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隻是隨手把李善長寫的親筆信,交給他們,讓他們二人傳閱。


    緊接著,他就目光深邃的看向鳳陽府的方向。


    與此同時,孔克表和朱亮祖看後卻是一驚,他們就沒想到李善長會說出這樣的話。


    李善長的親筆信很簡潔,就那麽幾個字。


    李善長親筆信內容:“個人私怨,十年不晚,國仇家恨,刻不容緩,大是大非,家國大義,理應為先!”


    孔克表皺眉道:“老相國這是什麽意思?”


    朱亮祖詫異道:“你個讀書人的典範,你問我這是什麽意思?”


    孔克表也是著急了,他怎麽能夠不明白這些話的字麵意思,隻是他不能明白,李善長怎麽會放棄這麽好的機會。


    倭國是個什麽國?


    倭國是個典型的小人之國!


    當年大明立國之初,朱元璋派遣使臣去倭國,希望他們來朝拜自己,結果人家不僅不來朝拜,還把大明使臣砍了腦袋。


    要不是隔著這麽一片海,倭國早就被大明的鐵騎踏平了。


    大明雖然沒有踏平倭國,但朱元璋對倭國的恨,可是非常明顯的。


    大明把江山坐穩之後,高麗進貢的女人,朱元璋直接封為貴妃,這是承認高麗為小弟之國的表現。


    而倭國見大明江山穩坐,也進貢女人,希望可以爭取更多的朝貢貿易份額。


    可朱元璋卻是看都懶得看一眼,直接就往教坊司裏打發!


    這種天差地別的態度,足以見得朱元璋在內心深處,對倭國是個什麽樣的態度。


    而他葉青深受皇恩,卻拿著‘寧波特別行政府’這塊招牌,大搖大擺的和倭國南北二朝合作。


    這是什麽行為?


    往大了說,這是出賣朝廷利益,是極其不要臉的行為!


    往小了說,這也是一個私通外番,不忠不義的罪行!


    往小了說都是這麽大的罪,怎麽就能放過這麽一個,可以一舉扳倒葉青的機會呢?


    在孔克表的認知裏,葉青和倭國南北朝合作,那就是私通外番。


    而他大搖大擺的搞宣傳,就是不忠不義,還不給皇帝麵子!


    他實在是弄不明白,李善長到底是出於什麽原因,會說出這麽一句話來。


    也就在孔克表一腦袋問號之時,朱亮祖也是看著胡惟庸不解道:“胡相,老相國是不是老糊塗了?”


    “咱們這群人,哪家的親戚沒因為他葉青而死?”


    “他搞的這什麽‘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哪一樣不是針對我們這些人?”


    孔克表也是皺著眉頭道:“我反正是不準備放過他!”


    “啪!”


    也就在孔克表和朱亮祖各抒己見之時,胡惟庸卻是一把拍在麵前的茶台之上。


    他實在是萬萬想不到,自己身邊怎麽盡是如此愚蠢之人。


    胡惟庸先是看向孔克表,怒聲嗬斥道:“孔克表,你真該感謝伱姓孔,你要是不姓孔,就算你不死在陛下的手裏,也一當會死在我的手裏!”


    孔克表當即一驚:“胡相,為何啊?”


    “你”


    胡惟庸摸著自己的胸脯,有那麽點讓自己順氣的意思,實在是氣得心肝發顫了都。


    片刻之後,胡惟庸再次心平氣和道:“你知道他和倭國南北朝合作的是什麽事情嗎?”


    “你知道,你不可能不知道!”


    “別說是你我這些身居高位之人,哪怕就是沒讀過書的販夫走卒,也能猜到他和倭國南北朝合作礦業,還出兵幫給他們互毆的真正意圖。”


    “說一句利國利民也不為過呀!”


    “你以為他為什麽可以不死?”


    “那是我們的皇帝陛下舍不得他死,那是我們的皇後娘娘不許他死!”


    “他們二人還能不知道他葉青是在禍國殃民,還是在利國利民嗎?”


    “你要是明天早朝去彈劾葉青,或許會因為你是孔子的後人你死不了,但也會讓你不好過!”


    孔克表瞬間恍然大悟,當即叩拜:“胡相莫氣,下官知錯了。”


    胡惟庸隻是冷哼一聲,然後又看向了朱亮祖,眼神之中更是多了一分鄙夷。


    如果說他看孔克表是氣他愚蠢,而他現在看朱亮祖,則是鄙視他已經失去了武人的基本道德。


    “你不會和他一樣愚蠢,你不會不知道葉青此舉,到底是禍國殃民,還是利國利民。”


    “你什麽都知道,但你還想借著此事整他。”


    “你這樣做,隻會讓人看不起你,連我們都會看不起你。”


    “正如老相國所言,個人私怨,十年不晚,國仇家恨,刻不容緩!”


    “這件事情上,我們不僅不能整他,還要幫他,我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也請你們記住,你們是漢人,是大明朝的官,是這個國家的人。”


    “.”


    一通教育之後,二人跪在地上就是狠狠的磕頭請罪,然後就麻溜的滾蛋了。


    偌大的大廳裏,隻剩下了胡惟庸一人。


    胡惟庸走到門口,看著鳳陽府的方向,追憶著當年艱難創業的時光。


    那個時候,反元的義軍豈止十支,但能做到進城之後,對百姓秋毫不犯的,卻沒有幾個。


    那個時候,朱元璋要公開處死吃飯不給錢的將士,以及殲汙民女的將士,他們也是無不拍手稱快。


    別說是劉伯溫了,哪怕就是他胡惟庸,也是因為他朱元璋是為百姓而戰,這才跟追隨至此!


    迴想起來,還恍如昨日!


    他也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現在居然活成了,當年他們痛恨的人,他們反抗的人,他們唾棄的人。


    如果這些淮西勳貴不活成那樣的人,他們的家裏人,又怎麽會因為鳳陽大案而死?


    他胡惟庸的家裏人沒有受到牽連,難道這就證明他胡惟庸沒有貪嗎?


    這隻能證明他胡惟庸和他李善長手段高明,對家裏人的約束,遠遠超過這些教兵悍將而已!


    想到這裏,胡惟庸也是不免自嘲一笑。


    他終究是活成了他曾經罵得最厲害的人!


    但他也知道,他已經迴不去了!


    不僅是他迴不去,這些吃慣了肉的人,也無法再迴到吃菜的日子去!


    但不論怎樣,他也和李善長一樣,該有的底線還沒有丟。


    別人在那裏為國而戰,他絕對不會在背後捅刀子,甚至還會好好的當後勤。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貪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渝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渝江河並收藏大明第一貪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