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曰:


    曾經萬裏走邊荒,一去太匆忙。故栽細柳猶在,風雨裏,損柔腸。


    心上事,未功名,已情傷。素衣常恨,落魄江湖,白發夕陽!


    一曲《訴衷情》,仰慕英雄功業大義,反生了些許布衣感傷,且略過不提。


    話說太平汗皇開平四年冬十一月十九日,蕭關城下,右軍元帥林珙為國捐軀,當時太平軍,剛剛堆好土山,元帥陣亡,幸有先鋒大將宋義,及時組織進攻。


    宋義於悲痛之中,不顧自身之肩傷,領兵攻城。眾軍見先鋒大將一手執槍,一手執旗,大唿登上城頭,身後,首先是先鋒親衛,呐喊跟上。


    那守軍統帥莫裏格其見了,縱馬舞刀,又來戰宋義。


    宋義武藝修為,卻是遠超過林小龍,雖是步戰,倒也不懼他莫裏格其。又因莫裏格其偷襲一箭,射死了太平軍右軍元帥林珙,致使宋義此時是恨氣填膺!


    當時宋義一見莫裏格其,那是眼睛都紅了!


    什麽是真正的戰友?那在戰場之上,曾經並肩殺敵敵,肝膽相照的才是真正的戰友。這樣的戰友,彼此了解對方,能包容對方缺點,會欣賞對方優點;絕不是平時吃吃喝喝,勾肩搭背,浪蕩逍遙之輩口中所說的朋友所能比擬的。


    當時宋義紅了眼,雖然左肩有傷在先,但是卻穩穩地立住身形,待對方馬到,隻一聲大喝,槍出如龍,一槍紮入莫裏格其戰馬之前胸腹之間,身子同時閃過,順手一帶長槍,那莫裏格其的戰馬就倒了!


    莫裏格其手中大刀正往宋義當頭劈落,馬倒,刀勢走偏,宋義閃過,抬手又是一槍紮來!


    莫裏格其戰馬倒地,人也跟著摔倒,正要爬起呢,眼見對方長槍紮來,又急又怕!


    隻聽宋義一聲大喝:“紅毛狗賊!賠我元帥的命來!”


    宋義大槍紮下,莫裏格其如同被釘在地上的毒蛇,扭了幾扭,就此氣絕。


    紅毛兵見了,都大驚後退!宋義趁勢又是高唿:“弟兄們,上啊!給元帥報仇啊!”


    太平軍呐喊著,越來越多的士兵衝上了城牆。


    右軍在先鋒大將宋義的帶領下,浴血死拚,終於奪下了蕭關城!


    此時,蕭關城內,宋義向眾將說道:“諸位!戰時緊急,軍師又不在這邊,我作為本軍先鋒,本不當領右軍元帥之任——


    但是,我宋義,與張猛、徐文虎三人義結金蘭,我主汗皇私下裏也稱我一聲大哥,因此,我暫領元帥之職,望諸位理解,宋某不是貪權,這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希望諸位全力支持宋某!”


    眾將都道:“宋先鋒當機立斷,我等才能最後奪下蕭關城!此戰,先鋒立功甚大,我等都是敬服!”


    宋義道:“既是大家都沒意見,我就繼續暫代元帥。我命令——”


    眾將聽了,都是“啪”地一聲立正,專候宋義將令。


    隻聽宋義道:“紅毛兵奪我大同族之蕭關後,已經作了改造,目前關城外麵的城牆馬道,當立即派人拆毀!侯得英聽令!”


    “末將在!”


    “著你領一千掘子軍人馬,迅速拆毀!”


    “是!”


    “宇文生聽令!”


    “末將在!”


    “著你安排所轄斥候探馬信使,分諸路報信,報與我右軍各處人馬,就說元帥已經為國捐軀,蕭關城已經攻下。


    我宋某暫代元帥行事,特別交待你一句:宇文將軍,你要讓信使告訴各處我軍,務必學習元帥為國犧牲之精神,抱定為元帥報仇之決心,奮勇殺敵,萬不可因為元帥犧牲,就倒了我右軍大軍的誌氣!


    還有一點,就是特別要派信使上報我主汗皇!元帥犧牲,我右軍急需有人來統馭,請我主汗皇速派人來!”


    接著,宋義又安排兩將,領兵一萬,前去支援伏立明軍師兩萬人伏擊良子縣救援蕭關的紅毛兵!


    剛剛分派好各項任務,就有通信兵來報:“宋先鋒!大事不好!紅毛兵五萬人馬,來到蕭關城之下,正在攻打關城,侯得英將軍與一千軍都在馬道漫坡上與敵兵死拚!”


    此時,蕭關內之太平軍,攻下關城時,三萬人傷亡了一萬多,剩下的人馬,又派了一萬兵前去接應伏立明兩萬人馬,此時,關上能戰之兵,竟是隻有五千多人,而敵軍,卻是太平軍的十倍!


    宋義聽了消息,大急,就道:“諸位,都跟宋某一起前去迎戰!”


    眾將道:“先鋒戰傷未愈,自當休養,我等前去迎敵即可!”


    宋義道:“戰況危急,我自當前去!”


    宋義率領眾將趕到時,隻見那馬道斜坡,已經被挖斷了一多半,紅毛兵就沿著沒挖斷的另半邊往城牆上衝來!


    宋義見了,就向自己的五百親衛喝道:“眾親衛,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山,或輕於羽!爾等隨我阻斷敵兵,讓掘子軍繼續挖斷坡道!”


    於是,五百親衛齊聲呐喊,隨宋義前衝!


    太平軍將領劉行道見了,心中暗驚:這一去,隻待掘子軍將坡道完全挖斷時,先鋒並其親衛人馬都將失陷於敵軍之中,豈能讓宋先鋒如此犯險?


    劉行道當時大喊道:“先鋒稍待!我右軍已經失了元帥,豈能再失先鋒?末將願意前出阻敵!”


    劉行道領本部兵前出,與宋義爭先來戰紅毛兵。


    不到半個時辰,馬道斜坡即將全部挖斷之際,侯得英急唿:“宋先鋒!劉將軍!馬道就要斷開了,你們速退迴來!”


    然而,宋義與劉行道如何肯退?宋義道:“劉將軍!速退!”


    劉行道叫道:“先鋒,紅毛兵咬得緊,我軍一退,紅毛鬼子就跟著衝上來了!今日之蕭關城,可以沒有劉行道,但不能沒有宋先鋒!”


    劉行道不退反進,帶領本部親衛向前衝殺!


    宋義見了,眼中含淚,率領眾軍後退。


    宋義退上城牆,命令道:“給我調集弓箭手,狠狠齊射紅毛兵,設法救迴劉將軍!”


    ——此時這五萬紅毛兵,正是前麵所交待的,那紅毛國主調給莫裏格其的人馬。


    這五萬紅毛兵初不知隘口蕭關城已經被大同族人奪迴,更不知其元帥莫裏格其已經被太平軍先鋒宋義殺死,直到到了關城之下,見太平軍人馬在挖斷馬道漫坡才知不妙!


    然而,在宋義的帶領下,太平軍終於挖斷了馬道,那五萬紅毛兵,就隻好望著雄關高城而無可奈何了!


    此時,關城之下,劉行道並眾親衛兵,隻能借助縋繩,要爬上城牆才算是脫離險境!


    紅毛兵豈能甘心放這些太平軍爬上城牆?他們本是精於騎射,當時都紛紛發箭!


    宋義也狠狠地叫道:“弓箭手,給我連番十箭齊射,壓製住敵方弓箭兵!”


    然而箭雨之中,要爬縋繩迴城的劉行道並其部兵,終究是多數人都死難殉國了,其中,就有劉行道!


    紅毛兵見將爬城之兵都射殺了,於是主將一聲令下,紅毛騎兵是縱馬而退,向紅毛國主迴報蕭關情況,並就地待命——紅毛騎兵,真個是來去如風。


    宋義見了,一字一頓地咬牙道:“總有一天,我宋義要領十萬人馬,兵出蕭關,橫行於你紅毛國內,大殺四方!”


    卻說檾縣柳無名並楊進阮庭陸虎陸霸等人率領大軍圍攻檾縣縣城,眼看即將攻下,有探馬急報:“元帥在蕭關城下,令檾縣之兵,抽調兩萬人馬,速去援助!”


    柳無名略問了一問,知道蕭關戰情緊急,就令楊進與阮庭領兵兩萬火速前去援助元帥攻打蕭關。


    楊進與阮庭領兵過良子縣時,那良子縣紅毛兵三萬人馬隨主將去援助蕭關紅毛兵莫裏格其去了,縣中隻有少許紅毛兵,於是楊進與阮庭兩萬人馬一擁上城,趁勢奪了良子縣,就往蕭關急行軍趕來。


    到了半路上,見那良子縣中出動的三萬紅毛兵,正衝擊伏立明兩萬人馬的第一道防線,於是,楊進阮庭兩個,領兵大喊著自紅毛兵背後殺來!


    伏立明自是大喜過望,紅毛兵則是大出意外。


    不多時,紅毛兵全線潰敗,楊進阮庭二將見過軍師伏立明,合兵一處,追殺紅毛逃兵,半個時辰後,殺了個幹幹淨淨。


    伏立明向楊進阮庭二將說道:“二位將軍來得正好,助我殺滅紅毛兵,功勞不小,待我們見過元帥,就請元帥記你們大功!”


    二將正要謙虛兩句,有探馬來報:“好消息!柳軍師與陸虎陸霸等人打下檾縣了!大軍目前正往蕭關前線急行軍趕來!”


    伏立明等人都是大喜,收兵往迴走,來打蕭關。正走不遠,又有探馬匆匆趕來,含淚報告:


    “伏參議!大事不好!元帥,元帥他——”


    這探馬一語未畢就號啕大哭!


    伏立明並眾將都急道:“莫哭!元帥他怎麽了!?”


    探馬哭道:“元帥他,他為國捐軀了!”


    一時眾人大驚,三軍痛哭,哀號之聲遍野。伏立明忍住眼淚,就問道:“你且說說,蕭關城下的戰鬥怎麽樣了?”


    探馬道:“我軍慘勝!已經奪下了蕭關。”


    正說話間,前麵一軍來到,卻是宋義派了將領向明,領兵一萬來援助伏立明。


    伏立明含淚問道:“向明將軍,元帥果是殞落了?”


    向明沉重地說道:“伏參議,元帥確已殉國,目前蕭關城裏,宋先鋒暫時代行元帥職事,末將奉命前來接應你部!”


    伏立明道:“既是如此,隻怕蕭關城中,我軍兵力太少,我們趕緊前去,當心紅毛兵前來奪關!”


    於是伏立明等人領兵奔向蕭關城中,於路都是傷感不已。


    大軍趕到後,蕭關城中,太平軍人馬達到了近六萬人。


    此時,宋義這才放心,又與伏立明說了劉行道將軍殉國之事,眾人都恨道:“總有一天,我們打到紅毛國去,讓他們嚐嚐被侵略的滋味!”


    於是,蕭關城內,宋義與伏立明整頓軍隊,挑選精兵,要前去龍角峰,以助左軍。


    第二天天未亮,柳無名並眾將領檾縣得勝之兵到了。原來,柳無名等人聽說元帥林珙殉國,都是心中傷痛。柳無名擔心蕭關這邊,就領著眾將並三軍人馬,連夜急行軍趕到了。


    到了這時,右軍全軍會師於蕭關城下,總兵力達到了十萬人,這一次,右軍全力奪取蕭關,五縣一關,六處同時戰鬥,雖然全勝,但傷亡近五萬!又且折損了太平汗國棟梁,右軍元帥林珙!其他殉國將校士兵,恕托缽村夫這裏不能一一記述。


    太平汗皇開平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上午,柳無名等人也到了蕭關之後,就將十萬人馬分作兩部分,留下四萬人馬守關,柳無名並宋義阮庭也留下,宋義就地養傷。


    其餘六萬人馬,由伏立明、楊進、陸虎、陸霸等將領統領,前去攻打冷泉縣,就冷泉縣出兵,支援龍角峰太平軍。


    伏立明大軍到達冷泉縣時,守城紅毛兵不足萬人,伏立明指揮大軍,一擁而上,奪了城池,審問俘虜才知:


    龍角峰那邊,戰事十分緊張,本縣紅毛守軍也被胡拉格斯調去攻打太平軍去了。


    伏立明聽了,向眾將說道:“前時蕭關城敵帥莫裏格其派出三萬人援助攻打我軍龍角峰,胡拉格斯本有數萬大軍,再加上冷泉縣紅毛兵二萬人馬,那胡拉格斯所統之紅毛兵,至少應該有十萬之眾!


    十萬紅毛騎兵,那攻勢必然十分淩厲。何況敵軍總數應該不止這十萬呢?


    我主汗皇並左軍,加在一起,應有二十五萬之多,我等速速趕去,我軍總兵力至少應當是敵軍二倍,必可一戰殲敵於龍角峰下!”


    眾人都道:“就請參議發令!”


    伏立明正要發令出征,有使者來道:


    “我主汗皇已知右軍元帥林珙殉國之事,已經令全國為林元帥舉喪,就令宋義將軍為代理右軍元帥,謹守蕭關,並令右軍分派人馬,前去龍角峰以圍殲胡拉格斯。”


    伏立明就問使者:“我主汗皇在龍角峰那邊情況如何?”


    使者道:“我軍倍於敵軍,原本當輕鬆戰勝紅毛兵,隻是,那胡拉格斯的青銅妖鏡十分厲害,我軍不少大將都敗在青銅妖鏡之下。


    我主汗皇還令小臣速去蕭關,告知宋元帥與二位軍師,紅毛兵必不甘心失了蕭關,又要接應胡拉格斯退迴紅毛國,如此,則紅毛兵必然會大舉進攻蕭關,故而,我主汗皇要求蕭關守軍,務要做好萬全準備,不可懈怠輕敵!”


    伏立明道:“既是如此,請使者速去蕭關,將我主汗皇之令,通報蕭關我軍。”


    於是使者自去,伏立明就留下楊進領兵一萬守住這冷泉縣,自與虎陸霸等將領,率五萬人馬,趕赴龍角峰。


    卻說龍角峰下,那敵將胡拉格斯果然是員好騎將,將所部騎兵,盡以大規模大戰陣作戰樣式,往來衝突太平軍。


    太平軍人數雖多,但總是步兵,雖有車輪之陣,但車輪陣運行起來,兵力太少了不行,太多了運轉不靈,要之,兵力人數,總以一萬人左右為宜。


    然而一萬人的車輪陣,每每擋不住胡拉格斯的數萬人大規模騎兵陣形衝擊!


    好在騎兵對步兵,野戰時占盡上風,而攻堅時卻又處於劣勢,於是太平軍堅守壁壘不出,胡拉格斯也覺得無奈。


    胡拉格斯一時無法闖過龍角峰,又聽說蕭關隘口關城已失,自己退路已斷,不免瘋狂進攻龍角峰,龍角峰下,成了一個殺人奪命的屠場!


    伏立明領兵趕來時,已先著人快馬報告了李詩劍,李詩劍令人迴告伏立明,要盡量避免與胡拉格斯之軍在野外交戰,車輪之陣,受總兵力容量的限製,不能對抗紅毛兵的騎兵大規模衝擊!


    伏立明聽了,對胡拉格斯能組織騎兵用大規模陣形衝擊,也是頗為佩服,不過伏立明卻對信使和眾將說道:


    “請信使迴報我主汗皇,車輪之陣本為我所潛心研究而得,我這車輪陣,自有對抗敵騎大規模衝擊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托缽村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托缽村夫並收藏仙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