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淵這眉眼帶笑的樣子,讓葉婉若這才長長的籲出一口氣。剛剛看到眾人的神色,還以為自己借鑒的事被揭穿。
此時的葉婉若才算是真正舒緩了緊張的心神,安心落意下來。
葉婉若並不知道,夏淵以往在眾人前的形象,從來都沒有這樣和顏悅色過,而且對眾人常常求全責備。
盡管來到這裏的人,無一不是為了給夏淵留下個好印象,想要得到夏淵的青睞,卻也是屢屢受挫。
對於夏淵所提出來的第一選題,最後的勝出者,相信眾人已是有目共睹。雖然個別人心有不服,但卻也在夏淵麵前,不敢造次。
隨著葉婉若迴到自己座位上,盛權友好的朝著葉婉若豎起了大拇指。
葉婉若反而不好意思的撓撓了頭,自己本是無心插柳之舉,卻沒想到誤得夏淵的賞識。更何況,葉婉若還是借鑒了古人的詩詞,在現代也算是作弊了,自然對盛權覺得有些抱歉。
接著台中間,再次響起了夏淵底氣十足的聲音:
“今天能坐到這裏的小友們,自是苦讀詩書幾十載,不僅為了能夠考取功名,更是為了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在書中我們不僅可以體會到豪邁的氣勢,還可以感受到羞澀與悵然的酸楚,更讓我們每一位學者都謹記我們每人應有的愛國的熱忱之心。在浩蕩的曆史長河中,是我們這些所謂的文人用精神激起了朵朵浪花,甚至隻需要徜徉其中,便可感同身受之。
讀書對我們帶來的種種好處,相信各們也自有感受。曾有一位同修問過老巧,既然讀書對我們如何重要,那是應該博覽群書還是應該精益求精呢?
接下來,我們的第二選題便是由我們在坐的小友們,自由發表談論辯證,求證這個問題。現在開始,以半個時辰為基準!”
要說現場作詩詞可能不是個別人的強項,但說到讀書,在座的諸位卻是再有發言權不過。
在這個通信閉塞的朝代,老百姓都忙著各自的溫飽問題,雖然國泰民安,但因循守舊的保守思想讓他們認為讀書都是百無一用之功。
所以,能像這些來京都考取功名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看他們之中的麵容,或是天真稚嫩,或是曆經滄桑,甚至從麵相上看,有的年歲已經參加了幾年科考,依舊沒有考取任何功名;
無論他們是否有著閱曆的差距、年歲的差距、但葉婉若想,他們那顆想要以此擺脫窮困,為老百姓謀福祉的心都是一樣的。
一時間,葉婉若看向周圍學者的眼中,多了些敬佩與萬般無奈。
眼看著眾人顯露出躍躍欲試的麵色,都想將第一局所失掉的局勢找迴來。
葉婉若深知這其中對自己而言,或許隻是單純的想要得到一方硯台那麽簡單。但對於這些學者來說,卻是失去了一次人生的際遇。
所以,接下來,葉婉若並不打算太過嶄露頭角。
隻見在葉婉若思緒之間,對麵站起一位白色素袍的瘦弱公子,搖著手中的折扇,韻味十足的說道:
“讀書當然不僅是為了提高文化素質,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我爹還說過,博覽群書還能使人擁有高深的學問,能言善辯,受人尊敬。所以我個人認為,博覽群書理應高於一切!”
還不等那瘦弱公子坐下,他對麵站起身一位,相對魁梧的男子,粗獷的聲音響起:
“我反對這位兄台的話,博覽群書也應該是多讀一些有益的書。書是人知識的源泉,就好比,如果一個國度如是要失去了書的文化,那麽就算它是個富麗繁華的國度,也遲早會遭受到滅亡與毀滅的威脅。
反之如果一個國家終日隻知道奪城池、擴領土,不懂得精益練兵的話,就算得到的城池與領土也會終有一日,被人奪了迴去。所以,精益求精應該是博覽群書的基礎才是!”
這時,坐在葉婉若對麵的一位著深藍緞錦長袍的男子並沒有起身,而是掛著嘴角並不禮貌的笑意,打量著對麵的葉婉若,大聲肆意的說著:
“隻要是讀書,總會有好處的!我說的對嗎?這位兄台?”
早在那男子一直緊盯著葉婉若時,葉婉若便已經從他的眸光中感覺到了不善。
在那男子向葉婉若發難時,葉婉若早已與身邊的盛權低聲交待著什麽。
聽到那男子嘲諷的神色後,葉婉若隻是禮貌的笑了笑,盛權則是站起身,看著對麵的男子說道:
“於好書是有益處的,這點在座的兄台都能夠明白。至於讀書的益處來講,大到能使人大徹大悟,痛改前非,走向光明之路。小也至少能教會我們認字識詞,學會不同的寫作手法。
的確這些讀書的益處無處不在,隻是難道這些益處不是建立在精益求精的基礎上嗎?如果讀書隻是大致了解書的皮毛,隻看表麵,又怎麽可能痛改前非、大徹大悟?”
盛權的論證就連在台中央看著學者們辯論的夏淵也跟著不住的點頭,隻是那眸光流轉間確是看向盛權身邊的葉婉若。
葉婉若隻是泰然的嘴角帶著微笑看著身邊盛權的表現,並沒有注意到夏淵對自己的關注,而這笑意在對麵公子看來,卻是異常刺眼。
在這同時也讓剛剛那位最先發難的公子,臉色變得更加暗沉。
讓他氣憤的是,葉婉若本身並沒有站出來應對也就算了,居然還告訴身邊的人來反駁,這也算讓那公子徹底失了顏麵。
隻見那公子這次不甘心的站起身,不甘心望著葉婉若,眼中滿是挑釁:
“的確,讀書自是要精,隻有精才能找到自己專的方向。但反過來,書籍浩如煙海,不選擇讀也是不可能的。而是要建立在博覽的基礎上選擇,隻有博覽群書,我們才會擁有正確的判斷力,才能選擇更好的讀書方向。”
大概是感受到了那位公子的不善,剛剛那位身材矯健的公子第一時間再次站起身:
“那這位兄台所言的博覽群書,是否也包括了朝廷裏所明確勒令禁止的禁書呢?雖然裏麵內容不一樣,但也應該算是博覽群書內的吧?
而且,現世有不少人也打著博覽群書的旗號翻閱朝廷禁書。如果這樣,就不是博覽群書的問題了,而是個人素質的問題!這位兄台,您認為我說的對嗎?”
“你....”
被這迴答氣急了的男子,站起身,伸出拾指,怒瞪著指向不遠處那身材矯健的公子。一時語塞,竟迴答不上來。
“景遠小友,對兩種觀點,你怎麽看?”
似乎是察覺出來此時的氣氛中夾雜著煙火的氣息,夏淵沉聲阻止了兩人的辯論。
本以為這場辯論最終沒有分出勝負,卻沒想到夏淵的眸光則是略過眾人,看向了葉婉若。
自是不想再出風頭的葉婉若,在這時卻被夏淵親自點名,自知也是逃不過去,慢幽幽的站起身,刻意壓低聲音說道:
“迴先生的話,如果拋開此次論證不談。景遠認為讀書本身,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正是驗證了那句話--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當然,景遠這樣說,自是沒有偏袒任何一種言論。讀書要博但須選擇及要精,借用剛剛那位兄台的一句話:
讀書一定要精,隻有精才能找到自己專的方向。但反過來,書籍浩如煙海,不選擇讀也是不可能的,也要在博覽的基礎上選擇。
有的兄台說讀書要“博”,有的兄台則說讀書要“精”。其實都不矛盾,正是驗證了“學貴博”,“知貴精”。仔細想想這世上諸多事情本就是對立統一,卻又相輔相成的。
景遠認為,先生之所以讓我們如此論證,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記住這其中相得益彰的關連。以上隻是景遠拙見,還請先生不要見笑!”
“好!好!好!”
夏淵一連說出三個好字,看向葉婉若的眸光中滿是欣賞。
葉婉若本不想爭強好勝,對此夏淵提出來的問題,也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依理解的隨意說辭。
隻是先不說葉婉若的說法是否深得夏淵的心,隻是對那發難公子的大度,也是令其他們學者們都不禁暗自誇讚著葉婉若的胸懷。
聽到夏淵的讚揚,台下的一眾學者們都跟著毫不吝嗇的點頭,小聲議論著!
“以小友學富五車、卓爾不群的才華未來在朝廷內做個文官,定當出類拔萃,為當今皇上的重用。老朽倒是可以為小友引見,讓小友去參加今年的科舉考試,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夏淵好意,葉婉若備受感動。
但這建議,葉婉若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同意的,景遠的身份永遠都隻是葉婉若的希望而已,並不能示於人前。
雖然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但自古以來女子不得幹政也並不是特例。
如果今天不慎重,遲早必定招來殺身之禍。
何況自己這樣特殊的身份,哪怕不參加科舉,不進宮謀職,也是享不完的榮華富貴,何須再去以身犯險?
思及於此,葉婉若連忙惶恐的躬身說道:
“感念先生的好意,但景遠誌不在此,還請先生海涵!”
聽到葉婉若的迴答,夏淵隻是惋惜的歎了口氣,捧起左手邊的那方“石眼”紋端硯,緩步走到葉婉若麵前:
“正所謂人各有誌,小友既如此通透,老朽也不再多言。今日小友的學識足以驚豔全場,這一方硯台理應贈於景遠小友,希望來日有緣再與小友相聚。”
雙手接過夏淵手中的硯台,眼中盡現掩飾不住的喜愛,微微頷首:
“多謝先生,景遠自當小心保存、珍惜備至!”
直到以文會友的活動結束,葉婉若依舊愛不釋手的捧著手中的硯台不肯鬆手。
夏淵老宅內,學者們都已散去。在書桌內,此時夏淵坐在上方,而盛權則站在一邊,眼中盡現恭敬的神色....
此時的葉婉若才算是真正舒緩了緊張的心神,安心落意下來。
葉婉若並不知道,夏淵以往在眾人前的形象,從來都沒有這樣和顏悅色過,而且對眾人常常求全責備。
盡管來到這裏的人,無一不是為了給夏淵留下個好印象,想要得到夏淵的青睞,卻也是屢屢受挫。
對於夏淵所提出來的第一選題,最後的勝出者,相信眾人已是有目共睹。雖然個別人心有不服,但卻也在夏淵麵前,不敢造次。
隨著葉婉若迴到自己座位上,盛權友好的朝著葉婉若豎起了大拇指。
葉婉若反而不好意思的撓撓了頭,自己本是無心插柳之舉,卻沒想到誤得夏淵的賞識。更何況,葉婉若還是借鑒了古人的詩詞,在現代也算是作弊了,自然對盛權覺得有些抱歉。
接著台中間,再次響起了夏淵底氣十足的聲音:
“今天能坐到這裏的小友們,自是苦讀詩書幾十載,不僅為了能夠考取功名,更是為了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在書中我們不僅可以體會到豪邁的氣勢,還可以感受到羞澀與悵然的酸楚,更讓我們每一位學者都謹記我們每人應有的愛國的熱忱之心。在浩蕩的曆史長河中,是我們這些所謂的文人用精神激起了朵朵浪花,甚至隻需要徜徉其中,便可感同身受之。
讀書對我們帶來的種種好處,相信各們也自有感受。曾有一位同修問過老巧,既然讀書對我們如何重要,那是應該博覽群書還是應該精益求精呢?
接下來,我們的第二選題便是由我們在坐的小友們,自由發表談論辯證,求證這個問題。現在開始,以半個時辰為基準!”
要說現場作詩詞可能不是個別人的強項,但說到讀書,在座的諸位卻是再有發言權不過。
在這個通信閉塞的朝代,老百姓都忙著各自的溫飽問題,雖然國泰民安,但因循守舊的保守思想讓他們認為讀書都是百無一用之功。
所以,能像這些來京都考取功名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看他們之中的麵容,或是天真稚嫩,或是曆經滄桑,甚至從麵相上看,有的年歲已經參加了幾年科考,依舊沒有考取任何功名;
無論他們是否有著閱曆的差距、年歲的差距、但葉婉若想,他們那顆想要以此擺脫窮困,為老百姓謀福祉的心都是一樣的。
一時間,葉婉若看向周圍學者的眼中,多了些敬佩與萬般無奈。
眼看著眾人顯露出躍躍欲試的麵色,都想將第一局所失掉的局勢找迴來。
葉婉若深知這其中對自己而言,或許隻是單純的想要得到一方硯台那麽簡單。但對於這些學者來說,卻是失去了一次人生的際遇。
所以,接下來,葉婉若並不打算太過嶄露頭角。
隻見在葉婉若思緒之間,對麵站起一位白色素袍的瘦弱公子,搖著手中的折扇,韻味十足的說道:
“讀書當然不僅是為了提高文化素質,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我爹還說過,博覽群書還能使人擁有高深的學問,能言善辯,受人尊敬。所以我個人認為,博覽群書理應高於一切!”
還不等那瘦弱公子坐下,他對麵站起身一位,相對魁梧的男子,粗獷的聲音響起:
“我反對這位兄台的話,博覽群書也應該是多讀一些有益的書。書是人知識的源泉,就好比,如果一個國度如是要失去了書的文化,那麽就算它是個富麗繁華的國度,也遲早會遭受到滅亡與毀滅的威脅。
反之如果一個國家終日隻知道奪城池、擴領土,不懂得精益練兵的話,就算得到的城池與領土也會終有一日,被人奪了迴去。所以,精益求精應該是博覽群書的基礎才是!”
這時,坐在葉婉若對麵的一位著深藍緞錦長袍的男子並沒有起身,而是掛著嘴角並不禮貌的笑意,打量著對麵的葉婉若,大聲肆意的說著:
“隻要是讀書,總會有好處的!我說的對嗎?這位兄台?”
早在那男子一直緊盯著葉婉若時,葉婉若便已經從他的眸光中感覺到了不善。
在那男子向葉婉若發難時,葉婉若早已與身邊的盛權低聲交待著什麽。
聽到那男子嘲諷的神色後,葉婉若隻是禮貌的笑了笑,盛權則是站起身,看著對麵的男子說道:
“於好書是有益處的,這點在座的兄台都能夠明白。至於讀書的益處來講,大到能使人大徹大悟,痛改前非,走向光明之路。小也至少能教會我們認字識詞,學會不同的寫作手法。
的確這些讀書的益處無處不在,隻是難道這些益處不是建立在精益求精的基礎上嗎?如果讀書隻是大致了解書的皮毛,隻看表麵,又怎麽可能痛改前非、大徹大悟?”
盛權的論證就連在台中央看著學者們辯論的夏淵也跟著不住的點頭,隻是那眸光流轉間確是看向盛權身邊的葉婉若。
葉婉若隻是泰然的嘴角帶著微笑看著身邊盛權的表現,並沒有注意到夏淵對自己的關注,而這笑意在對麵公子看來,卻是異常刺眼。
在這同時也讓剛剛那位最先發難的公子,臉色變得更加暗沉。
讓他氣憤的是,葉婉若本身並沒有站出來應對也就算了,居然還告訴身邊的人來反駁,這也算讓那公子徹底失了顏麵。
隻見那公子這次不甘心的站起身,不甘心望著葉婉若,眼中滿是挑釁:
“的確,讀書自是要精,隻有精才能找到自己專的方向。但反過來,書籍浩如煙海,不選擇讀也是不可能的。而是要建立在博覽的基礎上選擇,隻有博覽群書,我們才會擁有正確的判斷力,才能選擇更好的讀書方向。”
大概是感受到了那位公子的不善,剛剛那位身材矯健的公子第一時間再次站起身:
“那這位兄台所言的博覽群書,是否也包括了朝廷裏所明確勒令禁止的禁書呢?雖然裏麵內容不一樣,但也應該算是博覽群書內的吧?
而且,現世有不少人也打著博覽群書的旗號翻閱朝廷禁書。如果這樣,就不是博覽群書的問題了,而是個人素質的問題!這位兄台,您認為我說的對嗎?”
“你....”
被這迴答氣急了的男子,站起身,伸出拾指,怒瞪著指向不遠處那身材矯健的公子。一時語塞,竟迴答不上來。
“景遠小友,對兩種觀點,你怎麽看?”
似乎是察覺出來此時的氣氛中夾雜著煙火的氣息,夏淵沉聲阻止了兩人的辯論。
本以為這場辯論最終沒有分出勝負,卻沒想到夏淵的眸光則是略過眾人,看向了葉婉若。
自是不想再出風頭的葉婉若,在這時卻被夏淵親自點名,自知也是逃不過去,慢幽幽的站起身,刻意壓低聲音說道:
“迴先生的話,如果拋開此次論證不談。景遠認為讀書本身,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正是驗證了那句話--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當然,景遠這樣說,自是沒有偏袒任何一種言論。讀書要博但須選擇及要精,借用剛剛那位兄台的一句話:
讀書一定要精,隻有精才能找到自己專的方向。但反過來,書籍浩如煙海,不選擇讀也是不可能的,也要在博覽的基礎上選擇。
有的兄台說讀書要“博”,有的兄台則說讀書要“精”。其實都不矛盾,正是驗證了“學貴博”,“知貴精”。仔細想想這世上諸多事情本就是對立統一,卻又相輔相成的。
景遠認為,先生之所以讓我們如此論證,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記住這其中相得益彰的關連。以上隻是景遠拙見,還請先生不要見笑!”
“好!好!好!”
夏淵一連說出三個好字,看向葉婉若的眸光中滿是欣賞。
葉婉若本不想爭強好勝,對此夏淵提出來的問題,也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依理解的隨意說辭。
隻是先不說葉婉若的說法是否深得夏淵的心,隻是對那發難公子的大度,也是令其他們學者們都不禁暗自誇讚著葉婉若的胸懷。
聽到夏淵的讚揚,台下的一眾學者們都跟著毫不吝嗇的點頭,小聲議論著!
“以小友學富五車、卓爾不群的才華未來在朝廷內做個文官,定當出類拔萃,為當今皇上的重用。老朽倒是可以為小友引見,讓小友去參加今年的科舉考試,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夏淵好意,葉婉若備受感動。
但這建議,葉婉若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同意的,景遠的身份永遠都隻是葉婉若的希望而已,並不能示於人前。
雖然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但自古以來女子不得幹政也並不是特例。
如果今天不慎重,遲早必定招來殺身之禍。
何況自己這樣特殊的身份,哪怕不參加科舉,不進宮謀職,也是享不完的榮華富貴,何須再去以身犯險?
思及於此,葉婉若連忙惶恐的躬身說道:
“感念先生的好意,但景遠誌不在此,還請先生海涵!”
聽到葉婉若的迴答,夏淵隻是惋惜的歎了口氣,捧起左手邊的那方“石眼”紋端硯,緩步走到葉婉若麵前:
“正所謂人各有誌,小友既如此通透,老朽也不再多言。今日小友的學識足以驚豔全場,這一方硯台理應贈於景遠小友,希望來日有緣再與小友相聚。”
雙手接過夏淵手中的硯台,眼中盡現掩飾不住的喜愛,微微頷首:
“多謝先生,景遠自當小心保存、珍惜備至!”
直到以文會友的活動結束,葉婉若依舊愛不釋手的捧著手中的硯台不肯鬆手。
夏淵老宅內,學者們都已散去。在書桌內,此時夏淵坐在上方,而盛權則站在一邊,眼中盡現恭敬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