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的茶,還沒有完全演變成煎茶法,還是引用從西漢流傳下來的煮茶法。


    長安新鮮茶葉不易取得,所以把茶葉製成茶餅的幹燥技術已經流行。


    然而鄭婆煮茶的方式,很明顯的向煎茶演變,他們把幹燥的茶餅取出一些,放在研磨杵臼裏研磨成碎片。


    再放進滾熱的水裏麵。


    原本煎茶法隻放一些鹽巴,但是鄭婆的茶湯,更像一味藥,放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


    所以範晶晶覺得像是客家擂茶。


    擂為研磨之意,以擂碗將茶葉、芝麻、花生等多種原料研磨成粉,加入冷熱開水衝泡,調勻後飲用。


    擂茶別名“三生湯”,相傳三國時代,張飛帶官兵進攻武陵,感染瘟疫無力作戰,當地土郎中有感於張飛紀律嚴明,便奉上祖傳的除疫秘方,以生茶生薑生米共同研磨成糊漿後,煮熟飲用,結果居然是湯到病除。


    當客家人移民到熱帶山區之後,地方瘴癘流行,飲用擂茶的習慣,就被延續下來。


    後來擂茶也有改進,花生可以用其他幹果類取代,茶葉芝麻幹果的比例為三三一。


    跟鄭婆茶師料理的方式不同之處,擂茶是在研磨的過程,不斷加入開水,使材料變成漿狀,過程極為費工費時。


    跟一般茶道相同之處,飲茶需要配上許多小點心,吃了點心,再把茶喝下肚,才不會傷胃。


    在這樣細致的過程中,尉遲綾的存在,非常煞風景。


    不是她吃相難看,而是她吃的速度太快,仿佛這裏,她才是主人。


    她身邊有一個年約十歲上下的童仆,不斷遞上水,讓尉遲綾多喝點水,免得噎到。


    “煩死了,喝這麽多水幹什麽?噎到的話一口水吞下去,不就化開了。”


    話才說完,尉遲綾就約到了,臉色變得非常的難看,臉色兇狠的看著身邊的童仆,眼神說明了她的心情,她分明在說,妳看妳看,都是妳害的。


    僮僕身上帶有一個水壺,看到這種情形連忙又倒了一杯水端給尉遲綾。


    範晶晶看到這一幕,覺得有點好笑。


    尉遲綾吃東西一定常常噎到,否則這個童仆的行為就不好解釋。


    範晶晶沒有管他們兩個,而是以充滿疑惑的眼看向鄭婆。


    按道理,要進行這樣大筆的交易,雙方都不會希望有外人在,免得透露交易的內容。


    對範晶晶來說,消息透露給外人知道,又增加了她的危險性,因為對方可以在半路對她進行攔路搶劫,他來不及把錢放到安全的地方。


    即使是她身邊的有牛家人,都不見得安全可靠,但是他又不得不依賴他們,因為在大唐,錢被搶走了,破案率非常低。


    何況她身邊的牛家人人數太少,對方出動的人多了,牛家人隻有逃竄的份。


    雖然長安政治軍事的城市,大街上的治安還是不錯,但是坊市裏麵就龍蛇雜處,坊市和坊市之間,內部差異非常的大。


    “我不是說尉遲娘子是大客戶?尉遲娘子來看粉鑽耳環,如果她喜歡的話,粉鑽耳環,她會直接買下來。”


    “尉遲娘子和尉遲將軍是什麽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燦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佶並收藏燦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