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上,不是長孫皇後?”範晶晶驚訝的問道。


    由於範晶晶跟皇家的關係比較密切,所以出來傳旨的宦官對範晶晶也比較客氣。


    “是皇上傳召!”


    範晶晶皺起眉頭,皇上傳召那代表是“政事”,什麽時候“政事”能夠跟一個女子扯上關係了?


    “難道皇帝開始婆婆媽媽,也關心起兒女的教育問題了?最近他們好像也沒什麽狀況?學習的進度有快有慢是正常的吧?”


    範晶晶先自我檢討。對她來說,客戶家長找上門來,對她經營的事業必定產生影響,何況,她的客戶家長隻有一個。


    現在她雖然沒有依靠客戶家長的薪資過活,但是對方提供的人力,可以降低她現在的壓力。


    對她來說,這些人力才是無價之寶。


    現階段還是必須討好客戶家長。


    她希望很快能夠熬過這一段時間,真正的能夠獨立起來,不靠外界的力量來經營範氏莊園,達到下一階段的目標,自給自足。然後再跨越到擁有盈餘。


    現在雖然有了幾個作坊,但是都還在燒糧食的階段,沒有跨越到下一步。


    “範晶晶見過陛下、娘娘。”


    宮殿裏雖然有七八個人,但其他人都是隱形人物,範晶晶必須假裝這些人不存在,有資格把他們趕出去的,隻有皇帝,還有長孫皇後。


    “我聽皇後說,你早就透過朕的兒子女兒,預見了這一次蝗蟲的災害,並且警告接下來的旱災……妳怎麽能夠確認旱災一定會發生?”


    範晶晶在心底翻白眼,要是理論能夠說明,她早就昭告大唐所有的人。


    她之所以知道,不過是這次的旱災太大,而且發生在長安,所以曆史有了記錄,並且著墨了許多,不過李世民能夠及早意識到災難的發生,也算是一件好事。


    災難的發生並不是全大唐領域,如果能夠提早從別的地方把糧食運送過來,至少在群不會這麽慘。


    隻要讓必須買糧食吃飯的人,能夠買到一點糧食,他們就能夠熬下去,直到下一次春暖花開。關中地區就不會經過一次大洗牌。


    也能夠讓大唐的人口,維持穩定的增長。


    在曆史上,各種因素造成大唐的人口一直維持在低穀。


    人口數量,連漢初的數字都達不到,這也是李世民占領了那麽大的土地,沒有辦法進一步經營的重要。


    即使要移民,李世民也是把人口移到關中地區,為了增長人口,朝廷一隻讓婦女維持早婚的慣例,殊不知,婦女過早結親,懷孕生小孩,隻會增加婦女的死亡率,也會讓小孩的品質,素質不良。


    如果範晶晶能夠提出理論數據,她一定會把數據呈現在皇帝麵前,爭取延後結婚。


    私底下,範晶晶覺得自己還年輕,可不想過早的進入婚姻的殿堂。


    但是她清楚明白的發現,如果繼續做一個平民百姓,她的婚姻將成為官方分配的工作。


    不管在哪個時代,婚姻對一個女孩,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範晶晶不想要婚姻掌控在別人手上。


    範晶晶也知道,隻要事情關係到國策,就沒有那麽好更改,因為所有的事情都牽涉到很多人的利益,不會有任何一項改變,是所有人都得利的,有得力的就不得力的人。


    對於家裏不想養女孩的人,早點把女兒嫁出去,可以減少一些損失,並且利用嫁女兒賺一些錢迴來給自己的兒子添加聘禮。


    範晶晶抬頭看看天,心裏想著怎麽圓滿的鬼扯,對於需要想象力的事情,她天生不擅長,何況在她那個時代,鬼神之說已經不太流行。


    她很想說出科學化的論據,但是後世所有科學化的結果是大家相信科學,所以科學家提出的研究和理論,其實隻有少數人徹底去研究因果關係,大多數人得到結果就相信了。


    但是李世民肯定不是這種人,對於操控一個國家的人,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必須小心再小心,要相信一個人也必須經過各種考證。


    如果範晶晶扯一個不圓滿的謊言,而非李世民看破,她的下場一定死得很慘。


    那片土地,李世民可以給她。


    也能夠收迴來。


    言之成法,說的就是皇帝。


    妳違背了皇帝,也就是犯法了,要受到法律的製裁。受到法律的製裁,抄家滅門,在封建時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範晶晶看起來,官當到頭,最後都是要抄家滅門的。


    事實上,生活得比較含蓄一點的勳貴,還是能夠伴隨這個朝代活得長長久久的。


    隻是在曆史上能夠出頭的人,似乎都要經曆很多抄家滅門。


    梨園的姑娘這麽多,到底有多少家族當官當到命都不存在,範晶晶很想統計一下。


    在封建時代,不是沒做錯事就沒事。要你整個家族都沒做錯事,那才是真的沒事。


    由於做的是會牽動整個家族,所以每個人在做事之前都必須衡量。


    然後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縱觀全局的智商,在很多時候,人都隻能看到眼前的一畝三分田。


    事實上,範晶晶已經說中了蝗蟲災害的發生。旱災的跡象也已經非常的明顯。關中地方的春耕,由於沒有雨水澆灌,所以情況非常的惡劣。


    水車並不是一個新的發明,在大唐已經有一些富有人家擁有水車,然而水車能夠灌溉到的範圍仍然非常有限,很多田地並沒有在河流旁邊,也就是所謂的看天田。


    即使是在河流旁邊,由於長時間不下雨,也出現水位降低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搶奪水位的械鬥就不時發生。


    不爭不行,沒有了水,大家都要餓死。


    受到影響的不隻是民間的百姓,還有許多高官富戶。


    即使是高官,很多家裏都擁有萬頃良田,這時代的人有了錢,就拚命的買土地,雖然土地生長出來的作物,能夠得到的迴饋金額並不多,但是總是一個穩定的收入,何況缺錢的時候,土地在手還能夠成為資財賣掉。


    對所有人來說,沒有比土地更保值的。


    何況,大唐的賦稅不是針對田畝,而是針對人,擁有更大的土地,不算太虧本的事情。


    現在他們最煩惱的事情,大概是找人來耕地的事情。


    唐貞觀元年人口還是非常的稀少,人口密度極低。


    土地生產效率也極低,書本裏所說的科技並沒有完全的散播在關中的這一片土地上。


    在範晶晶的觀察力,使用最原始的方式耕作的仍然占大多數。不是他們不想用,更先進的方式耕地,而是他們買不起那些工具。


    或者是他們生活的範圍太過狹小,過了隔壁村子以外的事情,就不是他們眼界範圍內的事情。


    他們每天從早忙到晚,到了晚上可以休息的時候,卻用不起蠟燭,隻好早早去睡覺。


    這樣他們自然沒有空閑走出自己的村莊。


    在後世,許多她不能夠想象的事情,都正在大唐上演。


    現在範晶晶已經有衝水式馬桶,雖然範晶晶知道的技術不多,但是就如衝水式馬桶,其實很多事情,人們隻是隔了一層膜,穿破了這層膜之後,他們的生活就能夠迅速進步,完全不需要科學技術。


    越是生活化的事情越是如此。


    “範師?”李世民的聲音響起。


    範晶晶才發覺自己竟然開始胡思亂想,都不知道想到天邊哪裏去了,她努力迴想了一下李世民提出的問題,努力整理了一套說法迴應。


    她說的都是真話,隻是這些真話說的不完全,不能夠說她騙人。


    對她來說,水雲宮就代表她曾經活過的世界。水雲宮是個代名詞。


    “陛下,微臣在思考如何迴答這個問題?”


    但知道這個時代你我在正式的應對上不成。要如何自我稱唿成了一個大問題。


    她想到自己身為皇子皇女的老師被封了少師這個職位。勉強也算是當官的。


    臣妾這個名詞她可不想用,所以想了半天,她還是自我稱唿為微臣。


    “哦,範師還有什麽難言之隱?”


    “不是什麽難言之隱,在我們水雲宮,人人都知道……有一本書,記錄著古今的天象,我有幸目睹,剛好翻到貞觀元年的天象……”


    範晶晶的話說的非常的白話,但是她說的話裏麵對貞觀皇帝而言,隱藏了太多消息。


    這本書是誰著作的?竟然能夠預測到貞觀元年會發生的事情?能預測到今年發生的事情,那麽還有沒有預測到之後的事情呢?


    還有另外一個可能,範晶晶說謊。


    對貞觀皇帝來說,後麵一個選擇比較可信。


    然而,貞觀皇帝卻不自覺的選擇了相信前者。


    然而這怎麽可能?


    “那本書誰著作的?”


    “那是集合眾人之力所完成的,水雲宮有非常多的人投入了這項著作,我原本以為那是胡謅的,想不到竟然是真的……”


    “妳以為那是胡謅的?那妳到手的所有的錢財為什麽全部都拿去買糧食了?”


    範晶晶扯得謊被戳破,然而這個謊言被戳破,沒什麽大不了的。


    “我就記得這一年的預測,萬一是真的,如果不準備一些糧食,我不是要被餓死嗎?”


    範晶晶是女人,自然不需要跟一般當官的人,正兒八經的說話。


    不過她也不能夠對李世民巧笑倩兮,把自己的魅力發展出來。


    她可怕李世民看上自己,要知道,當初李世民看中武則天的時候,李世民已經是個老人,而武則天的年紀比現在自己的年紀還小。


    聽說武則天以前的名字叫武媚娘。她的長相在小時候真的有一種媚態。


    範晶晶雖然也是個絕色大美女,但是她的長相比較端莊,如果不是特意顯露小女兒的嬌態,那股嫵媚不會流露出來。


    在李世民的麵前,她努力做出符合年紀的嚴肅。然而搭配她講的話,卻讓李世民覺得有些搞笑。


    其實在李世民年輕的時候,尤其是長孫皇後還陪在他身邊的時候,雖然他也會寵幸後宮美女,但對年輕的他來說,穩定朝政,開疆拓土,比其他事情更為重要。


    至於跟美女玩床事業,對他來說隻不過是休閑而已。


    直到老年之後,整個天下已經穩定,朝政也按部就班,雖然時不時來個造反,但是這些造反都沒有傷筋動骨,對他來說也是輕鬆就能夠解決的事情。


    隻是傷感情的事,這些造反的人當初都是扶持他的人,讓李世民不知不覺對身邊的事物有點感傷。


    同時李世民也陷入所有男人的毛病,色。


    所以有人說年紀大的人戒之在色。


    “妳可確認旱災一定會發生?”


    “蝗災已經發生,相信書裏說的是事實,那麽旱災就會發生。”


    “朕也想看那本書……”


    “微臣沒有帶過來,那是水雲宮的寶貝。”


    李世民並沒有問範晶晶旱災如何解決,隻是大略問了一下旱災的範圍。


    可惜範晶晶一問三不知,隻能夠知道關中地區會大旱。其他地方她就不知道了。


    隻要不是大唐所有的地域都大旱,李世民相信朝廷的運作能力,雖然不能夠徹底解決問題,但是減低旱災的影響還是能夠辦到。她就沒有繼續針對旱災來問範晶晶。


    而是問眼前他最頭痛的事情。


    或許李世民也不知道她為什麽會開口詢問範晶晶。或許也隻是隨意一問,沒想到範晶晶真的給李世民了一個稍微能夠緩和問題的解答。


    “蝗蟲災害沒有什麽解決的方法,當她數量大到一種程度的時候,隻有讓他吃不到東西,自己餓死。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嚐試一些方法。


    所有的蟲都有聚光性,所以我們夜晚可以在野外點燃火焰,至少能夠燒掉一部分。


    還有蝗蟲對雞鴨這些禽類來說,是營養豐富的食物。雖然會把田裏的作物都吃掉,但是相對的養些雞鴨鵝,還是能夠增加一些生產,到時候賣掉雞鴨鵝換糧食也是個好辦法,總不能夠,這段時間都沒有收入。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蝗蟲本身就是食物,而且是美食,把皮剝掉,油炸後吃它裏麵的蛋白質,非常好吃。


    對了,微臣可以收購一些蝗蟲……不過微臣的糧食不多,要是陛下能夠借微臣一些糧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燦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佶並收藏燦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