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吵嚷嚷一下午,掛起來的詩已經越來越少,隨著新的佳作湧現,大多數都被刷了下去。
到考試截止,榜上還剩八十多首詩,其中有不少人上榜兩首,但三首同上的,僅隻二人。
關鍵是,他們兩人首首都是精品,六首詩居然全進了前十,你說氣人不氣人。
一番公開投票之後,又刷下來一層,最終隻剩下五十多首詩,再斟酌了一番,卡到剛好隻剩三十名考生的詩。
也就算考試圓滿結束,可事情卻沒完,這三十人,共計五十一首詩,如何排名,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西園本就是京師最有名的遊園場所,兼之今日是八月十五,皇帝親自規定的中秋佳節,更是遊人如織。
大漢首屆公開詩會,如此盛況自然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所有入榜的詩都被人抄了出去,一堆人爭相品鑒,爭論得麵紅耳赤不亦樂乎。
在劉誌的原定計劃中,是準備微服出遊,親自目睹這空前的盛況,隻可惜前幾日的大案子,到現在也還沒有破,弄得他很沒有心情。
本以為自己對京師的掌控度很高了,但突如其來的意外,卻讓他知道了,那些老牌世家盤踞京師上百年,根深蒂固,力量不容小覷。
從案發的第一時間開始,龍麟衛和大理寺就沒有閑著,以最快的速度控製了客棧,然後追查食物來源。
雖然一番努力之下,最後鎖定了是被人在肉食中搞了鬼,但提供生肉的屠戶卻提前跑路了。
好不容易追到河南尹,卻發現人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倒迴來追索他接觸過的人,竟然毫無線索。
龍麟衛的兩位負責人,楊儉和單超,朝廷改製度之後,他們的官職也變更為龍麟衛左督和右督。
查不出案子,兩人也覺得麵上無光,明知這麽大的手筆,不是普通人幹得出來的。
但這屠戶平日裏接觸的人非常多,三教九流各樣的都有。
而且是當地的一霸,類似於鎮關西那樣的人物,平時也給附近的不少豪門供應肉食。
查起來真是千頭萬緒,人累得個半死,卻一點兒有價值的線索也沒有。
此刻他們正畢恭畢敬地站在劉誌麵前,大氣也不敢出,如今的陛下威儀漸濃,早不複當初那個與他們一起喝酒聊天的貴公子了。
“先停下吧,如此大張旗鼓弄得人心惶惶的,也沒什麽用處。
我看這事你們得換一個方向來查,暗地裏調查一下,哪些世家對科舉不滿,或者子弟大多不肖,難以通過科舉出頭的,都有嫌疑。”
“諾。”
二人迅速對視一眼,齊聲應諾,陛下的表情淡淡的,但這說出來的話,卻明顯的有點不滿了。
龍麟衛算是陛下的私人機構,隻需要聽命於他一人,品階雖然並不是很高,但卻實權在握。
哪怕是那些平時不可一世的王公貴族,見到他們也得給幾分薄麵。
要知道他們兩人的出身都十分卑賤,一個是江湖上的盜賊頭子,一個是上不了台麵的宦官。
若非陛下賞識提拔,焉能有今日的尊榮地位。
即便是改朝換代,像他們這種出身低賤又專做陰私之事的人,肯定下場不好,所以他們對劉誌的忠心不容置疑。
結果現在京師一出事,他們卻束手無策,若是讓大理寺那邊提前破案,那麽他們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走出中德殿,兩人一反常態的並肩而行,“楊左督,不如我們找個地方商量一下,該如何下手比較好?”
到底單超的性格大氣得多,首先打破了沉默。
二人雖然同為龍麟衛左右督,平日裏也有不少合作,但私下裏卻是相互競爭的狀態。
盡管在業務上有所偏頗,但也有部分任務是雷同的,所以免不了會相互排擠爭功。
劉誌對他們的態度也比較微妙,但總的來說還算是一碗水端平,都比較器重。
此次,卻是二人罕見地聯合起來,隻因為他們感覺到了來自大理寺的危機。
也終於認識到,對於刑獄斷案,推理分析,他們確實不如後者專業。
若不能同心協力,被大理寺搶了頭功,以後在陛下心目中,地位隻怕要一落千丈,徹底淪為打手了。
“哈哈,單右督,老夫正有此意,請。”
這邊二人連袂而去,那邊劉誌卻陷入了沉思,其實此事不管是誰做的,對他來說並沒有那麽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做?
難道僅僅是為了破壞大考,表達心中的不滿嗎,那也太低級了吧。
要是真的想掀起大波瀾,那食物裏麵放的就該是毒藥了,死上幾個人,效果不是更完美嗎?
從出事到現在五六天了,因為政務繁忙,他一直沒能靜下心來,好好的想一想。
“來人,傳尹大學士,袁大學士,曹將軍,張中丞和胡主編。”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些人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他相信此事幾位都沒有牽涉其中。
作為朝廷一二品的大員,位高權重,一人就可以撐起家族重任,實在沒必要自毀長城。
今日是中秋,即便是談事情,也沒必要那麽嚴肅,劉誌準備好了簡單的宴席,邊吃邊談。
待得人都到齊了,劉誌便直接開問,他向來不喜歡繁文縟節,拐彎抹角的那一套。
“諸位對此次破壞科舉的事件,都有何看法?”
尹頌和胡廣都算是當事人,責任所在,自然當仁不讓。
“陛下,臣以為,此舉的目的不在於破壞,而是表明態度。”
果然他的想法與劉誌不謀而合,這幾年來劉誌所進行的改革非常多,查貪腐、搞科舉還有土地改革,樁樁件件都觸動了世家階層的利益。
尤其是那些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的中等家族,受到的打擊也更多。
由於一批一流世家帶頭向劉誌表達了忠心,朝廷中缺少帶頭人,所以這些人心中的不滿雖然很強烈,但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來反對。
眼看著皇帝的權力一天天穩固起來,他們開始擔憂,有朝一日,劉誌終會徹底向他們出手。
劉誌很懷疑,有相當數量的中層世家已經被地裏聯合起來,準備反抗他的改革措施。
妄圖逼迫劉誌廢除這些條款,重新要迴屬於他們的特權。
這次大考雖然萬眾矚目,但三千名考生之中,寒門與商戶居然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中,一流世家還占了一多半。
人數眾多的中層世家,卻隻有這麽區區一小部分名額,再加上前次全國吏治整頓的時候,所清查罷免的人,也大多都屬於他們這個階層。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將漸漸從官場上退出來,家族勢力迅速萎縮,假以時日,地位定然不保。
由此,整個階層引起了深切的恐慌和危機感,再不有所作為,就隻有等著被滅亡了。
劉誌就嗬嗬了,科舉製度對世家來說,明明優勢明顯,他們的學習資源遠遠優於寒門。
隻要及時調整心態,教育好自家子弟,多培養些優秀人才,家族自然就會越來越強大。
可他們偏偏不反思自己的種種惡劣行為,隻一味的怪罪皇帝改變了遊戲規則。
不與時俱進的人,終將會被曆史的滾滾潮流所拋棄。
也好,本來想慢慢來的,一個個非要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正好拿他們開刀。
今時不同往日,他已經完成了軍權集中,也得到了部分世家階層的支持,已經有底氣向他們動手了。
尹頌說完,胡廣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老臣認為尹大學士說得很有道理,這次科考,很多地方家族全軍覆沒。
他們不認為自己驕奢淫逸,不學無術,反而責怪陛下取消舉孝廉的製度,斷了他們的仕途,背地裏心懷怨懟。”
看來兩位副主考迴家後,沒少琢磨,所以現在才能得出如此這般的結論。
“近來確實不太平,各地禦史都反映,某些地方官員,又開始在土地上動腦筋了。”
張陵若有所思,原本隻當作是單純的事件,現在兩邊結合起來,便敏銳地察覺,事情有些不簡單。
緊接著,其餘人等各舒胸臆,基本上都讚同了尹頌的觀點。
不過,在解決之道上,卻有所分歧。
袁盱認為應該嚴懲,找出元兇殺一儆百,用嚴厲的刑罰來進行震懾。
“破壞科舉和土地政策,這種行為實在膽大包天,完全無視朝廷法度,必須要治下去,否則國無寧日矣。”
然而胡廣卻有不同的看法,“科舉製度確實很好,能夠為朝廷遴選人才。
但舉薦製度已經存在了數百年,如今突然改變,並沒有給他們留下適應轉變的時間。
老臣認為,在嚴懲肇事者的同時,還應該考慮一下他們的處境,畢竟他們也都曾是大漢的功臣。”
衰落的中層階級,大多數都是老牌世家,祖上曾經輝煌燦爛過,如今早已腐朽不堪,不思進取,隻知道吃喝玩樂。
造成如今的局麵,舉薦製度功不可沒,反正隻要走走後門就能當官,誰還願意去辛苦學習呢。
這是人類的惰性使然,他們安逸慣了,自然不肯再吃苦。
胡廣的性格本就是個好好先生,當年他做太尉的時候,除了在選拔人才上一絲不苟之外,基本上其他的事情都是在和稀泥,毫無建樹。
在所有的高層官員裏麵,他是唯一一個既不反對新政,也不擁護的人。
沒辦法,他代表了老一輩的清流,隻知道做學問,卻毫無處理朝政的能力。
而且年紀大了,在思想上根本跟不上,所以他提出如此意見,劉誌絲毫也不驚奇。
當然從把他重新召迴朝廷開始,劉誌就沒指望過,胡廣會在朝政上有所作為。
他看重的是他胡廣的才能和名望,能夠擔得起翰林院這個重要的半學術性單位。
對他的話,劉誌不置可否,其餘幾人一見,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話題便轉為開始討論如何嚴查和治理之上,大漢從來都不缺世家,舊的退出了曆史舞台,馬上又會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無數朝廷新貴。
但若隻想不勞而獲,不思迴報國家和朝廷,那就對不起了,直接請你給別人讓道騰地方。
讓有能力的人及時上位,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
胡廣見沒人理會他的建議,絲毫也不生氣,他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卻從來不會去管陛下會不會采納。
“陛下,臣覺得這些人既然如此明目張膽,背地裏一定已經有所準備。
應該立即通知各地的屯田校尉,讓他們密切關注形勢,一旦有任何異常現象,要及時注意防範。”
一直沒參與討論的曹騰,憂心忡忡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這番話並非危言聳聽,在大漢幾百年的曆史上,這種事情非常多,一旦世家階層,感受到了來自朝廷的威脅,就會暗地裏聯合起來舉兵做亂。
當然他們的目的也不是要謀反篡位,而是展示自己的力量,逼迫皇帝向他們低頭妥協。
這種事情屢見不鮮,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成功了,最次的也能爭取到一定利益。
所以這次他們會不會故技重施,反正劉誌覺得,可能性非常之大。
土地改革,並沒有真正的動搖到世家的力量,他們很多都坐擁數百、甚至是數千豪奴。
隨便一聚攏過來就是一支軍隊,而且世家私藏武器的現象非常嚴重,組裝起來不成問題。
要知道禁鐵令是他最近兩年才頒布的,之前因為農民起義頻繁,盜匪猖獗,地方上又沒有多少軍隊。
所以朝廷便默許了世家擁有武器,自行抵禦搶劫。
稍微想一想,劉誌便把目光放在了中原的幾個州上,邊境諸州以武勳世家為主,而益州和荊州、揚州文風鼎盛,人才輩出。
其餘青、兗、豫、徐、冀等地,多是老牌世家的聚集地,所以他們的利益才是被打擊得最厲害的。
“言之有理,立刻傳令兵部尚書,各地方軍隊都要做好準備。
朕再從邊境上把虎賁和羽林調迴京師,駐紮在河南尹那邊,隨時準備應對叛亂。”
哼!想玩以前舉兵政變的那套老把戲,還要看他劉誌答不答應。
別以為他還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傀儡皇帝,可以讓他們為所欲為。
轟轟轟——!!
接連幾團像素火焰爆發,將幾隻“神秘”的身形徹底淹沒,在火光中分解為漫天的像素,消散無蹤。
林七夜用精神力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對於衛冬的戒備放鬆了些許,他的精神力掃過前方,確認了幾隻從牆體中破出的“神秘”的位置後,迅速的選擇最優的突破路徑,繞開了它們的圍剿。
“你真的不知道別的什麽線索了?”林七夜皺眉看向衛冬,“這些東西的數量太多了,如果再找不到出口,我們遲早會被耗死在這裏。”
“這我真不知道……”衛冬苦笑著說道,“我隻知道這神社就是一處供奉妖魔的地方,那些石像都是日本本土的‘神秘’,不過我一開始以為這些隻是單純的石像而已,真的沒想到它們居然還能複蘇。”
日本本土的“神秘”?
林七夜若有所思。
衛冬在進行日本“人圈”毀滅計劃之前,專門有研究過這方麵的內容,所以能認出這些是日本本土“神秘”,而林七夜在集訓營可沒有學的這麽細致,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
但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腦中靈光一閃,像是想到了什麽。
“你知道絡新婦嗎?”林七夜問道。
“知道啊,也是日本妖魔傳說中的一種。”
林七夜的雙眸頓時亮了起來。
“你想到了什麽?”雨宮晴輝疑惑問道。
“那句預言,‘絡新婦的石像底端,藏著離開死境的鑰匙’。”林七夜認真的說道,“這個地方沒有出口,後方還有大量的本土‘神秘’追殺,完全可以算的上是‘死境’,而這裏又有諸多石像複蘇……
‘絡新婦’,‘石像’,‘死境’三個要素都齊了,如果那句預言是指向這個情況的話,離開這裏的方法或許就藏在絡新婦的石像底端。”
“前提是這個預言的結果是正確的。”雨宮晴輝提醒道。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雨宮晴輝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後,他點了點頭,“那就賭一把。”
“把絡新婦的樣貌特征告訴我,我試著找一下它。”林七夜一邊飛奔,一邊閉上了雙眼。
在雨宮晴輝和衛冬的描述下,林七夜很快就找到了絡新婦石像的位置,那是一個半身蜘蛛,半身妖嬈女人的存在,此刻正要從牆壁中破出,身上到處都是密集的蛛網,一雙血紅色的眼眸正瞪大了在環顧著四周。
隻是,她的位置與林七夜等人的逃離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說林七夜想去到那裏,就必須迴頭殺穿那十幾隻正在窮追不舍的日本妖魔。
當然,林七夜也可以直接【夜色閃爍】過去,但雨宮晴輝和衛冬不行。
“在反方向。”林七夜深吸一口氣,“我們必須要闖過去。”
雨宮晴輝將手放在了刀柄上,眸中閃過鄭重之色,雖然他無法使用禍津刀,但自身的刀術功底還在,不至於毫無戰鬥之力。
而衛冬則從包中又掏出了一枚彈夾,塞進了手槍之中,同時左手握著一枚像素風的手雷,用牙咬下了保險,將銀環吐出,說道:
“你開路,我們掩護你。”
林七夜點了點頭,“好。”
話音落下,三人同時停下腳步,迴頭麵對那十數隻咆哮衝來的日本妖魔,雙腳猛踏地麵,身形如箭般衝刺而出!
林七夜將右手的直刀甩出,斬向為首的那隻妖魔,同時伸手在空中一招,一座龐大的召喚法陣再度張開。
一抹白光閃過之後,一隻滿身繃帶的幼小身影落到了林七夜的肩膀上,抱住了他的脖子,微微歪頭。
“木木,幹活了。”
“嘿咻——!!”
哢嚓嚓!!
木木背後的繃帶飛快的鬆開,一枚枚鋥亮的掛載式導彈懸在它的身後,刺目的火光自導彈的尾端噴湧而出,唿嘯著飛向身後廊道中蜂擁而來的十數隻妖魔。
“臥槽!”
衛冬看到這一幕,瞪大了眼睛,脫口而出就是一句國粹,然後猛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轟——!!!
三枚掛載式導彈在狹窄的空間內同時爆炸,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周圍密密麻麻的房間撕成碎片,洶湧的火焰如浪潮般瞬間淹沒了那十幾隻妖魔的身影。
與此同時,木木自林七夜的脖子一躍而下,身形急速膨脹成一座巨大的鋼鐵堡壘,橫在了三人之前,將熾熱的火浪隔絕在外。
雨宮晴輝是親眼看過林七夜動用導彈的,但眼前的這一幕對衛冬來說,屬實有些超出理解範圍了……
抬手就發射空對地掛載導彈?這生猛程度已經堪比會長了啊!
待到火焰基本散去,鋼鐵堡壘如氣球般縮小,又變成了一個掛件般的木乃伊背在林七夜的身後,三道身影急速的穿行於火浪之間。
幾道寒芒自火海中閃爍而出!
即便木木的火力已經拉滿,但依然有幾隻妖魔自爆炸中存活,這些妖魔的故事傳播越是廣泛,力量便越強,此刻能夠從火光中衝出的妖魔,都不是像林七夜之前輕鬆秒掉的那些雜魚。
一個手中提著青燈的幻影迎麵撞上林七夜,燈盞間的青光大作,這一刻林七夜周身突然彌漫出無盡的死氣,像是擁有生命般,瘋狂的鑽向林七夜的七竅。
林七夜眉頭一皺,正欲有所動作,一聲槍鳴便從他的身邊響起。
一枚像素子彈精準的擊中了幻影手中的青燈,將其直接化作漫天像素分解開來,環繞在林七夜周圍的死氣也隨之消散,林七夜轉頭看了一眼,衛冬正握著手槍,對著林七夜微微一笑。
鏘——!
刹那間,一抹刀芒自雨宮晴輝的腰間閃出,在火浪中劃過一道圓弧,斬下了那失去了青燈的幻影頭顱。
緊接著,又是幾隻妖魔從不同方向的火焰中閃出,咆哮著衝向跑在最前麵的林七夜。
“比人多……”
林七夜喃喃自語,他伸出手,在空氣中一按,九道絢麗的魔法陣光輝在他的身前閃爍,一道道穿著深青色護工服的身影自魔法陣中閃出,向著那些妖魔攔截而去。
到考試截止,榜上還剩八十多首詩,其中有不少人上榜兩首,但三首同上的,僅隻二人。
關鍵是,他們兩人首首都是精品,六首詩居然全進了前十,你說氣人不氣人。
一番公開投票之後,又刷下來一層,最終隻剩下五十多首詩,再斟酌了一番,卡到剛好隻剩三十名考生的詩。
也就算考試圓滿結束,可事情卻沒完,這三十人,共計五十一首詩,如何排名,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西園本就是京師最有名的遊園場所,兼之今日是八月十五,皇帝親自規定的中秋佳節,更是遊人如織。
大漢首屆公開詩會,如此盛況自然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所有入榜的詩都被人抄了出去,一堆人爭相品鑒,爭論得麵紅耳赤不亦樂乎。
在劉誌的原定計劃中,是準備微服出遊,親自目睹這空前的盛況,隻可惜前幾日的大案子,到現在也還沒有破,弄得他很沒有心情。
本以為自己對京師的掌控度很高了,但突如其來的意外,卻讓他知道了,那些老牌世家盤踞京師上百年,根深蒂固,力量不容小覷。
從案發的第一時間開始,龍麟衛和大理寺就沒有閑著,以最快的速度控製了客棧,然後追查食物來源。
雖然一番努力之下,最後鎖定了是被人在肉食中搞了鬼,但提供生肉的屠戶卻提前跑路了。
好不容易追到河南尹,卻發現人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倒迴來追索他接觸過的人,竟然毫無線索。
龍麟衛的兩位負責人,楊儉和單超,朝廷改製度之後,他們的官職也變更為龍麟衛左督和右督。
查不出案子,兩人也覺得麵上無光,明知這麽大的手筆,不是普通人幹得出來的。
但這屠戶平日裏接觸的人非常多,三教九流各樣的都有。
而且是當地的一霸,類似於鎮關西那樣的人物,平時也給附近的不少豪門供應肉食。
查起來真是千頭萬緒,人累得個半死,卻一點兒有價值的線索也沒有。
此刻他們正畢恭畢敬地站在劉誌麵前,大氣也不敢出,如今的陛下威儀漸濃,早不複當初那個與他們一起喝酒聊天的貴公子了。
“先停下吧,如此大張旗鼓弄得人心惶惶的,也沒什麽用處。
我看這事你們得換一個方向來查,暗地裏調查一下,哪些世家對科舉不滿,或者子弟大多不肖,難以通過科舉出頭的,都有嫌疑。”
“諾。”
二人迅速對視一眼,齊聲應諾,陛下的表情淡淡的,但這說出來的話,卻明顯的有點不滿了。
龍麟衛算是陛下的私人機構,隻需要聽命於他一人,品階雖然並不是很高,但卻實權在握。
哪怕是那些平時不可一世的王公貴族,見到他們也得給幾分薄麵。
要知道他們兩人的出身都十分卑賤,一個是江湖上的盜賊頭子,一個是上不了台麵的宦官。
若非陛下賞識提拔,焉能有今日的尊榮地位。
即便是改朝換代,像他們這種出身低賤又專做陰私之事的人,肯定下場不好,所以他們對劉誌的忠心不容置疑。
結果現在京師一出事,他們卻束手無策,若是讓大理寺那邊提前破案,那麽他們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走出中德殿,兩人一反常態的並肩而行,“楊左督,不如我們找個地方商量一下,該如何下手比較好?”
到底單超的性格大氣得多,首先打破了沉默。
二人雖然同為龍麟衛左右督,平日裏也有不少合作,但私下裏卻是相互競爭的狀態。
盡管在業務上有所偏頗,但也有部分任務是雷同的,所以免不了會相互排擠爭功。
劉誌對他們的態度也比較微妙,但總的來說還算是一碗水端平,都比較器重。
此次,卻是二人罕見地聯合起來,隻因為他們感覺到了來自大理寺的危機。
也終於認識到,對於刑獄斷案,推理分析,他們確實不如後者專業。
若不能同心協力,被大理寺搶了頭功,以後在陛下心目中,地位隻怕要一落千丈,徹底淪為打手了。
“哈哈,單右督,老夫正有此意,請。”
這邊二人連袂而去,那邊劉誌卻陷入了沉思,其實此事不管是誰做的,對他來說並沒有那麽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做?
難道僅僅是為了破壞大考,表達心中的不滿嗎,那也太低級了吧。
要是真的想掀起大波瀾,那食物裏麵放的就該是毒藥了,死上幾個人,效果不是更完美嗎?
從出事到現在五六天了,因為政務繁忙,他一直沒能靜下心來,好好的想一想。
“來人,傳尹大學士,袁大學士,曹將軍,張中丞和胡主編。”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些人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他相信此事幾位都沒有牽涉其中。
作為朝廷一二品的大員,位高權重,一人就可以撐起家族重任,實在沒必要自毀長城。
今日是中秋,即便是談事情,也沒必要那麽嚴肅,劉誌準備好了簡單的宴席,邊吃邊談。
待得人都到齊了,劉誌便直接開問,他向來不喜歡繁文縟節,拐彎抹角的那一套。
“諸位對此次破壞科舉的事件,都有何看法?”
尹頌和胡廣都算是當事人,責任所在,自然當仁不讓。
“陛下,臣以為,此舉的目的不在於破壞,而是表明態度。”
果然他的想法與劉誌不謀而合,這幾年來劉誌所進行的改革非常多,查貪腐、搞科舉還有土地改革,樁樁件件都觸動了世家階層的利益。
尤其是那些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的中等家族,受到的打擊也更多。
由於一批一流世家帶頭向劉誌表達了忠心,朝廷中缺少帶頭人,所以這些人心中的不滿雖然很強烈,但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來反對。
眼看著皇帝的權力一天天穩固起來,他們開始擔憂,有朝一日,劉誌終會徹底向他們出手。
劉誌很懷疑,有相當數量的中層世家已經被地裏聯合起來,準備反抗他的改革措施。
妄圖逼迫劉誌廢除這些條款,重新要迴屬於他們的特權。
這次大考雖然萬眾矚目,但三千名考生之中,寒門與商戶居然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中,一流世家還占了一多半。
人數眾多的中層世家,卻隻有這麽區區一小部分名額,再加上前次全國吏治整頓的時候,所清查罷免的人,也大多都屬於他們這個階層。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將漸漸從官場上退出來,家族勢力迅速萎縮,假以時日,地位定然不保。
由此,整個階層引起了深切的恐慌和危機感,再不有所作為,就隻有等著被滅亡了。
劉誌就嗬嗬了,科舉製度對世家來說,明明優勢明顯,他們的學習資源遠遠優於寒門。
隻要及時調整心態,教育好自家子弟,多培養些優秀人才,家族自然就會越來越強大。
可他們偏偏不反思自己的種種惡劣行為,隻一味的怪罪皇帝改變了遊戲規則。
不與時俱進的人,終將會被曆史的滾滾潮流所拋棄。
也好,本來想慢慢來的,一個個非要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正好拿他們開刀。
今時不同往日,他已經完成了軍權集中,也得到了部分世家階層的支持,已經有底氣向他們動手了。
尹頌說完,胡廣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老臣認為尹大學士說得很有道理,這次科考,很多地方家族全軍覆沒。
他們不認為自己驕奢淫逸,不學無術,反而責怪陛下取消舉孝廉的製度,斷了他們的仕途,背地裏心懷怨懟。”
看來兩位副主考迴家後,沒少琢磨,所以現在才能得出如此這般的結論。
“近來確實不太平,各地禦史都反映,某些地方官員,又開始在土地上動腦筋了。”
張陵若有所思,原本隻當作是單純的事件,現在兩邊結合起來,便敏銳地察覺,事情有些不簡單。
緊接著,其餘人等各舒胸臆,基本上都讚同了尹頌的觀點。
不過,在解決之道上,卻有所分歧。
袁盱認為應該嚴懲,找出元兇殺一儆百,用嚴厲的刑罰來進行震懾。
“破壞科舉和土地政策,這種行為實在膽大包天,完全無視朝廷法度,必須要治下去,否則國無寧日矣。”
然而胡廣卻有不同的看法,“科舉製度確實很好,能夠為朝廷遴選人才。
但舉薦製度已經存在了數百年,如今突然改變,並沒有給他們留下適應轉變的時間。
老臣認為,在嚴懲肇事者的同時,還應該考慮一下他們的處境,畢竟他們也都曾是大漢的功臣。”
衰落的中層階級,大多數都是老牌世家,祖上曾經輝煌燦爛過,如今早已腐朽不堪,不思進取,隻知道吃喝玩樂。
造成如今的局麵,舉薦製度功不可沒,反正隻要走走後門就能當官,誰還願意去辛苦學習呢。
這是人類的惰性使然,他們安逸慣了,自然不肯再吃苦。
胡廣的性格本就是個好好先生,當年他做太尉的時候,除了在選拔人才上一絲不苟之外,基本上其他的事情都是在和稀泥,毫無建樹。
在所有的高層官員裏麵,他是唯一一個既不反對新政,也不擁護的人。
沒辦法,他代表了老一輩的清流,隻知道做學問,卻毫無處理朝政的能力。
而且年紀大了,在思想上根本跟不上,所以他提出如此意見,劉誌絲毫也不驚奇。
當然從把他重新召迴朝廷開始,劉誌就沒指望過,胡廣會在朝政上有所作為。
他看重的是他胡廣的才能和名望,能夠擔得起翰林院這個重要的半學術性單位。
對他的話,劉誌不置可否,其餘幾人一見,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話題便轉為開始討論如何嚴查和治理之上,大漢從來都不缺世家,舊的退出了曆史舞台,馬上又會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無數朝廷新貴。
但若隻想不勞而獲,不思迴報國家和朝廷,那就對不起了,直接請你給別人讓道騰地方。
讓有能力的人及時上位,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
胡廣見沒人理會他的建議,絲毫也不生氣,他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卻從來不會去管陛下會不會采納。
“陛下,臣覺得這些人既然如此明目張膽,背地裏一定已經有所準備。
應該立即通知各地的屯田校尉,讓他們密切關注形勢,一旦有任何異常現象,要及時注意防範。”
一直沒參與討論的曹騰,憂心忡忡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這番話並非危言聳聽,在大漢幾百年的曆史上,這種事情非常多,一旦世家階層,感受到了來自朝廷的威脅,就會暗地裏聯合起來舉兵做亂。
當然他們的目的也不是要謀反篡位,而是展示自己的力量,逼迫皇帝向他們低頭妥協。
這種事情屢見不鮮,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成功了,最次的也能爭取到一定利益。
所以這次他們會不會故技重施,反正劉誌覺得,可能性非常之大。
土地改革,並沒有真正的動搖到世家的力量,他們很多都坐擁數百、甚至是數千豪奴。
隨便一聚攏過來就是一支軍隊,而且世家私藏武器的現象非常嚴重,組裝起來不成問題。
要知道禁鐵令是他最近兩年才頒布的,之前因為農民起義頻繁,盜匪猖獗,地方上又沒有多少軍隊。
所以朝廷便默許了世家擁有武器,自行抵禦搶劫。
稍微想一想,劉誌便把目光放在了中原的幾個州上,邊境諸州以武勳世家為主,而益州和荊州、揚州文風鼎盛,人才輩出。
其餘青、兗、豫、徐、冀等地,多是老牌世家的聚集地,所以他們的利益才是被打擊得最厲害的。
“言之有理,立刻傳令兵部尚書,各地方軍隊都要做好準備。
朕再從邊境上把虎賁和羽林調迴京師,駐紮在河南尹那邊,隨時準備應對叛亂。”
哼!想玩以前舉兵政變的那套老把戲,還要看他劉誌答不答應。
別以為他還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傀儡皇帝,可以讓他們為所欲為。
轟轟轟——!!
接連幾團像素火焰爆發,將幾隻“神秘”的身形徹底淹沒,在火光中分解為漫天的像素,消散無蹤。
林七夜用精神力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對於衛冬的戒備放鬆了些許,他的精神力掃過前方,確認了幾隻從牆體中破出的“神秘”的位置後,迅速的選擇最優的突破路徑,繞開了它們的圍剿。
“你真的不知道別的什麽線索了?”林七夜皺眉看向衛冬,“這些東西的數量太多了,如果再找不到出口,我們遲早會被耗死在這裏。”
“這我真不知道……”衛冬苦笑著說道,“我隻知道這神社就是一處供奉妖魔的地方,那些石像都是日本本土的‘神秘’,不過我一開始以為這些隻是單純的石像而已,真的沒想到它們居然還能複蘇。”
日本本土的“神秘”?
林七夜若有所思。
衛冬在進行日本“人圈”毀滅計劃之前,專門有研究過這方麵的內容,所以能認出這些是日本本土“神秘”,而林七夜在集訓營可沒有學的這麽細致,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
但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腦中靈光一閃,像是想到了什麽。
“你知道絡新婦嗎?”林七夜問道。
“知道啊,也是日本妖魔傳說中的一種。”
林七夜的雙眸頓時亮了起來。
“你想到了什麽?”雨宮晴輝疑惑問道。
“那句預言,‘絡新婦的石像底端,藏著離開死境的鑰匙’。”林七夜認真的說道,“這個地方沒有出口,後方還有大量的本土‘神秘’追殺,完全可以算的上是‘死境’,而這裏又有諸多石像複蘇……
‘絡新婦’,‘石像’,‘死境’三個要素都齊了,如果那句預言是指向這個情況的話,離開這裏的方法或許就藏在絡新婦的石像底端。”
“前提是這個預言的結果是正確的。”雨宮晴輝提醒道。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雨宮晴輝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後,他點了點頭,“那就賭一把。”
“把絡新婦的樣貌特征告訴我,我試著找一下它。”林七夜一邊飛奔,一邊閉上了雙眼。
在雨宮晴輝和衛冬的描述下,林七夜很快就找到了絡新婦石像的位置,那是一個半身蜘蛛,半身妖嬈女人的存在,此刻正要從牆壁中破出,身上到處都是密集的蛛網,一雙血紅色的眼眸正瞪大了在環顧著四周。
隻是,她的位置與林七夜等人的逃離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說林七夜想去到那裏,就必須迴頭殺穿那十幾隻正在窮追不舍的日本妖魔。
當然,林七夜也可以直接【夜色閃爍】過去,但雨宮晴輝和衛冬不行。
“在反方向。”林七夜深吸一口氣,“我們必須要闖過去。”
雨宮晴輝將手放在了刀柄上,眸中閃過鄭重之色,雖然他無法使用禍津刀,但自身的刀術功底還在,不至於毫無戰鬥之力。
而衛冬則從包中又掏出了一枚彈夾,塞進了手槍之中,同時左手握著一枚像素風的手雷,用牙咬下了保險,將銀環吐出,說道:
“你開路,我們掩護你。”
林七夜點了點頭,“好。”
話音落下,三人同時停下腳步,迴頭麵對那十數隻咆哮衝來的日本妖魔,雙腳猛踏地麵,身形如箭般衝刺而出!
林七夜將右手的直刀甩出,斬向為首的那隻妖魔,同時伸手在空中一招,一座龐大的召喚法陣再度張開。
一抹白光閃過之後,一隻滿身繃帶的幼小身影落到了林七夜的肩膀上,抱住了他的脖子,微微歪頭。
“木木,幹活了。”
“嘿咻——!!”
哢嚓嚓!!
木木背後的繃帶飛快的鬆開,一枚枚鋥亮的掛載式導彈懸在它的身後,刺目的火光自導彈的尾端噴湧而出,唿嘯著飛向身後廊道中蜂擁而來的十數隻妖魔。
“臥槽!”
衛冬看到這一幕,瞪大了眼睛,脫口而出就是一句國粹,然後猛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轟——!!!
三枚掛載式導彈在狹窄的空間內同時爆炸,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周圍密密麻麻的房間撕成碎片,洶湧的火焰如浪潮般瞬間淹沒了那十幾隻妖魔的身影。
與此同時,木木自林七夜的脖子一躍而下,身形急速膨脹成一座巨大的鋼鐵堡壘,橫在了三人之前,將熾熱的火浪隔絕在外。
雨宮晴輝是親眼看過林七夜動用導彈的,但眼前的這一幕對衛冬來說,屬實有些超出理解範圍了……
抬手就發射空對地掛載導彈?這生猛程度已經堪比會長了啊!
待到火焰基本散去,鋼鐵堡壘如氣球般縮小,又變成了一個掛件般的木乃伊背在林七夜的身後,三道身影急速的穿行於火浪之間。
幾道寒芒自火海中閃爍而出!
即便木木的火力已經拉滿,但依然有幾隻妖魔自爆炸中存活,這些妖魔的故事傳播越是廣泛,力量便越強,此刻能夠從火光中衝出的妖魔,都不是像林七夜之前輕鬆秒掉的那些雜魚。
一個手中提著青燈的幻影迎麵撞上林七夜,燈盞間的青光大作,這一刻林七夜周身突然彌漫出無盡的死氣,像是擁有生命般,瘋狂的鑽向林七夜的七竅。
林七夜眉頭一皺,正欲有所動作,一聲槍鳴便從他的身邊響起。
一枚像素子彈精準的擊中了幻影手中的青燈,將其直接化作漫天像素分解開來,環繞在林七夜周圍的死氣也隨之消散,林七夜轉頭看了一眼,衛冬正握著手槍,對著林七夜微微一笑。
鏘——!
刹那間,一抹刀芒自雨宮晴輝的腰間閃出,在火浪中劃過一道圓弧,斬下了那失去了青燈的幻影頭顱。
緊接著,又是幾隻妖魔從不同方向的火焰中閃出,咆哮著衝向跑在最前麵的林七夜。
“比人多……”
林七夜喃喃自語,他伸出手,在空氣中一按,九道絢麗的魔法陣光輝在他的身前閃爍,一道道穿著深青色護工服的身影自魔法陣中閃出,向著那些妖魔攔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