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三人對葉青會來此祭拜這件事,並不感到絲毫的驚訝。
一是李將軍之前就說過這事,二是他葉青雖為貪官,但卻是一個不僅貪財為民,還文臣將心的人。
這樣的人在戰前的平靜之夜來此祭拜,就算事先不知道,隻是單純的偶遇,也不會覺得驚訝,隻會覺得很巧。
但吳用提著一桶清潔工具,就讓他朱元璋有些想不到了。
也就在朱元璋三人,把目光都集中在這一桶清潔用具上之時,葉青卻是朝著郭老爺欣慰的笑了笑。
“老郭,”
“你還知道來此拜一拜,看來皇商的身份,還沒有完全把你變成那種,鑽到錢屁眼裏去的人啊!”
朱元璋一聽,直接就不樂意了。
朱元璋朗聲反駁道:“葉大人,你這說的是人話嗎?”
“你這個大貪官,竟然好意思說咱鑽錢屁眼裏去了?”
葉青見這郭老爺急眼後,隻覺得這人好賴話都聽不明白,他明明是發自內心的想誇他一嘴,怎麽就找不到話語之中的重點呢?
葉青也不想和他多說什麽,免得影響自己祭拜曾經的上將和恩師。
所有人的眼裏,葉青並不理會朱元璋,甚至連郭夫人和毛驤都不帶看一眼的。
也可以說他根本就沒發現,那個身材相對瘦弱的親兵,就是在談判口才上可以和他旗鼓相當的郭夫人。
並不是他眼神不好,而是自他踏進靖邊祠的門檻之後,他的眼裏就隻有在廟堂裏頂天立地的上將軍了。
廟堂燭光之下,
葉青手提一籃子祭品,整理了一下衣領之後,便撩衣跨過廟堂門檻,直接就與這郭老爺擦肩而過。
也就在二人擦肩而過之時,朱元璋從葉青那目不斜視的側顏之中,看到了‘目中無人’四個字。
就他現在的表情和眼神來看,真就是把‘目中無人’四個字,寫在了臉上。
可朱元璋並沒有因為他的目中無人而生氣,因為他知道葉青此刻的目中無人,是針對他們這些活人的。
朱元璋等人站在這供奉李牧的正殿之外,就這麽看著葉青祭拜李牧。
他們的眼裏,
葉青親自在供案上,擺放了四隻燒雞與四壺好酒,還有四碗仍在冒熱氣的白米飯。
緊接著,他又親自點燃四對紅燭和四炷香,還分別插在了四個青銅香爐裏。
中間的一份祭品和正在燃燒的香燭,正好對應屹立正中的李牧金身雕像,可其他的三份祭品和三套正在燃燒的香燭,就不知道對應著誰了!
別說是朱元璋和毛鑲了,就連心細如發的馬皇後,也不知道那三份祭品和香燭是為誰準備的。
因為這裏除了李牧雕像,就再也沒有任何人了。
也就在三人暗自納悶之時,李將軍卻走到邊上,拉了一下隱藏在柱頭後麵的拉線開關。
下一瞬,三幅一人高的卷軸畫像,直接就從房梁上放了下來。
終於,朱元璋三人知道葉青為什麽要準備四份祭品和四份香燭了!
他們的眼裏,
左數第一幅畫像,畫的是大唐名將衛國公李靖!
李靖身披大唐鎏金明光鎧,一襲紅袍隨風舞,手按製式唐橫刀,不論是眉宇眼神還是胡須,都那麽的逼真。
隻是凝望著這雙眼睛,就能讓人瞬間明白什麽叫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這幅圖的左上角,則赫然寫著【衛國景武公李靖】七個楷體大字,而這七個大字之下,則寫著李靖的生平簡介。
左數第二幅畫像,畫的是大唐天策上將(唐太宗)李世民!
隻是畫像中的李世民,和朱元璋在史料中看到的,身披龍袍的李世民不一樣。
這裏的李世民,身披龍鱗明光鎧,右手按腰間龍紋唐刀,左手持龍紋金槍,畫像依舊栩栩如生,就像真的看到了活的天策上將李世民一樣。
畫像的左上角,也赫然寫著【大唐太宗皇帝暨天策上將李世民】十四個楷體大字,而這十四個大字之下,也寫著李世民的生平簡介。
而李牧雕像的旁邊,也就是右數第一幅畫像,則畫的是飛將軍李廣!
李廣身披漢朝將軍甲,正在彎弓射北狼,依舊是栩栩如生,隻要看一眼這被拉滿的大弓,就能感受到‘猿臂將軍’四個字的分量。
畫像的左上角,也赫然寫著【驍騎將軍李廣】六個隸書大字,而這六個大字之下,也寫著李廣的生平簡介。
隻是這上麵的李廣生平簡介,著重寫了‘猿臂將軍’李廣做雁門、代郡、雲中太守時,和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的事跡。
至於他在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戰中,因迷失道路而未能參戰的事情,可以說是隻字未提。
葉青之所以不提,不是因為李廣是他的老師,他就故意‘揚長避短’,隻是他這個做徒兒的,不想書寫師父的失誤!
再者說了,他在漢朝的親身經曆,就是和李廣一起常駐雁門。
至於之後的事情,已經在漢朝戰死的葉青,並沒有親自參與,所以就隻需要記住‘飛將軍’和‘猿臂將軍’就可以了。
他不是史官,不需要在一張用於緬懷和祭拜的畫像之中,寫得那麽的全麵!
朱元璋三人看著這三幅畫像,眼裏有了不同程度的驚駭之色。
毛驤看向此刻已經站在他身旁的吳用,小聲的問道:“這三幅畫像,是誰畫的?”
“竟然,畫得如此逼真,就像這三位曆史名將活在畫中一樣!”
也就在毛驤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朱元璋和馬皇後,也齊齊看向了他,都等待著這身為葉青助手的雁門縣縣丞吳用吳大人迴答。
吳用隻是小聲道:“有什麽話,待會兒再說,不要打擾葉大人祭拜他們!”
吳用話音一落之後,整個人都變得肅穆了起來。
他們一行人就這麽站在大門口,看著葉青獨自嚴肅而安靜的忙碌著。
這一刻的葉青,不是目中無人,而是眼裏根本就沒有他們這些活著的人,隻有這三幅圖和這尊金身雕像。
他們隻看見葉青從包袱裏,拿出四個古色古香的木盒子,然後又拿出來了四張紙。
四張紙依次擺放在四個青銅香爐前方的供案上之後,他又把四個古色古香的木盒子,依次壓在了四張紙上。
緊接著,他又小心翼翼的依次打開盒子,然後取出裏麵的私章印鑒。
最後,他拿出朱砂紅印泥,四個私章印鑒依次蓋印於白紙正中,然後私章印鑒側放,刻字底麵朝外。
左數第一幅李靖畫像,對應的是【李靖印】!
左數第二幅李世民畫像,對應的是【李世民印】!
左數第三尊李牧畫像,對應的是【李牧印】!
左數第四幅李廣畫像,對應的是【李廣印】!
做完這一切之後,葉青來到大殿正中,麵向四位恩師,幹脆而果斷的雙膝跪地。
所有人的眼裏,葉青先是仰望四位曆史名將,然後便左手按右手上,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
馬皇後一看就知道,這是漢家九拜之中,最為隆重的稽首大拜禮。
這種大禮僅用於拜天地父母祖宗與授業恩師,哪怕是拜君王,都不一定要用這種大禮。
馬皇後認出這是稽首大拜禮之後,總覺得合理又不合理。
之所以認為合理,是因為他們本就是祖宗先烈,後世子孫行此大禮,本就無可厚非!
之所以認為不合理,便是如果不是直係祖宗,不是對他們有特殊情感的話,作為幾百年後的後人,一般不會輕易行此大禮!
說白了,就是感情到不了那個份上,一般行禮表示敬仰就夠了!
想到這裏,馬皇後又想問吳用,葉青對他們有怎樣的特殊情感了。
隻是人家已經打了招唿,她也隻有記住這個問題,等葉青祭拜完成之後再問了。
也就在馬皇後認出這是稽首大拜禮,還意識到這個問題之時,朱元璋這個當過和尚也研究過各種祭拜儀式的人,也認出來了這個祭拜的儀式。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一是李將軍之前就說過這事,二是他葉青雖為貪官,但卻是一個不僅貪財為民,還文臣將心的人。
這樣的人在戰前的平靜之夜來此祭拜,就算事先不知道,隻是單純的偶遇,也不會覺得驚訝,隻會覺得很巧。
但吳用提著一桶清潔工具,就讓他朱元璋有些想不到了。
也就在朱元璋三人,把目光都集中在這一桶清潔用具上之時,葉青卻是朝著郭老爺欣慰的笑了笑。
“老郭,”
“你還知道來此拜一拜,看來皇商的身份,還沒有完全把你變成那種,鑽到錢屁眼裏去的人啊!”
朱元璋一聽,直接就不樂意了。
朱元璋朗聲反駁道:“葉大人,你這說的是人話嗎?”
“你這個大貪官,竟然好意思說咱鑽錢屁眼裏去了?”
葉青見這郭老爺急眼後,隻覺得這人好賴話都聽不明白,他明明是發自內心的想誇他一嘴,怎麽就找不到話語之中的重點呢?
葉青也不想和他多說什麽,免得影響自己祭拜曾經的上將和恩師。
所有人的眼裏,葉青並不理會朱元璋,甚至連郭夫人和毛驤都不帶看一眼的。
也可以說他根本就沒發現,那個身材相對瘦弱的親兵,就是在談判口才上可以和他旗鼓相當的郭夫人。
並不是他眼神不好,而是自他踏進靖邊祠的門檻之後,他的眼裏就隻有在廟堂裏頂天立地的上將軍了。
廟堂燭光之下,
葉青手提一籃子祭品,整理了一下衣領之後,便撩衣跨過廟堂門檻,直接就與這郭老爺擦肩而過。
也就在二人擦肩而過之時,朱元璋從葉青那目不斜視的側顏之中,看到了‘目中無人’四個字。
就他現在的表情和眼神來看,真就是把‘目中無人’四個字,寫在了臉上。
可朱元璋並沒有因為他的目中無人而生氣,因為他知道葉青此刻的目中無人,是針對他們這些活人的。
朱元璋等人站在這供奉李牧的正殿之外,就這麽看著葉青祭拜李牧。
他們的眼裏,
葉青親自在供案上,擺放了四隻燒雞與四壺好酒,還有四碗仍在冒熱氣的白米飯。
緊接著,他又親自點燃四對紅燭和四炷香,還分別插在了四個青銅香爐裏。
中間的一份祭品和正在燃燒的香燭,正好對應屹立正中的李牧金身雕像,可其他的三份祭品和三套正在燃燒的香燭,就不知道對應著誰了!
別說是朱元璋和毛鑲了,就連心細如發的馬皇後,也不知道那三份祭品和香燭是為誰準備的。
因為這裏除了李牧雕像,就再也沒有任何人了。
也就在三人暗自納悶之時,李將軍卻走到邊上,拉了一下隱藏在柱頭後麵的拉線開關。
下一瞬,三幅一人高的卷軸畫像,直接就從房梁上放了下來。
終於,朱元璋三人知道葉青為什麽要準備四份祭品和四份香燭了!
他們的眼裏,
左數第一幅畫像,畫的是大唐名將衛國公李靖!
李靖身披大唐鎏金明光鎧,一襲紅袍隨風舞,手按製式唐橫刀,不論是眉宇眼神還是胡須,都那麽的逼真。
隻是凝望著這雙眼睛,就能讓人瞬間明白什麽叫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這幅圖的左上角,則赫然寫著【衛國景武公李靖】七個楷體大字,而這七個大字之下,則寫著李靖的生平簡介。
左數第二幅畫像,畫的是大唐天策上將(唐太宗)李世民!
隻是畫像中的李世民,和朱元璋在史料中看到的,身披龍袍的李世民不一樣。
這裏的李世民,身披龍鱗明光鎧,右手按腰間龍紋唐刀,左手持龍紋金槍,畫像依舊栩栩如生,就像真的看到了活的天策上將李世民一樣。
畫像的左上角,也赫然寫著【大唐太宗皇帝暨天策上將李世民】十四個楷體大字,而這十四個大字之下,也寫著李世民的生平簡介。
而李牧雕像的旁邊,也就是右數第一幅畫像,則畫的是飛將軍李廣!
李廣身披漢朝將軍甲,正在彎弓射北狼,依舊是栩栩如生,隻要看一眼這被拉滿的大弓,就能感受到‘猿臂將軍’四個字的分量。
畫像的左上角,也赫然寫著【驍騎將軍李廣】六個隸書大字,而這六個大字之下,也寫著李廣的生平簡介。
隻是這上麵的李廣生平簡介,著重寫了‘猿臂將軍’李廣做雁門、代郡、雲中太守時,和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的事跡。
至於他在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戰中,因迷失道路而未能參戰的事情,可以說是隻字未提。
葉青之所以不提,不是因為李廣是他的老師,他就故意‘揚長避短’,隻是他這個做徒兒的,不想書寫師父的失誤!
再者說了,他在漢朝的親身經曆,就是和李廣一起常駐雁門。
至於之後的事情,已經在漢朝戰死的葉青,並沒有親自參與,所以就隻需要記住‘飛將軍’和‘猿臂將軍’就可以了。
他不是史官,不需要在一張用於緬懷和祭拜的畫像之中,寫得那麽的全麵!
朱元璋三人看著這三幅畫像,眼裏有了不同程度的驚駭之色。
毛驤看向此刻已經站在他身旁的吳用,小聲的問道:“這三幅畫像,是誰畫的?”
“竟然,畫得如此逼真,就像這三位曆史名將活在畫中一樣!”
也就在毛驤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朱元璋和馬皇後,也齊齊看向了他,都等待著這身為葉青助手的雁門縣縣丞吳用吳大人迴答。
吳用隻是小聲道:“有什麽話,待會兒再說,不要打擾葉大人祭拜他們!”
吳用話音一落之後,整個人都變得肅穆了起來。
他們一行人就這麽站在大門口,看著葉青獨自嚴肅而安靜的忙碌著。
這一刻的葉青,不是目中無人,而是眼裏根本就沒有他們這些活著的人,隻有這三幅圖和這尊金身雕像。
他們隻看見葉青從包袱裏,拿出四個古色古香的木盒子,然後又拿出來了四張紙。
四張紙依次擺放在四個青銅香爐前方的供案上之後,他又把四個古色古香的木盒子,依次壓在了四張紙上。
緊接著,他又小心翼翼的依次打開盒子,然後取出裏麵的私章印鑒。
最後,他拿出朱砂紅印泥,四個私章印鑒依次蓋印於白紙正中,然後私章印鑒側放,刻字底麵朝外。
左數第一幅李靖畫像,對應的是【李靖印】!
左數第二幅李世民畫像,對應的是【李世民印】!
左數第三尊李牧畫像,對應的是【李牧印】!
左數第四幅李廣畫像,對應的是【李廣印】!
做完這一切之後,葉青來到大殿正中,麵向四位恩師,幹脆而果斷的雙膝跪地。
所有人的眼裏,葉青先是仰望四位曆史名將,然後便左手按右手上,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
馬皇後一看就知道,這是漢家九拜之中,最為隆重的稽首大拜禮。
這種大禮僅用於拜天地父母祖宗與授業恩師,哪怕是拜君王,都不一定要用這種大禮。
馬皇後認出這是稽首大拜禮之後,總覺得合理又不合理。
之所以認為合理,是因為他們本就是祖宗先烈,後世子孫行此大禮,本就無可厚非!
之所以認為不合理,便是如果不是直係祖宗,不是對他們有特殊情感的話,作為幾百年後的後人,一般不會輕易行此大禮!
說白了,就是感情到不了那個份上,一般行禮表示敬仰就夠了!
想到這裏,馬皇後又想問吳用,葉青對他們有怎樣的特殊情感了。
隻是人家已經打了招唿,她也隻有記住這個問題,等葉青祭拜完成之後再問了。
也就在馬皇後認出這是稽首大拜禮,還意識到這個問題之時,朱元璋這個當過和尚也研究過各種祭拜儀式的人,也認出來了這個祭拜的儀式。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