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皇帝一家子聚會的時候,能夠解決親子問題,增進彼此的理解,皇帝也非常的開心,特別吩咐廚房的人,幫家人多準備一些好吃好玩的,尤其是他記得的,都會特別吩咐,這是惠而不費的事情。
平常他可能沒有時間去思索,但是這一天既然定下來是家庭日,他就會多思考一些家庭的問題。
既然花了時間思索家裏的需要,他在今日,就會把思緒多放一些在家裏,而不是關心著國家大事。
皇帝關心國家大事,那是一天十二個時辰都不能夠落下,總得關心國家大事,才會覺得自己對得起這個國家,對得起現在的這份待遇。
然而既然明定了這一天是家庭日,皇帝自然而然的會把國家大事排在第二,第一件大事自然就是家裏的事,皇帝習慣性的思考一些大事。
對於皇宮裏的事當然也會抓大放小,隻能夠多思考到後宮的每一分子,後宮的每一個人都會感激涕零。
何況關心一下皇後對於家裏的處置問題,不會幹涉皇後的處置,但是能夠看到下麵呈報上來的訊息,皇帝偶爾也會做一些好事,尤其是自己親近的人,更會噓寒問暖。
別人噓寒問暖,可能會覺得無所謂,但是身為國家最偉大的人,一個皇帝,噓寒問暖,隻要一句話就能夠非常的感動。
雖然對後宮的一些人來說,皇帝是她們的丈夫,是他們的父親,但是對這些人來說,皇帝也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他們並沒有辦法把他們當丈夫或者父親來看,因為如果沒有丈夫或父親的保護,在後宮的團隊裏,沒有辦法過上好日子。
在以往,妃子們甚至連見到皇帝的機會都沒有,即使請見也不見得能夠見到,頂多皇帝派太監來迴答他們的問題。
甚至太監都能夠阻止他們把訊息傳達到皇帝身上,因為他們說要求的事情對皇帝來說都是一些小事情。
沒有辦法親自說話,就沒有辦法心思還有表情傳達給皇帝,也就沒有辦法產生一種在一起的感覺,那就是一種疏離,疏離到後來甚至會一輩子都沒有辦法見到皇帝。
在大聚會,皇帝必須讓每一個人都跟他有麵對麵或者是講話的機會,不管這些人的容顏如何,都是跟皇帝有肌膚關係的人,皇帝會給她們表現的機會,這比一個一個召見要省時省力的多了,而且能夠在同一時間看出哪一個女人對他來說比較重要。
還有孩子們的表現,也能夠做出比較。
每一次見麵,皇帝李世民心裏的排名表都會有些變化,因為後妃們不隻是要跟皇帝互動,彼此之間也需要在團體的場合互動,如果不能夠進行團體表現的人,自然也就不能夠得到皇帝的歡心。
這時候能坐在皇帝身邊的人,隻有長孫皇後。
隻能是長孫皇後。
如果是其他人一定會引起紛爭,不過子女到皇帝的身邊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大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到皇帝身邊有一個好表現,對未來分封會有好處。
皇帝能夠感受到,在團聚的氣氛上比以前更為和諧,至少沒有每一個人都想要到皇帝的麵前爭取表現的機會,有些人雖然坐得遠遠的,但是氣色卻比以前好上太多。
似乎這些人已經找到出路。
而且這些出路並不怕,皇帝會不高興,以往很多後宮的女人的出路,就是再找一個男人想辦法突破,皇帝的壽命大部分都不長。
大部分的女人都能夠熬到皇帝死掉的時候,身上還有一部分姿色。
到最後沒有被皇帝下令跟皇帝一起陪葬,能夠活著,走出皇宮對她們來說還是有第二春,所以她們平常就必須多賺錢,這些錢都是她們未來的保障。
甚至到了一定年紀,在長久皇帝沒有臨幸的狀況之下,還是有機會要求出宮。
後宮的故事每一個人都能夠寫出一個篇章。
範晶晶不在會場裏麵出席,出席的自然隻有範晶晶的學生,而且範晶晶也不是皇宮的成員之一。
這一次皇帝對於範晶晶的關心,自然沒有落下,而這份關心表現在皇帝對皇子皇女的考核上麵。
皇帝會先問皇子皇女學了些什麽東西,然後出題考核。
但是皇帝李世民問過之後,往往覺得非常的困擾,想要出題考核必須本人懂才行,但是皇子皇女學的東西太過高深,皇帝李世民,學的是傳統得皇帝之學,不見得能夠懂,能夠懂得往往是傳統的老師們教學的內容,但是看皇子皇女,似乎也不是特別重視這部分的內容。
如果說有誰例外,唯一例外的大概是李承乾,身為皇帝的繼承人,傳統之學不能夠不學,所以也隻得乖乖的花一點心思在學********學了什麽?”
皇帝李世民和藹的問道。
當太子年紀越來越大,有青少年的模樣之後,皇帝李世民心裏其實有些別扭,但是又有些欣慰,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好孩子,更何況是未來要繼承大統,如果什麽都不懂,對皇帝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皇帝現在還年輕力壯,如果孩子慢慢變大,有了其他心思對皇帝來說也會非常的困擾。
然而皇帝李世民在這一次召見的時候,皇帝終於注意到其他孩子與李承乾學習內容的不同。
似乎其他孩子都學的對未來有些幫助,但是李承乾所學的大部分偏向於管理,至於其他的內容大部分是李承乾跟其他人學習過來的,範晶晶並沒有教學,完全是太子個人的興趣。
這些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向卻也不同,範晶晶能夠讓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就算大部分老師都不是在大課堂教學,而是有私人的輔導,老師是一對一上課,但是他們幾乎都是一個模樣打造出來的。
雖然是不同人的教學方式,但是大體的結構是一樣的。
隻不過在細節上有些落差。
然而範晶晶跟其他老師的落差簡直是天差地別,根據詢問的結果,即使範晶晶在範家學堂教導一些文字相關的知識,教學的方法也不一樣,她讓孩子們學習的時候編的是白話用語的課本,用的是日常用語教學,所以孩子們學習的速度非常的快,在發音方麵她用了一套發音係統。
透過發音係統,人們很快的知道發音跟文字之間的關係。
人在出生的時候很快就學會了說話,知道文字的聲音也就能夠知道文字的意義。
但是範晶晶提出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唐的方言有無數多種,想要用發音來學習,對很多隻會講方言,不會講官話的人來說非常的困難。
不同語言的發音結構,也不同,需要研究語音學才能夠了解。
統一語言的概念,雖然對大唐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在推廣的時候難度就非常的高。
即使是學習古文的人,也不見得能夠把地方的方言轉化成官話。
而且由於是文言文的文字體係,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如果像範晶晶一樣推廣白話文教育,雖然某一個地方理解上會簡單許多,但是在使用語言的習慣不一樣的地方,就會出現很大的困擾。
皇帝李世民知道,如果想要統一天下的語言,那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想要全國都學一種語言,那麽文字能力就必須提升,但是現在天下學會讀書寫字的人那麽少,大部分的人都掙紮在吃飽或沒有吃飽,讀書寫字必須停下,手中的工作很久才能夠學習。
當然皇帝李世民對於文字學習的概念跟範晶晶不一樣,對李世民來說受到傳統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文字學習的好的人,文字典籍應該朗朗上口。但是對範晶晶來說文字就是一種工具。
對於考核的結果,皇帝李世民又欣慰,但是又非常的憂心。他覺得範晶晶這種文字學習的態度似乎有某些毛病,但是不可諱言的讓很多人知道文字,可以增加政令的推廣。
“皇後怎麽看?”
雖然知道範晶晶教學的內容非常的不一般,但是現在看起來似乎有點問題,並且問了農業部發展的問題,不跟朝廷要官員的農業部那就是不受掌控,皇帝非常的不開心。
朝廷自然有秩序存在,雖然皇帝不準備自己出錢,希望範晶晶出錢,但也不能不用朝廷的人。
“我比較在乎的是他們提到的中地理論是什麽東西?
何況他們把皇子皇女也提撥到農業部建設單位,也就是說他們心裏沒有鬼。
還有她說成立的郵遞係統似乎是模仿我們的驛站,所送的東西是平民百姓的生產品,暫時沒有什麽生意,因為平民百姓對於外地的認知並不多,自然也沒有對外郵遞的需求的東西,幾乎都是範家莊園的東西或者是當地的特產,然後換一些範家莊園的產品以及長安附近的產品過去。
總覺得這個郵遞係統才是最重要的或許我們應該掌握在朝廷的手裏。”
“掌握在農業部的手裏,也算是在朝廷的手裏吧?”
皇帝李世民不是很確定的說道。
“郵遞係統往來各處,裏麵的工作人員就是不穩定的存在,而且能夠連接超過一個地方的人。”
長孫皇後還是有點憂心。
“母後,郵遞係統對於人民百姓的生活有非常大的促進,一個地方不可能生產所有的東西,但是別的地方可能因為礦產或是其他的作坊的存在,而生產超過一個地方需求的東西,如果能夠互通有無,就能夠促進生產來做交換。
能夠增進生產品的價值。
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剛生產的東西能夠進入流通,並且賺到更多的錢,很多人就會更積極的投入生產。我想每一個兄弟村落就不用什麽東西都要安排好。”
“兄弟有好幾個層級,最高級的兄弟,目標是像長安一樣,什麽都能夠提供,在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小長安存在能夠讓人民的生活,過得更暢順,並不需要他們離鄉離土。
而且交通到遠程運輸太過困難,透過軌道運輸的方式,能夠更方便的把他們需要的物品更便宜的送到他們的手上。
郵遞運輸是非常重要的,當他們發覺遠地的物品也不是非常的貴,他們就會嚐試把生產品拿過去交換。”
“你們說什麽軌道交通?最近開始施工,準備建設到範家莊園的交通方式嗎?
到現在我還不明白軌道如何讓速度變得更快,鐵鋪在上麵,那樣不是造成很多人都會來偷盜這些鐵?
而且,有這麽多鐵,打造成軍器會比較有用,在地上等於是一種浪費馬匹,在快速行走的時候也不需要倒是你們提出來的馬蹄鐵是個好東西。”
每一次提到範家莊園皇帝皇後以及皇子皇女們總是有非常多的話,可以說相對起來其他的後妃就隻能夠旁聽了。
他們並不了解範家莊園詳細的狀況,他們隻參與了一部分。
不過說到範家莊園,皇妃們就想到範家莊園提供給他們的新玩意,偶爾會插幾句話,把他們的新玩意說出來。
現在範家莊園提供給他們的機會還不錯,設計單出去往往能夠賣很多的衣服。
但是他們現在已經不滿足於衣服的設計,很多人注意到其實很多材料,都能夠加以設計,有些鐵料木料經過設計之後也會變得非常的美麗,甚至街頭雕塑也都有人嚐試。
藝術設計的東西是範晶晶特意渲染給他們的,一般人雖然不能夠理解,但是對於美的感受,皇妃們應該是最為強烈的。
她們生活在大唐建築精華之中,等皇宮老化之後,人們才能夠在外界,找到比大唐皇宮更為美麗的建築。
範晶晶不但接收單子,還替她們開了設計院的課程。
當然沒有辦法替他們尋找老師,他們就是彼此的老師,最大的教育課程,其實是彼此作品的欣賞,透過彼此作品的欣賞。
彼此賞析的結果,人們進步就會非常快,最開始每人都能夠提出自己的意見,到最後已經有人浮現出更高的才華。
如此一來他們就成為同事,而不是競爭對手。
平常他可能沒有時間去思索,但是這一天既然定下來是家庭日,他就會多思考一些家庭的問題。
既然花了時間思索家裏的需要,他在今日,就會把思緒多放一些在家裏,而不是關心著國家大事。
皇帝關心國家大事,那是一天十二個時辰都不能夠落下,總得關心國家大事,才會覺得自己對得起這個國家,對得起現在的這份待遇。
然而既然明定了這一天是家庭日,皇帝自然而然的會把國家大事排在第二,第一件大事自然就是家裏的事,皇帝習慣性的思考一些大事。
對於皇宮裏的事當然也會抓大放小,隻能夠多思考到後宮的每一分子,後宮的每一個人都會感激涕零。
何況關心一下皇後對於家裏的處置問題,不會幹涉皇後的處置,但是能夠看到下麵呈報上來的訊息,皇帝偶爾也會做一些好事,尤其是自己親近的人,更會噓寒問暖。
別人噓寒問暖,可能會覺得無所謂,但是身為國家最偉大的人,一個皇帝,噓寒問暖,隻要一句話就能夠非常的感動。
雖然對後宮的一些人來說,皇帝是她們的丈夫,是他們的父親,但是對這些人來說,皇帝也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他們並沒有辦法把他們當丈夫或者父親來看,因為如果沒有丈夫或父親的保護,在後宮的團隊裏,沒有辦法過上好日子。
在以往,妃子們甚至連見到皇帝的機會都沒有,即使請見也不見得能夠見到,頂多皇帝派太監來迴答他們的問題。
甚至太監都能夠阻止他們把訊息傳達到皇帝身上,因為他們說要求的事情對皇帝來說都是一些小事情。
沒有辦法親自說話,就沒有辦法心思還有表情傳達給皇帝,也就沒有辦法產生一種在一起的感覺,那就是一種疏離,疏離到後來甚至會一輩子都沒有辦法見到皇帝。
在大聚會,皇帝必須讓每一個人都跟他有麵對麵或者是講話的機會,不管這些人的容顏如何,都是跟皇帝有肌膚關係的人,皇帝會給她們表現的機會,這比一個一個召見要省時省力的多了,而且能夠在同一時間看出哪一個女人對他來說比較重要。
還有孩子們的表現,也能夠做出比較。
每一次見麵,皇帝李世民心裏的排名表都會有些變化,因為後妃們不隻是要跟皇帝互動,彼此之間也需要在團體的場合互動,如果不能夠進行團體表現的人,自然也就不能夠得到皇帝的歡心。
這時候能坐在皇帝身邊的人,隻有長孫皇後。
隻能是長孫皇後。
如果是其他人一定會引起紛爭,不過子女到皇帝的身邊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大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到皇帝身邊有一個好表現,對未來分封會有好處。
皇帝能夠感受到,在團聚的氣氛上比以前更為和諧,至少沒有每一個人都想要到皇帝的麵前爭取表現的機會,有些人雖然坐得遠遠的,但是氣色卻比以前好上太多。
似乎這些人已經找到出路。
而且這些出路並不怕,皇帝會不高興,以往很多後宮的女人的出路,就是再找一個男人想辦法突破,皇帝的壽命大部分都不長。
大部分的女人都能夠熬到皇帝死掉的時候,身上還有一部分姿色。
到最後沒有被皇帝下令跟皇帝一起陪葬,能夠活著,走出皇宮對她們來說還是有第二春,所以她們平常就必須多賺錢,這些錢都是她們未來的保障。
甚至到了一定年紀,在長久皇帝沒有臨幸的狀況之下,還是有機會要求出宮。
後宮的故事每一個人都能夠寫出一個篇章。
範晶晶不在會場裏麵出席,出席的自然隻有範晶晶的學生,而且範晶晶也不是皇宮的成員之一。
這一次皇帝對於範晶晶的關心,自然沒有落下,而這份關心表現在皇帝對皇子皇女的考核上麵。
皇帝會先問皇子皇女學了些什麽東西,然後出題考核。
但是皇帝李世民問過之後,往往覺得非常的困擾,想要出題考核必須本人懂才行,但是皇子皇女學的東西太過高深,皇帝李世民,學的是傳統得皇帝之學,不見得能夠懂,能夠懂得往往是傳統的老師們教學的內容,但是看皇子皇女,似乎也不是特別重視這部分的內容。
如果說有誰例外,唯一例外的大概是李承乾,身為皇帝的繼承人,傳統之學不能夠不學,所以也隻得乖乖的花一點心思在學********學了什麽?”
皇帝李世民和藹的問道。
當太子年紀越來越大,有青少年的模樣之後,皇帝李世民心裏其實有些別扭,但是又有些欣慰,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好孩子,更何況是未來要繼承大統,如果什麽都不懂,對皇帝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皇帝現在還年輕力壯,如果孩子慢慢變大,有了其他心思對皇帝來說也會非常的困擾。
然而皇帝李世民在這一次召見的時候,皇帝終於注意到其他孩子與李承乾學習內容的不同。
似乎其他孩子都學的對未來有些幫助,但是李承乾所學的大部分偏向於管理,至於其他的內容大部分是李承乾跟其他人學習過來的,範晶晶並沒有教學,完全是太子個人的興趣。
這些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向卻也不同,範晶晶能夠讓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就算大部分老師都不是在大課堂教學,而是有私人的輔導,老師是一對一上課,但是他們幾乎都是一個模樣打造出來的。
雖然是不同人的教學方式,但是大體的結構是一樣的。
隻不過在細節上有些落差。
然而範晶晶跟其他老師的落差簡直是天差地別,根據詢問的結果,即使範晶晶在範家學堂教導一些文字相關的知識,教學的方法也不一樣,她讓孩子們學習的時候編的是白話用語的課本,用的是日常用語教學,所以孩子們學習的速度非常的快,在發音方麵她用了一套發音係統。
透過發音係統,人們很快的知道發音跟文字之間的關係。
人在出生的時候很快就學會了說話,知道文字的聲音也就能夠知道文字的意義。
但是範晶晶提出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唐的方言有無數多種,想要用發音來學習,對很多隻會講方言,不會講官話的人來說非常的困難。
不同語言的發音結構,也不同,需要研究語音學才能夠了解。
統一語言的概念,雖然對大唐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在推廣的時候難度就非常的高。
即使是學習古文的人,也不見得能夠把地方的方言轉化成官話。
而且由於是文言文的文字體係,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如果像範晶晶一樣推廣白話文教育,雖然某一個地方理解上會簡單許多,但是在使用語言的習慣不一樣的地方,就會出現很大的困擾。
皇帝李世民知道,如果想要統一天下的語言,那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想要全國都學一種語言,那麽文字能力就必須提升,但是現在天下學會讀書寫字的人那麽少,大部分的人都掙紮在吃飽或沒有吃飽,讀書寫字必須停下,手中的工作很久才能夠學習。
當然皇帝李世民對於文字學習的概念跟範晶晶不一樣,對李世民來說受到傳統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文字學習的好的人,文字典籍應該朗朗上口。但是對範晶晶來說文字就是一種工具。
對於考核的結果,皇帝李世民又欣慰,但是又非常的憂心。他覺得範晶晶這種文字學習的態度似乎有某些毛病,但是不可諱言的讓很多人知道文字,可以增加政令的推廣。
“皇後怎麽看?”
雖然知道範晶晶教學的內容非常的不一般,但是現在看起來似乎有點問題,並且問了農業部發展的問題,不跟朝廷要官員的農業部那就是不受掌控,皇帝非常的不開心。
朝廷自然有秩序存在,雖然皇帝不準備自己出錢,希望範晶晶出錢,但也不能不用朝廷的人。
“我比較在乎的是他們提到的中地理論是什麽東西?
何況他們把皇子皇女也提撥到農業部建設單位,也就是說他們心裏沒有鬼。
還有她說成立的郵遞係統似乎是模仿我們的驛站,所送的東西是平民百姓的生產品,暫時沒有什麽生意,因為平民百姓對於外地的認知並不多,自然也沒有對外郵遞的需求的東西,幾乎都是範家莊園的東西或者是當地的特產,然後換一些範家莊園的產品以及長安附近的產品過去。
總覺得這個郵遞係統才是最重要的或許我們應該掌握在朝廷的手裏。”
“掌握在農業部的手裏,也算是在朝廷的手裏吧?”
皇帝李世民不是很確定的說道。
“郵遞係統往來各處,裏麵的工作人員就是不穩定的存在,而且能夠連接超過一個地方的人。”
長孫皇後還是有點憂心。
“母後,郵遞係統對於人民百姓的生活有非常大的促進,一個地方不可能生產所有的東西,但是別的地方可能因為礦產或是其他的作坊的存在,而生產超過一個地方需求的東西,如果能夠互通有無,就能夠促進生產來做交換。
能夠增進生產品的價值。
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剛生產的東西能夠進入流通,並且賺到更多的錢,很多人就會更積極的投入生產。我想每一個兄弟村落就不用什麽東西都要安排好。”
“兄弟有好幾個層級,最高級的兄弟,目標是像長安一樣,什麽都能夠提供,在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小長安存在能夠讓人民的生活,過得更暢順,並不需要他們離鄉離土。
而且交通到遠程運輸太過困難,透過軌道運輸的方式,能夠更方便的把他們需要的物品更便宜的送到他們的手上。
郵遞運輸是非常重要的,當他們發覺遠地的物品也不是非常的貴,他們就會嚐試把生產品拿過去交換。”
“你們說什麽軌道交通?最近開始施工,準備建設到範家莊園的交通方式嗎?
到現在我還不明白軌道如何讓速度變得更快,鐵鋪在上麵,那樣不是造成很多人都會來偷盜這些鐵?
而且,有這麽多鐵,打造成軍器會比較有用,在地上等於是一種浪費馬匹,在快速行走的時候也不需要倒是你們提出來的馬蹄鐵是個好東西。”
每一次提到範家莊園皇帝皇後以及皇子皇女們總是有非常多的話,可以說相對起來其他的後妃就隻能夠旁聽了。
他們並不了解範家莊園詳細的狀況,他們隻參與了一部分。
不過說到範家莊園,皇妃們就想到範家莊園提供給他們的新玩意,偶爾會插幾句話,把他們的新玩意說出來。
現在範家莊園提供給他們的機會還不錯,設計單出去往往能夠賣很多的衣服。
但是他們現在已經不滿足於衣服的設計,很多人注意到其實很多材料,都能夠加以設計,有些鐵料木料經過設計之後也會變得非常的美麗,甚至街頭雕塑也都有人嚐試。
藝術設計的東西是範晶晶特意渲染給他們的,一般人雖然不能夠理解,但是對於美的感受,皇妃們應該是最為強烈的。
她們生活在大唐建築精華之中,等皇宮老化之後,人們才能夠在外界,找到比大唐皇宮更為美麗的建築。
範晶晶不但接收單子,還替她們開了設計院的課程。
當然沒有辦法替他們尋找老師,他們就是彼此的老師,最大的教育課程,其實是彼此作品的欣賞,透過彼此作品的欣賞。
彼此賞析的結果,人們進步就會非常快,最開始每人都能夠提出自己的意見,到最後已經有人浮現出更高的才華。
如此一來他們就成為同事,而不是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