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厲芒拿下五十萬濱州軍的消息傳遍神州之時,西南兩國突然齊動,不宣而戰,合一百五十萬大軍直接進攻大武的西境。
大武西境邊軍統帥乃是皇帝的胞弟,號武王,與國同號,可見他皇兄對他的信賴和偏愛。武王也是現下所有校尉中領兵最多的,足足百萬大軍,隻是常年鎮守西境,甚少迴國。
一百五十萬大軍來攻,武王壓力不小,攻守兩方還未交兵,武王便派出了傳信兵,趕往國中。
大武皇帝剛剛突聞噩耗,吐血昏迷,這才悠悠轉醒,便聽太尉輕聲出言道:“陛下,剛剛武王殿下來信,說西南兩國合兵一百五十萬大軍進犯邊境,戰事已經開啟,隻是武王怕抵擋不了多久,故而向您請兵支援”。
“什麽?”大武皇帝虛弱的喊道,聲音中再無往日的威嚴。
“該死的大興,都是該死的大興,立刻派人出使大沂,朕要他大沂出兵進攻大興,什麽條件朕都答應,派人告訴武王,給朕頂住,頂不住就帶著大軍撤退,朕不要再聽到全軍覆沒這四個字”。
“陛下,那星州呢?”太尉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星州...嗬嗬...管不了了”皇帝說完便再次昏睡過去。
......
西南兩國合軍一處,其中牽扯了太多的利益糾葛,兩國皇帝也都是深明大義之人,自然知曉帶兵的忌諱,故而一番商議之後,推選了天府國一人獨掌大軍,說來也巧,此人還與厲芒認識,便是那大竹山下、陸屋城中兩次帶兵支援他的天府國的將軍。
此人叫阿吉,隨父姓阿,以母姓名,是天府國的王族中人,為人正派,又熱絡,仗義,且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其大名在西南兩國的軍人中如雷貫耳,故而統領兩國聯軍再好不過。
此時兩國混編的一百五十萬大軍已經抵達了大武的西境,石堡前。
石堡是大武在兩國邊境的景山上建立的堡壘,每一個都不甚大,僅能容下十數人而已,但勝在數量多,西南兩國大軍若要過境,必然要衝上此山,這石堡便是大武西境的第一道防禦。
阿吉看了眼山上的石堡,以及石堡中張弓搭箭的大武邊軍,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辦,若要強攻,那定會留下滿地的屍體,可若不上,又該從何處進入大武?
往北的山城是一條入境選擇,隻是百聖宮會答應他借道?那是不可能的!往南盡是原始大山,更不好走,還不如眼前的景山來的平緩些呢。
思慮良久,沒有良策。
大軍遲遲未動,南理國的一將軍上前問道:“阿吉將軍,為何不動了啊?”
阿吉苦笑著搖搖頭,將心下的苦惱說出。
那將軍見阿吉是擔心無畏的損失,心下更為敬佩,行了一禮道:“阿吉將軍,對不起,我對我之前的誤解道歉,不過我有一招,可破這石堡”。
“哦?太好了,兄弟你說”阿吉高興道。
“我南理國人人擅毒蟲蛇蟻,我大軍更是鍾愛此道,我可指揮毒蛇攻下石堡,你看行嗎?”那將軍將他的計策說出,隻是臉上甚為不好意思,想來也知此招不算光明。
“可以,隻要能讓我們少死人,怎樣都好,我們兩國可比不得大武的人多”阿吉點點頭道。
“好,那我便去準備了,你就等著看好戲吧”那將軍說完便轉身匆匆離去。
不多時,南理國的軍中突然傳出了刺耳的笛音,聲音不成曲調,且一路拔高,根本難以入耳。
便見一條條顏色各異的毒蛇,蜿蜒著從山林各處而出,向著一個個石堡而去。
武王駐守西境多年,自然知曉這笛音的用意,隻是還未來得及開口提醒麾下,便見山坡四處忽然響起了一聲聲的慘叫,隨後便見許多人翻出石堡,四處奔逃著,或腳下,或脖子上,或後背上,皆是爬著一條條的毒蛇。
阿吉看到此處,大喜過望,直接下令道:“衝鋒”,隨後一馬當先,向著山坡上衝去。
武王見石堡的作用不曾發揮,又看著壓上來的敵軍,便忍痛讓第二梯隊的邊軍們將一個個渾圓的巨石推下,也不管下方那些兀自哀嚎奔跑的麾下士卒了。
阿吉見無數巨石滾滾而來,大喊一聲:“小心”,便當先躍下馬背向著一石堡中躍去,就在他躍入石堡中時,一巨石飛落砸在了馬上,馬兒當場淪為一灘肉泥,看的阿吉心痛不已。
這一波滾石,足足令西南聯軍損失了數萬人,其餘的人眼見同袍慘死,更是懷著悲憤的心以更快的速度向上衝去。
滾石剛過,巨木便隨之而來,隻是效果卻不如滾石來的好些,畢竟體境之人躍起的高度足以高過巨木了。
武王見第二道防線緊緊殺敵數萬人,一時間有些可惜,繼而下令道:“放箭,將箭射完便後撤”。
“是”
一時間山頂處大武邊軍具是拉弓射箭,頓時數十萬箭便飛向山下,隻是因為地形的緣故,效果卻不甚明顯,兩國聯軍已經很近了。
武王此時帶人撤下了山坡,在山後的平緩之地上了馬,手下此時也大多翻身上馬,化作了騎兵,隻待山坡上兩國聯軍衝下,便會發起衝鋒。
阿吉剛剛上了山脊,便看清了形勢,大聲下令道:“停下,都停下”。
大軍聞言,具是止步,隨後在阿吉的指揮下,竟然開始列陣,此時西南聯軍居高臨下,反而占據了些地形上的優勢。
武王見狀,便知道敵軍中也有高人,故而不再候在此地,下令大軍迴營。
阿吉喚人將所有馬匹帶了過來,隨後才上馬翻山而下,就在山腳處再次結陣,遙遙看向大武邊軍的軍營。
“阿吉將軍衝吧,我們剛才死了那麽多人,不能就這麽算了”那南理國的另一個將軍打馬上前說道。
“那武王如此輕易就迴了營,想必營內還有陷井和埋伏,我們不能衝動”阿吉深思一番繼而開口道。
“我們這麽多人,足足多出他們五十萬,又有何懼?前方即便是坑,我們都能給他填平了”那將軍似乎絲毫不在意麾下士卒的生命。
“你...”阿吉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兩國同處西南,關係自然不是表麵那麽和諧,南理有這樣的將軍他應該感到高興,隻是眼下兩國聯軍進攻大武,若是出了紕漏,他這個主將難辭其咎。
許久後,阿吉似是想到了什麽,下令道:“傳令下去,火攻敵營,從兩軍中挑出擅騎擅射之人組織敢死隊,將火箭射入敵營,縱他營中有萬千陷井,我都要將他付之一炬”。
那將軍聞聽此言大喜,總算可以進攻了,這般僵持在這裏,端是窩心,隨後往軍中選來一千勇士,阿吉這邊也選好了千人,兩千騎將手中箭裹上棉布,浸上火油,點燃後,便匆匆向著敵營掠去。
“不好”武王見敵軍中兩千騎掠出,手中弓箭也已搭好,箭上熊熊火焰如此明顯,他立刻便明白了過來。
“快快,派出一隊人出營,一定要將這兩千騎給我攔在營地之外,莫要讓他們接近,快!”
武王的親軍反應最快,武力自然也最為強大,聞言之下趕忙上馬,向著營外衝去,抽刀狠狠的向著敵軍兩千騎迎上,兩股小隊很快相遇,終究還是武王親衛更勝一籌,不多時,便將這些人斬於了馬下。
阿吉見計策被對方識破,人沒迴來,任務也沒完成,加之攜帶的火油本就不多,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揮手再次召來千騎,點火後,先是讓那南理國的將軍領著數萬大軍向前衝出,等行了一半的路程後,才再次揮手將這千騎敢死隊派出。
大武西境邊軍統帥乃是皇帝的胞弟,號武王,與國同號,可見他皇兄對他的信賴和偏愛。武王也是現下所有校尉中領兵最多的,足足百萬大軍,隻是常年鎮守西境,甚少迴國。
一百五十萬大軍來攻,武王壓力不小,攻守兩方還未交兵,武王便派出了傳信兵,趕往國中。
大武皇帝剛剛突聞噩耗,吐血昏迷,這才悠悠轉醒,便聽太尉輕聲出言道:“陛下,剛剛武王殿下來信,說西南兩國合兵一百五十萬大軍進犯邊境,戰事已經開啟,隻是武王怕抵擋不了多久,故而向您請兵支援”。
“什麽?”大武皇帝虛弱的喊道,聲音中再無往日的威嚴。
“該死的大興,都是該死的大興,立刻派人出使大沂,朕要他大沂出兵進攻大興,什麽條件朕都答應,派人告訴武王,給朕頂住,頂不住就帶著大軍撤退,朕不要再聽到全軍覆沒這四個字”。
“陛下,那星州呢?”太尉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星州...嗬嗬...管不了了”皇帝說完便再次昏睡過去。
......
西南兩國合軍一處,其中牽扯了太多的利益糾葛,兩國皇帝也都是深明大義之人,自然知曉帶兵的忌諱,故而一番商議之後,推選了天府國一人獨掌大軍,說來也巧,此人還與厲芒認識,便是那大竹山下、陸屋城中兩次帶兵支援他的天府國的將軍。
此人叫阿吉,隨父姓阿,以母姓名,是天府國的王族中人,為人正派,又熱絡,仗義,且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其大名在西南兩國的軍人中如雷貫耳,故而統領兩國聯軍再好不過。
此時兩國混編的一百五十萬大軍已經抵達了大武的西境,石堡前。
石堡是大武在兩國邊境的景山上建立的堡壘,每一個都不甚大,僅能容下十數人而已,但勝在數量多,西南兩國大軍若要過境,必然要衝上此山,這石堡便是大武西境的第一道防禦。
阿吉看了眼山上的石堡,以及石堡中張弓搭箭的大武邊軍,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辦,若要強攻,那定會留下滿地的屍體,可若不上,又該從何處進入大武?
往北的山城是一條入境選擇,隻是百聖宮會答應他借道?那是不可能的!往南盡是原始大山,更不好走,還不如眼前的景山來的平緩些呢。
思慮良久,沒有良策。
大軍遲遲未動,南理國的一將軍上前問道:“阿吉將軍,為何不動了啊?”
阿吉苦笑著搖搖頭,將心下的苦惱說出。
那將軍見阿吉是擔心無畏的損失,心下更為敬佩,行了一禮道:“阿吉將軍,對不起,我對我之前的誤解道歉,不過我有一招,可破這石堡”。
“哦?太好了,兄弟你說”阿吉高興道。
“我南理國人人擅毒蟲蛇蟻,我大軍更是鍾愛此道,我可指揮毒蛇攻下石堡,你看行嗎?”那將軍將他的計策說出,隻是臉上甚為不好意思,想來也知此招不算光明。
“可以,隻要能讓我們少死人,怎樣都好,我們兩國可比不得大武的人多”阿吉點點頭道。
“好,那我便去準備了,你就等著看好戲吧”那將軍說完便轉身匆匆離去。
不多時,南理國的軍中突然傳出了刺耳的笛音,聲音不成曲調,且一路拔高,根本難以入耳。
便見一條條顏色各異的毒蛇,蜿蜒著從山林各處而出,向著一個個石堡而去。
武王駐守西境多年,自然知曉這笛音的用意,隻是還未來得及開口提醒麾下,便見山坡四處忽然響起了一聲聲的慘叫,隨後便見許多人翻出石堡,四處奔逃著,或腳下,或脖子上,或後背上,皆是爬著一條條的毒蛇。
阿吉看到此處,大喜過望,直接下令道:“衝鋒”,隨後一馬當先,向著山坡上衝去。
武王見石堡的作用不曾發揮,又看著壓上來的敵軍,便忍痛讓第二梯隊的邊軍們將一個個渾圓的巨石推下,也不管下方那些兀自哀嚎奔跑的麾下士卒了。
阿吉見無數巨石滾滾而來,大喊一聲:“小心”,便當先躍下馬背向著一石堡中躍去,就在他躍入石堡中時,一巨石飛落砸在了馬上,馬兒當場淪為一灘肉泥,看的阿吉心痛不已。
這一波滾石,足足令西南聯軍損失了數萬人,其餘的人眼見同袍慘死,更是懷著悲憤的心以更快的速度向上衝去。
滾石剛過,巨木便隨之而來,隻是效果卻不如滾石來的好些,畢竟體境之人躍起的高度足以高過巨木了。
武王見第二道防線緊緊殺敵數萬人,一時間有些可惜,繼而下令道:“放箭,將箭射完便後撤”。
“是”
一時間山頂處大武邊軍具是拉弓射箭,頓時數十萬箭便飛向山下,隻是因為地形的緣故,效果卻不甚明顯,兩國聯軍已經很近了。
武王此時帶人撤下了山坡,在山後的平緩之地上了馬,手下此時也大多翻身上馬,化作了騎兵,隻待山坡上兩國聯軍衝下,便會發起衝鋒。
阿吉剛剛上了山脊,便看清了形勢,大聲下令道:“停下,都停下”。
大軍聞言,具是止步,隨後在阿吉的指揮下,竟然開始列陣,此時西南聯軍居高臨下,反而占據了些地形上的優勢。
武王見狀,便知道敵軍中也有高人,故而不再候在此地,下令大軍迴營。
阿吉喚人將所有馬匹帶了過來,隨後才上馬翻山而下,就在山腳處再次結陣,遙遙看向大武邊軍的軍營。
“阿吉將軍衝吧,我們剛才死了那麽多人,不能就這麽算了”那南理國的另一個將軍打馬上前說道。
“那武王如此輕易就迴了營,想必營內還有陷井和埋伏,我們不能衝動”阿吉深思一番繼而開口道。
“我們這麽多人,足足多出他們五十萬,又有何懼?前方即便是坑,我們都能給他填平了”那將軍似乎絲毫不在意麾下士卒的生命。
“你...”阿吉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兩國同處西南,關係自然不是表麵那麽和諧,南理有這樣的將軍他應該感到高興,隻是眼下兩國聯軍進攻大武,若是出了紕漏,他這個主將難辭其咎。
許久後,阿吉似是想到了什麽,下令道:“傳令下去,火攻敵營,從兩軍中挑出擅騎擅射之人組織敢死隊,將火箭射入敵營,縱他營中有萬千陷井,我都要將他付之一炬”。
那將軍聞聽此言大喜,總算可以進攻了,這般僵持在這裏,端是窩心,隨後往軍中選來一千勇士,阿吉這邊也選好了千人,兩千騎將手中箭裹上棉布,浸上火油,點燃後,便匆匆向著敵營掠去。
“不好”武王見敵軍中兩千騎掠出,手中弓箭也已搭好,箭上熊熊火焰如此明顯,他立刻便明白了過來。
“快快,派出一隊人出營,一定要將這兩千騎給我攔在營地之外,莫要讓他們接近,快!”
武王的親軍反應最快,武力自然也最為強大,聞言之下趕忙上馬,向著營外衝去,抽刀狠狠的向著敵軍兩千騎迎上,兩股小隊很快相遇,終究還是武王親衛更勝一籌,不多時,便將這些人斬於了馬下。
阿吉見計策被對方識破,人沒迴來,任務也沒完成,加之攜帶的火油本就不多,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揮手再次召來千騎,點火後,先是讓那南理國的將軍領著數萬大軍向前衝出,等行了一半的路程後,才再次揮手將這千騎敢死隊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