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車熟路的走進青雲觀裏麵,身後的小道士看著三少七拐八拐的衝了進去,這才算是真的相信了三少是袁大神棍的朋友。畢竟,自己剛剛被袁大神棍收為徒弟的時候,可是熟悉了好些天才能在這道觀當中來去自如啊。
如果這小道士知道三少總共來過青雲觀三次,而且還是因為三少對於道觀中布置的陣法了如指掌的話,不知道他會做何感想啊。
跟著三少一路走到茅屋前麵,小道士便告罪了一聲,便退了下去。三少看了一眼清淨的茅屋,便知道這神棍又在房間裏裝神仙呢。
並沒有怪罪袁大神棍不出來歡迎自己,畢竟三少這次可是來求人的,可不是其他的事情,做人還是要老實一點的好。玩意把這位神棍給惹急了,那他的事可就辦不成了。要是到了那個時候,李大流氓還不得跟自己拚命啊。
緩步走進茅屋當中,三少便看到盤坐在蒲團之上的袁大神棍,大大咧咧的坐在他的對麵,三少便直接開口道:“袁大神棍,少爺我今天來找你有好事。”
挑了挑眉毛,袁大神棍看了三少一眼,便笑著說道:“三少來此何事?說來聽聽!”
“是這樣的,我打算跟你商量一下道教的問題,你也知道,如今這個世道道教日益衰弱,而那群和尚卻是風生水起。故而,為了我中原的宗教信仰問題,本少爺代表皇帝陛下來與你商量商量,你看這是不是個好事呢!?”三少將手中的折扇合起,在手心裏敲打了一番之後,便開口說道。
果然,聽到三少這樣的話,袁大神棍原本平淡無波的雙眼陡然射出兩道精光出來。這同時也讓三少心中放下了一塊石頭,自己沒有看錯,雖然說道教講求自然無為,但是麵對這樣的事情還是會有想法的。隻要自己抓住能將道教發揚光大的這個把柄死活不撒手,那袁大神棍肯定會上鉤的。
右手略顯顫抖的袁大神棍輕輕的捋了捋下巴上的那點點胡須,看著三少說道:“哦?有這等好事?莫不是三少以為貧道在這青雲觀裏呆的寂寞了,想找一些玩笑來調侃一番貧道吧!”袁大神棍果然是隻天生的狐狸見神棍,心中雖然激動更是相信了三少的話,但他卻並沒有立刻表示出自己的想法來。
麵對三少這個已經成精的狐狸,袁大神棍還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行。否則的話,說不定什麽時候就給三少給賣了。不說別的,就說三少從他身邊搶走的兩樣東西,就夠袁大神棍心疼的了。想當初三少不過是敲詐了袁大神棍一壺酒而已,那也沒有什麽。可後來的時候,三少連自己身邊那個徒弟都給搶走了,雖然說袁大神棍明知道小蘿莉跟著三少比在這裏好,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袁大神棍做了小蘿莉四年的師傅,心中還是非常的不舍,就好像是看著自己的女兒出閣那樣。
三少嘿嘿一笑,便開口道:“我說袁大神棍,本少雖然不是什麽好人,也經常占你的便宜,但本少可不敢那這事說笑。再說了,我身後站著的可是咱們的皇帝陛下,人家可是金口玉言,你不相信本少,總要相信咱們的皇帝陛下吧!”
“你還好意思說,哼哼!”袁大神棍看了三少一眼,兩隻鼻孔對著三少噴了噴氣,好像憤怒的公牛一般。
不過袁大神棍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糾纏下去,他現在關心的可是三少說的道教發展的問題。若是真的能讓道教在他的手中發揚光大了,那以後……嘖嘖,就連修道之人都這樣,若是三少知道了袁大神棍的想法,肯定迴敬他一頓老拳。
捋了捋胡子,袁大神棍歎息了一聲之後,便悠然的說道:“道消魔長啊……”聽了這話,三少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如果不是三少將炒茶的功夫傳給了袁大神棍,而他弄出來的茶葉有那麽好喝,三少真是恨不得一茶杯扣他腦袋上。
這是啥意思,還道消魔長,難不成袁大神棍將這群外來的和尚當成魔教妖孽了不成。這詞用在那些和尚身上,不得不說,實在是有些滑稽。不過三少並沒有打斷袁大神棍的感慨,而是選擇了靜靜的聆聽。不過,三少立馬就後悔與自己的想法了。
看了一眼並沒有打算插嘴的三少,袁天罡清了清嗓子,便開口說道:“貧道本是方外之人,不應該理會這紅塵之事,然而,如今我道教日益衰微,早已不複當年興盛之勢。想我道教與佛教同樣都是導人向善,可為什麽我道教卻沒有那外來的佛教興盛。想不通啊,貧道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麽我道教就比不上那佛教的教義。”袁大神棍當著三少的麵絲毫沒有先不說今天三少來是為了什麽事情,就說兩個人的交情就不用顧忌其他的東西,當然就是當著三少的麵大吐苦水。
看著袁大神棍對著自己猛吐口水,三少恍然覺得,自己說這事是不是錯了。不是別的錯,而是被袁大神棍嘮叨這事,實在讓三少接受不了。
想要開口說話吧,袁大神棍卻是一點都不給三少機會,對著外麵喊了一聲,讓那小道士送點茶水進來之後,便又轉過頭來開始對著三少嘮叨了起來。
聽著袁大神棍對自己嘀咕起來沒完沒了,三少都想找個地方先睡上一覺了。不過畢竟三少是找人來辦事的,不好意思那樣。等小道士送來茶水了之後,三少便尋了個舒服的姿勢,一麵喝著茶水一麵聽著袁大神棍廢話。
一個時辰之後,三少感覺自己的肚子都有點發漲了,可袁大神棍還是沒有休息的意思。從道教與佛教兩教的教義開始,一直追溯到道教的起源。袁大神棍好像多少年都沒有跟人說話了一般,可算逮著了機會,便興奮的摧殘起了三少。
娘的,這神棍簡直比唐僧還唐僧。三少在心中不斷的誹腹著,這貨不應該當道士,應該去當和尚。實在是太能磨嘰了,幹脆改行當和尚得了。成天去念經,也總好過在這裏摧殘本少的神經。
這貨是不是得了口舌神經性抽出失調綜合症,簡稱‘口條症’。三少這貨心中無不惡毒的想到。不過還是得聽下去啊,雖然這貨是這麽說,但人家可沒有就肯定會答應你幫你幹點啥。忍受著萬惡的袁大神棍,三少恨不得用內功將耳朵堵住,但又不得不耐心聽下去。
說起道教地起源,一則是起於古代之神道,也就是殷商之前的那些傳說;二則起於《老子》地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也就是《道德經》的注釋本。是以,道家地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故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是,袁天罡卻認為,道教地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地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鬥米道地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則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地標誌。
“我道教又各分流派,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不過,教義卻統一地,也就是以‘道’為核心,天地萬物都循道,有道而生,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下蒼生及盡萬物皆應道法而行……”袁大神棍一本正經地給我解釋著他們地教義之後,又開始起說了關於佛門方麵地,細細一言說下來。隻是三少總是能感覺到袁大神棍的眼神總是瞟向自己這個方向,仿佛是特意說給三少聽的。
佛教地教義比較貼近大眾,更是以人為本。而且,他們地教詣恰好應了世人皆貪生怕死地念頭,更在教義上圓了大夥地怕死之夢。為啥,就因為人家的老大,那個滿腦袋是包的如來說了,大家不要怕,死有啥大不了的,死了當吃頓飯,洗個澡,找個小姐,無所謂點事情。
反正咱們已經把這個世界分為了六道,六道循環不息,今天你掛了,說不定你明天還能成佛呢。你說啥?成不了佛,那也沒關係,去當當牲口也是可以,反正你總是在這六道之內輪迴,相當於你永遠就在這六道之內瞎晃悠。總之,人家老大說的就是一句話,生命是無窮盡地,所謂生生不息,估計就是這個意思了。
反正不管你信我還是不信我,你總是在這六道之內,這既給予人一種安慰地心理,也讓你覺得佛門果然很是慈悲為懷,這種情況之下,佛教地吸引力自然大增。而且人家佛祖還說過,你這一世好事做多了,下一世就能生活的更好。試問,有這樣的好事,你會不會去做?答案則是非常肯定的。
而道教是怎麽說地,道教告訴大家夥,你們要修煉。修煉修的是啥?修的當然是神仙之術了,就算不用修那神仙之術,你也得煉丹啥的吧,這樣你才能吃了這些東西好升天啊。
而說到修煉仙術與煉丹這玩意,道教當然不受人歡迎了。為啥,平民百姓連自己的生活都沒法保證呢,誰會有那閑錢去買藥材煉仙丹?要是沒有錢,你那什麽生活,修個狗屁仙術。
人家佛教就不一樣了,隻要你信我,你就能有好處,孰優孰劣,誰更吸引人,一眼便可以看的清楚。
ps:等會還有一章(未完待續)
如果這小道士知道三少總共來過青雲觀三次,而且還是因為三少對於道觀中布置的陣法了如指掌的話,不知道他會做何感想啊。
跟著三少一路走到茅屋前麵,小道士便告罪了一聲,便退了下去。三少看了一眼清淨的茅屋,便知道這神棍又在房間裏裝神仙呢。
並沒有怪罪袁大神棍不出來歡迎自己,畢竟三少這次可是來求人的,可不是其他的事情,做人還是要老實一點的好。玩意把這位神棍給惹急了,那他的事可就辦不成了。要是到了那個時候,李大流氓還不得跟自己拚命啊。
緩步走進茅屋當中,三少便看到盤坐在蒲團之上的袁大神棍,大大咧咧的坐在他的對麵,三少便直接開口道:“袁大神棍,少爺我今天來找你有好事。”
挑了挑眉毛,袁大神棍看了三少一眼,便笑著說道:“三少來此何事?說來聽聽!”
“是這樣的,我打算跟你商量一下道教的問題,你也知道,如今這個世道道教日益衰弱,而那群和尚卻是風生水起。故而,為了我中原的宗教信仰問題,本少爺代表皇帝陛下來與你商量商量,你看這是不是個好事呢!?”三少將手中的折扇合起,在手心裏敲打了一番之後,便開口說道。
果然,聽到三少這樣的話,袁大神棍原本平淡無波的雙眼陡然射出兩道精光出來。這同時也讓三少心中放下了一塊石頭,自己沒有看錯,雖然說道教講求自然無為,但是麵對這樣的事情還是會有想法的。隻要自己抓住能將道教發揚光大的這個把柄死活不撒手,那袁大神棍肯定會上鉤的。
右手略顯顫抖的袁大神棍輕輕的捋了捋下巴上的那點點胡須,看著三少說道:“哦?有這等好事?莫不是三少以為貧道在這青雲觀裏呆的寂寞了,想找一些玩笑來調侃一番貧道吧!”袁大神棍果然是隻天生的狐狸見神棍,心中雖然激動更是相信了三少的話,但他卻並沒有立刻表示出自己的想法來。
麵對三少這個已經成精的狐狸,袁大神棍還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行。否則的話,說不定什麽時候就給三少給賣了。不說別的,就說三少從他身邊搶走的兩樣東西,就夠袁大神棍心疼的了。想當初三少不過是敲詐了袁大神棍一壺酒而已,那也沒有什麽。可後來的時候,三少連自己身邊那個徒弟都給搶走了,雖然說袁大神棍明知道小蘿莉跟著三少比在這裏好,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袁大神棍做了小蘿莉四年的師傅,心中還是非常的不舍,就好像是看著自己的女兒出閣那樣。
三少嘿嘿一笑,便開口道:“我說袁大神棍,本少雖然不是什麽好人,也經常占你的便宜,但本少可不敢那這事說笑。再說了,我身後站著的可是咱們的皇帝陛下,人家可是金口玉言,你不相信本少,總要相信咱們的皇帝陛下吧!”
“你還好意思說,哼哼!”袁大神棍看了三少一眼,兩隻鼻孔對著三少噴了噴氣,好像憤怒的公牛一般。
不過袁大神棍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糾纏下去,他現在關心的可是三少說的道教發展的問題。若是真的能讓道教在他的手中發揚光大了,那以後……嘖嘖,就連修道之人都這樣,若是三少知道了袁大神棍的想法,肯定迴敬他一頓老拳。
捋了捋胡子,袁大神棍歎息了一聲之後,便悠然的說道:“道消魔長啊……”聽了這話,三少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如果不是三少將炒茶的功夫傳給了袁大神棍,而他弄出來的茶葉有那麽好喝,三少真是恨不得一茶杯扣他腦袋上。
這是啥意思,還道消魔長,難不成袁大神棍將這群外來的和尚當成魔教妖孽了不成。這詞用在那些和尚身上,不得不說,實在是有些滑稽。不過三少並沒有打斷袁大神棍的感慨,而是選擇了靜靜的聆聽。不過,三少立馬就後悔與自己的想法了。
看了一眼並沒有打算插嘴的三少,袁天罡清了清嗓子,便開口說道:“貧道本是方外之人,不應該理會這紅塵之事,然而,如今我道教日益衰微,早已不複當年興盛之勢。想我道教與佛教同樣都是導人向善,可為什麽我道教卻沒有那外來的佛教興盛。想不通啊,貧道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麽我道教就比不上那佛教的教義。”袁大神棍當著三少的麵絲毫沒有先不說今天三少來是為了什麽事情,就說兩個人的交情就不用顧忌其他的東西,當然就是當著三少的麵大吐苦水。
看著袁大神棍對著自己猛吐口水,三少恍然覺得,自己說這事是不是錯了。不是別的錯,而是被袁大神棍嘮叨這事,實在讓三少接受不了。
想要開口說話吧,袁大神棍卻是一點都不給三少機會,對著外麵喊了一聲,讓那小道士送點茶水進來之後,便又轉過頭來開始對著三少嘮叨了起來。
聽著袁大神棍對自己嘀咕起來沒完沒了,三少都想找個地方先睡上一覺了。不過畢竟三少是找人來辦事的,不好意思那樣。等小道士送來茶水了之後,三少便尋了個舒服的姿勢,一麵喝著茶水一麵聽著袁大神棍廢話。
一個時辰之後,三少感覺自己的肚子都有點發漲了,可袁大神棍還是沒有休息的意思。從道教與佛教兩教的教義開始,一直追溯到道教的起源。袁大神棍好像多少年都沒有跟人說話了一般,可算逮著了機會,便興奮的摧殘起了三少。
娘的,這神棍簡直比唐僧還唐僧。三少在心中不斷的誹腹著,這貨不應該當道士,應該去當和尚。實在是太能磨嘰了,幹脆改行當和尚得了。成天去念經,也總好過在這裏摧殘本少的神經。
這貨是不是得了口舌神經性抽出失調綜合症,簡稱‘口條症’。三少這貨心中無不惡毒的想到。不過還是得聽下去啊,雖然這貨是這麽說,但人家可沒有就肯定會答應你幫你幹點啥。忍受著萬惡的袁大神棍,三少恨不得用內功將耳朵堵住,但又不得不耐心聽下去。
說起道教地起源,一則是起於古代之神道,也就是殷商之前的那些傳說;二則起於《老子》地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也就是《道德經》的注釋本。是以,道家地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故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是,袁天罡卻認為,道教地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地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鬥米道地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則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地標誌。
“我道教又各分流派,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不過,教義卻統一地,也就是以‘道’為核心,天地萬物都循道,有道而生,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下蒼生及盡萬物皆應道法而行……”袁大神棍一本正經地給我解釋著他們地教義之後,又開始起說了關於佛門方麵地,細細一言說下來。隻是三少總是能感覺到袁大神棍的眼神總是瞟向自己這個方向,仿佛是特意說給三少聽的。
佛教地教義比較貼近大眾,更是以人為本。而且,他們地教詣恰好應了世人皆貪生怕死地念頭,更在教義上圓了大夥地怕死之夢。為啥,就因為人家的老大,那個滿腦袋是包的如來說了,大家不要怕,死有啥大不了的,死了當吃頓飯,洗個澡,找個小姐,無所謂點事情。
反正咱們已經把這個世界分為了六道,六道循環不息,今天你掛了,說不定你明天還能成佛呢。你說啥?成不了佛,那也沒關係,去當當牲口也是可以,反正你總是在這六道之內輪迴,相當於你永遠就在這六道之內瞎晃悠。總之,人家老大說的就是一句話,生命是無窮盡地,所謂生生不息,估計就是這個意思了。
反正不管你信我還是不信我,你總是在這六道之內,這既給予人一種安慰地心理,也讓你覺得佛門果然很是慈悲為懷,這種情況之下,佛教地吸引力自然大增。而且人家佛祖還說過,你這一世好事做多了,下一世就能生活的更好。試問,有這樣的好事,你會不會去做?答案則是非常肯定的。
而道教是怎麽說地,道教告訴大家夥,你們要修煉。修煉修的是啥?修的當然是神仙之術了,就算不用修那神仙之術,你也得煉丹啥的吧,這樣你才能吃了這些東西好升天啊。
而說到修煉仙術與煉丹這玩意,道教當然不受人歡迎了。為啥,平民百姓連自己的生活都沒法保證呢,誰會有那閑錢去買藥材煉仙丹?要是沒有錢,你那什麽生活,修個狗屁仙術。
人家佛教就不一樣了,隻要你信我,你就能有好處,孰優孰劣,誰更吸引人,一眼便可以看的清楚。
ps:等會還有一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