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考核自評,”


    “啟奏陛下,臣於洪武三年參加大明首次科考,以舉人身份,任雁門縣知縣一職。”


    “臣為官三年,聚財百萬,修造豪宅,躋身商道!”


    “.”


    “臣自覺罪孽深重,便以屆滿考核之機,上書自首,隻求陛下降旨斬首。”


    “如陛下覺得臣不配陛下手書聖旨誅殺,口諭也行。”


    “能被陛下點名誅殺,臣榮幸之至!”


    “言盡於此,臣稽首再拜!”


    “落款:罪臣雁門縣知縣葉青!”


    洪武六年,陽春三月。


    應天府,皇宮禦書房內。


    龍案之上,擺放著好幾摞半人高的奏折。


    這些奏折不論是封麵顏色,還是寬窄厚薄,都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就連封皮上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樣。


    封皮上書:【大明官吏考核自評】。


    不錯,


    這些都是吏部監製,專用於官員考核自評的奏折。


    明朝的考核製度分為考察和考滿兩種。


    考察就是對所有的官員進行考察,不限於哪一個官員的具體任期。


    考滿就是就一個官員而言,在他任職三年、六年、九年的階段進行考察。


    三年考滿叫做初考,六年叫做再考,九年叫做通考。


    而考核的等級則定為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種!


    考核為稱職,口頭誇獎再升職!


    考核為平常,挨罵就算完!


    考核為不稱職,迴家種田去!


    當然,這還得是沒有作奸犯科,沒有以權謀私的情況下。


    要是撈個百八十兩銀子,那就隻有讓人來收屍咯。


    現在出現在這裏的奏折,都是接受考滿考核的各地方官員自評。


    官員自評是‘考滿’的考核手段之一,但占比很低!


    按理說,可以出現在龍案上的官員自評,必須得四品及以上才有資格。


    但這是自考核製度頒布以來的第一次考滿,朱元璋可以說是相當的重視。


    他對這次考滿的重視程度,完全不亞於洪武三年的第一次科考!


    原因無他,


    這位勵誌‘驅逐胡虜,恢複華夏,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大明開國皇帝,深知他的大明,完全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


    他要讓這片廢墟再次煥發生機,重迴鼎盛華夏!


    而要做到這一點,他一個人是完全不夠的,還得靠頭頂烏紗帽的全國官吏。


    所以,官吏的行政水平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禦書房盤龍燭台之下,


    身披龍袍的朱元璋,正坐在那裏翻看這些官吏的自評。


    洪武六年的朱元璋,還不到四十五歲,依然是一個身材魁梧,精力旺盛的中年男子。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貪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渝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渝江河並收藏大明第一貪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