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湖廣地區米價是一升15文左右,一鬥米15升,差不多220文左右。


    一兩銀市麵上兌換銅錢的話大概千文左右。


    也就是說一兩銀子能買80斤左右的大米。


    按購買力算的話,約等於王五前世的200塊。


    5萬兩白銀折合成幣的話,就是750萬到1000萬幣。


    相當於縣級市的歸州城中有錢人肯定比縣裏多,所以這筆錢對於城中士紳大戶而言並不是多大的一筆數目,湊一湊肯定有。


    一家吃力,十家百家就不吃力了。


    家裏沒個幾十萬,你好意思叫大戶的。


    這次“集資”,王五強調有功名的得排在有錢前麵。


    因為這年頭有功名的無非兩種人。


    一是前明的,二是滿清的。


    前明有功名的不思抗清反而甘願當漢奸,不拿他們的銀子拿誰的


    功名考的清廷的,那這錢就更應該出了。


    因為從時間上算,最近的一次湖廣鄉試是三年前。


    三年前,大明還沒亡呢!


    至少歸州讀書人應該曉得明軍正在隔壁抗清。


    所以,必須得收。


    功名是什麽


    就是編製。


    也許後世有編製的和有錢人並不等同。


    但這個時代,有功名和有錢人基本掛鉤。


    士紳士紳,有士才有紳。


    沒有功名帶來的特權,就不會有地方豪強。


    所謂士紳,不管城裏還是鄉下,都是地頭蛇。


    當然,為防出現個別特例,王五也特別叮囑夏知州要搞“有實力的”。


    多餘的話就不解釋了,都懂。


    “不要害怕,錢你們照拿,借條本官也照寫,迴頭有刁民若上告也是告本官,與你們無關。”


    王五給歸州城中的軍政主官吃了顆定心丸,直接把事兜自個頭上。


    並暗示他敢在歸州攤派集資,上麵肯定有人。


    漢軍都統大人的上麵又是誰呢


    “明白,明白,卑職明白!”


    知州大人立即就去忙活了。


    都統大人瞎耽擱時間,你早點說分我一筆啊。


    城中士紳大戶很快就接到通知到衙門開會。


    夏國恩列出的名單上能夠出席這次會議的有54家。


    致仕官員就有5家,一個還是從禮部侍郎位子上退下來的,相當於部副退休。


    兩個是府州衙門退下來的,一個是主事下來,還有一個是山東知縣任上退下來的。


    另有十來個都是家中有人在外地做官的,官職不等,最大的官是在廣東做知府。


    餘下的要麽地多,要麽鋪子多,都是歸州城數得著的人物。


    為防止這幫士紳大戶再把錢攤到平民百姓頭上,搞什麽豪紳的錢如數奉還,鄉親們三七分之類的鬼把戲,王五讓徐霖帶人列席會議以為威懾。


    並囑咐肯出錢的就放迴去拿錢,不肯交錢的就扣在衙門。


    不打也不罵,就這麽扣著。


    上茅房都不準。


    倒看誰熬得過誰。


    夏知州到底是有經驗,出主意說真有頭鐵不肯交的便叫人去他家跟他家裏人說。


    把事情說的嚴重些,莫須有的罪名給扣上幾個,把小事說大,看他家裏人急不急。


    一急,這銀子就來了。


    “通知家屬是個好辦法。”


    王五大讚,衙門口還真是千年不變。


    不過沒遇到頭鐵的。


    一群當兵的往那一站,又是八旗都統老爺指名借款,眾士紳大戶再是牢騷滿腹也得乖乖把錢出了。


    這年頭誰敢得罪八旗老爺


    家裏存銀多的直接拿了,存銀不多還得跟親朋好友、生意夥伴周轉一下。


    王五這邊不急,隻要明天把錢湊齊就行。


    千總汪泰來過來請示說都統大人上迴繳了他們械後,提督董大人又給他們撥了批武器裝備,是不是打包一並帶走。


    “撿些質量好些的我帶走,餘下歸你,賬嘛,你直接報全的就行。董大人要有什麽不高興,叫他找我好了。”


    說話間,王五提筆在賬本上給千總汪泰來名字後麵勾了個紅圈。


    意記功一次。


    夏知州沒一會也來了,說是他覺得修河堤用不了那麽多銀子,因此想從修河款中挪五千兩孝敬一下都統大人。


    “九千兩夠修堤的”


    王五對水利建設不太懂,隻覺一個州的河堤加固,九千兩怕是打不住,別因了這點銀子再叫百姓給受了災。


    夏知州輕咳一聲:“大人難道不知道文官吃草,武官吃土”


    “文官吃草,武官吃土”


    王五頭迴聽到這說法,不由好奇。


    夏知州解釋說所謂“吃草”就是負責河堤修建的文官利用采購治河物料(草)虛報工程用料套取經費;“吃土”則是負責築堤打壩施工的武官虛報土石方以獲得工程款。


    常規貪汙手段。


    故而這次他們上報的一萬四千兩修河費用,七八千兩就夠了。


    多出來的錢實際是他和汪泰來的“利潤”。


    將利潤拿出大頭來孝敬給王都統,也是他和汪千總的共同意思。


    “伱們都吃草吃土了,還把銀子孝敬本官說吧,莫非有什麽事求著本官”


    王五覺得自己的技能屬性要被歸州這兩個家夥給激活了。


    夏國恩看了眼邊上陪笑的汪泰來,有些不好意思道:“這不聽說朝廷要在荊州建滿城麽,到時滿城整治修牆建堡,練兵場、馬場,各衙門署領”


    一番話聽的王五也是目瞪口呆,沒想到眼前兩位竟然盯上了荊州滿城工程。


    當然,用他們話講是他們小舅子在荊州那邊搞土方工程,這不王都統不正好駐防荊州麽,與其這價值上百萬兩的工程項目給別人做,不如給自己人做。


    “自己人”


    王五眉頭微挑。


    “對,對,自己人!”


    夏國恩和汪泰來不迭點頭。


    怎麽就不是自己人了,他們可是給你都統大人寫過悔過書和保證書的。


    船沉了一塊溺死。


    王五認真考慮了下,欣然同意道:“工程項目我可以想辦法幫你們小舅子爭取,不過得偷工減料。”


    聞言,夏國恩大喜過望,一臉信誓旦旦:“都統大人放心,滿城是咱大清的千秋工程,也事關咱大清的萬年國運,打死也不能偷工減料!”


    汪千總也表示他小舅子敢偷工減料,不用都統大人發話,他這個當姐夫的親手把小舅子皮剝了。


    誰想都統大人卻不高興了:“不偷工減料你們掙什麽錢你們不掙錢,我怎麽掙錢”


    “呃”


    知州和千總一臉不解。


    “豆腐渣工程你們會做吧”


    王五這邊來了興致,荊州滿城的建立和整修歸張長庚負責,張長庚又歸他負責,所以滿城這個工程他沒有理由不摻和一腳。


    難不成真讓人把滿城的牆修得固若金湯不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傲骨鐵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傲骨鐵心並收藏抗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