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劉誌來說這隻是第一步,為了自己的計劃,他甚至於不惜發動生化戰爭。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他還是不會走這一步的,畢竟那樣會使許多無辜的平民喪生。
他也不擔心羅馬帝國會擴張過度,更加強盛。
經過了奴隸共和製和君主專製之後,元首共和製也走到了盡頭,國內矛盾達到了高潮,已經瀕臨爆發的邊緣。
即使瘟疫能夠遏製住,也隻是延緩了一點時間,接下來,隻要醫師隊能夠初見成效,他就會以此作為交換,要求羅馬出兵安息帝國。
當然,對於羅馬來說,即使大漢不做要求,他們也會出兵,畢竟兩邊是世仇,而且這次瘟疫很有可能就是安息那邊人為傳播的。
對於心高氣傲的羅馬帝國來說,怎麽可能忍得下這口惡氣。
這個布局可能需要幾年才能完成,急不得,除此之外,要解決貿易路線問題,還是需要鼓動地中海沿岸的國家,聯合起來挖掘運河。
在修建大運河方麵,大漢有著豐富的經驗,不僅僅將京杭大運河提前呈現出來,還加修了一些短距離的運河,用來聯通整個水路。
如今涿州城的鑄造已經初具規模,劉誌打算將重點放在水利工程上去。
小冰河時期估計還要持續一兩百年,氣候會持續惡化,反複無常。
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她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減少惡劣氣候造成的傷害。
按照曆史上的氣候變化過程,接下來北方草原上會迎來大幹旱,使得綠洲消失,草場退化,整個西北沙漠化迅速擴大。
北方遊牧民族的生存空間會一步步被壓縮,逼不得已進行了持續幾百年的南下遷徙。
從東漢末年開始,到西晉末年到達了高峰,胡人與中原文明之間,因為爭奪生存權,展開了血腥的廝殺。
由此產生了曆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事件。
所以趁現在幹旱還不是很嚴重,要提早幹預,否則後患無窮。
西域那邊,早已開始了引導冰山雪水入溝渠的工程,後麵將會繼續加大投入。
反正邊境清平,調集邊軍幫助當地一起修建,也解決了人手不夠的問題。
至於遼州草原和匈州草原,除了引導雪山水源之外,還需要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流失,結合後世的治理經驗。
例如規劃有序放牧,甚至人工補種牧草,嚴禁胡亂開墾種植等等。
而涼州、並州、幽州一帶,則可以采取南水北調或者東水西調工程,用溝渠將資源豐富地方的水引到貧乏地區去。
為此,許久未曾上朝的劉誌,決定召開一次大朝會,商量加大水利工程的事情。
他還特意提前下詔,將遠在涿州的東北總督陳寔召了迴來,這些年來,陳寔一直主持各種工程,經驗豐富。
從大運河到涿州城,他用事實證明了自己卓越的能力,這一點有目共睹,誰也無法反駁。
因此提到水利工程,沒有人比他更有發言權,不過他如今年事已高,有身居高位,劉誌也不打算再讓他爬山涉水,親力親為了。
在召開朝議的頭兩天,陳寔終於趕到了京師洛陽,自從第一屆科舉考取魁首之後,他這些年來很少到過京城。
有數的幾次都是迴京敘職,而且全都是來去匆匆。
盡管他是大漢深受劉誌信任的幾名重要大臣之一,但卻是與皇帝交集最少的一人。
當年他考取科舉的時候,便已經四十歲了,由於常年奔波勞累,六十幾歲的人,早已是須發花白滿麵皺紋。
不過他的身體還算硬朗,精神也很矍鑠,說起話來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劉誌在中德殿召見了陳寔,幾句寒暄之後便直奔主題,聽說陛下又要動大工程,他並沒有盲目的舉雙手讚成。
作為一手經辦了大運河和涿州城的主要負責人,他更知道這樣的大工程,有多麽的勞民傷財。
大運河和涿州城,對國家都有著無與倫比的超凡意義,都是為了區域發展的目的。
事實證明,雖然耗費了大量的國力和財力,但迴報也十分豐厚。
尤其是大運河,當時國家才剛剛發展起來,還不是很富裕,修建這個浩大的工程,幾乎是舉全國之力才完成。
其中遇到的艱難險阻,即便像陳寔這般務實之人,也覺得不堪迴首。
而且到現在也隻能說完成了主體構架,其餘的細枝末節,一直都在完善中,估計還要持續許多年。
但大運河的功績,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水利工程那麽簡單,他更是一個連通了整個中原和南北,貫通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道路。
這條路承載了帝國的主要運輸任務,也連通了海外疆土,更延伸到海上貿易。
可以說大運河的作用,並不僅僅是區域性的,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意義重大。
而涿州城,對國家來說,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發展作用,不僅僅讓原先邊遠的冀州迅速發展繁榮起來。
更使得整個東北地區,從之前的蠻荒之地,變成了東北的江南,魚米之鄉。
使得國家又增添了一個重要的糧倉,還使得東北對中原的認同感迅速增強。
當然,反過來朝廷對於東北地區的掌控,也迅速深化。
正因為有這麽多有力的原因,所以當年陳寔頂著朝廷部分反對派的壓力,一力堅持,堅決的站在了皇帝這一邊。
事實也證明了皇帝的高瞻遠矚,具有著多麽正確的長遠布局能力。
但花這麽大的代價,發展西北甚至更偏遠地區的水利,怎麽想都有些弊大於利的意思。
可皇帝既然隆而重之的提了出來,就一定有著他的道理,所以陳寔決定先聽一聽劉誌的理由。
這些年來,大漢在氣象預測方麵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再結合周易八卦學說,斷定未來百年內整個西北地區會有持續不斷的大幹旱,對於此時的大漢人來說,也不是那麽的難以接受。
而且,最近幾年,已經有了這個苗頭,西北地區的雨水確實一年比一年少,道離幹旱還有一定的距離。
作為皇帝未雨綢繆,也確實說得過去,但西北地區地廣人稀,生產力又不發達。
更重要的是,在中原文明眼中,他們都是些胡族蠻人,為了這樣的地方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實在是得不償失。
陳寔由於出身貧寒,已經是朝廷大臣中,最顧及民生的一位了,如果連他都反對,這個計劃很可能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陛下,臣覺得現在就提出修建計劃,為時過早,不如先派工部的專職官員,前去實地勘測考察。
再讓當地官員,詳細匯報本土情況,結合他們所說進行評估,看看到底值不值得修。”
盡管劉誌知道,大旱災確實存在,但卻沒有充足的證據,說服自己的臣子們。
自從掌權以來,劉誌還從未遇到這樣的時候,雖然他可以強製下令,但如果整個朝廷都呈反對狀態的話,這些工程也一樣無法順利展開。
“朕再想想再說吧。”
距離召開大朝會還有兩天的時間,劉誌想再繼續征求意見。
緊接著,劉誌召見了自己的幾位主要心腹,大部分人都對此事采取了保守的態度,少部分人更是公開反對。
總結起來理由不外乎西北地域廣闊,人口稀少,地理條件又差,修建水利工程難度太高,劃不來。
何況那邊是以遊牧為主,並不需要大量的水來灌溉,隻要能夠保證飲用水足矣。
見到無一人讚成,劉誌心內焦急,不趁著他身體還好,把這件事情確定下來,等到大旱災之後,就更難以啟動了。
想了想,便派人將太子劉瑾叫了過來,這幾天劉誌的動靜,並沒有刻意瞞著東宮那邊,所以劉瑾早就知道了這件事情。
劉誌一開口,他就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父親,孩兒認為,此事要想說服朝廷眾臣,就必須要給出充分的理由。
畢竟工程太大,所付出的代價又太高,這幾年中原也不太平,災害頻發,都希望把精力用在這方麵。”
即使本身並不同意這個工程,但作為兒子,劉瑾依然毫不猶豫地站在了父親的立場上說話。
不過事情繞來繞去,依然迴到了原點,但無論如何,劉誌也確實給不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
看來隻能退而求其次了。
劉瑾的話,讓他終於改變了策略,大朝會依然如期召開,此時消息靈通的人士,早就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所以當皇帝依然堅定不移地拋出這個議題的時候,立刻遭遇了冷場。
幾位朝廷重臣,早就已經單獨表過態了,此時自然無須重複,見他們都不做聲,其餘的中高層官員,也聰明地選擇了緘默。
如果皇帝明知在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還是要一意孤行,那首先站出來當庭反對的人,很可能會被劉誌拿來殺一儆百。
所以大家都聰明地選擇了不做聲,打定了主意先看看情況再說。
其實劉誌對於中層官員,確實寄予了厚望,他們中很多人,都曾經調往西北邊緣地區當過地方官。
因此他們對於西北的情況都十分了解,自古以來這些地區就缺少水資源,極大地限製了區域的發展。
如果連他們都反對的話,那整個朝廷從上到下,就找不到一個支持者了。
這情景倒是讓劉誌迴憶起當年初登基的時候,那時候他還是規規矩矩,五日一小朝,每月一大朝。
每一次上朝,都要跟滿朝文武鬥智鬥勇,搞得他經常如臨大敵,遇到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都要提前未雨綢繆。
就這樣,他卻整天如打了雞血一樣,時時刻刻琢磨著,該怎麽樣才能打贏每一場硬仗。
這些年來他已經越來越消極,雖然牢牢地掌控著整個帝國的權力,卻再也提不起興致。
自從他出事之後,身體更是大傷元氣,為此基本上取消了所有的朝會。
有什麽事情都是讓朝廷眾臣商議好後,再來向他匯報,那些陳穀子爛芝麻的瑣碎事情,早已無法送達他的案頭。
可今日,他突然就懷念起從前那些風雲變幻的歲月。
看了看堂下正襟危坐的皇太子劉瑾,如此的少年老成,與自己當年的憊懶模樣,完全是天淵之別。
反正問題他是拋出來了,既然大家都不想表態,那幹脆就這麽耗著吧。
皇帝的禦座是一把硬木椅子,隻能身姿筆挺地坐在那裏,時間久了非常不舒服。
這麽做是有原因的,第一是提醒皇帝,在朝堂之上不能貪圖享受,必需要嚴謹勤奮。
第二個也是為了提醒皇帝,每次朝會都不能拖得太久,以免他遷延不絕,當斷不斷。
可劉誌今日是有備而來,早已提前讓人把椅子上鋪了軟墊,自己懶洋洋的斜倚在上麵,毫無半點形象可言。
反正如今的大漢朝廷,都知道他是身體不好,而且也沒有一個人敢當麵指責他形象不佳。
眾人見皇帝如此堅持,也都開始互相打起了眼色,一陣無聲的交流和博弈之後,終於有人被推出來當出頭鳥。
一名工部的官員挺身而出,以非常堅決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臣認為南水北調的工程確實可行,但必須緩一緩再說。
現在國家剛剛修建了大運河,各方麵消耗都很大,必須要給出一段時間來進行休養生息。
一旦再起大動作,有什麽突發事情的話,朝廷根本無力負擔。”
原本以為他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皇帝應該會聽進去,至少不在像之前那麽堅持。
可偏偏劉誌就好像完全聽不懂一般,直接跳過主要中心思想,而是抓住了他話裏的漏洞,皰疹以下的追問道。
“既然你也同意修建南水北調工程,那你說的緩一緩,具體是指緩多久?”
一句話,把那個工部官員氣得差點噎住,皇帝這一次絕對是故意裝聾作啞的。
但同時也十分清楚的傳達了他的意思,那就是必須修,而且還要盡快。
“這個……應該要一樣一二十年吧,沒有這麽長的時間,朝廷根本就轉不過來。”
那官員麵紅耳赤,麻著膽子終於把這句話說了出來。
轟轟轟——!!
接連幾團像素火焰爆發,將幾隻“神秘”的身形徹底淹沒,在火光中分解為漫天的像素,消散無蹤。
林七夜用精神力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對於衛冬的戒備放鬆了些許,他的精神力掃過前方,確認了幾隻從牆體中破出的“神秘”的位置後,迅速的選擇最優的突破路徑,繞開了它們的圍剿。
“你真的不知道別的什麽線索了?”林七夜皺眉看向衛冬,“這些東西的數量太多了,如果再找不到出口,我們遲早會被耗死在這裏。”
“這我真不知道……”衛冬苦笑著說道,“我隻知道這神社就是一處供奉妖魔的地方,那些石像都是日本本土的‘神秘’,不過我一開始以為這些隻是單純的石像而已,真的沒想到它們居然還能複蘇。”
日本本土的“神秘”?
林七夜若有所思。
衛冬在進行日本“人圈”毀滅計劃之前,專門有研究過這方麵的內容,所以能認出這些是日本本土“神秘”,而林七夜在集訓營可沒有學的這麽細致,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
但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腦中靈光一閃,像是想到了什麽。
“你知道絡新婦嗎?”林七夜問道。
“知道啊,也是日本妖魔傳說中的一種。”
林七夜的雙眸頓時亮了起來。
“你想到了什麽?”雨宮晴輝疑惑問道。
“那句預言,‘絡新婦的石像底端,藏著離開死境的鑰匙’。”林七夜認真的說道,“這個地方沒有出口,後方還有大量的本土‘神秘’追殺,完全可以算的上是‘死境’,而這裏又有諸多石像複蘇……
‘絡新婦’,‘石像’,‘死境’三個要素都齊了,如果那句預言是指向這個情況的話,離開這裏的方法或許就藏在絡新婦的石像底端。”
“前提是這個預言的結果是正確的。”雨宮晴輝提醒道。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雨宮晴輝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後,他點了點頭,“那就賭一把。”
“把絡新婦的樣貌特征告訴我,我試著找一下它。”林七夜一邊飛奔,一邊閉上了雙眼。
在雨宮晴輝和衛冬的描述下,林七夜很快就找到了絡新婦石像的位置,那是一個半身蜘蛛,半身妖嬈女人的存在,此刻正要從牆壁中破出,身上到處都是密集的蛛網,一雙血紅色的眼眸正瞪大了在環顧著四周。
隻是,她的位置與林七夜等人的逃離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說林七夜想去到那裏,就必須迴頭殺穿那十幾隻正在窮追不舍的日本妖魔。
當然,林七夜也可以直接【夜色閃爍】過去,但雨宮晴輝和衛冬不行。
“在反方向。”林七夜深吸一口氣,“我們必須要闖過去。”
雨宮晴輝將手放在了刀柄上,眸中閃過鄭重之色,雖然他無法使用禍津刀,但自身的刀術功底還在,不至於毫無戰鬥之力。
而衛冬則從包中又掏出了一枚彈夾,塞進了手槍之中,同時左手握著一枚像素風的手雷,用牙咬下了保險,將銀環吐出,說道:
“你開路,我們掩護你。”
林七夜點了點頭,“好。”
話音落下,三人同時停下腳步,迴頭麵對那十數隻咆哮衝來的日本妖魔,雙腳猛踏地麵,身形如箭般衝刺而出!
林七夜將右手的直刀甩出,斬向為首的那隻妖魔,同時伸手在空中一招,一座龐大的召喚法陣再度張開。
一抹白光閃過之後,一隻滿身繃帶的幼小身影落到了林七夜的肩膀上,抱住了他的脖子,微微歪頭。
“木木,幹活了。”
“嘿咻——!!”
哢嚓嚓!!
木木背後的繃帶飛快的鬆開,一枚枚鋥亮的掛載式導彈懸在它的身後,刺目的火光自導彈的尾端噴湧而出,唿嘯著飛向身後廊道中蜂擁而來的十數隻妖魔。
“臥槽!”
衛冬看到這一幕,瞪大了眼睛,脫口而出就是一句國粹,然後猛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轟——!!!
三枚掛載式導彈在狹窄的空間內同時爆炸,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周圍密密麻麻的房間撕成碎片,洶湧的火焰如浪潮般瞬間淹沒了那十幾隻妖魔的身影。
與此同時,木木自林七夜的脖子一躍而下,身形急速膨脹成一座巨大的鋼鐵堡壘,橫在了三人之前,將熾熱的火浪隔絕在外。
雨宮晴輝是親眼看過林七夜動用導彈的,但眼前的這一幕對衛冬來說,屬實有些超出理解範圍了……
抬手就發射空對地掛載導彈?這生猛程度已經堪比會長了啊!
待到火焰基本散去,鋼鐵堡壘如氣球般縮小,又變成了一個掛件般的木乃伊背在林七夜的身後,三道身影急速的穿行於火浪之間。
幾道寒芒自火海中閃爍而出!
即便木木的火力已經拉滿,但依然有幾隻妖魔自爆炸中存活,這些妖魔的故事傳播越是廣泛,力量便越強,此刻能夠從火光中衝出的妖魔,都不是像林七夜之前輕鬆秒掉的那些雜魚。
一個手中提著青燈的幻影迎麵撞上林七夜,燈盞間的青光大作,這一刻林七夜周身突然彌漫出無盡的死氣,像是擁有生命般,瘋狂的鑽向林七夜的七竅。
林七夜眉頭一皺,正欲有所動作,一聲槍鳴便從他的身邊響起。
一枚像素子彈精準的擊中了幻影手中的青燈,將其直接化作漫天像素分解開來,環繞在林七夜周圍的死氣也隨之消散,林七夜轉頭看了一眼,衛冬正握著手槍,對著林七夜微微一笑。
鏘——!
刹那間,一抹刀芒自雨宮晴輝的腰間閃出,在火浪中劃過一道圓弧,斬下了那失去了青燈的幻影頭顱。
緊接著,又是幾隻妖魔從不同方向的火焰中閃出,咆哮著衝向跑在最前麵的林七夜。
“比人多……”
林七夜喃喃自語,他伸出手,在空氣中一按,九道絢麗的魔法陣光輝在他的身前閃爍,一道道穿著深青色護工服的身影自魔法陣中閃出,向著那些妖魔攔截而去。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他還是不會走這一步的,畢竟那樣會使許多無辜的平民喪生。
他也不擔心羅馬帝國會擴張過度,更加強盛。
經過了奴隸共和製和君主專製之後,元首共和製也走到了盡頭,國內矛盾達到了高潮,已經瀕臨爆發的邊緣。
即使瘟疫能夠遏製住,也隻是延緩了一點時間,接下來,隻要醫師隊能夠初見成效,他就會以此作為交換,要求羅馬出兵安息帝國。
當然,對於羅馬來說,即使大漢不做要求,他們也會出兵,畢竟兩邊是世仇,而且這次瘟疫很有可能就是安息那邊人為傳播的。
對於心高氣傲的羅馬帝國來說,怎麽可能忍得下這口惡氣。
這個布局可能需要幾年才能完成,急不得,除此之外,要解決貿易路線問題,還是需要鼓動地中海沿岸的國家,聯合起來挖掘運河。
在修建大運河方麵,大漢有著豐富的經驗,不僅僅將京杭大運河提前呈現出來,還加修了一些短距離的運河,用來聯通整個水路。
如今涿州城的鑄造已經初具規模,劉誌打算將重點放在水利工程上去。
小冰河時期估計還要持續一兩百年,氣候會持續惡化,反複無常。
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她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減少惡劣氣候造成的傷害。
按照曆史上的氣候變化過程,接下來北方草原上會迎來大幹旱,使得綠洲消失,草場退化,整個西北沙漠化迅速擴大。
北方遊牧民族的生存空間會一步步被壓縮,逼不得已進行了持續幾百年的南下遷徙。
從東漢末年開始,到西晉末年到達了高峰,胡人與中原文明之間,因為爭奪生存權,展開了血腥的廝殺。
由此產生了曆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事件。
所以趁現在幹旱還不是很嚴重,要提早幹預,否則後患無窮。
西域那邊,早已開始了引導冰山雪水入溝渠的工程,後麵將會繼續加大投入。
反正邊境清平,調集邊軍幫助當地一起修建,也解決了人手不夠的問題。
至於遼州草原和匈州草原,除了引導雪山水源之外,還需要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流失,結合後世的治理經驗。
例如規劃有序放牧,甚至人工補種牧草,嚴禁胡亂開墾種植等等。
而涼州、並州、幽州一帶,則可以采取南水北調或者東水西調工程,用溝渠將資源豐富地方的水引到貧乏地區去。
為此,許久未曾上朝的劉誌,決定召開一次大朝會,商量加大水利工程的事情。
他還特意提前下詔,將遠在涿州的東北總督陳寔召了迴來,這些年來,陳寔一直主持各種工程,經驗豐富。
從大運河到涿州城,他用事實證明了自己卓越的能力,這一點有目共睹,誰也無法反駁。
因此提到水利工程,沒有人比他更有發言權,不過他如今年事已高,有身居高位,劉誌也不打算再讓他爬山涉水,親力親為了。
在召開朝議的頭兩天,陳寔終於趕到了京師洛陽,自從第一屆科舉考取魁首之後,他這些年來很少到過京城。
有數的幾次都是迴京敘職,而且全都是來去匆匆。
盡管他是大漢深受劉誌信任的幾名重要大臣之一,但卻是與皇帝交集最少的一人。
當年他考取科舉的時候,便已經四十歲了,由於常年奔波勞累,六十幾歲的人,早已是須發花白滿麵皺紋。
不過他的身體還算硬朗,精神也很矍鑠,說起話來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劉誌在中德殿召見了陳寔,幾句寒暄之後便直奔主題,聽說陛下又要動大工程,他並沒有盲目的舉雙手讚成。
作為一手經辦了大運河和涿州城的主要負責人,他更知道這樣的大工程,有多麽的勞民傷財。
大運河和涿州城,對國家都有著無與倫比的超凡意義,都是為了區域發展的目的。
事實證明,雖然耗費了大量的國力和財力,但迴報也十分豐厚。
尤其是大運河,當時國家才剛剛發展起來,還不是很富裕,修建這個浩大的工程,幾乎是舉全國之力才完成。
其中遇到的艱難險阻,即便像陳寔這般務實之人,也覺得不堪迴首。
而且到現在也隻能說完成了主體構架,其餘的細枝末節,一直都在完善中,估計還要持續許多年。
但大運河的功績,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水利工程那麽簡單,他更是一個連通了整個中原和南北,貫通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道路。
這條路承載了帝國的主要運輸任務,也連通了海外疆土,更延伸到海上貿易。
可以說大運河的作用,並不僅僅是區域性的,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意義重大。
而涿州城,對國家來說,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發展作用,不僅僅讓原先邊遠的冀州迅速發展繁榮起來。
更使得整個東北地區,從之前的蠻荒之地,變成了東北的江南,魚米之鄉。
使得國家又增添了一個重要的糧倉,還使得東北對中原的認同感迅速增強。
當然,反過來朝廷對於東北地區的掌控,也迅速深化。
正因為有這麽多有力的原因,所以當年陳寔頂著朝廷部分反對派的壓力,一力堅持,堅決的站在了皇帝這一邊。
事實也證明了皇帝的高瞻遠矚,具有著多麽正確的長遠布局能力。
但花這麽大的代價,發展西北甚至更偏遠地區的水利,怎麽想都有些弊大於利的意思。
可皇帝既然隆而重之的提了出來,就一定有著他的道理,所以陳寔決定先聽一聽劉誌的理由。
這些年來,大漢在氣象預測方麵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再結合周易八卦學說,斷定未來百年內整個西北地區會有持續不斷的大幹旱,對於此時的大漢人來說,也不是那麽的難以接受。
而且,最近幾年,已經有了這個苗頭,西北地區的雨水確實一年比一年少,道離幹旱還有一定的距離。
作為皇帝未雨綢繆,也確實說得過去,但西北地區地廣人稀,生產力又不發達。
更重要的是,在中原文明眼中,他們都是些胡族蠻人,為了這樣的地方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實在是得不償失。
陳寔由於出身貧寒,已經是朝廷大臣中,最顧及民生的一位了,如果連他都反對,這個計劃很可能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陛下,臣覺得現在就提出修建計劃,為時過早,不如先派工部的專職官員,前去實地勘測考察。
再讓當地官員,詳細匯報本土情況,結合他們所說進行評估,看看到底值不值得修。”
盡管劉誌知道,大旱災確實存在,但卻沒有充足的證據,說服自己的臣子們。
自從掌權以來,劉誌還從未遇到這樣的時候,雖然他可以強製下令,但如果整個朝廷都呈反對狀態的話,這些工程也一樣無法順利展開。
“朕再想想再說吧。”
距離召開大朝會還有兩天的時間,劉誌想再繼續征求意見。
緊接著,劉誌召見了自己的幾位主要心腹,大部分人都對此事采取了保守的態度,少部分人更是公開反對。
總結起來理由不外乎西北地域廣闊,人口稀少,地理條件又差,修建水利工程難度太高,劃不來。
何況那邊是以遊牧為主,並不需要大量的水來灌溉,隻要能夠保證飲用水足矣。
見到無一人讚成,劉誌心內焦急,不趁著他身體還好,把這件事情確定下來,等到大旱災之後,就更難以啟動了。
想了想,便派人將太子劉瑾叫了過來,這幾天劉誌的動靜,並沒有刻意瞞著東宮那邊,所以劉瑾早就知道了這件事情。
劉誌一開口,他就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父親,孩兒認為,此事要想說服朝廷眾臣,就必須要給出充分的理由。
畢竟工程太大,所付出的代價又太高,這幾年中原也不太平,災害頻發,都希望把精力用在這方麵。”
即使本身並不同意這個工程,但作為兒子,劉瑾依然毫不猶豫地站在了父親的立場上說話。
不過事情繞來繞去,依然迴到了原點,但無論如何,劉誌也確實給不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
看來隻能退而求其次了。
劉瑾的話,讓他終於改變了策略,大朝會依然如期召開,此時消息靈通的人士,早就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所以當皇帝依然堅定不移地拋出這個議題的時候,立刻遭遇了冷場。
幾位朝廷重臣,早就已經單獨表過態了,此時自然無須重複,見他們都不做聲,其餘的中高層官員,也聰明地選擇了緘默。
如果皇帝明知在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還是要一意孤行,那首先站出來當庭反對的人,很可能會被劉誌拿來殺一儆百。
所以大家都聰明地選擇了不做聲,打定了主意先看看情況再說。
其實劉誌對於中層官員,確實寄予了厚望,他們中很多人,都曾經調往西北邊緣地區當過地方官。
因此他們對於西北的情況都十分了解,自古以來這些地區就缺少水資源,極大地限製了區域的發展。
如果連他們都反對的話,那整個朝廷從上到下,就找不到一個支持者了。
這情景倒是讓劉誌迴憶起當年初登基的時候,那時候他還是規規矩矩,五日一小朝,每月一大朝。
每一次上朝,都要跟滿朝文武鬥智鬥勇,搞得他經常如臨大敵,遇到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都要提前未雨綢繆。
就這樣,他卻整天如打了雞血一樣,時時刻刻琢磨著,該怎麽樣才能打贏每一場硬仗。
這些年來他已經越來越消極,雖然牢牢地掌控著整個帝國的權力,卻再也提不起興致。
自從他出事之後,身體更是大傷元氣,為此基本上取消了所有的朝會。
有什麽事情都是讓朝廷眾臣商議好後,再來向他匯報,那些陳穀子爛芝麻的瑣碎事情,早已無法送達他的案頭。
可今日,他突然就懷念起從前那些風雲變幻的歲月。
看了看堂下正襟危坐的皇太子劉瑾,如此的少年老成,與自己當年的憊懶模樣,完全是天淵之別。
反正問題他是拋出來了,既然大家都不想表態,那幹脆就這麽耗著吧。
皇帝的禦座是一把硬木椅子,隻能身姿筆挺地坐在那裏,時間久了非常不舒服。
這麽做是有原因的,第一是提醒皇帝,在朝堂之上不能貪圖享受,必需要嚴謹勤奮。
第二個也是為了提醒皇帝,每次朝會都不能拖得太久,以免他遷延不絕,當斷不斷。
可劉誌今日是有備而來,早已提前讓人把椅子上鋪了軟墊,自己懶洋洋的斜倚在上麵,毫無半點形象可言。
反正如今的大漢朝廷,都知道他是身體不好,而且也沒有一個人敢當麵指責他形象不佳。
眾人見皇帝如此堅持,也都開始互相打起了眼色,一陣無聲的交流和博弈之後,終於有人被推出來當出頭鳥。
一名工部的官員挺身而出,以非常堅決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臣認為南水北調的工程確實可行,但必須緩一緩再說。
現在國家剛剛修建了大運河,各方麵消耗都很大,必須要給出一段時間來進行休養生息。
一旦再起大動作,有什麽突發事情的話,朝廷根本無力負擔。”
原本以為他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皇帝應該會聽進去,至少不在像之前那麽堅持。
可偏偏劉誌就好像完全聽不懂一般,直接跳過主要中心思想,而是抓住了他話裏的漏洞,皰疹以下的追問道。
“既然你也同意修建南水北調工程,那你說的緩一緩,具體是指緩多久?”
一句話,把那個工部官員氣得差點噎住,皇帝這一次絕對是故意裝聾作啞的。
但同時也十分清楚的傳達了他的意思,那就是必須修,而且還要盡快。
“這個……應該要一樣一二十年吧,沒有這麽長的時間,朝廷根本就轉不過來。”
那官員麵紅耳赤,麻著膽子終於把這句話說了出來。
轟轟轟——!!
接連幾團像素火焰爆發,將幾隻“神秘”的身形徹底淹沒,在火光中分解為漫天的像素,消散無蹤。
林七夜用精神力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對於衛冬的戒備放鬆了些許,他的精神力掃過前方,確認了幾隻從牆體中破出的“神秘”的位置後,迅速的選擇最優的突破路徑,繞開了它們的圍剿。
“你真的不知道別的什麽線索了?”林七夜皺眉看向衛冬,“這些東西的數量太多了,如果再找不到出口,我們遲早會被耗死在這裏。”
“這我真不知道……”衛冬苦笑著說道,“我隻知道這神社就是一處供奉妖魔的地方,那些石像都是日本本土的‘神秘’,不過我一開始以為這些隻是單純的石像而已,真的沒想到它們居然還能複蘇。”
日本本土的“神秘”?
林七夜若有所思。
衛冬在進行日本“人圈”毀滅計劃之前,專門有研究過這方麵的內容,所以能認出這些是日本本土“神秘”,而林七夜在集訓營可沒有學的這麽細致,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
但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腦中靈光一閃,像是想到了什麽。
“你知道絡新婦嗎?”林七夜問道。
“知道啊,也是日本妖魔傳說中的一種。”
林七夜的雙眸頓時亮了起來。
“你想到了什麽?”雨宮晴輝疑惑問道。
“那句預言,‘絡新婦的石像底端,藏著離開死境的鑰匙’。”林七夜認真的說道,“這個地方沒有出口,後方還有大量的本土‘神秘’追殺,完全可以算的上是‘死境’,而這裏又有諸多石像複蘇……
‘絡新婦’,‘石像’,‘死境’三個要素都齊了,如果那句預言是指向這個情況的話,離開這裏的方法或許就藏在絡新婦的石像底端。”
“前提是這個預言的結果是正確的。”雨宮晴輝提醒道。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雨宮晴輝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後,他點了點頭,“那就賭一把。”
“把絡新婦的樣貌特征告訴我,我試著找一下它。”林七夜一邊飛奔,一邊閉上了雙眼。
在雨宮晴輝和衛冬的描述下,林七夜很快就找到了絡新婦石像的位置,那是一個半身蜘蛛,半身妖嬈女人的存在,此刻正要從牆壁中破出,身上到處都是密集的蛛網,一雙血紅色的眼眸正瞪大了在環顧著四周。
隻是,她的位置與林七夜等人的逃離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說林七夜想去到那裏,就必須迴頭殺穿那十幾隻正在窮追不舍的日本妖魔。
當然,林七夜也可以直接【夜色閃爍】過去,但雨宮晴輝和衛冬不行。
“在反方向。”林七夜深吸一口氣,“我們必須要闖過去。”
雨宮晴輝將手放在了刀柄上,眸中閃過鄭重之色,雖然他無法使用禍津刀,但自身的刀術功底還在,不至於毫無戰鬥之力。
而衛冬則從包中又掏出了一枚彈夾,塞進了手槍之中,同時左手握著一枚像素風的手雷,用牙咬下了保險,將銀環吐出,說道:
“你開路,我們掩護你。”
林七夜點了點頭,“好。”
話音落下,三人同時停下腳步,迴頭麵對那十數隻咆哮衝來的日本妖魔,雙腳猛踏地麵,身形如箭般衝刺而出!
林七夜將右手的直刀甩出,斬向為首的那隻妖魔,同時伸手在空中一招,一座龐大的召喚法陣再度張開。
一抹白光閃過之後,一隻滿身繃帶的幼小身影落到了林七夜的肩膀上,抱住了他的脖子,微微歪頭。
“木木,幹活了。”
“嘿咻——!!”
哢嚓嚓!!
木木背後的繃帶飛快的鬆開,一枚枚鋥亮的掛載式導彈懸在它的身後,刺目的火光自導彈的尾端噴湧而出,唿嘯著飛向身後廊道中蜂擁而來的十數隻妖魔。
“臥槽!”
衛冬看到這一幕,瞪大了眼睛,脫口而出就是一句國粹,然後猛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轟——!!!
三枚掛載式導彈在狹窄的空間內同時爆炸,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周圍密密麻麻的房間撕成碎片,洶湧的火焰如浪潮般瞬間淹沒了那十幾隻妖魔的身影。
與此同時,木木自林七夜的脖子一躍而下,身形急速膨脹成一座巨大的鋼鐵堡壘,橫在了三人之前,將熾熱的火浪隔絕在外。
雨宮晴輝是親眼看過林七夜動用導彈的,但眼前的這一幕對衛冬來說,屬實有些超出理解範圍了……
抬手就發射空對地掛載導彈?這生猛程度已經堪比會長了啊!
待到火焰基本散去,鋼鐵堡壘如氣球般縮小,又變成了一個掛件般的木乃伊背在林七夜的身後,三道身影急速的穿行於火浪之間。
幾道寒芒自火海中閃爍而出!
即便木木的火力已經拉滿,但依然有幾隻妖魔自爆炸中存活,這些妖魔的故事傳播越是廣泛,力量便越強,此刻能夠從火光中衝出的妖魔,都不是像林七夜之前輕鬆秒掉的那些雜魚。
一個手中提著青燈的幻影迎麵撞上林七夜,燈盞間的青光大作,這一刻林七夜周身突然彌漫出無盡的死氣,像是擁有生命般,瘋狂的鑽向林七夜的七竅。
林七夜眉頭一皺,正欲有所動作,一聲槍鳴便從他的身邊響起。
一枚像素子彈精準的擊中了幻影手中的青燈,將其直接化作漫天像素分解開來,環繞在林七夜周圍的死氣也隨之消散,林七夜轉頭看了一眼,衛冬正握著手槍,對著林七夜微微一笑。
鏘——!
刹那間,一抹刀芒自雨宮晴輝的腰間閃出,在火浪中劃過一道圓弧,斬下了那失去了青燈的幻影頭顱。
緊接著,又是幾隻妖魔從不同方向的火焰中閃出,咆哮著衝向跑在最前麵的林七夜。
“比人多……”
林七夜喃喃自語,他伸出手,在空氣中一按,九道絢麗的魔法陣光輝在他的身前閃爍,一道道穿著深青色護工服的身影自魔法陣中閃出,向著那些妖魔攔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