實力最大的吳三桂肯定要重點提防,但實力較弱的尚、耿兩家,則因適當“鬆綁”,一來可以讓這兩家對朝廷感恩戴德,二來也能告訴天下人大清並沒有疑忌三藩之意。
得知朝廷真放自己迴藩,耿精忠著實怔了許久,繼而長出一口氣,忍不住對父親派在自己身邊的親信曾養性道:“今日才知自由身之可貴。”
爾後將此事通知自己在京的兩個親弟弟昭忠與聚忠。
同大哥精忠一樣,耿昭忠和聚忠也都是娶的滿洲宗室貴女。
不過大哥精忠娶的是豪格之女,即太宗孫女。
而這兩個兄弟卻都是娶的太宗之兄阿巴泰的孫女。
昭忠妻阿巴泰三子博洛之女,聚忠妻是阿巴泰四子、安親王嶽樂的女兒。
兄弟二人還真應了工部尚書濟世所言,就是為人十分膽小。
平日裏甚至都不願意參加大哥精忠組織的“飯局”,也不與那些同在燕京為人質的“難兄難弟”走動。
但這次大哥奉旨迴福建學習兵事,兄弟二人還是特意過來送行。
除朝廷一些按例前來的官員以及與耿家有舊之人外,送行的還有平南王世子尚之信。
對這個常常口出狂言甚至敢當街大罵滿洲官員是“韃子”的尚公爺,耿昭忠和耿聚忠皆是心中厭惡,也實是不明白大哥為何喜與這個瘋子相交的。
因而兩兄弟在與大哥說了幾句後就先坐車離開碼頭迴京。
耿精忠對此沒說什麽,尚之信見狀卻是哼了一聲:“耿大,你這兩個弟弟不成器,將來說不定還會害了你。”
聞言,耿精忠笑了笑,並沒有將尚之信的話放在心中,轉而問他打算什麽時候迴廣東。
“你爹心裏還有你,我那個爹”
尚之信一臉一言難盡的樣子,繼而岔開這話,歎了一聲道:“孫老大去了廣西,你又迴福建學習兵事,這京中倒剩我孤家寡人一個,以後沒的樂子可言嘍。”
耿精忠聽後不由笑道:“不是還有吳家那位麽。”
“他”
尚之信冷笑一聲:“這小子真把自己當額駙了,眼裏哪有我這個瘋漢酒鬼,巴不得離我越遠越好。”
“也不能這麽說,那位可能明哲保身吧。”
耿精忠知吳應熊這些年來不願與他們親近,當不是不喜他與尚之信,隻是單純避嫌而矣。
便勸尚之信今後少喝些酒,免得酒後說些不該說的話。
就上次當街毆打左副都禦史莫洛這件事,要不是平南世子,朝廷能饒過他
“你我兄弟在京中十多年,別人不知我,伱還不知”
尚之信苦笑一聲,“我若不裝作這個鬼樣子,怕是連吳應熊都不如了。”
聽了這話,耿精忠也是感同身受,不禁握住這位相交十年的好兄弟:“外人眼裏我們這些世子好似尊貴萬分,實則不過可憐的人質而矣。”
“你還好,總算脫了這苦海,我卻不知還要熬多久。行了,時辰差不多了,你趕緊上船走吧,到了福建替我問侯你爹一聲。”
在將耿精忠送上船後,尚之信於碼頭上猶是不舍的揮了揮手。
站在船頭上的耿精忠心情亦是複雜,一路情緒都很低沉,直至到了運河重鎮濟寧這才稍好些,便帶人到城中逛了逛。
路過文廟時還特意進去看了看,結果看到廟中供奉的孔夫子像竟然留著辮子,不由怒氣衝衝的對陪同人員道:“聖人都是一幅奴才像,我中國真就沒人了嗎!”
言罷,氣乎乎的抬腿就走。
把個文廟中另外幾個瞻仰夫子像的秀才聽的目瞪口呆,不知哪來的狂生在此大放厥詞。
好好的心情又被一個奴才像的聖人毀了,耿精忠著實有氣,剛上船就見曾養性在等他,似有什麽事,便問道:“是福建來信了麽”
曾養性搖了搖頭,朝四下看了眼,壓低聲音道:“福建沒有來信,隻是我剛剛聽船工說了個奇怪的事。”
“什麽事”
耿精忠有些好奇。
曾養性道:“世子,船工說最近運河流傳一個說法,說是天子分身火耳。”
“天子分身火耳”
耿精忠聽的一頭霧水,“怎麽講”
“火耳者,耿也!”
曾養性看著世子的眼神緊張之餘,竟有一股熾熱。
一眾官員正在為南下迴藩的靖南王世子耿精忠送行。
半個月前,靖南王耿繼茂上書朝廷,請求讓其長子精忠能夠迴福建學習兵事。
此事鼇拜相當慎重,在與遏必隆等人商議後,決定放耿精忠迴福建。
原因是耿繼茂這些年對大清極為臣服,表現也極為老實,比之讓朝廷甚是猜忌的吳三桂要讓人放心的多。
且這兩年在與海賊鄭氏集團作戰中,耿繼茂屢立功勳。
去年十月,耿繼茂同閩浙總督李率泰督兵渡海,攻克廈門,明鄭軍驚潰。
今年三月,耿繼茂複與李率泰、王進功及海澄公黃梧、水師提督施琅等統兵至八尺門,由海道拔銅山明鄭軍營,海賊鄭經集艦數十遠遁台灣,其餘明鄭軍或斬或降,獲戰艦軍器無算。
至此,中國大陸除了西山殘餘明賊再無片土為明所據。
有此戰功,加上耿繼茂另兩個兒子仍留在京中,另外耿繼茂奏折中說自己身體也越發不好,因此得早讓世子熟悉藩務以應對台灣鄭家威脅,鼇拜權衡再三同意了耿繼茂所請。
其實促使鼇拜這麽爽快同意放人,還因了工部尚書濟世的一句話:“耿家皆無膽鼠類,放這個世子迴去將來也不會壞事。”
濟世何出此言
因為第一任靖南王也就是耿繼茂的父親耿仲明是被“逃人法”嚇的上吊自殺的。
如此無膽之人,其子孫又能有多大膽。
加之福建又有閩浙總督李率泰坐鎮,根本不虞耿家有不臣之心。
遏必隆也認為應當準耿繼茂所請,雖說朝野都疑忌那三個漢人藩王,但三個漢人藩王目前並沒有走到一塊,也就是吳、尚、耿三家不是一塊鐵板,尿不到一處。
因此,有必要對三藩區別對待。
實力最大的吳三桂肯定要重點提防,但實力較弱的尚、耿兩家,則因適當“鬆綁”,一來可以讓這兩家對朝廷感恩戴德,二來也能告訴天下人大清並沒有疑忌三藩之意。
得知朝廷真放自己迴藩,耿精忠著實怔了許久,繼而長出一口氣,忍不住對父親派在自己身邊的親信曾養性道:“今日才知自由身之可貴。”
爾後將此事通知自己在京的兩個親弟弟昭忠與聚忠。
同大哥精忠一樣,耿昭忠和聚忠也都是娶的滿洲宗室貴女。
不過大哥精忠娶的是豪格之女,即太宗孫女。
而這兩個兄弟卻都是娶的太宗之兄阿巴泰的孫女。
昭忠妻阿巴泰三子博洛之女,聚忠妻是阿巴泰四子、安親王嶽樂的女兒。
兄弟二人還真應了工部尚書濟世所言,就是為人十分膽小。
平日裏甚至都不願意參加大哥精忠組織的“飯局”,也不與那些同在燕京為人質的“難兄難弟”走動。
但這次大哥奉旨迴福建學習兵事,兄弟二人還是特意過來送行。
除朝廷一些按例前來的官員以及與耿家有舊之人外,送行的還有平南王世子尚之信。
對這個常常口出狂言甚至敢當街大罵滿洲官員是“韃子”的尚公爺,耿昭忠和耿聚忠皆是心中厭惡,也實是不明白大哥為何喜與這個瘋子相交的。
因而兩兄弟在與大哥說了幾句後就先坐車離開碼頭迴京。
耿精忠對此沒說什麽,尚之信見狀卻是哼了一聲:“耿大,你這兩個弟弟不成器,將來說不定還會害了你。”
聞言,耿精忠笑了笑,並沒有將尚之信的話放在心中,轉而問他打算什麽時候迴廣東。
“你爹心裏還有你,我那個爹”
尚之信一臉一言難盡的樣子,繼而岔開這話,歎了一聲道:“孫老大去了廣西,你又迴福建學習兵事,這京中倒剩我孤家寡人一個,以後沒的樂子可言嘍。”
耿精忠聽後不由笑道:“不是還有吳家那位麽。”
“他”
尚之信冷笑一聲:“這小子真把自己當額駙了,眼裏哪有我這個瘋漢酒鬼,巴不得離我越遠越好。”
“也不能這麽說,那位可能明哲保身吧。”
耿精忠知吳應熊這些年來不願與他們親近,當不是不喜他與尚之信,隻是單純避嫌而矣。
便勸尚之信今後少喝些酒,免得酒後說些不該說的話。
就上次當街毆打左副都禦史莫洛這件事,要不是平南世子,朝廷能饒過他
“你我兄弟在京中十多年,別人不知我,伱還不知”
尚之信苦笑一聲,“我若不裝作這個鬼樣子,怕是連吳應熊都不如了。”
聽了這話,耿精忠也是感同身受,不禁握住這位相交十年的好兄弟:“外人眼裏我們這些世子好似尊貴萬分,實則不過可憐的人質而矣。”
“你還好,總算脫了這苦海,我卻不知還要熬多久。行了,時辰差不多了,你趕緊上船走吧,到了福建替我問侯你爹一聲。”
在將耿精忠送上船後,尚之信於碼頭上猶是不舍的揮了揮手。
站在船頭上的耿精忠心情亦是複雜,一路情緒都很低沉,直至到了運河重鎮濟寧這才稍好些,便帶人到城中逛了逛。
路過文廟時還特意進去看了看,結果看到廟中供奉的孔夫子像竟然留著辮子,不由怒氣衝衝的對陪同人員道:“聖人都是一幅奴才像,我中國真就沒人了嗎!”
言罷,氣乎乎的抬腿就走。
把個文廟中另外幾個瞻仰夫子像的秀才聽的目瞪口呆,不知哪來的狂生在此大放厥詞。
好好的心情又被一個奴才像的聖人毀了,耿精忠著實有氣,剛上船就見曾養性在等他,似有什麽事,便問道:“是福建來信了麽”
曾養性搖了搖頭,朝四下看了眼,壓低聲音道:“福建沒有來信,隻是我剛剛聽船工說了個奇怪的事。”
“什麽事”
耿精忠有些好奇。
曾養性道:“世子,船工說最近運河流傳一個說法,說是天子分身火耳。”
“天子分身火耳”
耿精忠聽的一頭霧水,“怎麽講”
“火耳者,耿也!”
曾養性看著世子的眼神緊張之餘,竟有一股熾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