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唐太常求見。”
興慶山行宮中,天命帝啟詢文躺在躺椅上,曬著太陽。在接見石元吉的時候,他還隻是麵色蒼白。而現在,他的皮膚就像一張裹在肉體上的濕漉漉的白紙,似乎隨之要掉下來。
“叫工匠打製的銀麵具,可曾完工?”天命帝強打著精神說道。
太監們拿過一個小盒,將其在天命帝麵前打開。隻見裏麵精致的絲絨上,一個古樸的銀質麵具至於其上。
麵具上雕刻著諸多龍紋,法力在其上流光溢彩。這麵具在接近天命帝的時候,天命帝的精神明顯好多了。
雖然熙枰石的詛咒揮之不散驅之不走,但好在隻是傷及身體,天命帝的理智並沒有被影響。
他讓大內的工匠鍛造此麵具,上麵刻寫著諸多阻滯法力流動的龍紋。如此一來,詛咒確實減輕了許多。
“給朕戴上。”
隨著命令的下達,太監們服侍天命帝啟詢文更衣配戴麵具。而唐萬元,則被太監領進寢宮,準備麵聖。
“陛下萬歲。”
唐萬元輕車熟路地施禮,卻被天命帝阻止。
“你是我的老師,無需多禮。”天命帝戴上銀質麵具後,終於可以走動起來,他坐於禦座之上,單手一揮,摒退了諸位服侍在側的太監。
直到此時,唐萬元才抬頭看向天命帝,不由得大吃一驚。
“……這,陛下為何說話有氣無力,又為何帶著一副麵具?”
“我聽說陛下龍體欠安,隻是館內諸事繁雜,直到現在才有時間看望陛下。”
“陛下,有什麽事情您可要和老臣說啊!”
說到這裏,唐萬元頗為動情,不禁跪倒在地,聲淚俱下。
天命帝輕歎一聲,緩緩摘下麵具,露出蒼白的臉來。
“陛下,這是……”唐萬元發出了一聲驚吼。
“怪朕不小心,竟惹怒了神明。不過現在想起來,此劫貌似無可避免,所以也沒什麽好後悔的。”
唐萬元老淚縱橫,鄭重地說道:“陛下身為天啟,一定要珍重龍體啊。等等,難道……”
“對,是熙枰石。”
話音剛落,寢宮突然安靜了下來。天命帝和唐萬元二人相視無言,似乎是石化了一般。
“好了,不要做哭啼之態。”天命帝重新戴上麵具,找了個舒服的姿勢坐在禦座上。“老師,你來此恐怕不隻是看望朕的。說罷,什麽事情。”
唐萬元深吸一口氣,擦擦眼角的眼淚,鄭重地說道:“陛下,老臣聽說獨孤鼉進京了,而您,一紙聖旨打發了他?”
“沒錯,老師有何指教?”
唐萬元從啟詢文小的時候便一直教他,甚至在他當太子時還做他的太子太傅,可以說感情深重。因此,二人除了遵守基本的禮儀外,幾乎無話不談。
“陛下,您太心急了。”唐萬元跪在地上,擔憂不已。
“那天,您召集石元吉和娜玉公主在興慶山議事,成勻館幾乎人人皆知。”
“我想,您應該是故意地,目的是為了讓石元吉那小子避無可避。”
“老臣雖然不知道這小子有什麽讓陛下如此看重,但現在並不是讓他鋒芒畢露的好時機。”
天命帝聽到這裏,暗暗低頭思索,不一會兒,眼瞼微閉,似乎想到了什麽。
“你是說,朕太著急了?是時機過早,還是為時已晚?”
唐萬元拱手說道:“陛下,您真的如此看重那個來自河東的窮小子?”
“當然,實話實說,他很重要,而且他是皇室成員。”天命帝隻好說寫幹巴巴的迴答來搪塞唐萬元。
“竟是如此嚴重!不知陛下打算怎麽對待他?”
“他是流落在外的皇室,現在被朕找到,自是要拿迴封號。”
唐萬元乃是個老狐狸,知道天命帝不想多談,隻好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陛下,古語有雲:‘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陛下如此高調地邀他入宮,於他乃是大大不利。”
天命帝有些不以為然:“為何?讓他早些為眾臣所知,不好更好麽?”
“陛下,您說實話,您是想用他對付八柱國吧?”
天命帝沒有表示,一言不發算是默認了唐萬元的說法。
“陛下,獨孤鼉已經進京,說明八柱國對陛下十分重視。”唐萬元耐著性子說。“而他是陛下重視之人,卻無權無勢,哪怕給他貴重的王室名號,他真能守住麽?”
天命帝恍然大悟,一時有些失神。他確實沒考慮這點。
“軍隊!他需要一支軍隊。”天命帝心中凜然,開始盤算起來。
天命帝不喜不悲地說道:“老師,和朕實話實說,你到底知道些什麽?”
“老臣隻是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胡亂猜的。”唐萬元哀歎一聲。“河東流民四起,民變在即;八柱國家族這幾年人才不濟,卻又占得朝中大位;西牛賀州大戰不已,局勢不明。”
“哪個都不是好應付的局勢。”
“鬼方一舉吞並勾龍,氣勢正盛,實力不可小覷。等過了七八年,他們整合了勾龍原來的資源,未嚐不會進犯烙原。”
“河東乃皇族封地,一直以來兼並土地之風大盛。如今搞得民變四起,流民甚至走到了豐鎬,臣豈能不知?歐陽紂布置防線,以殺阻止流民,卻還是被眾多流民擊潰。如此一來,河東已成了動搖社稷的關鍵。”
“舉世家子而不知書,察高門郎而行不端,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是民間對八柱國家族的看法,由來已久。誠然,這不是虛言。依臣看來,成勻館的那些世家子大部分都是如此。”
“陛下想收迴八柱國的特權,用考試做試探,就已經讓獨孤鼉進京了。接下來,河東的皇族是否會收斂一些,不再大肆兼並土地,這也是問題。”
天命帝靜靜地聽著,隔著銀質麵具默默地注視著唐萬元,看不出情緒。
“陛下,臣雖不知這個石元吉究竟有何秘密。不過您既然看重他,想必他就與這三件事有關。”
唐萬元略作停頓,整理思緒。“但無論如何,此時的他,人微言輕,沒有足夠的靠山和實力。讓他去做三件事中的哪一件,恐怕都會力有未逮,甚至死無葬身之地!”
天命帝發出一聲不易察覺的冷哼:“難道他是流落民間的皇族,這也不夠保他的命麽?”
“恕臣直言,完全不夠。”唐萬元跪地更加規矩。“大虞自開朝已兩百年,皇族啟氏遍布東勝神州,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啟氏子弟的身份已經不值錢了。”
“那老師有什麽看法?”天命帝沉吟片刻,終於下定決心。
“老臣以為,最好讓他去河東看看。他的老家在河東,一路也可長長見識。至於河內的八柱國家族,他們暫時還不敢妄動,可以從長計議。”
“**正好要去河東遊曆,讓他帶著石元吉,也算安穩。而賜其封號之事,一路從簡即可,讓他去宗人府領個印綬,證明身份即可。”
天命帝疑惑地問道:“你早就安排好了?**不會已經定好此次遊曆所帶的學生了吧?”
“……確實如此。”唐萬元跪在地上,叩首再拜,隻等天命帝的命令。
“起來吧,就依你所言。”天命帝抄起狼毫,竟是拿出一封信紙書寫起來。“朕起書一封,你帶迴去給他看。”
唐萬元起身恭敬地地接過信,揣在懷裏,不敢多看一眼。
“陛下珍重,過幾日,我會讓郭角前來,給陛下的麵具加諸龍紋。”
“很好,老師慢走,朕就不送了。”
興慶山行宮中,天命帝啟詢文躺在躺椅上,曬著太陽。在接見石元吉的時候,他還隻是麵色蒼白。而現在,他的皮膚就像一張裹在肉體上的濕漉漉的白紙,似乎隨之要掉下來。
“叫工匠打製的銀麵具,可曾完工?”天命帝強打著精神說道。
太監們拿過一個小盒,將其在天命帝麵前打開。隻見裏麵精致的絲絨上,一個古樸的銀質麵具至於其上。
麵具上雕刻著諸多龍紋,法力在其上流光溢彩。這麵具在接近天命帝的時候,天命帝的精神明顯好多了。
雖然熙枰石的詛咒揮之不散驅之不走,但好在隻是傷及身體,天命帝的理智並沒有被影響。
他讓大內的工匠鍛造此麵具,上麵刻寫著諸多阻滯法力流動的龍紋。如此一來,詛咒確實減輕了許多。
“給朕戴上。”
隨著命令的下達,太監們服侍天命帝啟詢文更衣配戴麵具。而唐萬元,則被太監領進寢宮,準備麵聖。
“陛下萬歲。”
唐萬元輕車熟路地施禮,卻被天命帝阻止。
“你是我的老師,無需多禮。”天命帝戴上銀質麵具後,終於可以走動起來,他坐於禦座之上,單手一揮,摒退了諸位服侍在側的太監。
直到此時,唐萬元才抬頭看向天命帝,不由得大吃一驚。
“……這,陛下為何說話有氣無力,又為何帶著一副麵具?”
“我聽說陛下龍體欠安,隻是館內諸事繁雜,直到現在才有時間看望陛下。”
“陛下,有什麽事情您可要和老臣說啊!”
說到這裏,唐萬元頗為動情,不禁跪倒在地,聲淚俱下。
天命帝輕歎一聲,緩緩摘下麵具,露出蒼白的臉來。
“陛下,這是……”唐萬元發出了一聲驚吼。
“怪朕不小心,竟惹怒了神明。不過現在想起來,此劫貌似無可避免,所以也沒什麽好後悔的。”
唐萬元老淚縱橫,鄭重地說道:“陛下身為天啟,一定要珍重龍體啊。等等,難道……”
“對,是熙枰石。”
話音剛落,寢宮突然安靜了下來。天命帝和唐萬元二人相視無言,似乎是石化了一般。
“好了,不要做哭啼之態。”天命帝重新戴上麵具,找了個舒服的姿勢坐在禦座上。“老師,你來此恐怕不隻是看望朕的。說罷,什麽事情。”
唐萬元深吸一口氣,擦擦眼角的眼淚,鄭重地說道:“陛下,老臣聽說獨孤鼉進京了,而您,一紙聖旨打發了他?”
“沒錯,老師有何指教?”
唐萬元從啟詢文小的時候便一直教他,甚至在他當太子時還做他的太子太傅,可以說感情深重。因此,二人除了遵守基本的禮儀外,幾乎無話不談。
“陛下,您太心急了。”唐萬元跪在地上,擔憂不已。
“那天,您召集石元吉和娜玉公主在興慶山議事,成勻館幾乎人人皆知。”
“我想,您應該是故意地,目的是為了讓石元吉那小子避無可避。”
“老臣雖然不知道這小子有什麽讓陛下如此看重,但現在並不是讓他鋒芒畢露的好時機。”
天命帝聽到這裏,暗暗低頭思索,不一會兒,眼瞼微閉,似乎想到了什麽。
“你是說,朕太著急了?是時機過早,還是為時已晚?”
唐萬元拱手說道:“陛下,您真的如此看重那個來自河東的窮小子?”
“當然,實話實說,他很重要,而且他是皇室成員。”天命帝隻好說寫幹巴巴的迴答來搪塞唐萬元。
“竟是如此嚴重!不知陛下打算怎麽對待他?”
“他是流落在外的皇室,現在被朕找到,自是要拿迴封號。”
唐萬元乃是個老狐狸,知道天命帝不想多談,隻好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陛下,古語有雲:‘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陛下如此高調地邀他入宮,於他乃是大大不利。”
天命帝有些不以為然:“為何?讓他早些為眾臣所知,不好更好麽?”
“陛下,您說實話,您是想用他對付八柱國吧?”
天命帝沒有表示,一言不發算是默認了唐萬元的說法。
“陛下,獨孤鼉已經進京,說明八柱國對陛下十分重視。”唐萬元耐著性子說。“而他是陛下重視之人,卻無權無勢,哪怕給他貴重的王室名號,他真能守住麽?”
天命帝恍然大悟,一時有些失神。他確實沒考慮這點。
“軍隊!他需要一支軍隊。”天命帝心中凜然,開始盤算起來。
天命帝不喜不悲地說道:“老師,和朕實話實說,你到底知道些什麽?”
“老臣隻是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胡亂猜的。”唐萬元哀歎一聲。“河東流民四起,民變在即;八柱國家族這幾年人才不濟,卻又占得朝中大位;西牛賀州大戰不已,局勢不明。”
“哪個都不是好應付的局勢。”
“鬼方一舉吞並勾龍,氣勢正盛,實力不可小覷。等過了七八年,他們整合了勾龍原來的資源,未嚐不會進犯烙原。”
“河東乃皇族封地,一直以來兼並土地之風大盛。如今搞得民變四起,流民甚至走到了豐鎬,臣豈能不知?歐陽紂布置防線,以殺阻止流民,卻還是被眾多流民擊潰。如此一來,河東已成了動搖社稷的關鍵。”
“舉世家子而不知書,察高門郎而行不端,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是民間對八柱國家族的看法,由來已久。誠然,這不是虛言。依臣看來,成勻館的那些世家子大部分都是如此。”
“陛下想收迴八柱國的特權,用考試做試探,就已經讓獨孤鼉進京了。接下來,河東的皇族是否會收斂一些,不再大肆兼並土地,這也是問題。”
天命帝靜靜地聽著,隔著銀質麵具默默地注視著唐萬元,看不出情緒。
“陛下,臣雖不知這個石元吉究竟有何秘密。不過您既然看重他,想必他就與這三件事有關。”
唐萬元略作停頓,整理思緒。“但無論如何,此時的他,人微言輕,沒有足夠的靠山和實力。讓他去做三件事中的哪一件,恐怕都會力有未逮,甚至死無葬身之地!”
天命帝發出一聲不易察覺的冷哼:“難道他是流落民間的皇族,這也不夠保他的命麽?”
“恕臣直言,完全不夠。”唐萬元跪地更加規矩。“大虞自開朝已兩百年,皇族啟氏遍布東勝神州,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啟氏子弟的身份已經不值錢了。”
“那老師有什麽看法?”天命帝沉吟片刻,終於下定決心。
“老臣以為,最好讓他去河東看看。他的老家在河東,一路也可長長見識。至於河內的八柱國家族,他們暫時還不敢妄動,可以從長計議。”
“**正好要去河東遊曆,讓他帶著石元吉,也算安穩。而賜其封號之事,一路從簡即可,讓他去宗人府領個印綬,證明身份即可。”
天命帝疑惑地問道:“你早就安排好了?**不會已經定好此次遊曆所帶的學生了吧?”
“……確實如此。”唐萬元跪在地上,叩首再拜,隻等天命帝的命令。
“起來吧,就依你所言。”天命帝抄起狼毫,竟是拿出一封信紙書寫起來。“朕起書一封,你帶迴去給他看。”
唐萬元起身恭敬地地接過信,揣在懷裏,不敢多看一眼。
“陛下珍重,過幾日,我會讓郭角前來,給陛下的麵具加諸龍紋。”
“很好,老師慢走,朕就不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