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顏命人重設帥帳,方要入內,忽見一匹快馬奔來,那騎士滿身風塵,神色惶急。伯顏濃眉間擰成一個川字,望著那騎士翻身下馬,從懷中捧出一支黃色卷軸,脫歡伸手欲接,那騎士卻不理他,徑自遞到伯顏手中。脫歡神色尷尬,訕訕縮迴手去。
伯顏展開黃卷,一眼掃過,臉色越見陰沉,慢慢收起黃卷,踱了數步,忽道:“傳我將令,參將以上,速至帥帳議事。”親軍們領命去了。伯顏大步跨入帳中,坐在上首,麵上陰沉沉不見喜怒。眾人不知發生何事,惟有立在一旁。
須臾,眾將齊集,伯顏起身踱了數步,虎目中精光一閃,掃過眾將,沉聲道:“大都來了消息!蒙哥的兒子昔裏吉勾結海都,陰謀叛上,西北諸將盡被扣押,十萬大軍落入他手。如今他與海都合兵一處,踐踏了故都和林,奪走了成吉思汗的武帳。聖上命我大軍火速迴師西巡!”眾將聞言無不色變。要知成吉思汗的武帳,於蒙人而言,好比漢王朝的傳國玉璽,一旦失去,非同小可。而且西北兵變,叛軍增至三十萬之多,且有海都等蒙古英王名將,大都形勢可說岌岌可危。
大帳中一時寂然,隻聽得伯顏踱來踱去的腳步聲。他踱了半晌,倏地停步,揚聲道:“梁蕭!”梁蕭一怔後出列。伯顏道:“聖上有旨,令你率蒙古營、欽察營、漢軍八萬精騎率先北上,援救大都!阿術破了揚州,隨後會來!”
梁蕭隻覺心頭一空,微覺恍惚:“又要讓我打仗?打完大宋又打蒙古,這戰爭何時是個盡頭?天下一統,再無戰爭,豈不是一句空話?”
脫歡皺眉道:“如此一來,精兵強將抽調一空,如何滅宋?”伯顏道:“事有先後緩急。大宋殘兵敗將,便如土雞瓦犬,殊不足道。海都、昔裏吉才是勁敵!”說著凝視梁蕭道,“此行關係重大,許勝不許敗!”
梁蕭低頭不答,伯顏見他無精打采,心頭不悅,正要嗬斥,一名千夫長匆匆進來,急聲報道:“大丞相,宋駙馬楊鎮挾持益王趙昰、廣王趙昺逃出臨安,向南去了!”伯顏正被西北軍事擾得心煩無比,聽到這個消息,雙眉倒立,厲聲喝道:“豈有此理!”這一喝聲若霹靂,驚得那千夫長打個寒戰,撲通跪倒。
脫歡眼珠一轉,嘻嘻笑道:“丞相何須動怒,此事交與本王!保管將那兩個小兔崽子手到擒來!”伯顏麵露憂色,歎道:“讓這兩人逃到南方,後患無窮!”驀地鋼牙一錯,砰的一聲,將桌案拍得粉碎,沉喝道:“好,便來個殺雞嚇猴,斷了宋人的念頭。鎮南王,你拿住廣益二王,就地斬決,勿須寬饒!”脫歡拍手笑道:“好個殺雞嚇猴,正合我意。”狂笑聲中,率眾出帳去了,伯顏分派完兵馬,屏退諸將,獨將梁蕭留了下來。伯顏沉吟良久,忽地歎道:“其實聖上早想見你一麵,隻欠恰當機會。唉,他老人家春秋高了,諸王不服管束,屢屢反叛,太子又柔弱不堪,難當大任。是以聖上很想有個年輕有為的大將支撐局麵,即便大行之後,也能輔助太子,震懾諸王,開疆拓土,不負太祖遺誌。襄陽之後,你每打一仗,聖上都會讓我將戰況報迴都裏,詳加考量。上次我入朝之時,他在諸王大臣之前,也不直唿你的名字,而叫‘朕的娃娃將軍’,說是不隻將你留給兒子用,還要留給孫子用。唉,以往他屢屢破格提拔你,你也是知道的,這次更是指名道姓,要你帶兵北上,恩寵之隆,古今少有,遇上這等聖明之主,確是你的福氣!”
他頓了一頓,又道:“說到治軍打仗,海都之流決非你的敵手。但你身為朝廷重臣,此次北上大都,須得謙遜自抑,收斂性子。官場不比戰場,戰場上一刀一槍,都看得明白;官場上的刀槍,卻是看不明白。我與你幹係不同一般,才容你踢天弄井,別人哪有這種氣量?況且你位高權重,誰又不想取而代之?若人人與你為敵,你就算有一萬個心眼子,也應付不來!故而該硬掙的時候硬掙,該低頭時也要低頭,不可一味自負才學,弄性尚氣,有話道得好:‘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當兵打仗,燒殺擄掠那是在所難免的,若老是斤斤計較,樹敵太甚;其次,你猶須記得,這天下是勃兒隻斤的天下。聖上看人,首要是忠心,其次才是本事,即便你沒有不軌之心,但人言可畏,積毀銷骨!就拿今天說來,你對脫歡無禮,本是小事,但若脫歡有心計較,三言兩語,就會變了味兒。你我這等大將,若定了反罪,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說到這裏,再叮囑你一句,莫老是擺弄那幾根破算籌兒,早些時候,郭守敬一心薦你主持太史局,卻被聖上矢口迴絕了。我大元以武功定天下,算術曆法終是小道,打仗治國才是正經,更何況,聖上雄才大略,不獨要包舉海內,更有拓疆海外之心,高麗、日本、安南、交趾、古龍、埃及、大秦諸國,都是要一一平服的,你年紀尚幼,一身本事何愁沒地兒使……”
伯顏一口氣說了許多,轉眼一瞧,卻見梁蕭心神不屬,目光遊離,不覺心中大怒,厲聲道:“聽到了麽?”梁蕭身子一震,頹然歎了口氣,緩緩道:“明白了!”伯顏想了一想,再無別的吩咐,便道:“好,下去安排兵馬,就在這兩日動身!”梁蕭向他深深一揖,轉過身,長長吸了一口氣,邁開大步,向外行去。伯顏瞧他背影,沒來由心頭一亂:“這個憊懶小子,我不知還要為他費多少心思?”
梁蕭走出帳時,天色已昏,悶悶走了一程,忽聽有人笑道:“恭喜恭喜。”梁蕭一皺眉,迴頭望去,隻見明歸從帳後笑吟吟轉了出來。梁蕭不想理會他,冷冷道:“有什麽可喜的?”明歸笑道:“平章大人消遣明某人麽?大人大權在握,明日統兵北上,若一戰成功,必能彪炳青史,難道不是喜事?”
梁蕭瞧他一眼,冷笑道:“你有話便說,不必東扯西拉。”明歸低笑道:“往日恩怨,咱們一筆勾銷,若你不棄,明某人倒想助你一臂之力。你知道麽?伯顏本是太子一黨,與脫歡乃是對頭。脫歡日後也必會處處與你為難,但有老夫在他身邊潛伏,向你通風報信,對你將來趨吉避兇,定有莫大助益。”他見梁蕭神色狐疑,便笑道,“你心有疑惑,也是難免。不過此事於我大有好處,方今元廷內外,矛盾重重,外有反叛諸王,朝內親王也傾軋得厲害,隻消忽必烈一死,勢必生變,屆時你手握重兵,且有我之助,大可先倒脫歡,再倒太子,然後用兵壓服諸王,必能一舉把持大元國政,屆時你我同享富貴,豈不大妙。”
梁蕭瞧他詭秘神色,打心底裏便覺厭惡,冷笑道:“你當梁某會與你同流合汙麽?”明歸麵色一沉,嘿然道:“你又裝什麽好人?明某縱然小有算計,但殺人終究不多。你王鉞一指,伏屍百萬,明某可是甘拜下風。嘿嘿,同流合汙四字,原話奉還。”一拂袖,飄然去了。
梁蕭不禁呆在當地。他從來不齒明歸所為,此時被此人如此譏誚,竟是反駁不得,一時心中氣悶已極,頹然站了良久,翻身上馬,到臨安城內走了一圈,買了些胭脂水粉、彩緞衣裙。返迴居所時,夜色已深,阿雪正在擺弄針線,見到梁蕭,欣喜萬分,幫他卸下甲胃。梁蕭見她笑靨如花,憐意大生,問道:“中條五寶呢?”阿雪笑道:“白日裏耍子去了,始終沒見迴來。”梁蕭歎道:“他們倒快活,你在做什麽?”阿雪雙頰微紅,輕聲道:“我看李庭他們都掛了香袋兒,你卻沒有。”梁蕭道:“要那些臭張致幹嘛?”忽見阿雪低下頭去,忙笑道:“好好,我說錯啦,別人的都是臭張致,阿雪做的,卻是香噴噴的。”阿雪掩口直笑。
梁蕭也微微一笑,拿來一個盒子,轉手遞給阿雪,道:“你瞧這是什麽?”阿雪笑嘻嘻揭開一看,卻是套刺繡極工的粉色女衣,不禁奇道:“哥哥,這是誰的?”梁蕭望著阿雪的笑臉,道:“我送你的!”阿雪臉一紅,道:“我要跟著哥哥打仗,怎能穿女孩子的衣服?”
梁蕭歎道:“從今往後,你再不用穿馬弁的衣服啦!”阿雪一驚,道:“哥哥,你……你要趕我走麽?”梁蕭道:“你別想岔了。”見阿雪神色狐疑,又道,“我讓人燒好香湯,你沐浴之後,穿了給我看!”阿雪麵紅過耳,轉入房裏。
過了半晌,阿雪換衣出來,香湯熱氣猶自未消,雙頰如火,更添嬌豔。阿雪見梁蕭目不轉睛望著自己,不覺心頭鹿撞,手足無措,低聲道:“哥哥?”梁蕭還過神來,苦笑道:“原來阿雪這麽好看!不知哪個王八蛋洪福齊天,能娶我這個漂亮妹子?”
阿雪聽得第一句,真個喜翻了心,聽得第二句,卻又好生泄氣,撅嘴坐到鏡邊,哪知久不著女裝,發髻竟挽不周正。粱蕭啞然失笑,起身給她挽好倭髻,又取來妝盒,為她描了眉,撲上胭脂。
阿雪呆望著鏡子,任他施為,忽地低聲說道:“哥哥啊,你把我裝扮得跟新娘子一樣,莫非……你將阿雪許了人麽?”霎時間,美目中已是淚水盈盈。梁蕭苦笑道:“胡說八道,哪有此事?”拉著阿雪的纖手,並肩坐在庭前階上,歎道:“我不是說過麽?我不會迫你嫁人,你若想嫁誰,我也不會阻你!”阿雪垂下螓首,低聲道:“要……要是阿雪不小心嫁錯了人,被人欺負,怎麽好呢?”梁蕭冷哼一聲,道:“我擰掉他的腦袋!”
阿雪啊喲驚唿一聲,撲哧笑道:“那我豈不成了……成了……”“寡婦”兩個字終究說不出口。梁蕭哈哈笑道:“也罷,看你麵子,饒他小命,打斷兩條腿兒好啦。”
阿雪心想:“你自己能打自己麽?就算能打,我也心痛!”目光溫柔如水,輕輕將臉頰枕在梁蕭臂上。
梁蕭呆了呆,暗忖道:“若阿雪真是嫁給別人,我或許真會發狂,擰掉那人的腦袋。”想著心中好不矛盾。
二人相互依靠,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到了半夜,阿雪意倦神疲,迷糊睡去,醒來之時,已躺在榻上,身上覆著錦衾,柔滑輕暖,芬芳在鼻。起身側目看去,卻見梁蕭對著孤燈,似乎寫些什麽,又包了一些東西,放在案上。
阿雪柔聲道:“哥哥,你在做什麽呀?”梁蕭迴頭道:“你醒啦?”起身推門,隻見夜色正濃,獨有北極星分外明亮,他凝立半晌,轉身走到榻前,低聲道:“阿雪,我不打仗了!”阿雪驚道:“你……你說什麽?”
梁蕭沉默半晌,說道:“阿雪,我從軍以來,害死許多人,本想等這一戰完結,便拋棄弓馬,去大都修訂曆法,興修水利,可他們不許,偏要我去西邊征討蒙古諸王,繼續殺人。”說到這裏,他長長歎了口氣,道,“我想與其如此,還不如走了的好。”
阿雪也輕歎了口氣,將臉枕在他肩上,道:“哥哥,阿雪也倦了,我們走吧,走得遠遠的,去欽察,去埃及,將青天覆蓋的地方都走遍。”梁蕭不覺莞爾,釋然道:“阿雪,聽了你這句話,我心裏真有說不出的歡喜。”他心中一暢,笑出聲來。
阿雪也跟著笑了一會兒,說道:“跟土土哈他們說麽?”梁蕭搖頭道:“無聲無息,走了最好!”阿雪雖不明其理,但也覺這般走了最好。
梁蕭心意已決,與阿雪收拾妥當,趁夜馳出北門。他手持通關令符,一路無所阻攔。不想才上官道,便見一隊隊騎兵明火執仗,唿叫奔走。梁蕭也不知發生何事,心中納罕。但他離開元營,再不願與軍中之人有所瓜葛,便道:“阿雪,我此番離開,伯顏必然惱怒,派人追趕,我不想與這些軍士相見,免得露了行跡,咱們先往山裏住幾日,過了風頭再走。”
伯顏展開黃卷,一眼掃過,臉色越見陰沉,慢慢收起黃卷,踱了數步,忽道:“傳我將令,參將以上,速至帥帳議事。”親軍們領命去了。伯顏大步跨入帳中,坐在上首,麵上陰沉沉不見喜怒。眾人不知發生何事,惟有立在一旁。
須臾,眾將齊集,伯顏起身踱了數步,虎目中精光一閃,掃過眾將,沉聲道:“大都來了消息!蒙哥的兒子昔裏吉勾結海都,陰謀叛上,西北諸將盡被扣押,十萬大軍落入他手。如今他與海都合兵一處,踐踏了故都和林,奪走了成吉思汗的武帳。聖上命我大軍火速迴師西巡!”眾將聞言無不色變。要知成吉思汗的武帳,於蒙人而言,好比漢王朝的傳國玉璽,一旦失去,非同小可。而且西北兵變,叛軍增至三十萬之多,且有海都等蒙古英王名將,大都形勢可說岌岌可危。
大帳中一時寂然,隻聽得伯顏踱來踱去的腳步聲。他踱了半晌,倏地停步,揚聲道:“梁蕭!”梁蕭一怔後出列。伯顏道:“聖上有旨,令你率蒙古營、欽察營、漢軍八萬精騎率先北上,援救大都!阿術破了揚州,隨後會來!”
梁蕭隻覺心頭一空,微覺恍惚:“又要讓我打仗?打完大宋又打蒙古,這戰爭何時是個盡頭?天下一統,再無戰爭,豈不是一句空話?”
脫歡皺眉道:“如此一來,精兵強將抽調一空,如何滅宋?”伯顏道:“事有先後緩急。大宋殘兵敗將,便如土雞瓦犬,殊不足道。海都、昔裏吉才是勁敵!”說著凝視梁蕭道,“此行關係重大,許勝不許敗!”
梁蕭低頭不答,伯顏見他無精打采,心頭不悅,正要嗬斥,一名千夫長匆匆進來,急聲報道:“大丞相,宋駙馬楊鎮挾持益王趙昰、廣王趙昺逃出臨安,向南去了!”伯顏正被西北軍事擾得心煩無比,聽到這個消息,雙眉倒立,厲聲喝道:“豈有此理!”這一喝聲若霹靂,驚得那千夫長打個寒戰,撲通跪倒。
脫歡眼珠一轉,嘻嘻笑道:“丞相何須動怒,此事交與本王!保管將那兩個小兔崽子手到擒來!”伯顏麵露憂色,歎道:“讓這兩人逃到南方,後患無窮!”驀地鋼牙一錯,砰的一聲,將桌案拍得粉碎,沉喝道:“好,便來個殺雞嚇猴,斷了宋人的念頭。鎮南王,你拿住廣益二王,就地斬決,勿須寬饒!”脫歡拍手笑道:“好個殺雞嚇猴,正合我意。”狂笑聲中,率眾出帳去了,伯顏分派完兵馬,屏退諸將,獨將梁蕭留了下來。伯顏沉吟良久,忽地歎道:“其實聖上早想見你一麵,隻欠恰當機會。唉,他老人家春秋高了,諸王不服管束,屢屢反叛,太子又柔弱不堪,難當大任。是以聖上很想有個年輕有為的大將支撐局麵,即便大行之後,也能輔助太子,震懾諸王,開疆拓土,不負太祖遺誌。襄陽之後,你每打一仗,聖上都會讓我將戰況報迴都裏,詳加考量。上次我入朝之時,他在諸王大臣之前,也不直唿你的名字,而叫‘朕的娃娃將軍’,說是不隻將你留給兒子用,還要留給孫子用。唉,以往他屢屢破格提拔你,你也是知道的,這次更是指名道姓,要你帶兵北上,恩寵之隆,古今少有,遇上這等聖明之主,確是你的福氣!”
他頓了一頓,又道:“說到治軍打仗,海都之流決非你的敵手。但你身為朝廷重臣,此次北上大都,須得謙遜自抑,收斂性子。官場不比戰場,戰場上一刀一槍,都看得明白;官場上的刀槍,卻是看不明白。我與你幹係不同一般,才容你踢天弄井,別人哪有這種氣量?況且你位高權重,誰又不想取而代之?若人人與你為敵,你就算有一萬個心眼子,也應付不來!故而該硬掙的時候硬掙,該低頭時也要低頭,不可一味自負才學,弄性尚氣,有話道得好:‘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當兵打仗,燒殺擄掠那是在所難免的,若老是斤斤計較,樹敵太甚;其次,你猶須記得,這天下是勃兒隻斤的天下。聖上看人,首要是忠心,其次才是本事,即便你沒有不軌之心,但人言可畏,積毀銷骨!就拿今天說來,你對脫歡無禮,本是小事,但若脫歡有心計較,三言兩語,就會變了味兒。你我這等大將,若定了反罪,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說到這裏,再叮囑你一句,莫老是擺弄那幾根破算籌兒,早些時候,郭守敬一心薦你主持太史局,卻被聖上矢口迴絕了。我大元以武功定天下,算術曆法終是小道,打仗治國才是正經,更何況,聖上雄才大略,不獨要包舉海內,更有拓疆海外之心,高麗、日本、安南、交趾、古龍、埃及、大秦諸國,都是要一一平服的,你年紀尚幼,一身本事何愁沒地兒使……”
伯顏一口氣說了許多,轉眼一瞧,卻見梁蕭心神不屬,目光遊離,不覺心中大怒,厲聲道:“聽到了麽?”梁蕭身子一震,頹然歎了口氣,緩緩道:“明白了!”伯顏想了一想,再無別的吩咐,便道:“好,下去安排兵馬,就在這兩日動身!”梁蕭向他深深一揖,轉過身,長長吸了一口氣,邁開大步,向外行去。伯顏瞧他背影,沒來由心頭一亂:“這個憊懶小子,我不知還要為他費多少心思?”
梁蕭走出帳時,天色已昏,悶悶走了一程,忽聽有人笑道:“恭喜恭喜。”梁蕭一皺眉,迴頭望去,隻見明歸從帳後笑吟吟轉了出來。梁蕭不想理會他,冷冷道:“有什麽可喜的?”明歸笑道:“平章大人消遣明某人麽?大人大權在握,明日統兵北上,若一戰成功,必能彪炳青史,難道不是喜事?”
梁蕭瞧他一眼,冷笑道:“你有話便說,不必東扯西拉。”明歸低笑道:“往日恩怨,咱們一筆勾銷,若你不棄,明某人倒想助你一臂之力。你知道麽?伯顏本是太子一黨,與脫歡乃是對頭。脫歡日後也必會處處與你為難,但有老夫在他身邊潛伏,向你通風報信,對你將來趨吉避兇,定有莫大助益。”他見梁蕭神色狐疑,便笑道,“你心有疑惑,也是難免。不過此事於我大有好處,方今元廷內外,矛盾重重,外有反叛諸王,朝內親王也傾軋得厲害,隻消忽必烈一死,勢必生變,屆時你手握重兵,且有我之助,大可先倒脫歡,再倒太子,然後用兵壓服諸王,必能一舉把持大元國政,屆時你我同享富貴,豈不大妙。”
梁蕭瞧他詭秘神色,打心底裏便覺厭惡,冷笑道:“你當梁某會與你同流合汙麽?”明歸麵色一沉,嘿然道:“你又裝什麽好人?明某縱然小有算計,但殺人終究不多。你王鉞一指,伏屍百萬,明某可是甘拜下風。嘿嘿,同流合汙四字,原話奉還。”一拂袖,飄然去了。
梁蕭不禁呆在當地。他從來不齒明歸所為,此時被此人如此譏誚,竟是反駁不得,一時心中氣悶已極,頹然站了良久,翻身上馬,到臨安城內走了一圈,買了些胭脂水粉、彩緞衣裙。返迴居所時,夜色已深,阿雪正在擺弄針線,見到梁蕭,欣喜萬分,幫他卸下甲胃。梁蕭見她笑靨如花,憐意大生,問道:“中條五寶呢?”阿雪笑道:“白日裏耍子去了,始終沒見迴來。”梁蕭歎道:“他們倒快活,你在做什麽?”阿雪雙頰微紅,輕聲道:“我看李庭他們都掛了香袋兒,你卻沒有。”梁蕭道:“要那些臭張致幹嘛?”忽見阿雪低下頭去,忙笑道:“好好,我說錯啦,別人的都是臭張致,阿雪做的,卻是香噴噴的。”阿雪掩口直笑。
梁蕭也微微一笑,拿來一個盒子,轉手遞給阿雪,道:“你瞧這是什麽?”阿雪笑嘻嘻揭開一看,卻是套刺繡極工的粉色女衣,不禁奇道:“哥哥,這是誰的?”梁蕭望著阿雪的笑臉,道:“我送你的!”阿雪臉一紅,道:“我要跟著哥哥打仗,怎能穿女孩子的衣服?”
梁蕭歎道:“從今往後,你再不用穿馬弁的衣服啦!”阿雪一驚,道:“哥哥,你……你要趕我走麽?”梁蕭道:“你別想岔了。”見阿雪神色狐疑,又道,“我讓人燒好香湯,你沐浴之後,穿了給我看!”阿雪麵紅過耳,轉入房裏。
過了半晌,阿雪換衣出來,香湯熱氣猶自未消,雙頰如火,更添嬌豔。阿雪見梁蕭目不轉睛望著自己,不覺心頭鹿撞,手足無措,低聲道:“哥哥?”梁蕭還過神來,苦笑道:“原來阿雪這麽好看!不知哪個王八蛋洪福齊天,能娶我這個漂亮妹子?”
阿雪聽得第一句,真個喜翻了心,聽得第二句,卻又好生泄氣,撅嘴坐到鏡邊,哪知久不著女裝,發髻竟挽不周正。粱蕭啞然失笑,起身給她挽好倭髻,又取來妝盒,為她描了眉,撲上胭脂。
阿雪呆望著鏡子,任他施為,忽地低聲說道:“哥哥啊,你把我裝扮得跟新娘子一樣,莫非……你將阿雪許了人麽?”霎時間,美目中已是淚水盈盈。梁蕭苦笑道:“胡說八道,哪有此事?”拉著阿雪的纖手,並肩坐在庭前階上,歎道:“我不是說過麽?我不會迫你嫁人,你若想嫁誰,我也不會阻你!”阿雪垂下螓首,低聲道:“要……要是阿雪不小心嫁錯了人,被人欺負,怎麽好呢?”梁蕭冷哼一聲,道:“我擰掉他的腦袋!”
阿雪啊喲驚唿一聲,撲哧笑道:“那我豈不成了……成了……”“寡婦”兩個字終究說不出口。梁蕭哈哈笑道:“也罷,看你麵子,饒他小命,打斷兩條腿兒好啦。”
阿雪心想:“你自己能打自己麽?就算能打,我也心痛!”目光溫柔如水,輕輕將臉頰枕在梁蕭臂上。
梁蕭呆了呆,暗忖道:“若阿雪真是嫁給別人,我或許真會發狂,擰掉那人的腦袋。”想著心中好不矛盾。
二人相互依靠,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到了半夜,阿雪意倦神疲,迷糊睡去,醒來之時,已躺在榻上,身上覆著錦衾,柔滑輕暖,芬芳在鼻。起身側目看去,卻見梁蕭對著孤燈,似乎寫些什麽,又包了一些東西,放在案上。
阿雪柔聲道:“哥哥,你在做什麽呀?”梁蕭迴頭道:“你醒啦?”起身推門,隻見夜色正濃,獨有北極星分外明亮,他凝立半晌,轉身走到榻前,低聲道:“阿雪,我不打仗了!”阿雪驚道:“你……你說什麽?”
梁蕭沉默半晌,說道:“阿雪,我從軍以來,害死許多人,本想等這一戰完結,便拋棄弓馬,去大都修訂曆法,興修水利,可他們不許,偏要我去西邊征討蒙古諸王,繼續殺人。”說到這裏,他長長歎了口氣,道,“我想與其如此,還不如走了的好。”
阿雪也輕歎了口氣,將臉枕在他肩上,道:“哥哥,阿雪也倦了,我們走吧,走得遠遠的,去欽察,去埃及,將青天覆蓋的地方都走遍。”梁蕭不覺莞爾,釋然道:“阿雪,聽了你這句話,我心裏真有說不出的歡喜。”他心中一暢,笑出聲來。
阿雪也跟著笑了一會兒,說道:“跟土土哈他們說麽?”梁蕭搖頭道:“無聲無息,走了最好!”阿雪雖不明其理,但也覺這般走了最好。
梁蕭心意已決,與阿雪收拾妥當,趁夜馳出北門。他手持通關令符,一路無所阻攔。不想才上官道,便見一隊隊騎兵明火執仗,唿叫奔走。梁蕭也不知發生何事,心中納罕。但他離開元營,再不願與軍中之人有所瓜葛,便道:“阿雪,我此番離開,伯顏必然惱怒,派人追趕,我不想與這些軍士相見,免得露了行跡,咱們先往山裏住幾日,過了風頭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