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黑臉翟塗看清龍天手裏的木牌的時候,大叫一聲,臉變得更黑了。


    秦時沒有道教,隻有道家;不叫道士,叫方士,或者叫術士。東漢末年時期有如今的道教。但真正的道的思想其實源於軒轅黃帝。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於是,世人知陰陽,知有道。


    老子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而世人方始識道論道。


    又言: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唿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所以有黃帝受還丹至道於玄女,玄女者,天女也。黃帝合而服之,遂以登仙。


    又言: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方士之方,為治道之方。長生之長,十二萬億年。


    始皇帝欲求肉身長生,遣方士徐福尋仙訪道求丹不得,退而求之,建帝陵,鑄金人,兵馬陶俑無數,想魂體不滅,願永世尊皇。


    翟塗不知有天師,但識字,而且天師令牌上蘊含道法,讓他所有關於對道的理解,關於魂體的認知,全都感知到了,這是一塊由許多天師加持過,攜帶了無上威能的令牌。


    “眾位,此物奇異,吾等一起上,方能抵擋。”白臉將軍司馬非,亦是臉色大變,駭然出聲,提劍而出。


    方臉將軍持長矛,圓臉將軍持長戟,矛戟相交,氣勢如席卷,也不言語,似啞巴。


    “敕。”龍天拿出木牌之後,念一字真言。用力地咬了咬牙,連續在胸口處狠狠捶了兩下,兩口心頭血,“噗”的兩聲,噴在那個木牌之上。血光一閃而逝。


    頓時木牌上的銘刻雕紋,像吸飽了鮮血,活了過來,在牌麵上來迴遊動。


    木牌飛出,懸掛於半空,隱約間竟然可見九位道者身影——身穿青色長袍,腳踏雲鞋,頭戴道觀或者挽道髻,手拿浮塵或身背一口寶劍,儀態優雅,飄飄出塵,好一派仙家氣象。


    其中一位尤其不凡,麵如冠玉,金簪如龍,三綹長髯輕揚,口念。


    “紫霄神雷。”道家有言“夫雷霆者,天地樞機”。故雷乃天之號令,其權最大,三界九地一切皆屬雷可總攝。道家崇陽,至陽即為紫。紫霄者,天道之源。紫霄神雷,天道之力。


    紫霄神雷有七十二重,號稱無物不克。今龍天以心尖精血為引,隻得九重。但依然讓所有人,覺得滿天隻剩下雷霆如罰,這雷原可主生滅,可開天辟地。


    四位魂將神色大變,對望一眼,口中大喝。


    “合。”矛戟劍錘,全部撞在一起,金器主殺伐。隻見眼前金光大盛,鋒芒如刺,銳不可當。金光紫雷,半空相撞,那九重紫霄神雷竟然有潰退之勢。


    “令。”龍天見狀,眼中有一絲決絕,用盡力氣,又往胸口捶了一下,血練如注,飛向空中那一木牌,這近乎一身的血元精華,霎時融入原來的銘紋中。雕紋似乎要化成真龍,血色的真龍。


    九位道長,口頌“無上太乙度厄天尊”,相互作揖。


    一道:天地玄宗,萬炁本根


    一道:三界內外,惟道獨尊


    一道:萬神朝禮,役使雷霆


    一道:洞慧交徹,五炁騰騰


    一道:北鬥七元,神氣統天


    一道:魔王束首,侍衛我軒


    …………………………


    一道: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九位道人稽首一起誦唱:“功德無量天尊。”


    金光神咒,淨天地神咒,北鬥大神咒,九字真言……道家大神通,合在一起,竟化成一道尊。


    隻見此道尊頭戴冕旒,身著霞衣,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於九色蓮花寶座上,身下一九頭青獅口吐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出萬丈光芒。更有眾多仙真、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身旁。雖為虛影,但天尊手持楊柳灑瓊漿,亦能斬妖滅蹤,萬魔擎拳。


    待得金光盡散,萬象歸無,四個魂將同時然消失於魂域中,而那塊天師令牌也裂開成了四塊。


    “龍天,龍天……”


    “王龍,王鳳……”


    “方成……,快醒醒。”


    看到口湧鮮血的龍天,癱躺在地上,恢複了行動能力的三個人,趕忙衝上去查看他們的傷勢。但地上的四個人都嘴目緊閉,氣息若有若無的,那裏還能迴應一聲。


    “唉……”一聲輕歎,卻猶如洪鍾大呂,浩瀚深遠,響透了眾人的魂體、神識、意念,讓人感到精氣神都顫抖了起來。


    甚至不用開魂眼,就能感覺一個魂影,出現在了祭壇上、墓碑前。


    但見此人身著亮銀攢甲,頭戴星白甲盔,腰係一條金獸麵束帶,外罩緋紅大長袍。明明就是一般人的身高,卻讓人覺得高有萬仞;明明生得普通人的相貌,甚至三綹微須都見花白,但就是那麽隨便負手一站,卻讓人完全忽略了他的樣子,隻覺得他兩彎劍眉之下,眼光射寒星,宛若黑夜中的雄鷹,冷傲孤清卻又盛氣逼人,孑然獨立間,散發的是傲視天地的強勢。


    又有一條蛟龍,在他的四周環繞不息。何謂蛟龍?蛟無角無須,蛇尾,其首如虎,隻有兩爪。但這一蛟,有雙角,隻是不像龍角那樣有分岔,也有兩條短須,不像龍須那麽長而飄逸,身上也有鱗片,末尾有鰭,並且已經長出四爪,蛟龍,六七分像龍,隻有三四分似蛟是也。


    更奇特的是,此人身後,跟隨著一片巨大的雲霧,像沉厚的黑色帷幕,顏色如墨,連綿不絕。


    黑幕竟然是無數的怨魂組成。惶惶有數十萬之累,重重疊疊,前赴後繼,個個欲撲向此人,張牙舞爪,窮兇極惡,欲撕欲咬,但是皆被此人身外一陣煞紅的光芒阻隔,並不能近身,隻覺陰風更盛,慘唿嚎叫,猶如一幅人間地獄。


    但那條蛟龍,卻無可幸免,雖然有龍鱗護體,龍氣亦可破邪,無奈怨魂太多,怨惡蒸騰,竟不時地,被咬得鮮血淋漓,鱗片紛飛。不過很快,又不知道從何飛來許多的白光,修補蛟龍身上的傷痕和破損。


    殺意如森,魂獄隨身,這千古以來,還能有誰?


    淩朗看到此人,心中頓時掀起了驚濤駭浪,抑壓不住極度的震驚,大聲唿出。


    “武安君,白起。”


    “喔,想不到還有人認得我白起。也罷,今天不與你等計較。”白起軍魂隨手一揮,有六道白光,各自飛入除了淩朗之外的人的身體。


    孔慶燕和胖子悶哼了一聲,竟然也徐徐地倒了下去。


    “武安君,你……,山,山,山。”淩朗看了,以為白起軍魂要傷害自己的隊友,心裏又驚又急。三山齊出,分立前方及左右。群山巍峨,江河盛大。


    “咦。江河魂影。”白起軍魂似乎很是驚訝,眼望著淩朗魂外魂具象的那一江,一河,陷入短暫的思索中。


    “你放心,他們魂魄受創嚴重,我分別贈與他(她)們一絲地脈之氣,睡一覺醒來之後,不敢說痊愈,但再無後患。”可能是感受到淩朗內心的焦慮,白起軍魂還出言解釋了一下。言語間,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傲慢自大,驕奢殘暴,反倒更像是住隔壁的一智者。


    淩朗看到眾人,雖然都昏過去,但是氣息平穩,尤其是龍天,也不再大口吐血了,之前那張如灰敗如土的臉,也開始了有一點血色。


    “謝武安君。”淩朗趕忙拱手相謝。


    “謝倒不必,白某倒是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這位小友能否答應?”淩朗發覺白起軍魂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眼裏竟然有一絲難以抑製的渴望。


    “武安君,您說。”


    “白某欲借小友的江河魂影一用。”


    “哼……”清冷孤絕的聲音,又響起來。


    青光一閃,三縷美髯,綠袍金鎧,威風凜凜,卻不是關公聖魂還能是誰?


    “這位將軍是?”白起軍魂頓時眯起了眼睛,拱手相問。


    “後世大漢關雲長。見過武安君。”白起之名,春秋戰國之後,又有誰人不知?那怕孤傲如關公,也端正地拱手迴了一禮。


    “關將軍,白某並非挾恩圖報,隻是追求數千年,雖說心中已放下,卻亦然心有不甘。唉。”不知道白起軍魂想起了什麽,又唉了一聲,令人聞之心酸。


    關公聖魂似乎也想到白起生前遭遇,頓心覺黯然,負手不語。


    “武安君,您是不是想用我的這兩條江河虛影,演化蛟龍?”


    “你如何得知?”白起軍魂大驚而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蓮與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冰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冰涼並收藏蓮與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