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兒!”


    “錦兒姑娘!有你的信!”


    白錦兒聽見有人叫自己,她抬起頭,正看見周同山一路小跑朝著自己過來。


    “原來是你啊周大兄,”


    白錦兒將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站起身來。


    周同山來到白錦兒麵前,還有些氣喘,


    “是了,


    我瞧見有你的信,便趕忙給你送過來了。”


    “我的信?”


    白錦兒有些疑惑,看著周同山將手裏一直緊攥的信封遞了過來。


    “是呀,你可是從前在來運客店居住過?”


    “是的,”


    白錦兒接過。


    “那就是了,這是那來運客店老板娘送來的,說是從前在她那裏居住過姓白的一位小娘子的信,我想怕是你,便接了。”


    說起這個,白錦兒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來運客店老板娘笑嗬嗬的模樣。


    她將信拿在手中看了看,


    普普通通的信封,


    上麵用工整的筆法書寫著:白氏女錦兒收。


    看來真是自己的信。


    “來運客店的老板娘有說這是從哪兒寄來的嗎?”


    “沒呢,她說這信是驛站寄到她那兒的,她記著說你來這兒了,就送了過來。要不我去問問她?不知道這會子她走了沒有。”


    “啊不用了不用了,不必麻煩了,”


    白錦兒趕忙擺手,


    “我迴去看一看便知道了。謝謝你啊周大兄。”


    “你和我還客氣什麽,要是沒什麽事兒我就迴去了啊。那兒還要人看著。”


    說著,周同山欲離去。


    “哎等等,周大兄,”


    周同山站住,轉迴頭來看白錦兒。白錦兒對著他燦爛一笑,


    “我今日打算做桃汁小四卷,要不要給你留些?”


    白錦兒才說完這句話,周同山的臉就有些紅了。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利索,有些結巴起來:


    “不,不用了……”


    “不必給你為春蘭姐姐再留些了?”


    男人的臉霎時間紅的就像剛才白錦兒用來做桃汁小四卷時候用的蜜桃一般。


    “不不不不不必了,”


    “周大兄你慢些說,不著急的啊。”


    知道白錦兒的話是和自己頑笑,周同山撓了撓頭。


    “不,不必了的,”


    “怎麽呢?”


    “阿蘭她說,


    叫我不要送她點心了。”


    “嗯?”


    白錦兒眨了眨眼睛,表情頓時沒了方才的嬉皮笑臉。


    “這是為何,春蘭姐不喜歡那些點心嗎?”


    “也不是……


    她隻是同我說,叫我不要再送了……”


    周同山又撓了撓頭,看得出來,此時他心情也是有些糾結低落。


    白錦兒望著他那副樣子,心知自己多嘴了,她暗暗歎口氣,調整調整心情又重新對著周同山說道: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幾日春蘭姐覺得自己胖了些,所以想減少飯量來著。這麽說,周大兄你可不要再送她吃的了啊,到時候若是壞了春蘭姐的纖細大計,小心春蘭姐姐罵你。”


    “真的嗎?”


    看著周同山疑問的目光,白錦兒點了點頭,


    “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孩子,我當然明白。周大兄你就聽我的,準沒錯。”


    “是嗎,那我就放心了,”


    男人明顯是鬆了口氣,嘴裏小聲念叨:


    “我還以為她是討厭我了……”


    白錦兒聽到也沒當聽到,連說帶笑地推著男人離開,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


    送走了周同山,白錦兒這才有功夫來看這封寫給自己的信。她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將信紙展開,白錦兒大概略了一遍,


    她微微瞪大眼睛,


    不可思議。


    錦兒吾妹,見信如晤。


    一月前,我已至益州……


    白錦兒握著手中的信,緩步走向長廊。


    “我已至益州。路上偶經小雨風霜,或有水土不服之症,並無妨礙,總算是平平安安迴了家鄉。


    到了益州之後,為兄照原先所想,先將柳妹送歸至木宅,再到家,同姑母請罪。


    正如吾妹所言,


    姑母見為兄痛心入骨,淚如泉滴之模樣,實在叫我哀傷戚戚。姑母膝下無子無女,想來為兄那時在山寨之中的言論,實在有違孝道。


    以姑母身體康健為重,將我們所曆之事刪刪減減,撿將些沒那麽兇險的,盡皆訴於姑母知道。姑母聽完亦是唏噓長歎,隻歎我等能保下一條命來,是上蒼垂憐。


    家中事情處理完之後,為兄便上木家提親。


    木叔叔已去,家中隻餘柳妹與母親,為兄將來意說明,木家母親感我心誠,準我二人定媒言親。接親之日尚未選定,不過為兄想,或許等到錦官城石榴花開的時候,那時,柳妹已成我的娘子了。


    依照錦兒吾妹所言,為兄拜訪了汪家,孟家,石家,以及西市你所說食肆。食肆好尋,並未如吾妹所說的改名,此時依舊叫做白家食肆。前去時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正是一對兄妹相攜打理。為兄已將吾妹親筆書信送到,兄妹二人閱你筆跡皆喜極而泣,抓著為兄詢問了許久有關你的消息。


    還請為兄吃了一碗餛飩,


    與你的手藝,倒卻無二異。


    孟家小娘子我也見過了,她見你之書信,與那兄妹二人比之愈發激動。期間嬉笑怒罵泫然欲泣之神色皆有,叫為兄在旁看著,還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確是你之摯友,那般動情,絕不是矯揉造作出來的。臨前她同我要了你此處地址,說是要親同你書信。


    那位姓汪的醫師我也去見了,雖與你不是同姓,但其長輩心意,也叫為兄不敢將你所經曆之事五六說於他聽。他隻聽你此時平安便眼中含淚連連擺手,還說要將此事,告訴你阿翁知曉。


    為兄前去拜見白翁了,鳥語花香處,一切盡是肅穆整齊的,想來汪醫師確實用心,你大可不必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便是。


    至於吾妹所說石家與趙家,因家中仆從阻攔,我便沒有進去。


    不知此信多久能到梁州,也不知這信到的時候,你是否還住在那裏。若是你收到,便迴封信來將此時情況說明,好叫為兄安心。也隨時好,與你親友報平安。


    錦兒吾妹,


    錦官城盛景如舊,


    若是在外麵受不下去,還是迴來罷。為兄雖不願牽絆你後途,但隻願你平平安安。


    或許等你迴來的時候,還能吃上你嫂子為你煮的一碗春酒。


    “錦兒!”


    “錦兒姑娘!有你的信!”


    白錦兒聽見有人叫自己,她抬起頭,正看見周同山一路小跑朝著自己過來。


    “原來是你啊周大兄,”


    白錦兒將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站起身來。


    周同山來到白錦兒麵前,還有些氣喘,


    “是了,


    我瞧見有你的信,便趕忙給你送過來了。”


    “我的信?”


    白錦兒有些疑惑,看著周同山將手裏一直緊攥的信封遞了過來。


    “是呀,你可是從前在來運客店居住過?”


    “是的,”


    白錦兒接過。


    “那就是了,這是那來運客店老板娘送來的,說是從前在她那裏居住過姓白的一位小娘子的信,我想怕是你,便接了。”


    說起這個,白錦兒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來運客店老板娘笑嗬嗬的模樣。


    她將信拿在手中看了看,


    普普通通的信封,


    上麵用工整的筆法書寫著:白氏女錦兒收。


    看來真是自己的信。


    “來運客店的老板娘有說這是從哪兒寄來的嗎?”


    “沒呢,她說這信是驛站寄到她那兒的,她記著說你來這兒了,就送了過來。要不我去問問她?不知道這會子她走了沒有。”


    “啊不用了不用了,不必麻煩了,”


    白錦兒趕忙擺手,


    “我迴去看一看便知道了。謝謝你啊周大兄。”


    “你和我還客氣什麽,要是沒什麽事兒我就迴去了啊。那兒還要人看著。”


    說著,周同山欲離去。


    “哎等等,周大兄,”


    周同山站住,轉迴頭來看白錦兒。白錦兒對著他燦爛一笑,


    “我今日打算做桃汁小四卷,要不要給你留些?”


    白錦兒才說完這句話,周同山的臉就有些紅了。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利索,有些結巴起來:


    “不,不用了……”


    “不必給你為春蘭姐姐再留些了?”


    男人的臉霎時間紅的就像剛才白錦兒用來做桃汁小四卷時候用的蜜桃一般。


    “不不不不不必了,”


    “周大兄你慢些說,不著急的啊。”


    知道白錦兒的話是和自己頑笑,周同山撓了撓頭。


    “不,不必了的,”


    “怎麽呢?”


    “阿蘭她說,


    叫我不要送她點心了。”


    “嗯?”


    白錦兒眨了眨眼睛,表情頓時沒了方才的嬉皮笑臉。


    “這是為何,春蘭姐不喜歡那些點心嗎?”


    “也不是……


    她隻是同我說,叫我不要再送了……”


    周同山又撓了撓頭,看得出來,此時他心情也是有些糾結低落。


    白錦兒望著他那副樣子,心知自己多嘴了,她暗暗歎口氣,調整調整心情又重新對著周同山說道: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幾日春蘭姐覺得自己胖了些,所以想減少飯量來著。這麽說,周大兄你可不要再送她吃的了啊,到時候若是壞了春蘭姐的纖細大計,小心春蘭姐姐罵你。”


    “真的嗎?”


    看著周同山疑問的目光,白錦兒點了點頭,


    “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孩子,我當然明白。周大兄你就聽我的,準沒錯。”


    “是嗎,那我就放心了,”


    男人明顯是鬆了口氣,嘴裏小聲念叨:


    “我還以為她是討厭我了……”


    白錦兒聽到也沒當聽到,連說帶笑地推著男人離開,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


    送走了周同山,白錦兒這才有功夫來看這封寫給自己的信。她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將信紙展開,白錦兒大概略了一遍,


    她微微瞪大眼睛,


    不可思議。


    錦兒吾妹,見信如晤。


    一月前,我已至益州……


    白錦兒握著手中的信,緩步走向長廊。


    “我已至益州。路上偶經小雨風霜,或有水土不服之症,並無妨礙,總算是平平安安迴了家鄉。


    到了益州之後,為兄照原先所想,先將柳妹送歸至木宅,再到家,同姑母請罪。


    正如吾妹所言,


    姑母見為兄痛心入骨,淚如泉滴之模樣,實在叫我哀傷戚戚。姑母膝下無子無女,想來為兄那時在山寨之中的言論,實在有違孝道。


    以姑母身體康健為重,將我們所曆之事刪刪減減,撿將些沒那麽兇險的,盡皆訴於姑母知道。姑母聽完亦是唏噓長歎,隻歎我等能保下一條命來,是上蒼垂憐。


    家中事情處理完之後,為兄便上木家提親。


    木叔叔已去,家中隻餘柳妹與母親,為兄將來意說明,木家母親感我心誠,準我二人定媒言親。接親之日尚未選定,不過為兄想,或許等到錦官城石榴花開的時候,那時,柳妹已成我的娘子了。


    依照錦兒吾妹所言,為兄拜訪了汪家,孟家,石家,以及西市你所說食肆。食肆好尋,並未如吾妹所說的改名,此時依舊叫做白家食肆。前去時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正是一對兄妹相攜打理。為兄已將吾妹親筆書信送到,兄妹二人閱你筆跡皆喜極而泣,抓著為兄詢問了許久有關你的消息。


    還請為兄吃了一碗餛飩,


    與你的手藝,倒卻無二異。


    孟家小娘子我也見過了,她見你之書信,與那兄妹二人比之愈發激動。期間嬉笑怒罵泫然欲泣之神色皆有,叫為兄在旁看著,還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確是你之摯友,那般動情,絕不是矯揉造作出來的。臨前她同我要了你此處地址,說是要親同你書信。


    那位姓汪的醫師我也去見了,雖與你不是同姓,但其長輩心意,也叫為兄不敢將你所經曆之事五六說於他聽。他隻聽你此時平安便眼中含淚連連擺手,還說要將此事,告訴你阿翁知曉。


    為兄前去拜見白翁了,鳥語花香處,一切盡是肅穆整齊的,想來汪醫師確實用心,你大可不必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便是。


    至於吾妹所說石家與趙家,因家中仆從阻攔,我便沒有進去。


    不知此信多久能到梁州,也不知這信到的時候,你是否還住在那裏。若是你收到,便迴封信來將此時情況說明,好叫為兄安心。也隨時好,與你親友報平安。


    錦兒吾妹,


    錦官城盛景如舊,


    若是在外麵受不下去,還是迴來罷。為兄雖不願牽絆你後途,但隻願你平平安安。


    或許等你迴來的時候,還能吃上你嫂子為你煮的一碗春酒。


    “錦兒!”


    “錦兒姑娘!有你的信!”


    白錦兒聽見有人叫自己,她抬起頭,正看見周同山一路小跑朝著自己過來。


    “原來是你啊周大兄,”


    白錦兒將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站起身來。


    周同山來到白錦兒麵前,還有些氣喘,


    “是了,


    我瞧見有你的信,便趕忙給你送過來了。”


    “我的信?”


    白錦兒有些疑惑,看著周同山將手裏一直緊攥的信封遞了過來。


    “是呀,你可是從前在來運客店居住過?”


    “是的,”


    白錦兒接過。


    “那就是了,這是那來運客店老板娘送來的,說是從前在她那裏居住過姓白的一位小娘子的信,我想怕是你,便接了。”


    說起這個,白錦兒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來運客店老板娘笑嗬嗬的模樣。


    她將信拿在手中看了看,


    普普通通的信封,


    上麵用工整的筆法書寫著:白氏女錦兒收。


    看來真是自己的信。


    “來運客店的老板娘有說這是從哪兒寄來的嗎?”


    “沒呢,她說這信是驛站寄到她那兒的,她記著說你來這兒了,就送了過來。要不我去問問她?不知道這會子她走了沒有。”


    “啊不用了不用了,不必麻煩了,”


    白錦兒趕忙擺手,


    “我迴去看一看便知道了。謝謝你啊周大兄。”


    “你和我還客氣什麽,要是沒什麽事兒我就迴去了啊。那兒還要人看著。”


    說著,周同山欲離去。


    “哎等等,周大兄,”


    周同山站住,轉迴頭來看白錦兒。白錦兒對著他燦爛一笑,


    “我今日打算做桃汁小四卷,要不要給你留些?”


    白錦兒才說完這句話,周同山的臉就有些紅了。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利索,有些結巴起來:


    “不,不用了……”


    “不必給你為春蘭姐姐再留些了?”


    男人的臉霎時間紅的就像剛才白錦兒用來做桃汁小四卷時候用的蜜桃一般。


    “不不不不不必了,”


    “周大兄你慢些說,不著急的啊。”


    知道白錦兒的話是和自己頑笑,周同山撓了撓頭。


    “不,不必了的,”


    “怎麽呢?”


    “阿蘭她說,


    叫我不要送她點心了。”


    “嗯?”


    白錦兒眨了眨眼睛,表情頓時沒了方才的嬉皮笑臉。


    “這是為何,春蘭姐不喜歡那些點心嗎?”


    “也不是……


    她隻是同我說,叫我不要再送了……”


    周同山又撓了撓頭,看得出來,此時他心情也是有些糾結低落。


    白錦兒望著他那副樣子,心知自己多嘴了,她暗暗歎口氣,調整調整心情又重新對著周同山說道: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幾日春蘭姐覺得自己胖了些,所以想減少飯量來著。這麽說,周大兄你可不要再送她吃的了啊,到時候若是壞了春蘭姐的纖細大計,小心春蘭姐姐罵你。”


    “真的嗎?”


    看著周同山疑問的目光,白錦兒點了點頭,


    “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孩子,我當然明白。周大兄你就聽我的,準沒錯。”


    “是嗎,那我就放心了,”


    男人明顯是鬆了口氣,嘴裏小聲念叨:


    “我還以為她是討厭我了……”


    白錦兒聽到也沒當聽到,連說帶笑地推著男人離開,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


    送走了周同山,白錦兒這才有功夫來看這封寫給自己的信。她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將信紙展開,白錦兒大概略了一遍,


    她微微瞪大眼睛,


    不可思議。


    錦兒吾妹,見信如晤。


    一月前,我已至益州……


    白錦兒握著手中的信,緩步走向長廊。


    “我已至益州。路上偶經小雨風霜,或有水土不服之症,並無妨礙,總算是平平安安迴了家鄉。


    到了益州之後,為兄照原先所想,先將柳妹送歸至木宅,再到家,同姑母請罪。


    正如吾妹所言,


    姑母見為兄痛心入骨,淚如泉滴之模樣,實在叫我哀傷戚戚。姑母膝下無子無女,想來為兄那時在山寨之中的言論,實在有違孝道。


    以姑母身體康健為重,將我們所曆之事刪刪減減,撿將些沒那麽兇險的,盡皆訴於姑母知道。姑母聽完亦是唏噓長歎,隻歎我等能保下一條命來,是上蒼垂憐。


    家中事情處理完之後,為兄便上木家提親。


    木叔叔已去,家中隻餘柳妹與母親,為兄將來意說明,木家母親感我心誠,準我二人定媒言親。接親之日尚未選定,不過為兄想,或許等到錦官城石榴花開的時候,那時,柳妹已成我的娘子了。


    依照錦兒吾妹所言,為兄拜訪了汪家,孟家,石家,以及西市你所說食肆。食肆好尋,並未如吾妹所說的改名,此時依舊叫做白家食肆。前去時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正是一對兄妹相攜打理。為兄已將吾妹親筆書信送到,兄妹二人閱你筆跡皆喜極而泣,抓著為兄詢問了許久有關你的消息。


    還請為兄吃了一碗餛飩,


    與你的手藝,倒卻無二異。


    孟家小娘子我也見過了,她見你之書信,與那兄妹二人比之愈發激動。期間嬉笑怒罵泫然欲泣之神色皆有,叫為兄在旁看著,還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確是你之摯友,那般動情,絕不是矯揉造作出來的。臨前她同我要了你此處地址,說是要親同你書信。


    那位姓汪的醫師我也去見了,雖與你不是同姓,但其長輩心意,也叫為兄不敢將你所經曆之事五六說於他聽。他隻聽你此時平安便眼中含淚連連擺手,還說要將此事,告訴你阿翁知曉。


    為兄前去拜見白翁了,鳥語花香處,一切盡是肅穆整齊的,想來汪醫師確實用心,你大可不必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便是。


    至於吾妹所說石家與趙家,因家中仆從阻攔,我便沒有進去。


    不知此信多久能到梁州,也不知這信到的時候,你是否還住在那裏。若是你收到,便迴封信來將此時情況說明,好叫為兄安心。也隨時好,與你親友報平安。


    錦兒吾妹,


    錦官城盛景如舊,


    若是在外麵受不下去,還是迴來罷。為兄雖不願牽絆你後途,但隻願你平平安安。


    或許等你迴來的時候,還能吃上你嫂子為你煮的一碗春酒。


    錦兒吾妹,


    見信必迴。


    兄,楊思雨囑。”


    “錦兒!”


    “錦兒姑娘!有你的信!”


    白錦兒聽見有人叫自己,她抬起頭,正看見周同山一路小跑朝著自己過來。


    “原來是你啊周大兄,”


    白錦兒將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站起身來。


    周同山來到白錦兒麵前,還有些氣喘,


    “是了,


    我瞧見有你的信,便趕忙給你送過來了。”


    “我的信?”


    白錦兒有些疑惑,看著周同山將手裏一直緊攥的信封遞了過來。


    “是呀,你可是從前在來運客店居住過?”


    “是的,”


    白錦兒接過。


    “那就是了,這是那來運客店老板娘送來的,說是從前在她那裏居住過姓白的一位小娘子的信,我想怕是你,便接了。”


    說起這個,白錦兒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來運客店老板娘笑嗬嗬的模樣。


    她將信拿在手中看了看,


    普普通通的信封,


    上麵用工整的筆法書寫著:白氏女錦兒收。


    看來真是自己的信。


    “來運客店的老板娘有說這是從哪兒寄來的嗎?”


    “沒呢,她說這信是驛站寄到她那兒的,她記著說你來這兒了,就送了過來。要不我去問問她?不知道這會子她走了沒有。”


    “啊不用了不用了,不必麻煩了,”


    白錦兒趕忙擺手,


    “我迴去看一看便知道了。謝謝你啊周大兄。”


    “你和我還客氣什麽,要是沒什麽事兒我就迴去了啊。那兒還要人看著。”


    說著,周同山欲離去。


    “哎等等,周大兄,”


    周同山站住,轉迴頭來看白錦兒。白錦兒對著他燦爛一笑,


    “我今日打算做桃汁小四卷,要不要給你留些?”


    白錦兒才說完這句話,周同山的臉就有些紅了。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利索,有些結巴起來:


    “不,不用了……”


    “不必給你為春蘭姐姐再留些了?”


    男人的臉霎時間紅的就像剛才白錦兒用來做桃汁小四卷時候用的蜜桃一般。


    “不不不不不必了,”


    “周大兄你慢些說,不著急的啊。”


    知道白錦兒的話是和自己頑笑,周同山撓了撓頭。


    “不,不必了的,”


    “怎麽呢?”


    “阿蘭她說,


    叫我不要送她點心了。”


    “嗯?”


    白錦兒眨了眨眼睛,表情頓時沒了方才的嬉皮笑臉。


    “這是為何,春蘭姐不喜歡那些點心嗎?”


    “也不是……


    她隻是同我說,叫我不要再送了……”


    周同山又撓了撓頭,看得出來,此時他心情也是有些糾結低落。


    白錦兒望著他那副樣子,心知自己多嘴了,她暗暗歎口氣,調整調整心情又重新對著周同山說道: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幾日春蘭姐覺得自己胖了些,所以想減少飯量來著。這麽說,周大兄你可不要再送她吃的了啊,到時候若是壞了春蘭姐的纖細大計,小心春蘭姐姐罵你。”


    “真的嗎?”


    看著周同山疑問的目光,白錦兒點了點頭,


    “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孩子,我當然明白。周大兄你就聽我的,準沒錯。”


    “是嗎,那我就放心了,”


    男人明顯是鬆了口氣,嘴裏小聲念叨:


    “我還以為她是討厭我了……”


    白錦兒聽到也沒當聽到,連說帶笑地推著男人離開,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


    送走了周同山,白錦兒這才有功夫來看這封寫給自己的信。她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將信紙展開,白錦兒大概略了一遍,


    她微微瞪大眼睛,


    不可思議。


    錦兒吾妹,見信如晤。


    一月前,我已至益州……


    白錦兒握著手中的信,緩步走向長廊。


    “我已至益州。路上偶經小雨風霜,或有水土不服之症,並無妨礙,總算是平平安安迴了家鄉。


    到了益州之後,為兄照原先所想,先將柳妹送歸至木宅,再到家,同姑母請罪。


    正如吾妹所言,


    姑母見為兄痛心入骨,淚如泉滴之模樣,實在叫我哀傷戚戚。姑母膝下無子無女,想來為兄那時在山寨之中的言論,實在有違孝道。


    以姑母身體康健為重,將我們所曆之事刪刪減減,撿將些沒那麽兇險的,盡皆訴於姑母知道。姑母聽完亦是唏噓長歎,隻歎我等能保下一條命來,是上蒼垂憐。


    家中事情處理完之後,為兄便上木家提親。


    木叔叔已去,家中隻餘柳妹與母親,為兄將來意說明,木家母親感我心誠,準我二人定媒言親。接親之日尚未選定,不過為兄想,或許等到錦官城石榴花開的時候,那時,柳妹已成我的娘子了。


    依照錦兒吾妹所言,為兄拜訪了汪家,孟家,石家,以及西市你所說食肆。食肆好尋,並未如吾妹所說的改名,此時依舊叫做白家食肆。前去時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正是一對兄妹相攜打理。為兄已將吾妹親筆書信送到,兄妹二人閱你筆跡皆喜極而泣,抓著為兄詢問了許久有關你的消息。


    還請為兄吃了一碗餛飩,


    與你的手藝,倒卻無二異。


    孟家小娘子我也見過了,她見你之書信,與那兄妹二人比之愈發激動。期間嬉笑怒罵泫然欲泣之神色皆有,叫為兄在旁看著,還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確是你之摯友,那般動情,絕不是矯揉造作出來的。臨前她同我要了你此處地址,說是要親同你書信。


    那位姓汪的醫師我也去見了,雖與你不是同姓,但其長輩心意,也叫為兄不敢將你所經曆之事五六說於他聽。他隻聽你此時平安便眼中含淚連連擺手,還說要將此事,告訴你阿翁知曉。


    為兄前去拜見白翁了,鳥語花香處,一切盡是肅穆整齊的,想來汪醫師確實用心,你大可不必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便是。


    至於吾妹所說石家與趙家,因家中仆從阻攔,我便沒有進去。


    不知此信多久能到梁州,也不知這信到的時候,你是否還住在那裏。若是你收到,便迴封信來將此時情況說明,好叫為兄安心。也隨時好,與你親友報平安。


    錦兒吾妹,


    錦官城盛景如舊,


    若是在外麵受不下去,還是迴來罷。為兄雖不願牽絆你後途,但隻願你平平安安。


    或許等你迴來的時候,還能吃上你嫂子為你煮的一碗春酒。


    錦兒吾妹,


    見信必迴。


    兄,楊思雨囑。”


    “錦兒!”


    “錦兒姑娘!有你的信!”


    白錦兒聽見有人叫自己,她抬起頭,正看見周同山一路小跑朝著自己過來。


    “原來是你啊周大兄,”


    白錦兒將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站起身來。


    周同山來到白錦兒麵前,還有些氣喘,


    “是了,


    我瞧見有你的信,便趕忙給你送過來了。”


    “我的信?”


    白錦兒有些疑惑,看著周同山將手裏一直緊攥的信封遞了過來。


    “是呀,你可是從前在來運客店居住過?”


    “是的,”


    白錦兒接過。


    “那就是了,這是那來運客店老板娘送來的,說是從前在她那裏居住過姓白的一位小娘子的信,我想怕是你,便接了。”


    說起這個,白錦兒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來運客店老板娘笑嗬嗬的模樣。


    她將信拿在手中看了看,


    普普通通的信封,


    上麵用工整的筆法書寫著:白氏女錦兒收。


    看來真是自己的信。


    “來運客店的老板娘有說這是從哪兒寄來的嗎?”


    “沒呢,她說這信是驛站寄到她那兒的,她記著說你來這兒了,就送了過來。要不我去問問她?不知道這會子她走了沒有。”


    “啊不用了不用了,不必麻煩了,”


    白錦兒趕忙擺手,


    “我迴去看一看便知道了。謝謝你啊周大兄。”


    “你和我還客氣什麽,要是沒什麽事兒我就迴去了啊。那兒還要人看著。”


    說著,周同山欲離去。


    “哎等等,周大兄,”


    周同山站住,轉迴頭來看白錦兒。白錦兒對著他燦爛一笑,


    “我今日打算做桃汁小四卷,要不要給你留些?”


    白錦兒才說完這句話,周同山的臉就有些紅了。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利索,有些結巴起來:


    “不,不用了……”


    “不必給你為春蘭姐姐再留些了?”


    男人的臉霎時間紅的就像剛才白錦兒用來做桃汁小四卷時候用的蜜桃一般。


    “不不不不不必了,”


    “周大兄你慢些說,不著急的啊。”


    知道白錦兒的話是和自己頑笑,周同山撓了撓頭。


    “不,不必了的,”


    “怎麽呢?”


    “阿蘭她說,


    叫我不要送她點心了。”


    “嗯?”


    白錦兒眨了眨眼睛,表情頓時沒了方才的嬉皮笑臉。


    “這是為何,春蘭姐不喜歡那些點心嗎?”


    “也不是……


    她隻是同我說,叫我不要再送了……”


    周同山又撓了撓頭,看得出來,此時他心情也是有些糾結低落。


    白錦兒望著他那副樣子,心知自己多嘴了,她暗暗歎口氣,調整調整心情又重新對著周同山說道: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幾日春蘭姐覺得自己胖了些,所以想減少飯量來著。這麽說,周大兄你可不要再送她吃的了啊,到時候若是壞了春蘭姐的纖細大計,小心春蘭姐姐罵你。”


    “真的嗎?”


    看著周同山疑問的目光,白錦兒點了點頭,


    “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孩子,我當然明白。周大兄你就聽我的,準沒錯。”


    “是嗎,那我就放心了,”


    男人明顯是鬆了口氣,嘴裏小聲念叨:


    “我還以為她是討厭我了……”


    白錦兒聽到也沒當聽到,連說帶笑地推著男人離開,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


    送走了周同山,白錦兒這才有功夫來看這封寫給自己的信。她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將信紙展開,白錦兒大概略了一遍,


    她微微瞪大眼睛,


    不可思議。


    錦兒吾妹,見信如晤。


    一月前,我已至益州……


    白錦兒握著手中的信,緩步走向長廊。


    “我已至益州。路上偶經小雨風霜,或有水土不服之症,並無妨礙,總算是平平安安迴了家鄉。


    到了益州之後,為兄照原先所想,先將柳妹送歸至木宅,再到家,同姑母請罪。


    正如吾妹所言,


    姑母見為兄痛心入骨,淚如泉滴之模樣,實在叫我哀傷戚戚。姑母膝下無子無女,想來為兄那時在山寨之中的言論,實在有違孝道。


    以姑母身體康健為重,將我們所曆之事刪刪減減,撿將些沒那麽兇險的,盡皆訴於姑母知道。姑母聽完亦是唏噓長歎,隻歎我等能保下一條命來,是上蒼垂憐。


    家中事情處理完之後,為兄便上木家提親。


    木叔叔已去,家中隻餘柳妹與母親,為兄將來意說明,木家母親感我心誠,準我二人定媒言親。接親之日尚未選定,不過為兄想,或許等到錦官城石榴花開的時候,那時,柳妹已成我的娘子了。


    依照錦兒吾妹所言,為兄拜訪了汪家,孟家,石家,以及西市你所說食肆。食肆好尋,並未如吾妹所說的改名,此時依舊叫做白家食肆。前去時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正是一對兄妹相攜打理。為兄已將吾妹親筆書信送到,兄妹二人閱你筆跡皆喜極而泣,抓著為兄詢問了許久有關你的消息。


    還請為兄吃了一碗餛飩,


    與你的手藝,倒卻無二異。


    孟家小娘子我也見過了,她見你之書信,與那兄妹二人比之愈發激動。期間嬉笑怒罵泫然欲泣之神色皆有,叫為兄在旁看著,還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確是你之摯友,那般動情,絕不是矯揉造作出來的。臨前她同我要了你此處地址,說是要親同你書信。


    那位姓汪的醫師我也去見了,雖與你不是同姓,但其長輩心意,也叫為兄不敢將你所經曆之事五六說於他聽。他隻聽你此時平安便眼中含淚連連擺手,還說要將此事,告訴你阿翁知曉。


    為兄前去拜見白翁了,鳥語花香處,一切盡是肅穆整齊的,想來汪醫師確實用心,你大可不必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便是。


    至於吾妹所說石家與趙家,因家中仆從阻攔,我便沒有進去。


    不知此信多久能到梁州,也不知這信到的時候,你是否還住在那裏。若是你收到,便迴封信來將此時情況說明,好叫為兄安心。也隨時好,與你親友報平安。


    錦兒吾妹,


    錦官城盛景如舊,


    若是在外麵受不下去,還是迴來罷。為兄雖不願牽絆你後途,但隻願你平平安安。


    或許等你迴來的時候,還能吃上你嫂子為你煮的一碗春酒。


    錦兒吾妹,


    見信必迴。


    兄,楊思雨囑。”


    “錦兒!”


    “錦兒姑娘!有你的信!”


    白錦兒聽見有人叫自己,她抬起頭,正看見周同山一路小跑朝著自己過來。


    “原來是你啊周大兄,”


    白錦兒將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站起身來。


    周同山來到白錦兒麵前,還有些氣喘,


    “是了,


    我瞧見有你的信,便趕忙給你送過來了。”


    “我的信?”


    白錦兒有些疑惑,看著周同山將手裏一直緊攥的信封遞了過來。


    “是呀,你可是從前在來運客店居住過?”


    “是的,”


    白錦兒接過。


    “那就是了,這是那來運客店老板娘送來的,說是從前在她那裏居住過姓白的一位小娘子的信,我想怕是你,便接了。”


    說起這個,白錦兒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來運客店老板娘笑嗬嗬的模樣。


    她將信拿在手中看了看,


    普普通通的信封,


    上麵用工整的筆法書寫著:白氏女錦兒收。


    看來真是自己的信。


    “來運客店的老板娘有說這是從哪兒寄來的嗎?”


    “沒呢,她說這信是驛站寄到她那兒的,她記著說你來這兒了,就送了過來。要不我去問問她?不知道這會子她走了沒有。”


    “啊不用了不用了,不必麻煩了,”


    白錦兒趕忙擺手,


    “我迴去看一看便知道了。謝謝你啊周大兄。”


    “你和我還客氣什麽,要是沒什麽事兒我就迴去了啊。那兒還要人看著。”


    說著,周同山欲離去。


    “哎等等,周大兄,”


    周同山站住,轉迴頭來看白錦兒。白錦兒對著他燦爛一笑,


    “我今日打算做桃汁小四卷,要不要給你留些?”


    白錦兒才說完這句話,周同山的臉就有些紅了。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利索,有些結巴起來:


    “不,不用了……”


    “不必給你為春蘭姐姐再留些了?”


    男人的臉霎時間紅的就像剛才白錦兒用來做桃汁小四卷時候用的蜜桃一般。


    “不不不不不必了,”


    “周大兄你慢些說,不著急的啊。”


    知道白錦兒的話是和自己頑笑,周同山撓了撓頭。


    “不,不必了的,”


    “怎麽呢?”


    “阿蘭她說,


    叫我不要送她點心了。”


    “嗯?”


    白錦兒眨了眨眼睛,表情頓時沒了方才的嬉皮笑臉。


    “這是為何,春蘭姐不喜歡那些點心嗎?”


    “也不是……


    她隻是同我說,叫我不要再送了……”


    周同山又撓了撓頭,看得出來,此時他心情也是有些糾結低落。


    白錦兒望著他那副樣子,心知自己多嘴了,她暗暗歎口氣,調整調整心情又重新對著周同山說道: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幾日春蘭姐覺得自己胖了些,所以想減少飯量來著。這麽說,周大兄你可不要再送她吃的了啊,到時候若是壞了春蘭姐的纖細大計,小心春蘭姐姐罵你。”


    “真的嗎?”


    看著周同山疑問的目光,白錦兒點了點頭,


    “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孩子,我當然明白。周大兄你就聽我的,準沒錯。”


    “是嗎,那我就放心了,”


    男人明顯是鬆了口氣,嘴裏小聲念叨:


    “我還以為她是討厭我了……”


    白錦兒聽到也沒當聽到,連說帶笑地推著男人離開,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


    送走了周同山,白錦兒這才有功夫來看這封寫給自己的信。她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將信紙展開,白錦兒大概略了一遍,


    她微微瞪大眼睛,


    不可思議。


    錦兒吾妹,見信如晤。


    一月前,我已至益州……


    白錦兒握著手中的信,緩步走向長廊。


    “我已至益州。路上偶經小雨風霜,或有水土不服之症,並無妨礙,總算是平平安安迴了家鄉。


    到了益州之後,為兄照原先所想,先將柳妹送歸至木宅,再到家,同姑母請罪。


    正如吾妹所言,


    姑母見為兄痛心入骨,淚如泉滴之模樣,實在叫我哀傷戚戚。姑母膝下無子無女,想來為兄那時在山寨之中的言論,實在有違孝道。


    以姑母身體康健為重,將我們所曆之事刪刪減減,撿將些沒那麽兇險的,盡皆訴於姑母知道。姑母聽完亦是唏噓長歎,隻歎我等能保下一條命來,是上蒼垂憐。


    家中事情處理完之後,為兄便上木家提親。


    木叔叔已去,家中隻餘柳妹與母親,為兄將來意說明,木家母親感我心誠,準我二人定媒言親。接親之日尚未選定,不過為兄想,或許等到錦官城石榴花開的時候,那時,柳妹已成我的娘子了。


    依照錦兒吾妹所言,為兄拜訪了汪家,孟家,石家,以及西市你所說食肆。食肆好尋,並未如吾妹所說的改名,此時依舊叫做白家食肆。前去時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正是一對兄妹相攜打理。為兄已將吾妹親筆書信送到,兄妹二人閱你筆跡皆喜極而泣,抓著為兄詢問了許久有關你的消息。


    還請為兄吃了一碗餛飩,


    與你的手藝,倒卻無二異。


    孟家小娘子我也見過了,她見你之書信,與那兄妹二人比之愈發激動。期間嬉笑怒罵泫然欲泣之神色皆有,叫為兄在旁看著,還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確是你之摯友,那般動情,絕不是矯揉造作出來的。臨前她同我要了你此處地址,說是要親同你書信。


    那位姓汪的醫師我也去見了,雖與你不是同姓,但其長輩心意,也叫為兄不敢將你所經曆之事五六說於他聽。他隻聽你此時平安便眼中含淚連連擺手,還說要將此事,告訴你阿翁知曉。


    為兄前去拜見白翁了,鳥語花香處,一切盡是肅穆整齊的,想來汪醫師確實用心,你大可不必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便是。


    至於吾妹所說石家與趙家,因家中仆從阻攔,我便沒有進去。


    不知此信多久能到梁州,也不知這信到的時候,你是否還住在那裏。若是你收到,便迴封信來將此時情況說明,好叫為兄安心。也隨時好,與你親友報平安。


    錦兒吾妹,


    錦官城盛景如舊,


    若是在外麵受不下去,還是迴來罷。為兄雖不願牽絆你後途,但隻願你平平安安。


    或許等你迴來的時候,還能吃上你嫂子為你煮的一碗春酒。


    錦兒吾妹,


    見信必迴。


    兄,楊思雨囑。”


    “錦兒!”


    “錦兒姑娘!有你的信!”


    白錦兒聽見有人叫自己,她抬起頭,正看見周同山一路小跑朝著自己過來。


    “原來是你啊周大兄,”


    白錦兒將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站起身來。


    周同山來到白錦兒麵前,還有些氣喘,


    “是了,


    我瞧見有你的信,便趕忙給你送過來了。”


    “我的信?”


    白錦兒有些疑惑,看著周同山將手裏一直緊攥的信封遞了過來。


    “是呀,你可是從前在來運客店居住過?”


    “是的,”


    白錦兒接過。


    “那就是了,這是那來運客店老板娘送來的,說是從前在她那裏居住過姓白的一位小娘子的信,我想怕是你,便接了。”


    說起這個,白錦兒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來運客店老板娘笑嗬嗬的模樣。


    她將信拿在手中看了看,


    普普通通的信封,


    上麵用工整的筆法書寫著:白氏女錦兒收。


    看來真是自己的信。


    “來運客店的老板娘有說這是從哪兒寄來的嗎?”


    “沒呢,她說這信是驛站寄到她那兒的,她記著說你來這兒了,就送了過來。要不我去問問她?不知道這會子她走了沒有。”


    “啊不用了不用了,不必麻煩了,”


    白錦兒趕忙擺手,


    “我迴去看一看便知道了。謝謝你啊周大兄。”


    “你和我還客氣什麽,要是沒什麽事兒我就迴去了啊。那兒還要人看著。”


    說著,周同山欲離去。


    “哎等等,周大兄,”


    周同山站住,轉迴頭來看白錦兒。白錦兒對著他燦爛一笑,


    “我今日打算做桃汁小四卷,要不要給你留些?”


    白錦兒才說完這句話,周同山的臉就有些紅了。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利索,有些結巴起來:


    “不,不用了……”


    “不必給你為春蘭姐姐再留些了?”


    男人的臉霎時間紅的就像剛才白錦兒用來做桃汁小四卷時候用的蜜桃一般。


    “不不不不不必了,”


    “周大兄你慢些說,不著急的啊。”


    知道白錦兒的話是和自己頑笑,周同山撓了撓頭。


    “不,不必了的,”


    “怎麽呢?”


    “阿蘭她說,


    叫我不要送她點心了。”


    “嗯?”


    白錦兒眨了眨眼睛,表情頓時沒了方才的嬉皮笑臉。


    “這是為何,春蘭姐不喜歡那些點心嗎?”


    “也不是……


    她隻是同我說,叫我不要再送了……”


    周同山又撓了撓頭,看得出來,此時他心情也是有些糾結低落。


    白錦兒望著他那副樣子,心知自己多嘴了,她暗暗歎口氣,調整調整心情又重新對著周同山說道: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幾日春蘭姐覺得自己胖了些,所以想減少飯量來著。這麽說,周大兄你可不要再送她吃的了啊,到時候若是壞了春蘭姐的纖細大計,小心春蘭姐姐罵你。”


    “真的嗎?”


    看著周同山疑問的目光,白錦兒點了點頭,


    “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孩子,我當然明白。周大兄你就聽我的,準沒錯。”


    “是嗎,那我就放心了,”


    男人明顯是鬆了口氣,嘴裏小聲念叨:


    “我還以為她是討厭我了……”


    白錦兒聽到也沒當聽到,連說帶笑地推著男人離開,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


    送走了周同山,白錦兒這才有功夫來看這封寫給自己的信。她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將信紙展開,白錦兒大概略了一遍,


    她微微瞪大眼睛,


    不可思議。


    錦兒吾妹,見信如晤。


    一月前,我已至益州……


    白錦兒握著手中的信,緩步走向長廊。


    “我已至益州。路上偶經小雨風霜,或有水土不服之症,並無妨礙,總算是平平安安迴了家鄉。


    到了益州之後,為兄照原先所想,先將柳妹送歸至木宅,再到家,同姑母請罪。


    正如吾妹所言,


    姑母見為兄痛心入骨,淚如泉滴之模樣,實在叫我哀傷戚戚。姑母膝下無子無女,想來為兄那時在山寨之中的言論,實在有違孝道。


    以姑母身體康健為重,將我們所曆之事刪刪減減,撿將些沒那麽兇險的,盡皆訴於姑母知道。姑母聽完亦是唏噓長歎,隻歎我等能保下一條命來,是上蒼垂憐。


    家中事情處理完之後,為兄便上木家提親。


    木叔叔已去,家中隻餘柳妹與母親,為兄將來意說明,木家母親感我心誠,準我二人定媒言親。接親之日尚未選定,不過為兄想,或許等到錦官城石榴花開的時候,那時,柳妹已成我的娘子了。


    依照錦兒吾妹所言,為兄拜訪了汪家,孟家,石家,以及西市你所說食肆。食肆好尋,並未如吾妹所說的改名,此時依舊叫做白家食肆。前去時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正是一對兄妹相攜打理。為兄已將吾妹親筆書信送到,兄妹二人閱你筆跡皆喜極而泣,抓著為兄詢問了許久有關你的消息。


    還請為兄吃了一碗餛飩,


    與你的手藝,倒卻無二異。


    孟家小娘子我也見過了,她見你之書信,與那兄妹二人比之愈發激動。期間嬉笑怒罵泫然欲泣之神色皆有,叫為兄在旁看著,還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確是你之摯友,那般動情,絕不是矯揉造作出來的。臨前她同我要了你此處地址,說是要親同你書信。


    那位姓汪的醫師我也去見了,雖與你不是同姓,但其長輩心意,也叫為兄不敢將你所經曆之事五六說於他聽。他隻聽你此時平安便眼中含淚連連擺手,還說要將此事,告訴你阿翁知曉。


    為兄前去拜見白翁了,鳥語花香處,一切盡是肅穆整齊的,想來汪醫師確實用心,你大可不必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便是。


    至於吾妹所說石家與趙家,因家中仆從阻攔,我便沒有進去。


    不知此信多久能到梁州,也不知這信到的時候,你是否還住在那裏。若是你收到,便迴封信來將此時情況說明,好叫為兄安心。也隨時好,與你親友報平安。


    錦兒吾妹,


    錦官城盛景如舊,


    若是在外麵受不下去,還是迴來罷。為兄雖不願牽絆你後途,但隻願你平平安安。


    或許等你迴來的時候,還能吃上你嫂子為你煮的一碗春酒。


    錦兒吾妹,


    見信必迴。


    兄,楊思雨囑。”


    “錦兒!”


    “錦兒姑娘!有你的信!”


    白錦兒聽見有人叫自己,她抬起頭,正看見周同山一路小跑朝著自己過來。


    “原來是你啊周大兄,”


    白錦兒將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站起身來。


    周同山來到白錦兒麵前,還有些氣喘,


    “是了,


    我瞧見有你的信,便趕忙給你送過來了。”


    “我的信?”


    白錦兒有些疑惑,看著周同山將手裏一直緊攥的信封遞了過來。


    “是呀,你可是從前在來運客店居住過?”


    “是的,”


    白錦兒接過。


    “那就是了,這是那來運客店老板娘送來的,說是從前在她那裏居住過姓白的一位小娘子的信,我想怕是你,便接了。”


    說起這個,白錦兒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來運客店老板娘笑嗬嗬的模樣。


    她將信拿在手中看了看,


    普普通通的信封,


    上麵用工整的筆法書寫著:白氏女錦兒收。


    看來真是自己的信。


    “來運客店的老板娘有說這是從哪兒寄來的嗎?”


    “沒呢,她說這信是驛站寄到她那兒的,她記著說你來這兒了,就送了過來。要不我去問問她?不知道這會子她走了沒有。”


    “啊不用了不用了,不必麻煩了,”


    白錦兒趕忙擺手,


    “我迴去看一看便知道了。謝謝你啊周大兄。”


    “你和我還客氣什麽,要是沒什麽事兒我就迴去了啊。那兒還要人看著。”


    說著,周同山欲離去。


    “哎等等,周大兄,”


    周同山站住,轉迴頭來看白錦兒。白錦兒對著他燦爛一笑,


    “我今日打算做桃汁小四卷,要不要給你留些?”


    白錦兒才說完這句話,周同山的臉就有些紅了。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利索,有些結巴起來:


    “不,不用了……”


    “不必給你為春蘭姐姐再留些了?”


    男人的臉霎時間紅的就像剛才白錦兒用來做桃汁小四卷時候用的蜜桃一般。


    “不不不不不必了,”


    “周大兄你慢些說,不著急的啊。”


    知道白錦兒的話是和自己頑笑,周同山撓了撓頭。


    “不,不必了的,”


    “怎麽呢?”


    “阿蘭她說,


    叫我不要送她點心了。”


    “嗯?”


    白錦兒眨了眨眼睛,表情頓時沒了方才的嬉皮笑臉。


    “這是為何,春蘭姐不喜歡那些點心嗎?”


    “也不是……


    她隻是同我說,叫我不要再送了……”


    周同山又撓了撓頭,看得出來,此時他心情也是有些糾結低落。


    白錦兒望著他那副樣子,心知自己多嘴了,她暗暗歎口氣,調整調整心情又重新對著周同山說道: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幾日春蘭姐覺得自己胖了些,所以想減少飯量來著。這麽說,周大兄你可不要再送她吃的了啊,到時候若是壞了春蘭姐的纖細大計,小心春蘭姐姐罵你。”


    “真的嗎?”


    看著周同山疑問的目光,白錦兒點了點頭,


    “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孩子,我當然明白。周大兄你就聽我的,準沒錯。”


    “是嗎,那我就放心了,”


    男人明顯是鬆了口氣,嘴裏小聲念叨:


    “我還以為她是討厭我了……”


    白錦兒聽到也沒當聽到,連說帶笑地推著男人離開,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


    送走了周同山,白錦兒這才有功夫來看這封寫給自己的信。她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將信紙展開,白錦兒大概略了一遍,


    她微微瞪大眼睛,


    不可思議。


    錦兒吾妹,見信如晤。


    一月前,我已至益州……


    白錦兒握著手中的信,緩步走向長廊。


    “我已至益州。路上偶經小雨風霜,或有水土不服之症,並無妨礙,總算是平平安安迴了家鄉。


    到了益州之後,為兄照原先所想,先將柳妹送歸至木宅,再到家,同姑母請罪。


    正如吾妹所言,


    姑母見為兄痛心入骨,淚如泉滴之模樣,實在叫我哀傷戚戚。姑母膝下無子無女,想來為兄那時在山寨之中的言論,實在有違孝道。


    以姑母身體康健為重,將我們所曆之事刪刪減減,撿將些沒那麽兇險的,盡皆訴於姑母知道。姑母聽完亦是唏噓長歎,隻歎我等能保下一條命來,是上蒼垂憐。


    家中事情處理完之後,為兄便上木家提親。


    木叔叔已去,家中隻餘柳妹與母親,為兄將來意說明,木家母親感我心誠,準我二人定媒言親。接親之日尚未選定,不過為兄想,或許等到錦官城石榴花開的時候,那時,柳妹已成我的娘子了。


    依照錦兒吾妹所言,為兄拜訪了汪家,孟家,石家,以及西市你所說食肆。食肆好尋,並未如吾妹所說的改名,此時依舊叫做白家食肆。前去時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正是一對兄妹相攜打理。為兄已將吾妹親筆書信送到,兄妹二人閱你筆跡皆喜極而泣,抓著為兄詢問了許久有關你的消息。


    還請為兄吃了一碗餛飩,


    與你的手藝,倒卻無二異。


    孟家小娘子我也見過了,她見你之書信,與那兄妹二人比之愈發激動。期間嬉笑怒罵泫然欲泣之神色皆有,叫為兄在旁看著,還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確是你之摯友,那般動情,絕不是矯揉造作出來的。臨前她同我要了你此處地址,說是要親同你書信。


    那位姓汪的醫師我也去見了,雖與你不是同姓,但其長輩心意,也叫為兄不敢將你所經曆之事五六說於他聽。他隻聽你此時平安便眼中含淚連連擺手,還說要將此事,告訴你阿翁知曉。


    為兄前去拜見白翁了,鳥語花香處,一切盡是肅穆整齊的,想來汪醫師確實用心,你大可不必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便是。


    至於吾妹所說石家與趙家,因家中仆從阻攔,我便沒有進去。


    不知此信多久能到梁州,也不知這信到的時候,你是否還住在那裏。若是你收到,便迴封信來將此時情況說明,好叫為兄安心。也隨時好,與你親友報平安。


    錦兒吾妹,


    錦官城盛景如舊,


    若是在外麵受不下去,還是迴來罷。為兄雖不願牽絆你後途,但隻願你平平安安。


    或許等你迴來的時候,還能吃上你嫂子為你煮的一碗春酒。


    錦兒吾妹,


    見信必迴。


    兄,楊思雨囑。”


    “錦兒!”


    “錦兒姑娘!有你的信!”


    白錦兒聽見有人叫自己,她抬起頭,正看見周同山一路小跑朝著自己過來。


    “原來是你啊周大兄,”


    白錦兒將濕手在圍裙上擦了擦,站起身來。


    周同山來到白錦兒麵前,還有些氣喘,


    “是了,


    我瞧見有你的信,便趕忙給你送過來了。”


    “我的信?”


    白錦兒有些疑惑,看著周同山將手裏一直緊攥的信封遞了過來。


    “是呀,你可是從前在來運客店居住過?”


    “是的,”


    白錦兒接過。


    “那就是了,這是那來運客店老板娘送來的,說是從前在她那裏居住過姓白的一位小娘子的信,我想怕是你,便接了。”


    說起這個,白錦兒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來運客店老板娘笑嗬嗬的模樣。


    她將信拿在手中看了看,


    普普通通的信封,


    上麵用工整的筆法書寫著:白氏女錦兒收。


    看來真是自己的信。


    “來運客店的老板娘有說這是從哪兒寄來的嗎?”


    “沒呢,她說這信是驛站寄到她那兒的,她記著說你來這兒了,就送了過來。要不我去問問她?不知道這會子她走了沒有。”


    “啊不用了不用了,不必麻煩了,”


    白錦兒趕忙擺手,


    “我迴去看一看便知道了。謝謝你啊周大兄。”


    “你和我還客氣什麽,要是沒什麽事兒我就迴去了啊。那兒還要人看著。”


    說著,周同山欲離去。


    “哎等等,周大兄,”


    周同山站住,轉迴頭來看白錦兒。白錦兒對著他燦爛一笑,


    “我今日打算做桃汁小四卷,要不要給你留些?”


    白錦兒才說完這句話,周同山的臉就有些紅了。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利索,有些結巴起來:


    “不,不用了……”


    “不必給你為春蘭姐姐再留些了?”


    男人的臉霎時間紅的就像剛才白錦兒用來做桃汁小四卷時候用的蜜桃一般。


    “不不不不不必了,”


    “周大兄你慢些說,不著急的啊。”


    知道白錦兒的話是和自己頑笑,周同山撓了撓頭。


    “不,不必了的,”


    “怎麽呢?”


    “阿蘭她說,


    叫我不要送她點心了。”


    “嗯?”


    白錦兒眨了眨眼睛,表情頓時沒了方才的嬉皮笑臉。


    “這是為何,春蘭姐不喜歡那些點心嗎?”


    “也不是……


    她隻是同我說,叫我不要再送了……”


    周同山又撓了撓頭,看得出來,此時他心情也是有些糾結低落。


    白錦兒望著他那副樣子,心知自己多嘴了,她暗暗歎口氣,調整調整心情又重新對著周同山說道: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幾日春蘭姐覺得自己胖了些,所以想減少飯量來著。這麽說,周大兄你可不要再送她吃的了啊,到時候若是壞了春蘭姐的纖細大計,小心春蘭姐姐罵你。”


    “真的嗎?”


    看著周同山疑問的目光,白錦兒點了點頭,


    “是了是了,我也是女孩子,我當然明白。周大兄你就聽我的,準沒錯。”


    “是嗎,那我就放心了,”


    男人明顯是鬆了口氣,嘴裏小聲念叨:


    “我還以為她是討厭我了……”


    白錦兒聽到也沒當聽到,連說帶笑地推著男人離開,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


    送走了周同山,白錦兒這才有功夫來看這封寫給自己的信。她將信封拆開,將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將信紙展開,白錦兒大概略了一遍,


    她微微瞪大眼睛,


    不可思議。


    錦兒吾妹,見信如晤。


    一月前,我已至益州……


    白錦兒握著手中的信,緩步走向長廊。


    “我已至益州。路上偶經小雨風霜,或有水土不服之症,並無妨礙,總算是平平安安迴了家鄉。


    到了益州之後,為兄照原先所想,先將柳妹送歸至木宅,再到家,同姑母請罪。


    正如吾妹所言,


    姑母見為兄痛心入骨,淚如泉滴之模樣,實在叫我哀傷戚戚。姑母膝下無子無女,想來為兄那時在山寨之中的言論,實在有違孝道。


    以姑母身體康健為重,將我們所曆之事刪刪減減,撿將些沒那麽兇險的,盡皆訴於姑母知道。姑母聽完亦是唏噓長歎,隻歎我等能保下一條命來,是上蒼垂憐。


    家中事情處理完之後,為兄便上木家提親。


    木叔叔已去,家中隻餘柳妹與母親,為兄將來意說明,木家母親感我心誠,準我二人定媒言親。接親之日尚未選定,不過為兄想,或許等到錦官城石榴花開的時候,那時,柳妹已成我的娘子了。


    依照錦兒吾妹所言,為兄拜訪了汪家,孟家,石家,以及西市你所說食肆。食肆好尋,並未如吾妹所說的改名,此時依舊叫做白家食肆。前去時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正是一對兄妹相攜打理。為兄已將吾妹親筆書信送到,兄妹二人閱你筆跡皆喜極而泣,抓著為兄詢問了許久有關你的消息。


    還請為兄吃了一碗餛飩,


    與你的手藝,倒卻無二異。


    孟家小娘子我也見過了,她見你之書信,與那兄妹二人比之愈發激動。期間嬉笑怒罵泫然欲泣之神色皆有,叫為兄在旁看著,還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確是你之摯友,那般動情,絕不是矯揉造作出來的。臨前她同我要了你此處地址,說是要親同你書信。


    那位姓汪的醫師我也去見了,雖與你不是同姓,但其長輩心意,也叫為兄不敢將你所經曆之事五六說於他聽。他隻聽你此時平安便眼中含淚連連擺手,還說要將此事,告訴你阿翁知曉。


    為兄前去拜見白翁了,鳥語花香處,一切盡是肅穆整齊的,想來汪醫師確實用心,你大可不必擔心,隻管照顧好自己便是。


    至於吾妹所說石家與趙家,因家中仆從阻攔,我便沒有進去。


    不知此信多久能到梁州,也不知這信到的時候,你是否還住在那裏。若是你收到,便迴封信來將此時情況說明,好叫為兄安心。也隨時好,與你親友報平安。


    錦兒吾妹,


    錦官城盛景如舊,


    若是在外麵受不下去,還是迴來罷。為兄雖不願牽絆你後途,但隻願你平平安安。


    或許等你迴來的時候,還能吃上你嫂子為你煮的一碗春酒。


    錦兒吾妹,


    見信必迴。


    兄,楊思雨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小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含翡翠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含翡翠容並收藏盛唐小炒最新章節