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轟!
重炮轟鳴,戰火紛飛!
澤塔星係內的博爾星球上,激烈的戰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在之前奎特星球大混戰中逃逸幸存的一部分星際戰艦,因為奎特星球外圍有太多的太空垃圾懸浮,導致它們無法與星球地表取得聯係,更得不到任何人員物資補給。
所以,這些幸存下來的戰艦曆經混亂之後,終於放棄了相互之間的敵對,組成了臨時聯盟,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前來博爾星球,再一次悍然入侵,企圖重新占領這座資源富饒、人口眾多的星球。
然而……
博爾人之前飽嚐了被奎特人奴役壓迫之苦,又知道遲早有一天會迎來奎特聯邦的平叛鎮壓大軍,所以他們這幾個月,一直不停的積極備戰,為了打贏反侵略戰爭。
反抗軍在博爾星球各大島嶼都囤積了大量兵力和彈藥物資,用鋼筋混凝土構築了堅固的強大防禦工事,而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和電磁脈衝彈,這兩種彈藥更是囤積了不少。
而已經不再屬於奎特聯邦,而是臨時拚湊而成的奎特星球聯盟,他們的戰艦數量不多、人員和裝備更是不足,再加上之前在逃逸流亡過程中,又發生了彼此廝殺,所以殘餘的星際戰艦,幾乎都已經是戰力不高,此番入侵博爾星球,都是帶傷上陣。
如此一來,博爾人的反抗軍是以逸待勞,而臨時聯盟的入侵又是倉促行動,沒有統一的指揮行動。
即便雙方科技水平有巨大差異,但以多打少、以逸待勞的反抗軍,在麵對奎特星球臨時聯盟的入侵作戰中,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劣勢。
特別是反抗軍重新組建出了海空力量,他們打造了以防空為主的高速戰艦,配備有大量的大口徑防空火炮、多管速射機關炮等武器,讓高速戰艦猶如火力刺蝟一樣,讓敵人太空戰機不敢過於靠近,同時戰艦上還配備有有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更是讓防空火力進一步加強。
另外,反抗軍還有規模不小的航空兵部隊。
普通噴氣式戰鬥機和螺旋槳飛機,雖然飛行速度不是很快,頂多每小時800公裏左右,速度上根本不是太空戰機的對手,但是蟻多咬死象,他們動不動就組織成百上千架的機群升空迎戰,完全是以不怕死的衝鋒陷陣精神,跟臨時聯盟的太空戰機甚至是星際戰艦血拚。
一架架飛機都搭載有電磁脈衝彈,他們的戰術非常簡單,衝上去就先甩一波電磁脈衝彈,製造出強大的電磁脈衝幹擾,讓對方先進電子裝備混亂甚至受損,通訊係統也備受幹擾。
趁著混亂之際,反抗軍航空兵上千架戰機,猶如漫天的蝗蟲似的,飛撲上去,利用掛載的大口徑機關炮、重磅航彈等瘋狂打擊對手。
再落後的武器彈藥,隻要數量達到了一定程度,也能量變引起質變。
更何況,反抗軍的地麵防空部隊,還會提供瘋狂的火力支援。
博爾星球雖然相對落後,但好歹也是電氣化工業水平,他們能夠研製生產各種熱兵器,小至單兵手槍大到航空母艦都能製造,隻是科技還沒發展到發展火箭、衛星的程度。
有如此工業實力,那博爾人反抗軍當然能夠在數月的戰備時間內,打造出超級龐大的炮兵部隊,並囤積了足夠充足的彈藥,完全可以像是放煙花似的對空狂轟。
從25毫米口徑的四聯裝高射速高射炮,到120毫米口徑的超重型高射炮,他們擁有門類齊全的大量高射炮。
特別是超重型高射炮,120毫米口徑的彈藥賦予了足夠兇猛的射程和破壞力,該型火炮足足能夠打到18000米的高度,采用近炸印信或者觸碰銀信的炮彈,單門火炮就可以以五秒一發的速度,在天空中綻放出一朵朵死亡鐵幕,當數量足夠多的該型火炮組團爆射,那更是巍然壯觀。
太恐懼被奴役壓迫的博爾人,為了避免被占領被奴役,真是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他們在一些地形較大的島嶼上,成建製的布置有超重型高射炮,並且搭配107毫米口徑和57毫米口徑的火炮的中近程火炮,配屬相對原始但還算可用的大型對空警戒雷達,形成防空火力據點。
一旦發現有敵人的星際戰艦或太空戰機之類的進入了攻擊範圍內,他們就會用成百上千架戰機去攻擊,同時讓地麵埋伏的上百門各種口徑防空高炮,瘋狂對空傾瀉火力,組成一張張死亡彈幕,如同瓢潑大雨似的金屬風暴。
一旦對方敢進入低空,那像是冰雹雨似的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能像‘萬箭齊發’似的撲向敵人。
以不惜犧牲飛行員性命、不惜防空炮彈彈藥、不惜打報廢炮管身管壽命等等為代價,博爾人反抗軍的對空作戰,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而除了對空作戰之外,地麵抗登陸作戰,博爾人反抗軍也非常悍勇。
他們利用鋼混結構的堅固工事,搭配大量的厚裝甲、強火力的坦克戰車,利用重型榴彈炮、加農炮、火箭炮等提供強有力的火力覆蓋和戰場支援,在對奎特人的登陸部隊抗衡中,根本不處於下風,有時候他們還能火力更勝過一籌。
悲催的奎特星球臨時聯盟,在入侵行動發起之後不久,就恍然明白他們一腳踢在了鋼板上,如今的博爾人,早已不是以前技術實力不濟、武器裝備很差的軟柿子了,他們經過精心的戰爭準備,擁有充足的兵員和裝備彈藥,更有悍不畏死的作戰精神。
最最吊炸天的,還是在戰鬥中發揮出重大作用的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和電磁脈衝彈。
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使用簡單方便,對空瞄準鎖定目標後,發射後根本不用管,采用多級火箭串聯加速的它,能夠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飆出十幾倍音速的超高速度撲殺而來。
最嚇人的是,這些博爾人反抗軍每次都是十幾枚一起發射,這特麽怎麽躲?
開戰至今,臨時聯盟各大星際戰艦,損失艦載機最多的原因,就是遭遇了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的飽和式攻擊,各種角度、各種方位的突然射殺而來,太空戰機就算猛然加速逃逸,都來不及躲閃。
而最讓臨時聯盟各大星際戰艦無語的,便是電磁脈衝彈了。
這種電磁脈衝彈猛然爆炸的瞬間,會釋放強大的電磁幹擾和射線輻射,對臨時聯盟的星際戰艦通訊指揮、火控觀瞄、偵查探測等等儀器設備損傷極大,像防護力相對更弱的太空戰機要是遇上了,直接當成被幹擾破壞得以至於飛控係統失靈,從而導致戰機墜毀。
慘烈的入侵與反入侵戰爭,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奎特星球臨時聯盟會遭遇失敗。
如果他們的星際戰艦沒有受損,如果他們的數量更多一些,如果他們的兵員和物資更加充足……但是哪兒來那麽多如果。
激烈的戰爭中,沒有統一高效指揮,原本就分散屬於奎特聯邦五大艦隊的這些星際戰艦,完全都是散落在博爾星球內各處,在各自為戰。
狼群雖勇猛,但孤狼入羊群可就不一定了。
各自為戰的一艘艘星際戰艦,就像是又累又餓的受傷孤狼,再怎麽兇悍勇猛,也抵擋不住羊群悍不畏死的車輪戰攻擊,被活活拖垮直至被消滅掉,也隻是時間早晚而已。
特別是博爾人反抗軍,地麵有防空高射火炮密集開火,像是放煙花似的,不斷在空中製造射殺彈幕,又有一架架戰機如飛蛾撲火一樣兇猛攻擊。
再牛逼的星際戰艦,又能單打獨鬥死撐多久?
……
轟!!
驚天動地的劇烈爆炸,宛若上千個晴空炸雷一起鳴響似的,聲震蒼穹。
原本隸屬於奎特聯邦空天部隊第三艦隊的一艘主力星際戰艦,底部防護裝甲層慘被上萬發炮彈撕開,又遭遇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鑽肚內爆,更有多架戰機密集掃射和投彈攻擊。
劇烈的爆炸騰起耀眼的火球,璀璨的光芒伴隨著金屬斷裂的嘎吱聲,或大或小的戰艦碎塊,像是天女散花似的,從天空紛紛揚揚的落下,而在下墜過程中,還在不停的發生各種殉爆。
從編製上,奎特聯邦的主力星際戰艦,就相當於秦天的星際戰列艦縮小版、星級驅逐艦的放大版,因而戰力也是相當強大的,但最終也難逃被淩空打爆的宿命,也不得不說,博爾人反抗軍,那悍不畏死的攻擊還是起到了效果。
蟻多咬死象!
當然‘大象’被咬死之前,當然也是‘踩死’了不少螞蟻。
昔日的奎特聯邦主力艦,即便是帶傷上陣、即便是遭遇重圍,那也是製霸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硬抗各種口徑高炮和航彈攻擊、一枚枚導彈打擊的同時,艦載激光能量武器和電磁武器,也為博爾人反抗軍帶來了重大傷亡。
殺敵一千,自損八萬!
這就是博爾人反抗軍的真實寫照。
為了幹掉一艘星際戰艦,他們至少要損失數百門高射火炮、近千架噴氣式或螺旋槳戰機,用掉難以計數的彈藥,付出上萬人傷亡的代價。
……
宇宙深處。
一顆高精度遙感探測衛星,正靜靜的關注著博爾星球上的戰事,將大量觀測到的數據,通過量子保密通信實時傳送迴了‘先鋒’號星際突擊艦。
量子保密通信是屬於三級文明中的重要通訊技術,而華夏在這方麵自本世紀初,就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該技術領域取得了‘跨等級’突破,也就是本身還處於五級文明水平,就涉足到了三級文明的技術領域,而且還做出了斐然成績。
該通訊技術是基於量子糾纏現象,因該現象難以解釋,科學家們提出了大量的猜想,最著名的就是當年薛定諤受愛因斯坦的epr佯謬啟發,提出了的‘薛定諤貓’猜想。
量子糾纏是超隨機現象,任何高級算法和超快速度的計算設備,都無法將其破解,堪稱是信息安全領域的終極武器,有如此之好的運用前景,各國科學家自然是奮力研究,先後進行了貝爾不定式的試驗。
然而,糾纏態光子的傳輸與衰弱問題,始終是個攔路虎,在這方麵微樂科技參與之後,華夏順利成功突破,如今利用定向傳送的糾纏光子,以量子保密通信的方式,既不擔心被偵測發現,更不用害怕被破譯泄密。
源源不斷的數據,實時傳迴了先鋒號。
人工智能係統對數據進行建模分析之後,在綜合大廳內,為秦天和眾多參謀們,實時呈現出全虛擬立體交戰態勢圖。
實戰是最好的老師!
之前星際作戰部隊,進行了‘礪兵-2025’演習,就有登陸攻占達斯坦星球的部分。
而現如今,奎特聯邦殘餘的十多艘星際戰艦,正實時呈現登陸作戰到底有多難。
這可不是演習了,而是要死人的實戰,許多演習過程中根本不會有的內容,也都在實戰中表現出來了,尤其是地麵防空火力如此密集之下,該如何攻防作戰。
演習時誰敢調集成百上千門重型高炮,對著星際戰艦狂轟?
誰能組織猶如飛蝗似的,密密麻麻戰機機群,對星際戰艦實施飽和式自殺性攻擊?
演習演習,重點是‘演’,距離實戰還差距遠得很。
“這是難得的觀摩學習機會!大家都認真的看仔細了,好好看看這奎特聯邦的星際戰艦,是如何陷入重圍被一艘艘淩空打爆的1
秦天提醒參謀們認真觀摩學習,此次過來做戰前偵查,星際作戰部隊參謀部、作戰部等部門,幾乎來了一大半高級指揮人才,他們以前都是‘紙上談兵’做各種推演模擬和演習訓練,這還是第一次親眼所見真實的星際戰爭。
“博爾人雖然落後,但他們擁有足夠的兵力優勢,即便武器裝備相對原始落後,但是隻要數量足夠多,依然具有相當的殺傷力1
“奇怪!為什麽奎特人不讓星際戰艦飛的更高一些呢?地麵的防空火力太強了1
“別忘了他們是在大氣層內作戰,奎特人的能量武器肯定並不是特別優秀,如果距離太遠,空氣中的水分子、塵埃等容易造成能量散射,威力就大大下降了1
“我倒覺得他們是想著盡快壓製住地麵的防空火力,然後快速降落,實施登陸作戰1
“可他們的兵力和裝備也不多啊!沒有足夠的火力壓製性優勢,機甲部隊也不夠多,即便勉強登陸了,也是一個死啊!博爾人的反抗軍就跟蟻群似的,除非動用大威力武器清掃登陸場,否則登陸部隊難以立足1
“真是想不通啊!為什麽奎特聯邦的這些星際戰艦,不聯合起來在一個地方形成壓倒性優勢,而是散落在博爾星球各處,各自為戰,難道他們覺得自己單打獨鬥,都能登陸成功?”
“太不可思議了!真沒想到他們能將一手好牌,打成這樣!假如真的能聯合起來,高低層次不同搭配,遠中近多點布控,輕輕鬆鬆就能控製住上百萬平方公裏,然後從容登陸,完全不會像現在這樣1
“要是換做我們來進行登陸攻勢作戰,我肯定會選擇先轟炸對方的機、油庫、雷達站等高價值目標,徹底奪取製空權後才考慮登陸戰,不然這樣打,完全就是主動找死1
……
實戰的觀摩學習價值就是不一樣!
有奎特人和博爾人慘烈廝殺充當‘活教材’,讓秦天帶來的這批高級參謀人才們,真的是大開眼界,對星球爭奪大戰的戰爭模式、作戰特點、戰役戰術等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激烈的討論中,大家還大開腦洞,設想如果是華夏星際作戰部隊來進攻或者防守,又該如何更高效的作戰,啟發意義非常大。
秦天並沒有參與熱烈的討論,他離開綜合大廳迴到自己的休息室,聯係迭奧詢問戰況如何。
已經許久沒有收到秦天消息的迭奧,如今已經是博爾人反抗軍第17混成兵團的總指揮了,而得到的迴複,讓秦天相當意外……
重炮轟鳴,戰火紛飛!
澤塔星係內的博爾星球上,激烈的戰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在之前奎特星球大混戰中逃逸幸存的一部分星際戰艦,因為奎特星球外圍有太多的太空垃圾懸浮,導致它們無法與星球地表取得聯係,更得不到任何人員物資補給。
所以,這些幸存下來的戰艦曆經混亂之後,終於放棄了相互之間的敵對,組成了臨時聯盟,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前來博爾星球,再一次悍然入侵,企圖重新占領這座資源富饒、人口眾多的星球。
然而……
博爾人之前飽嚐了被奎特人奴役壓迫之苦,又知道遲早有一天會迎來奎特聯邦的平叛鎮壓大軍,所以他們這幾個月,一直不停的積極備戰,為了打贏反侵略戰爭。
反抗軍在博爾星球各大島嶼都囤積了大量兵力和彈藥物資,用鋼筋混凝土構築了堅固的強大防禦工事,而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和電磁脈衝彈,這兩種彈藥更是囤積了不少。
而已經不再屬於奎特聯邦,而是臨時拚湊而成的奎特星球聯盟,他們的戰艦數量不多、人員和裝備更是不足,再加上之前在逃逸流亡過程中,又發生了彼此廝殺,所以殘餘的星際戰艦,幾乎都已經是戰力不高,此番入侵博爾星球,都是帶傷上陣。
如此一來,博爾人的反抗軍是以逸待勞,而臨時聯盟的入侵又是倉促行動,沒有統一的指揮行動。
即便雙方科技水平有巨大差異,但以多打少、以逸待勞的反抗軍,在麵對奎特星球臨時聯盟的入侵作戰中,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劣勢。
特別是反抗軍重新組建出了海空力量,他們打造了以防空為主的高速戰艦,配備有大量的大口徑防空火炮、多管速射機關炮等武器,讓高速戰艦猶如火力刺蝟一樣,讓敵人太空戰機不敢過於靠近,同時戰艦上還配備有有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更是讓防空火力進一步加強。
另外,反抗軍還有規模不小的航空兵部隊。
普通噴氣式戰鬥機和螺旋槳飛機,雖然飛行速度不是很快,頂多每小時800公裏左右,速度上根本不是太空戰機的對手,但是蟻多咬死象,他們動不動就組織成百上千架的機群升空迎戰,完全是以不怕死的衝鋒陷陣精神,跟臨時聯盟的太空戰機甚至是星際戰艦血拚。
一架架飛機都搭載有電磁脈衝彈,他們的戰術非常簡單,衝上去就先甩一波電磁脈衝彈,製造出強大的電磁脈衝幹擾,讓對方先進電子裝備混亂甚至受損,通訊係統也備受幹擾。
趁著混亂之際,反抗軍航空兵上千架戰機,猶如漫天的蝗蟲似的,飛撲上去,利用掛載的大口徑機關炮、重磅航彈等瘋狂打擊對手。
再落後的武器彈藥,隻要數量達到了一定程度,也能量變引起質變。
更何況,反抗軍的地麵防空部隊,還會提供瘋狂的火力支援。
博爾星球雖然相對落後,但好歹也是電氣化工業水平,他們能夠研製生產各種熱兵器,小至單兵手槍大到航空母艦都能製造,隻是科技還沒發展到發展火箭、衛星的程度。
有如此工業實力,那博爾人反抗軍當然能夠在數月的戰備時間內,打造出超級龐大的炮兵部隊,並囤積了足夠充足的彈藥,完全可以像是放煙花似的對空狂轟。
從25毫米口徑的四聯裝高射速高射炮,到120毫米口徑的超重型高射炮,他們擁有門類齊全的大量高射炮。
特別是超重型高射炮,120毫米口徑的彈藥賦予了足夠兇猛的射程和破壞力,該型火炮足足能夠打到18000米的高度,采用近炸印信或者觸碰銀信的炮彈,單門火炮就可以以五秒一發的速度,在天空中綻放出一朵朵死亡鐵幕,當數量足夠多的該型火炮組團爆射,那更是巍然壯觀。
太恐懼被奴役壓迫的博爾人,為了避免被占領被奴役,真是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他們在一些地形較大的島嶼上,成建製的布置有超重型高射炮,並且搭配107毫米口徑和57毫米口徑的火炮的中近程火炮,配屬相對原始但還算可用的大型對空警戒雷達,形成防空火力據點。
一旦發現有敵人的星際戰艦或太空戰機之類的進入了攻擊範圍內,他們就會用成百上千架戰機去攻擊,同時讓地麵埋伏的上百門各種口徑防空高炮,瘋狂對空傾瀉火力,組成一張張死亡彈幕,如同瓢潑大雨似的金屬風暴。
一旦對方敢進入低空,那像是冰雹雨似的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能像‘萬箭齊發’似的撲向敵人。
以不惜犧牲飛行員性命、不惜防空炮彈彈藥、不惜打報廢炮管身管壽命等等為代價,博爾人反抗軍的對空作戰,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而除了對空作戰之外,地麵抗登陸作戰,博爾人反抗軍也非常悍勇。
他們利用鋼混結構的堅固工事,搭配大量的厚裝甲、強火力的坦克戰車,利用重型榴彈炮、加農炮、火箭炮等提供強有力的火力覆蓋和戰場支援,在對奎特人的登陸部隊抗衡中,根本不處於下風,有時候他們還能火力更勝過一籌。
悲催的奎特星球臨時聯盟,在入侵行動發起之後不久,就恍然明白他們一腳踢在了鋼板上,如今的博爾人,早已不是以前技術實力不濟、武器裝備很差的軟柿子了,他們經過精心的戰爭準備,擁有充足的兵員和裝備彈藥,更有悍不畏死的作戰精神。
最最吊炸天的,還是在戰鬥中發揮出重大作用的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和電磁脈衝彈。
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使用簡單方便,對空瞄準鎖定目標後,發射後根本不用管,采用多級火箭串聯加速的它,能夠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飆出十幾倍音速的超高速度撲殺而來。
最嚇人的是,這些博爾人反抗軍每次都是十幾枚一起發射,這特麽怎麽躲?
開戰至今,臨時聯盟各大星際戰艦,損失艦載機最多的原因,就是遭遇了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的飽和式攻擊,各種角度、各種方位的突然射殺而來,太空戰機就算猛然加速逃逸,都來不及躲閃。
而最讓臨時聯盟各大星際戰艦無語的,便是電磁脈衝彈了。
這種電磁脈衝彈猛然爆炸的瞬間,會釋放強大的電磁幹擾和射線輻射,對臨時聯盟的星際戰艦通訊指揮、火控觀瞄、偵查探測等等儀器設備損傷極大,像防護力相對更弱的太空戰機要是遇上了,直接當成被幹擾破壞得以至於飛控係統失靈,從而導致戰機墜毀。
慘烈的入侵與反入侵戰爭,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奎特星球臨時聯盟會遭遇失敗。
如果他們的星際戰艦沒有受損,如果他們的數量更多一些,如果他們的兵員和物資更加充足……但是哪兒來那麽多如果。
激烈的戰爭中,沒有統一高效指揮,原本就分散屬於奎特聯邦五大艦隊的這些星際戰艦,完全都是散落在博爾星球內各處,在各自為戰。
狼群雖勇猛,但孤狼入羊群可就不一定了。
各自為戰的一艘艘星際戰艦,就像是又累又餓的受傷孤狼,再怎麽兇悍勇猛,也抵擋不住羊群悍不畏死的車輪戰攻擊,被活活拖垮直至被消滅掉,也隻是時間早晚而已。
特別是博爾人反抗軍,地麵有防空高射火炮密集開火,像是放煙花似的,不斷在空中製造射殺彈幕,又有一架架戰機如飛蛾撲火一樣兇猛攻擊。
再牛逼的星際戰艦,又能單打獨鬥死撐多久?
……
轟!!
驚天動地的劇烈爆炸,宛若上千個晴空炸雷一起鳴響似的,聲震蒼穹。
原本隸屬於奎特聯邦空天部隊第三艦隊的一艘主力星際戰艦,底部防護裝甲層慘被上萬發炮彈撕開,又遭遇突刺便攜式高速導彈鑽肚內爆,更有多架戰機密集掃射和投彈攻擊。
劇烈的爆炸騰起耀眼的火球,璀璨的光芒伴隨著金屬斷裂的嘎吱聲,或大或小的戰艦碎塊,像是天女散花似的,從天空紛紛揚揚的落下,而在下墜過程中,還在不停的發生各種殉爆。
從編製上,奎特聯邦的主力星際戰艦,就相當於秦天的星際戰列艦縮小版、星級驅逐艦的放大版,因而戰力也是相當強大的,但最終也難逃被淩空打爆的宿命,也不得不說,博爾人反抗軍,那悍不畏死的攻擊還是起到了效果。
蟻多咬死象!
當然‘大象’被咬死之前,當然也是‘踩死’了不少螞蟻。
昔日的奎特聯邦主力艦,即便是帶傷上陣、即便是遭遇重圍,那也是製霸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硬抗各種口徑高炮和航彈攻擊、一枚枚導彈打擊的同時,艦載激光能量武器和電磁武器,也為博爾人反抗軍帶來了重大傷亡。
殺敵一千,自損八萬!
這就是博爾人反抗軍的真實寫照。
為了幹掉一艘星際戰艦,他們至少要損失數百門高射火炮、近千架噴氣式或螺旋槳戰機,用掉難以計數的彈藥,付出上萬人傷亡的代價。
……
宇宙深處。
一顆高精度遙感探測衛星,正靜靜的關注著博爾星球上的戰事,將大量觀測到的數據,通過量子保密通信實時傳送迴了‘先鋒’號星際突擊艦。
量子保密通信是屬於三級文明中的重要通訊技術,而華夏在這方麵自本世紀初,就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該技術領域取得了‘跨等級’突破,也就是本身還處於五級文明水平,就涉足到了三級文明的技術領域,而且還做出了斐然成績。
該通訊技術是基於量子糾纏現象,因該現象難以解釋,科學家們提出了大量的猜想,最著名的就是當年薛定諤受愛因斯坦的epr佯謬啟發,提出了的‘薛定諤貓’猜想。
量子糾纏是超隨機現象,任何高級算法和超快速度的計算設備,都無法將其破解,堪稱是信息安全領域的終極武器,有如此之好的運用前景,各國科學家自然是奮力研究,先後進行了貝爾不定式的試驗。
然而,糾纏態光子的傳輸與衰弱問題,始終是個攔路虎,在這方麵微樂科技參與之後,華夏順利成功突破,如今利用定向傳送的糾纏光子,以量子保密通信的方式,既不擔心被偵測發現,更不用害怕被破譯泄密。
源源不斷的數據,實時傳迴了先鋒號。
人工智能係統對數據進行建模分析之後,在綜合大廳內,為秦天和眾多參謀們,實時呈現出全虛擬立體交戰態勢圖。
實戰是最好的老師!
之前星際作戰部隊,進行了‘礪兵-2025’演習,就有登陸攻占達斯坦星球的部分。
而現如今,奎特聯邦殘餘的十多艘星際戰艦,正實時呈現登陸作戰到底有多難。
這可不是演習了,而是要死人的實戰,許多演習過程中根本不會有的內容,也都在實戰中表現出來了,尤其是地麵防空火力如此密集之下,該如何攻防作戰。
演習時誰敢調集成百上千門重型高炮,對著星際戰艦狂轟?
誰能組織猶如飛蝗似的,密密麻麻戰機機群,對星際戰艦實施飽和式自殺性攻擊?
演習演習,重點是‘演’,距離實戰還差距遠得很。
“這是難得的觀摩學習機會!大家都認真的看仔細了,好好看看這奎特聯邦的星際戰艦,是如何陷入重圍被一艘艘淩空打爆的1
秦天提醒參謀們認真觀摩學習,此次過來做戰前偵查,星際作戰部隊參謀部、作戰部等部門,幾乎來了一大半高級指揮人才,他們以前都是‘紙上談兵’做各種推演模擬和演習訓練,這還是第一次親眼所見真實的星際戰爭。
“博爾人雖然落後,但他們擁有足夠的兵力優勢,即便武器裝備相對原始落後,但是隻要數量足夠多,依然具有相當的殺傷力1
“奇怪!為什麽奎特人不讓星際戰艦飛的更高一些呢?地麵的防空火力太強了1
“別忘了他們是在大氣層內作戰,奎特人的能量武器肯定並不是特別優秀,如果距離太遠,空氣中的水分子、塵埃等容易造成能量散射,威力就大大下降了1
“我倒覺得他們是想著盡快壓製住地麵的防空火力,然後快速降落,實施登陸作戰1
“可他們的兵力和裝備也不多啊!沒有足夠的火力壓製性優勢,機甲部隊也不夠多,即便勉強登陸了,也是一個死啊!博爾人的反抗軍就跟蟻群似的,除非動用大威力武器清掃登陸場,否則登陸部隊難以立足1
“真是想不通啊!為什麽奎特聯邦的這些星際戰艦,不聯合起來在一個地方形成壓倒性優勢,而是散落在博爾星球各處,各自為戰,難道他們覺得自己單打獨鬥,都能登陸成功?”
“太不可思議了!真沒想到他們能將一手好牌,打成這樣!假如真的能聯合起來,高低層次不同搭配,遠中近多點布控,輕輕鬆鬆就能控製住上百萬平方公裏,然後從容登陸,完全不會像現在這樣1
“要是換做我們來進行登陸攻勢作戰,我肯定會選擇先轟炸對方的機、油庫、雷達站等高價值目標,徹底奪取製空權後才考慮登陸戰,不然這樣打,完全就是主動找死1
……
實戰的觀摩學習價值就是不一樣!
有奎特人和博爾人慘烈廝殺充當‘活教材’,讓秦天帶來的這批高級參謀人才們,真的是大開眼界,對星球爭奪大戰的戰爭模式、作戰特點、戰役戰術等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激烈的討論中,大家還大開腦洞,設想如果是華夏星際作戰部隊來進攻或者防守,又該如何更高效的作戰,啟發意義非常大。
秦天並沒有參與熱烈的討論,他離開綜合大廳迴到自己的休息室,聯係迭奧詢問戰況如何。
已經許久沒有收到秦天消息的迭奧,如今已經是博爾人反抗軍第17混成兵團的總指揮了,而得到的迴複,讓秦天相當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