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


    “你別衝動,你都在手裏吃過幾次虧了?”


    “萬一,不是字麵上的意思,你不是就又誤會人了?”


    馬皇後鉚足了勁,快步追上朱元璋後,就趕緊勸誡了起來。


    ‘重八’這兩個字,在淮西圈子裏,那是無人不曉的存在,但在這河南地界的民間,卻是無人知道的存在。


    就算是被人聽了去,也就當是‘狗蛋’之類的土名了。


    朱元璋聽到這話之後,這才放慢腳步,開始追憶以往的種種吃虧與誤會。


    不得不說,馬皇後說得很是在理,他因為誤會葉青,在葉青這裏吃的虧,已經有好幾次了。


    想到這裏,朱元璋也隻是歎了口氣道:“也是奇了個怪,在宮裏的時候,咱並沒有這麽衝動。”


    “可距離他葉青近了,咱就”


    馬皇後見他欲言又止,便立即補充道:“全是伱的好勝心在作祟,你太想抓住他的把柄,太想掌控他了。”


    朱元璋沒有答話,隻是沉默不語,但腳下的速度,卻已經不那麽急迫了。


    他不認為自己有錯!


    當皇帝的,難道不應該抓住把柄,以掌控臣工嗎?


    必須是越有本事的人,越應該抓個把柄,掌控在自己的手心之內!


    可以說這是臣工給皇帝陛下的安全感,也可以說這是帝王的馭人之道!


    隻是他越想掌控葉青,就越抓不到葉青的把柄,甚至還會因此而吃虧。


    想到這裏,朱元璋又再次迴憶的葉青對百姓的態度,那可真是一口一個刁民,但卻從來都是為百姓而謀。


    一個對達官顯貴刀子嘴又刀子心,但卻對百姓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真的會幹這種趁火打劫的事情嗎?


    “搶購黃花大閨女?”


    “這話怎麽看,怎麽都是趁火打劫!”


    “可用在他葉青的身上,還真有可能不是趁火打劫!”


    “.”


    朱元璋隻是那麽一琢磨,就當即決定先去看看再說。


    事關他葉青的事情,還得眼見為實,才是最為穩妥的選擇。


    不久之後,他們就徑直出了鄭州城的北城門。


    而這北門之外,就是黃河岸邊的各大村莊!


    他們隻看見重兵把守著城門,數不盡的受災百姓想要進城討生活,但卻都被橫眉冷眼的鄭州士兵給阻攔在外。


    他們身處城內,看到的景象雖然不如雁門縣和寧波城,但也還算是一片寧和,看不到什麽災難的景象。


    可這城牆之外,卻是數之不盡的‘行屍走肉’!


    災民們抱著希望想要進城討生活,可他們看到要把他們拒之門外的士兵之後,又生無可戀的往迴走。


    這他們眼裏的行屍走肉,就是這些往迴走的災民。


    朱元璋等人的眼裏,一名將領還在城門樓上,淡笑著喊話:“朝廷有賑災錢糧,給你們搭好了棚,給你們開來了粥場。”


    “你們不能全部衝進城去,全部迴你們村子裏去。”


    “.”


    朱元璋和毛驤等人看著這高高在上的將領,是真的氣不打一處來,但也找不到任何撒氣的理由。


    因為他說得還非常的對!


    隻要賑災得力,搭好了足夠的難民棚,並開辦了足夠的粥場,他們確實是不能全部往城裏跑。


    大量的難民衝進城裏,很容易對城裏的治安,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這不是空穴來風,這是有經驗可循的。


    縱觀曆史,朱元璋知道的,收留難民之後導致惡果的事件,就有兩起非常著名的事件。


    東漢時期,匈奴突起內鬥,部分敗軍就跑到了漢朝境內。


    他們苦苦哀求,並向漢朝政府許諾,願意擔當漢朝的先鋒軍,幫助漢朝攻打匈奴。


    當時的朝堂上下,認為以夷製夷是個不錯的思路,於是就安置了這夥匈奴難民。


    而曆史也給這夥匈奴難民取了個名字,叫做‘南匈奴’!


    剛開始的時候,南匈奴人還是非常的遵守約定,但是等北匈奴被攻滅之後,這夥南匈奴人就不斷在漢朝作亂。


    漢朝軍事強大,曾多次鎮壓南匈奴的反叛,但由於漢朝不舍得放棄武裝精良的南匈奴軍隊,所以一直沒有將其徹底鏟除。


    到了三國時代,南匈奴人終於原形畢露!


    他們的首領帶著南匈奴人反叛朝廷,導致西晉王朝,直接走向滅亡!


    正是由於南匈奴人的帶頭反叛,五胡也開始反叛朝廷,這才開啟了百姓生活於戰亂中的五胡亂華時期!


    這樣的例子,大唐也有。


    唐朝為了避免五胡亂華的情況再次發生,將突厥難民推到邊境,讓他們幫助唐軍作戰,可沒想到到了唐玄宗時期,還是難逃曆史的厄運。


    安祿山和史思明,曾經都是逃到唐朝的突厥難民。


    他們幫助唐軍作戰,立下汗馬功勞,受到唐玄宗的寵幸,並掌握了河北軍權。


    可最終二人卻趁其不備,掀起來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唐朝雖然沒有因為安史之亂而滅亡,但也自此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這還隻是朱元璋知道的,收留難民之後,導致惡果的事件!


    而他不知道的此類事件,就發生在他的子孫身上。


    原屬於西伯利亞的通古斯人,為躲避西伯利亞的寒冷氣候,在永樂年間逃到了明朝遼東,當起了明朝的難民。


    可也就是這群難民,最後上演了一出,名為‘鳩占鵲巢’的曆史大戲!


    不錯,


    這些難民都是自己的同袍,但餓極了的難民,卻是什麽事情都能做得出來。


    正因為是同袍,他才會派葉青來主持賑災。


    可也絕對不能因為是同袍,就讓他們衝進城去,給城裏的百姓帶來安全隱患。


    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就真的是天災加人禍了。


    朱元璋等人不是因為這將領,不讓難民進城而生氣,而是因為他這高高在上,不把難民當人的態度而生氣。


    可態度不好,也算不上什麽大罪。


    畢竟人家不論是說的話,還是做的事情,都是非常正確的。


    “走,”


    “咱們去看看難民棚是否足夠安置,去看看粥場是否足以賑濟百姓。”


    朱元璋隻是瞪了這將領一眼,就和馬皇後一起,在毛驤等一眾錦衣衛的護衛下,徑直往災區的而去。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貪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渝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渝江河並收藏大明第一貪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