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這麽說,範晶晶給的參考本,幾乎每一個問題提出來都是一門學問,都可以研究出一門賺錢的學問。


    所以雖然範晶晶並不親自參與,但是他們對於範晶晶的尊崇卻是越來越高,想想有這麽厲害的領導,他們如果沒有辦法達到大唐第一世家,那就是他們的錯,雖然他們不姓範,但是範家莊園就是他們共同的名字。


    未來如果得到範晶晶的允許,他們做不定會把姓氏改成範,然後把改姓當成最大的恩德。


    不過改姓是這種事情,一般家裏會反對,但是。如果有特別的原因而改姓氏,人們隻會覺得遵守。


    隻不過姓範也不算是非常的特殊,或許他們可以來一個新的姓。


    但是現在沒有辦法想這麽多,現在他們必須要思考要怎麽樣才能夠讓食物的生產達到這些牲畜的需求,並且用最低的成本運到長安或者是各個市場。


    事實上,以現在的狀況來說,如果是馬或者是牛,完全有市場可言,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牛是重要的耕田工具,甚至有些地方還可以用馬取代牛,不過馬的成本可比牛高多了,會用馬來帶。牛的那完全是牛的數量不足,而馬的數量雖然夠,但是這種馬不是能夠麵對。


    正常的馬屬於勞役上的馬,這種馬的速度就沒有那麽快,不過可以做苦活累活,也不會跟你抗議。


    但是即使是這種馬,他們所吃的草料都比牛或者是羊來的珍貴,要不然身體就會虛弱而發生營養不良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還是會比較喜歡是養牛。


    但是在牛吃的飼養上麵,如果是要追求肉質,這種飼養方法就會有非常大的問題。範晶晶知道現在大唐是禁止宰牛的,有一個方法就是在外麵直接把牛宰殺再運過來,另外一個方法把牛引進來之後,多半是要引進一些小牛,然後讓他們可以到田裏麵去耕作。


    並且在數量足夠之後,跟朝廷引報備,然後讓這些牛可以成為人們的肉食。


    牛肉在烹調的時候跟一般的豬肉不太一樣。


    牛肉的烹煮比較難熟,但是烹的太熟了,牛肉的硬度又會非常的硬,所以必須要抓準牛肉烹調的時間。


    總而言之,在這個時代烹調的時間久了,就必須要用更多的燃料,用更多的燃料就必須要有更多的柴火。


    現在大唐的人數極少的情況之下,柴火問題還很好解決,除了一些已經過度開發的地方以外,都沒有什麽柴火的問題。


    大城市的柴火需求量非常的高,而不斷的有人商業化的在城市四周砍伐,這也會構成柴火流失的問題。


    畢竟柴火最好的,就是樹木自然脫落的木材,這樣才不會傷害到天然的森林。


    在人口聚集非常多的時候,並沒有這麽多的樹木脫落,所以人們隻好使用,把樹木砍伐下來,而樹木砍伐下來,大的可以成為建材,小的就成為燒火的材料。


    但是這種燒火的方式對於環境的影響也會非常的大,而且長安家家戶戶都燒火的時候,就可以發覺長安就並變成了一個環境汙染的地方。


    但是即使用煤炭來代替柴火,也就是另外一種更嚴重的汙染,可以讓整個城市變得黝黑陰沉都排不出去,最好的起火的方法就是瓦斯爐比較幹淨,而且沒有什麽的異味,但是瓦斯本身又是一個危險的物品,不能夠輕易的接觸火。


    範晶晶也知道要做好所有的事情,非常的難,一件一件都得慢慢來,但是她又沒有太多的時間。


    範家莊園幾乎是什麽事情都齊頭並進,才有現在的規模,還有現在的生產的做法,而作坊幾乎每一天都在研究新的事物,生產的東西隻會越來越好,而沒有重複性,對於作坊的工人其實是非常大的挑戰。


    西北商線的開發,並不是把範家莊園的東西賣出去,雖然也可以把範家莊園的東西賣到西北去,但是更重要的是引進外部的東西並且獲取更多的利潤,因為如果沒有更多的利潤,整個商業行為就沒有辦法持續進去,就沒有辦法真正的把這個商道穩定下來,給予更多的開發。


    開發的過程是一個長久的計劃,所以他們必須設計出整個班表來實施計劃。


    最開始的的確是最簡單的,就是讓牛走過來,沿途都能夠吃到範家莊園生產出來的牧草,而不是普通的或者是吃玉米。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讓牛吃玉米,真的是太浪費了,不過想到這些牛其實也是非常昂貴的物品,就覺得能夠接受,就是距離有點遠,但是長安已經是距離西北比較近的地方,想要到西北地方,把這些牛帶進來,要走的時間不會太長,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必須要有趕牛的人。


    但是如果讓突厥人入關,問題可能會非常的大,而西域的商人其實大部分都是不可信的,他跟你做生意,如果有錢可以拿他基本上就會跟你做生意,但是如果沒有錢可以拿,他可能就會來搶劫你。


    商業行為,在某一些時候其實是一種搶劫行為,跟海上也差不多,如果能夠跟你和和氣氣的做生意,就跟你和和氣氣的做生意。


    如果可以讓人在海上消失或者是在沙漠消失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對他們來說生命其實是在不斷的鬥爭中持續,而鬥爭,勝利了之後,到了他們的市場就可以一本萬利。


    在這個時代走遠程的商人為什麽願意花一年兩年的時間來走這一段路來做這一段生意,並且冒這麽多的危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本萬利。


    但是當交通越來越改善的時候,物品的價格的落差就沒有那麽的大了,想要做到一本萬利就越來越難,因為人們其實很會計算,如果你運輸的速度還有你運輸的方法能夠降低成本。就有些人為了商業的競爭會開始降價,除非你們早就說好了不降價,但是不降價又不競爭,可能在源頭你們就必須開始做各種的競爭。


    在大唐還有絲綢會讓人們競爭,而絲綢卻不是範家莊園所能夠控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燦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佶並收藏燦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