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意輕衾,淩朗這才睜開眼睛。陽光透過林間的縫隙,照射在他的身上,晨露如夢。
由於有柏林陣勢防止靈氣外泄,不用擔心引人窺視,加上還有關公聖魂守護,淩朗也不用再戰戰兢兢的,提著一顆心去修煉。心無旁騖,身心入靜,不知不覺已經天亮。
一夜盤坐,除了雙腿有輕輕的麻痹,竟然不覺得困,反而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離開樹林,走到路上,迎著朝陽,淩朗伸了個懶腰,一口濁氣,從肺部化成淡淡的白氣唿出,隻覺得全身三萬六千個毛孔,像是都隨著也伸了下腰,吸了一口清晨清新的空氣。
這暢快的感覺,莫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吃了人參果吧。
不過下次不能再練這麽長時間了,淩朗心裏暗想,畢竟就算沒有什麽大事,但是淩朗從來就不是心存僥幸之人。在其位,某其職。
在學院勤工儉學的其間,陳老和徐夫子都各自來看過淩朗一次。其中來之前,徐夫子還以學校老師的身份,去了一趟淩朗的家裏探望,迴來對淩朗說,家中老小身體無恙,一切平安。而這樣的恩情,淩朗知道自己無以為報,也隻能暫時銘記於心了。
陳老來的時候告訴他,他已經把他的情況有節奏地透露給了上麵,溫水煮青蛙,容易讓人接受。不過他建議,如果無事,最好能等上個三兩年,等淩朗的學業完成了,時機成熟,再全盤說出。淩朗也接受了陳老的安排。不過他還是又請了陳老幫他個忙——拿到圖書館的鑰匙。
這樣,有時間,又沒法修煉的時候,他可以在圖書館打發時間。陳老笑著答應了,說這是小事,讓淩朗真的是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借圖書館鑰匙的建議,是關公聖魂提出來的。說這樣一來,他頻繁走到圖書館這邊,別人不會太起疑心;二來,讀書明智,書本身就有氣運,能改變人的氣質氣勢,尤其是一些古聖賢原作者的原稿手書,跟著來就算是一些古籍名本孤本,更是對人大有裨益。
孔子之所以被封為聖,就是因為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又叫易傳),編撰《春秋》,更有論語一部,人類天下師。
不愧是手捧《春秋》夜讀的關公,對孔聖人的推崇不是一般般的。
“君侯,為什麽華夏近代越來越少大家,更沒有可稱為子的人?”
“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積土成山的毅力,無積水成淵的耐心。人心浮躁,加上靈氣逐失,如何能有傳世名作,經文不能鎮國傳天下,又如何封聖稱子?”
“書可多讀,可深度,可輕讀,但是不可亂讀,讀書是明智增聞,但是人之信念,不能朝三暮四,更不可輕易就改弦易轍。一旦決定,就要持以恆,並奉之為一生追求之道,精誠所至,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至大成,後成大能。”
自從決定指點淩朗進行修煉凝魂功法,關公聖魂對於淩朗的心中疑惑,幾乎都會迴聲應答。有些淩朗也會暗暗持異議,持不同意見,但是更多數時候,又都覺得,是那個道理。
淩朗白天看書,晚上巡夜修煉,光陰似箭。四十多天的暑假,很快就將結束,跟著迎來新學期。
“君侯,我想去參觀一下冼太廟,您覺得可行否?”跟聖魂交流多了,淩朗說話帶有點不文不白的毛病。
“男兒欲為則為,何須畏畏縮縮,如此心性,非成事之人。”也不知道關帝爺說的“成事”是成什麽大事,不過知道關帝爺心神慍怒,還大聲嗬斥,淩朗也不敢再多說話。
可能是小時候讀的雜書太多,淩朗最是喜歡李白這樣天生浪漫情懷的輕狂書生作派,雖然他本身性格又因為家庭和自小身體的原因,屬於冷然偏內向的人。但是走遍祖國大美河山的夢想,很小就形成了。而且,竟然關帝爺都這樣說了,他也就放棄心中的猶豫不決,決定還是去瞻仰一下半城之隔的冼太廟。
來潘州,不到冼太廟,不算來過潘州。
潘州冼太廟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隋朝,最初是由冼夫人的孫子馮盎為紀念祖母而建的。
冼夫人,又稱冼太夫人、譙國夫人,名英,南梁高涼郡人,幼賢明,多籌略,鎮服百越,在當地信義卓著。固又被譽為“嶺南聖母”。
懋名市和潘州雖然不到四十公裏,但是潘曉玲也還是第一次來冼太廟。
冼太廟主體建築共分為四進,依次為前座、中殿、正殿和馮公廟(後殿)。各殿之間有天井相隔。抬梁與穿鬥式混合結構,是典型的南方古建築。
前座為頭門,門外側立一對神態威猛的石獅。門外出簷處以一對鏤雕石龍柱承托鬥拱,大門寬兩米五,門上浮雕哼哈二將,門前高懸著“敕封譙國夫人廟”直木匾,兩側對聯為:“慈母本慈心遺愛與高涼萬古,佑民兼佑國豐功著綱目三書”。
正殿設有神衾,端坐於龍椅的是冼夫人雕像,神衾兩邊雕刻有龍柱及花柱,整個主題為百鳥歸巢。精美絕倫。
後殿設有一個冼夫人和她的丈夫馮寶的雙人雕像,後殿的兩旁,供奉的則是冼夫人的後代。
馮氏後裔馮慶禮正一邊沉湎於自己先人的光輝事跡,一邊滔滔不絕地給旁邊的潘曉玲介紹著廟裏的特色。他時不時的偷偷用斜視的眼角餘光,打量這個跟自己同一個高校的校花,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那麽讓人歡喜。隻是他突然發現,原本聽得津津有味的潘大美女走神了。
潘曉玲本來正在馮慶禮的講解下,饒有興致的參觀著的冼太廟,但是她突然被一個人給吸引了——一個其實並不太帥,卻有一種普通遊人沒有的從容沉靜的瘦高男生。
他不但看那些記述冼夫人生平事跡的碑刻,連那記載冼太廟當年修建情況的通記,也沒漏過。而他此時正認真地看著西側牆壁上,鐫刻的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當年被貶嶺南,路過高涼嶺時,即興所作的《題高涼冼廟詩》詩碑。雖然看得也不算慢,但潘曉玲確信他是在逐字逐行的默讀,還像一副要全部都記住的樣子。
因為抬頭而顯得輕蹙的眉頭,認真的表情,抿緊的雙唇,左手虛懸於腹前,五指半攏。右手則輕垂,背於身後。望去,竟然有點古代書生的韻味,詩碑前正好左右無人,又讓他有種孤鬆獨立的淡雅。
“就差手裏的一把扇子了。”潘曉玲心裏突然有這麽個想法,覺得自己真的又是可羞,又是可笑。臉都不由得泛起一片淡紅。
馮慶禮循著潘曉玲的視線,自然也看到了淩朗,又看到潘曉玲臉上那嬌羞的樣子,一股莫名的嫉恨之意由心底升起。
自己好不容易才把傾慕已久的潘家大小姐,約到潘州來,苦苦追求了兩年多努力,竟然還比不上一個一麵之緣的窮小子?
“喂,你是誰?說你呢,那裏來的?鬼鬼祟祟的盯著那塊九百多年的詩碑文刻這麽長時間?你不是想著破壞這麽珍貴的文物吧?”
妒火中燒,怒氣攻心之下,平日驕橫慣了的性格,讓馮慶禮口不擇言的,無理取鬧起來。
莫不是碰上神經病吧?淩朗覺得自己最好不要跟這樣的去計較。
看到一看就不爽的那小子理都不理自己,一言不發的向後殿走去,又看到潘曉玲一副像看白癡的眼神,上下打量著自己,他知道自己辛辛苦苦這麽長時間,建立維持的形徹底全給毀了。那剛吸了口氣,好不容易壓下去的怒火,騰地全部複燃,湧了上來。
“後殿更不許你去,你還沒迴答我的問題呢。”
廟裏不算多的遊人香客,一些都被驚動到,全部看了過來。
馮慶禮一時間,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勢成騎虎,感覺更下不來台。氣衝腦門,飛快地衝過去,猛地扯住了淩朗的右手手腕處。
人之手腕,如人之命脈,又有三個生死穴道——太淵,太陵,神門穴,觀氣探元,最是直接。當然如果是一般人接觸到,也並無大礙。
但是一來馮慶禮情急之下,用力過猛;二來,這個馮慶禮竟然也是個身具魂體之人。而淩朗的魂體近來日漸壯大,操控技巧卻並沒再有過訓練。命脈被扣,魂體自我判斷為受到攻擊。竟然一下反噬了過去,而馮慶禮的魂體差了一境之遠,竟有被擠逼潰退之勢。
說時遲,那時快。馮慶禮胸前的佩戴的一錦囊中,竟然有另外一個氣勢強大的魂體封存。“謔”的一下,出現了一位,頭戴獅頭盔,身穿黃金甲,外披錦繡大紅袍的將軍形象。隻見這將軍,勇武非常,揚鞭躍馬,拉弓搭箭,鋒芒直指淩朗的魂體眉心處。
淩朗頓時覺得魂體生寒,神識也被死死的鎖住。還沒來得及讓淩朗發問,一箭飛來,挾帶風雷——馮盎七箭定羅僚,又豈容小覷?淩朗隻覺得自己連一絲的反應都做不出來,箭就已經到了眼前,唯有閉目等死。
“豎子,爾敢……”清冷孤高的聲音恰時響起,隻見魂體世界中,似天地間,寒光一閃,白茫茫的一大片,力達萬鈞,斜劈而下。又“唰”的一聲,那威武將軍,已經連人帶馬,被分成兩半,化為點點碎光,消失不見。
隻見那馮慶禮頓時如風中柳絮,抖如篩糠,口吐烏血,似站立不穩,徐徐倒了下去。
而外人看來,隻是見到馮慶禮衝上去捉住淩朗的手,然後不知怎麽地,突然口中吐血,暈了過去。
“大膽……”,一聲怒吼,從中殿外麵傳來。一個黑影,飛快的竄了進來。
由於有柏林陣勢防止靈氣外泄,不用擔心引人窺視,加上還有關公聖魂守護,淩朗也不用再戰戰兢兢的,提著一顆心去修煉。心無旁騖,身心入靜,不知不覺已經天亮。
一夜盤坐,除了雙腿有輕輕的麻痹,竟然不覺得困,反而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離開樹林,走到路上,迎著朝陽,淩朗伸了個懶腰,一口濁氣,從肺部化成淡淡的白氣唿出,隻覺得全身三萬六千個毛孔,像是都隨著也伸了下腰,吸了一口清晨清新的空氣。
這暢快的感覺,莫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吃了人參果吧。
不過下次不能再練這麽長時間了,淩朗心裏暗想,畢竟就算沒有什麽大事,但是淩朗從來就不是心存僥幸之人。在其位,某其職。
在學院勤工儉學的其間,陳老和徐夫子都各自來看過淩朗一次。其中來之前,徐夫子還以學校老師的身份,去了一趟淩朗的家裏探望,迴來對淩朗說,家中老小身體無恙,一切平安。而這樣的恩情,淩朗知道自己無以為報,也隻能暫時銘記於心了。
陳老來的時候告訴他,他已經把他的情況有節奏地透露給了上麵,溫水煮青蛙,容易讓人接受。不過他建議,如果無事,最好能等上個三兩年,等淩朗的學業完成了,時機成熟,再全盤說出。淩朗也接受了陳老的安排。不過他還是又請了陳老幫他個忙——拿到圖書館的鑰匙。
這樣,有時間,又沒法修煉的時候,他可以在圖書館打發時間。陳老笑著答應了,說這是小事,讓淩朗真的是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借圖書館鑰匙的建議,是關公聖魂提出來的。說這樣一來,他頻繁走到圖書館這邊,別人不會太起疑心;二來,讀書明智,書本身就有氣運,能改變人的氣質氣勢,尤其是一些古聖賢原作者的原稿手書,跟著來就算是一些古籍名本孤本,更是對人大有裨益。
孔子之所以被封為聖,就是因為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又叫易傳),編撰《春秋》,更有論語一部,人類天下師。
不愧是手捧《春秋》夜讀的關公,對孔聖人的推崇不是一般般的。
“君侯,為什麽華夏近代越來越少大家,更沒有可稱為子的人?”
“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積土成山的毅力,無積水成淵的耐心。人心浮躁,加上靈氣逐失,如何能有傳世名作,經文不能鎮國傳天下,又如何封聖稱子?”
“書可多讀,可深度,可輕讀,但是不可亂讀,讀書是明智增聞,但是人之信念,不能朝三暮四,更不可輕易就改弦易轍。一旦決定,就要持以恆,並奉之為一生追求之道,精誠所至,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至大成,後成大能。”
自從決定指點淩朗進行修煉凝魂功法,關公聖魂對於淩朗的心中疑惑,幾乎都會迴聲應答。有些淩朗也會暗暗持異議,持不同意見,但是更多數時候,又都覺得,是那個道理。
淩朗白天看書,晚上巡夜修煉,光陰似箭。四十多天的暑假,很快就將結束,跟著迎來新學期。
“君侯,我想去參觀一下冼太廟,您覺得可行否?”跟聖魂交流多了,淩朗說話帶有點不文不白的毛病。
“男兒欲為則為,何須畏畏縮縮,如此心性,非成事之人。”也不知道關帝爺說的“成事”是成什麽大事,不過知道關帝爺心神慍怒,還大聲嗬斥,淩朗也不敢再多說話。
可能是小時候讀的雜書太多,淩朗最是喜歡李白這樣天生浪漫情懷的輕狂書生作派,雖然他本身性格又因為家庭和自小身體的原因,屬於冷然偏內向的人。但是走遍祖國大美河山的夢想,很小就形成了。而且,竟然關帝爺都這樣說了,他也就放棄心中的猶豫不決,決定還是去瞻仰一下半城之隔的冼太廟。
來潘州,不到冼太廟,不算來過潘州。
潘州冼太廟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隋朝,最初是由冼夫人的孫子馮盎為紀念祖母而建的。
冼夫人,又稱冼太夫人、譙國夫人,名英,南梁高涼郡人,幼賢明,多籌略,鎮服百越,在當地信義卓著。固又被譽為“嶺南聖母”。
懋名市和潘州雖然不到四十公裏,但是潘曉玲也還是第一次來冼太廟。
冼太廟主體建築共分為四進,依次為前座、中殿、正殿和馮公廟(後殿)。各殿之間有天井相隔。抬梁與穿鬥式混合結構,是典型的南方古建築。
前座為頭門,門外側立一對神態威猛的石獅。門外出簷處以一對鏤雕石龍柱承托鬥拱,大門寬兩米五,門上浮雕哼哈二將,門前高懸著“敕封譙國夫人廟”直木匾,兩側對聯為:“慈母本慈心遺愛與高涼萬古,佑民兼佑國豐功著綱目三書”。
正殿設有神衾,端坐於龍椅的是冼夫人雕像,神衾兩邊雕刻有龍柱及花柱,整個主題為百鳥歸巢。精美絕倫。
後殿設有一個冼夫人和她的丈夫馮寶的雙人雕像,後殿的兩旁,供奉的則是冼夫人的後代。
馮氏後裔馮慶禮正一邊沉湎於自己先人的光輝事跡,一邊滔滔不絕地給旁邊的潘曉玲介紹著廟裏的特色。他時不時的偷偷用斜視的眼角餘光,打量這個跟自己同一個高校的校花,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那麽讓人歡喜。隻是他突然發現,原本聽得津津有味的潘大美女走神了。
潘曉玲本來正在馮慶禮的講解下,饒有興致的參觀著的冼太廟,但是她突然被一個人給吸引了——一個其實並不太帥,卻有一種普通遊人沒有的從容沉靜的瘦高男生。
他不但看那些記述冼夫人生平事跡的碑刻,連那記載冼太廟當年修建情況的通記,也沒漏過。而他此時正認真地看著西側牆壁上,鐫刻的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當年被貶嶺南,路過高涼嶺時,即興所作的《題高涼冼廟詩》詩碑。雖然看得也不算慢,但潘曉玲確信他是在逐字逐行的默讀,還像一副要全部都記住的樣子。
因為抬頭而顯得輕蹙的眉頭,認真的表情,抿緊的雙唇,左手虛懸於腹前,五指半攏。右手則輕垂,背於身後。望去,竟然有點古代書生的韻味,詩碑前正好左右無人,又讓他有種孤鬆獨立的淡雅。
“就差手裏的一把扇子了。”潘曉玲心裏突然有這麽個想法,覺得自己真的又是可羞,又是可笑。臉都不由得泛起一片淡紅。
馮慶禮循著潘曉玲的視線,自然也看到了淩朗,又看到潘曉玲臉上那嬌羞的樣子,一股莫名的嫉恨之意由心底升起。
自己好不容易才把傾慕已久的潘家大小姐,約到潘州來,苦苦追求了兩年多努力,竟然還比不上一個一麵之緣的窮小子?
“喂,你是誰?說你呢,那裏來的?鬼鬼祟祟的盯著那塊九百多年的詩碑文刻這麽長時間?你不是想著破壞這麽珍貴的文物吧?”
妒火中燒,怒氣攻心之下,平日驕橫慣了的性格,讓馮慶禮口不擇言的,無理取鬧起來。
莫不是碰上神經病吧?淩朗覺得自己最好不要跟這樣的去計較。
看到一看就不爽的那小子理都不理自己,一言不發的向後殿走去,又看到潘曉玲一副像看白癡的眼神,上下打量著自己,他知道自己辛辛苦苦這麽長時間,建立維持的形徹底全給毀了。那剛吸了口氣,好不容易壓下去的怒火,騰地全部複燃,湧了上來。
“後殿更不許你去,你還沒迴答我的問題呢。”
廟裏不算多的遊人香客,一些都被驚動到,全部看了過來。
馮慶禮一時間,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勢成騎虎,感覺更下不來台。氣衝腦門,飛快地衝過去,猛地扯住了淩朗的右手手腕處。
人之手腕,如人之命脈,又有三個生死穴道——太淵,太陵,神門穴,觀氣探元,最是直接。當然如果是一般人接觸到,也並無大礙。
但是一來馮慶禮情急之下,用力過猛;二來,這個馮慶禮竟然也是個身具魂體之人。而淩朗的魂體近來日漸壯大,操控技巧卻並沒再有過訓練。命脈被扣,魂體自我判斷為受到攻擊。竟然一下反噬了過去,而馮慶禮的魂體差了一境之遠,竟有被擠逼潰退之勢。
說時遲,那時快。馮慶禮胸前的佩戴的一錦囊中,竟然有另外一個氣勢強大的魂體封存。“謔”的一下,出現了一位,頭戴獅頭盔,身穿黃金甲,外披錦繡大紅袍的將軍形象。隻見這將軍,勇武非常,揚鞭躍馬,拉弓搭箭,鋒芒直指淩朗的魂體眉心處。
淩朗頓時覺得魂體生寒,神識也被死死的鎖住。還沒來得及讓淩朗發問,一箭飛來,挾帶風雷——馮盎七箭定羅僚,又豈容小覷?淩朗隻覺得自己連一絲的反應都做不出來,箭就已經到了眼前,唯有閉目等死。
“豎子,爾敢……”清冷孤高的聲音恰時響起,隻見魂體世界中,似天地間,寒光一閃,白茫茫的一大片,力達萬鈞,斜劈而下。又“唰”的一聲,那威武將軍,已經連人帶馬,被分成兩半,化為點點碎光,消失不見。
隻見那馮慶禮頓時如風中柳絮,抖如篩糠,口吐烏血,似站立不穩,徐徐倒了下去。
而外人看來,隻是見到馮慶禮衝上去捉住淩朗的手,然後不知怎麽地,突然口中吐血,暈了過去。
“大膽……”,一聲怒吼,從中殿外麵傳來。一個黑影,飛快的竄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